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共黑龙江简史 1923-2003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赵培兴主编;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ISBN:750731426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15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42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史料-黑龙江省-1923~2003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共黑龙江简史 1923-2003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 宋法棠1
目录1
第一节 中共黑龙江组织的建立和早期革命活动3
一、近代工人阶级的成长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3
第五章 在探索中建设社会主义(1956.9—1966.4
二、中共哈尔滨组的成立及党组织的初步发展7
第二章 领导抗日游击战争,反抗日本侵略(1931.9—1945.8
第一章 中共黑龙江组织的建立和领导反帝反封建军阀斗争(1923.10—1931.8
第三编 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1978.12—)8
第八章 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1978.12—1982.8
第四章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10—1956.8
第一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3.10—1949.9
第九章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82.9—1992.9
第三章 创建东北根据地,支援全国解放战争(1945.8—1949.9
第六章 十年“文革”内乱(1966.5—1976.10
第二编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0—1978.11
第七章 两年徘徊前进(1976.11—1978.11
三、国共合作12
四、声援上海五卅运动14
一、中共满洲省委成立16
第二节 中共满洲省委成立和领导反帝反封建军阀斗争16
二、“一一·九”反日护路斗争20
三、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22
四、士兵运动的开展26
五、成立反帝大同盟27
一、“左”倾冒险错误的影响及纠正29
第三节 “左”右倾错误的影响和纠正29
二、反对右倾分子的分裂活动32
一、九一八事变和城乡人民群众抗日斗争的兴起34
第一节 发出抗日号召,支援义勇军抗日斗争34
二、支援义勇军的抗日斗争36
一、创建党领导的抗日武装38
第二节 创建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开展武装抗日斗争38
二、建立抗日统一战线41
三、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立42
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45
五、领导城乡人民反日斗争48
六、文化艺术界的反日斗争50
第三节 组建东北抗日联军,配合全国抗战52
一、中共满洲省委被撤消与北满、吉东省委的建立52
二、组建东北抗日联军55
三、配合全国抗战60
第四节 坚定爱国信念,坚持艰苦抗战64
一、抗联主力西征64
二、留守部队坚持反“讨伐”斗争67
一、吉东、北满省委代表联席会议的召开70
第五节 吉东、北满省委代表联席会议的召开和抗日游击战争的继续开展70
二、抗联第二路军开展小群游击战73
三、抗联第三路军坚持平原游击战75
四、地下党的秘密斗争80
一、中共满洲全党代表会议的召开83
第六节 入苏集中整训,迎接抗战胜利83
二、野营整训84
三、抗联教导旅的成立及东北党委会的组建86
四、派遣小部队回东北活动89
五、东北党委会胜利完成历史使命91
一、创建东北根据地方针的确立95
第一节 开辟北满、西满根据地95
二、建立党组织和省级人民政权97
三、解放齐齐哈尔、哈尔滨99
第二节 坚持正确方针,开展剿匪斗争101
一、剿匪方针的确立101
二、重点出击104
三、分兵剿残匪106
一、开展清算、分地运动109
第三节 贯彻“五四指示”和《中国土地法大纲》,全面进行土地改革109
二、解决“夹生饭”问题112
三、开展“砍挖”运动113
四、开展平分土地运动115
一、发展和整顿基层党组织117
第四节 发展基层党组织,建立基层人民政权117
二、改造和建立基层政权120
第五节 参军参战,支援前线122
一、动员参军122
二、组织战勤124
三、保证军需125
四、开展拥军优属127
五、组织干部南下128
一、开展农业大生产运动129
第六节 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129
二、恢复和发展工商业131
三、稳定和发展财政金融业135
四、发展交通运输业136
五、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138
一、学习贯彻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142
第七节 贯彻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142
二、加强城市工作144
第一节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149
一、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149
二、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151
第二节 建立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巩固新生人民民主政权153
一、建立人民代表会议制度153
二、开展抗美援朝运动155
三、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157
四、开展“三反”、“五反”运动160
第三节 整风整党,加强党的建设163
一、开展整风整党163
二、进一步增强党的团结166
三、成立新黑龙江省委168
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169
第四节 贯彻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169
二、制定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71
三、开展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173
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77
第五节 基本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77
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179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181
第六节 加强过渡时期的政治、思想和文化建设184
一、召开中共黑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184
二、组织讨论和贯彻执行我国第一部《宪法》186
三、加强统一战线工作187
四、加强对人民团体的领导和建设189
五、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建设190
一、传达贯彻党的八大精神193
第一节 贯彻党的八大路线,超额完成“一五”计划193
二、超额完成“一五”计划195
一、学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198
第二节 学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开展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198
二、开展整风运动199
三、开展反右派斗争202
第三节 贯彻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04
二、开展“大跃进”运动204
一、学习贯彻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204
三、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206
四、由纠“左”到反“右倾”的曲折207
五、召开中共黑龙江省第二次代表大会210
第四节 开发建设大庆油田、北大荒和大兴安岭林区212
一、开发建设大庆油田212
二、开发建设北大荒215
三、开发建设大兴安岭林区217
第五节 贯彻党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219
一、按照“八字方针”初步调整国民经济219
二、全省经济在全面调整中进一步出现好转局面224
三、开展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228
