图书介绍

Y形结构 人性的先天与后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Y形结构 人性的先天与后天
  • 于洋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花城出版社
  • ISBN:7536011520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226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Y形结构 人性的先天与后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马斯洛需要理论及其基本缺陷11

第一节 基本需要的概念12

第二节 需要体系的结构:需要层次论14

一 基本需要的分类14

二 基本需要体系的结构方式和性质:需要层次论17

三 需要层次论的背景人性观和生命价值观20

第三节 自我实现论和审美需要23

一 自我实现论23

二 审美需要的内容25

一 审美真是自我实现需要吗?26

第四节 马斯洛学说置疑26

二 性欲仅仅只意味着生理需要?29

三 母性(父性)是否一种基本需要?30

四 一系列文化需要能否视为基本需要?31

五 结论31

第二章 需要的起源:利益——价值的生命哲学思考33

第一节 生命概念追述33

一 生命定义和历史33

二 生命物质35

三 生命的结构方式:耗散平衡系统36

四 基因表达:生命平衡的生产和操纵过程37

五 基因的遗传:密码信息的世代传递38

六 基因进化:密码性能的改进39

七 生命的图像和定义40

第二节 神经和心理的起源42

一 需要是一种自我心理反映42

二 神经起源的原因:从共生圈的生存压力说起42

三 神经机能的进化44

四 两座智慧之巅:世界观和人格意识49

第三节 群居、社会和文化:文化的生命哲学一 文化的另一种概念:群体基因库的外化衍生物50

二 群居和社会52

三 文化发展:非基因的生命进化模式55

四 文化作为第二种生命遗传资源库59

第四节 动机的思考61

一 概念和意义61

二 性质和简单分类:缺乏性动机与发展性动机61

三 动机发生机制学说63

四 统一动机机制的思考:“零信号模型”67

第五节 需要的本质72

一 需要的概念72

二 需要的本质73

三 需要体系的组织原则:生命原则74

第六节 人类潜能和自我实现的相对性:一项遗传学分析75

第七节 Y形结构导论:自我实现论与遗传“中心法则”的比较研究77

第三章 Y形结构学说:基因决定的人类基本需要80

第一节 基本需要的概念80

一 基本需要的概念80

二 生命基本需要的结构和维度82

一 基段和自我实现维85

第二节 生命基本需要85

二 性欲86

三 爱情需要87

四 生育需要91

五 哺养需要(母爱)93

六 家庭教育需要(培育)95

第三节 价值维度间的交叉作用97

一 婚姻和家庭:遗传联盟——社会隶属97

二 成功的家教有时是追逐社会尊重的手段99

三 母爱型女人:母爱本身即是自我实现100

第四节 人格的生命流变原理101

一 生命流与行为能量恒常法则101

二 常态维间分布103

三 从维间分布异常看几种人格症(征)状108

第四章 复合Y形结构学说:文化对基本需要体系的贡献119

引言123

第一节 限制性调节需要:文化性质的人类基本需要123

一 文化作为人性内源指令123

二 文化基本需要127

三 小结137

第二节 泛调节需要体系:基因——文化融合的产物138

一 泛调节需要的概念138

二 泛调节需要141

第三节 审美需要:情感幻觉和人格自调节运动155

一 人格:行为、结构和意识156

二 结构三要素:整体、转化和自调节159

三 人格自调节运动161

四 审美作为一种人格调节机制165

第五章 人性科学的可能性:怀疑和建设174

第一节 弗洛伊德:人性的嘲弄175

一 两个“自我”的生理学基础175

二 本我——次级中枢:动物祖先的遗产176

三 弗洛伊德的恶作剧178

第二节 马斯洛:神学,而不是人学179

第三节 真实的人性在何方?——人类本性的决定因子180

第四节 Y形结构基本原理引论182

一 善与恶189

第五节 人性重要主题189

二 个人与社会:价值分极190

三 诚实与人格整一191

第六章 人性理论的神经生理学视野:欲望的物质基础195

第一节 脑系统的结构196

第二节 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202

第三节 意识及意识愿望的中枢203

第四节 潜意识控制中枢的定位205

一 资料与证据205

二 潜意识中枢的初步定位208

三 进一步结论209

后记自白2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