四、十年建设的成就232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全面内乱236
一、贯彻“五一六通知”236
二、“造反组织”的兴起、夺权和武斗239
第二节 开展“斗、批、改”运动和内乱深化244
一、开展“大批判”运动244
二、深挖“叛徒”、“特务”245
三、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整党建党246
四、“清理阶级队伍”和“一打三反”248
五、“教育革命”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250
六、建立“五七”干校和干部下放劳动252
第三节 林彪集团的覆灭和批林整风运动254
一、批判林彪集团的罪行254
二、召开中共黑龙江省第三次代表大会257
三、“批林批孔”再生动乱258
第四节 全面整顿和整顿受挫260
一、全省各条战线实行全面整顿260
二、“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使整顿受挫264
一、欢庆粉碎江青集团的胜利267
第五节 粉碎江青集团的胜利,总结“文化大革命”的危害与教训267
二、“文化大革命”的危害和教训268
第一节 揭批查“四人帮”罪行274
第二节 开展整党整风277
第三节 国民经济在徘徊中发展280
第四节 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282
第一节 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289
一、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289
二、召开中共黑龙江省第四次代表大会291
三、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活动293
一、全面平反冤假错案295
第二节 全面开展拨乱反正,落实党的各项政策295
二、进一步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298
三、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政策300
四、解决其它历史遗留问题301
第三节 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初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303
一、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303
二、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与初步体制改革305
三、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与初步体制改革307
四、财政、全融管理体制的初步改革310
第四节 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干部队伍建设312
一、贯彻执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312
二、学习贯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314
三、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315
第一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定全省新时期总任务318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318
二、召开中共黑龙江省第五次代表大会320
第二节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对外开放321
一、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21
二、推进国营企业经济体制改革324
三、深化价格、流通、财政、金融体制改革325
四、改革科技、教育体制326
五、实行沿边对外开放328
六、“六五”计划的胜利完成和“七五”计划的制定330
一、开展省级领导班子及省直单位整党332
第三节 贯彻中央整党决定,全面开展整党332
二、开展地(市)、县级和农村乡镇及基层单位整党333
第四节 打击经济犯罪和刑事犯罪活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35
一、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和刑事犯罪活动335
二、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和建设文明单位活动337
第五节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338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338
二、召开中共黑龙江省第六次代表大会339
三、开展生产力标准大讨论341
四、深化各项改革342
五、全面实施治理整顿方针345
六、实施南联北开、全方位开放347
七、“七五”计划的胜利完成和十年规划与“八五”计划的制定349
一、反对动乱350
第六节 依法治省,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稳定环境350
二、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353
三、加强、完善法制工作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354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355
第十章 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1992.10——)357
第一节 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357
一、学习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精神357
二、召开中共黑龙江省第七次代表大会359
三、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60
第二节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施“翻两番,奔小康”战略目标362
一、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362
二、促进经济发展363
三、建设农业强省365
四、推进科技进步367
五、发展乡镇企业368
六、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369
七、“八五”计划的胜利完成和“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的制定371
第三节 贯彻十五大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372
一、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372
二、召开中共黑龙江省第八次代表大会373
三、进一步掀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热潮375
第四节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二次创业,富民强省”战略376
一、加快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376
二、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378
三、促进经济国际化进程380
四、发展非国有经济和第三产业382
五、“九五”计划的胜利完成和“十五”计划的制定384
第五节 进一步推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85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85
二、进行第二轮土地承包387
三、建立市场体系388
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389
五、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环境391
六、精简机构和干部制度改革392
第六节 坚持“两手抓”,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保驾护航394
一、弘扬“四大精神”394
二、加强普法教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396
三、开展反对“法轮功”斗争398
四、战胜“98”特大洪水灾害399
第七节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400
一、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400
二、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力度401
三、开展“三讲”教育402
四、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04
结束语407
后记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