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菜根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菜根谭](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3120941.jpg)
- (明)洪应明著;孙蓉蓉译注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18033571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435页
- 主题词:菜根谭(学科: 译文) 人生哲学(地点: 中国 年代: 明代) 菜根谭 人生哲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菜根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一念错百行皆非 万善全一生无愧3
烈火锻人品 履冰立事功3
上篇 修德养性3
闲中检点忙处事 静里操持动时念4
涤尽渣滓 才现真心5
扫事境之尘氛 忘心境之芥蒂6
栖心玄默 适志恬愉7
存真心 备妙用8
昨日之非不可留 今日之是不可执8
时时检点反省 乃学问真消息9
警惕惰气 鼓畅天机10
实地着脚立业 虚处立基修德10
名为招祸之本 欲乃散志之媒11
不忍伤残 勿容贪冒12
一念常惺 纤尘不染12
拨开尘氛 消却鄙吝13
操存涵养 处一化齐14
事障易除 理障难除15
义理居心 物欲不入16
完心之本来 得世之常道17
扫开面上甲 涤去胸中尘17
愿为洪炉熔顽铁 果为巨海纳污渎18
念虑只差毫末 人品判若星渊19
白日欺人夜愧赧 红颜失志老悲伤19
一念慈祥 百福之基20
融性情之偏私 消家庭之嫌隙21
塞物欲之路 弛尘俗之肩21
功夫难处做 学问苦中得22
不言天命 养性尽人23
形骸为桎梏 情识是戈矛24
英敏者以学摄操 激昂者以德融偏24
初起处剪除人欲 乍明时充拓天理25
得意毋忘形 拂意当发愤26
世法不必尽尝 心珠宜当独朗26
事理自悟为高 意兴自得为美27
念念守得定 事事看得轻28
不能灭情灭欲 惟期平情寡欲28
时时检饬 谨言慎行29
五更枕上勘心体 三时食中谙世味30
明心事 韫才华31
割舍爱心 扫除情欲31
常听逆耳之言 常怀拂心之事32
真味只是淡 至人只是常33
天地不可无和气 人心不可无喜神33
静时观心 妄穷真露34
志以淡泊明 节从肥甘丧35
洁自污出 明从暗生36
降客气而伸正气 消妄心而现真心37
留正气还天地 遗清名在乾坤38
忧勤勿太苦 淡泊毋太枯38
降魔先降自心 驭横先驭自气39
养子弟如养女 严出入谨交游40
人人有个大慈悲 处处有种真趣味41
修德应专心 读书宜深心41
进德须有木石念 济世应有云水趣42
欲无得罪于昭昭 先无得罪于冥冥43
心地干净 方可读书学古44
扫除外物 直觅本来45
既有兢业之心 又具潇洒之趣46
苦心常得悦心趣 得意便生失意悲46
心体光明有青天 念头暗昧有厉鬼47
真廉无廉名 大巧无巧术47
养喜神以招福 去杀机以远祸48
天理路上甚宽 人欲路上甚窄49
性气清冷受享薄 气和心暖其福厚49
磨炼成福福久 参勘成知知真50
不贪为宝 度越一世51
存含垢纳污之量 去好洁独行之操51
见闻为外贼 欲念为内贼52
中庸之德 才是懿德53
修养身心宜居中 坚守节操勿太过53
一起便觉 一觉便转54
天之机权最神 人之智巧何益55
不服天命 人定胜天55
看人看后半截 君子应守晚节56
知足常乐 能容自安57
君子改节 不及小人自新57
不变操履 不露锋芒58
人心真感天动地 人心伪面目可憎59
念头昏散知提醒 念头吃紧知放下60
人品极处 只是本然60
心体有如天体 不存凝滞障蔽61
节义培自暗室 经纶操自履冰62
有识有力 胜私制欲62
德是才之主 才是德之奴63
念头宽厚 春风煦育64
德是事业之基 心是修行之根64
勤敏于德义 俭淡于货利65
磨砺不急就 施为不轻发66
慈祥酿和气 真心垂百代66
过俭为吝啬 过让为卑恭67
心宽福厚 念促禄薄68
鸟语虫声传天心 花英草色见天道69
醒梦中之梦 窥身外之身69
不以迹用 要以神用70
出世不必绝人 了心不必绝欲71
把握未定绝尘嚣 操持既坚混风尘72
成之必败 生之必死72
学道者须努力 得道者任天机73
动静适宜 有道心体74
为鼠常留饭 怜蛾纱罩灯74
静后知动之过劳 默后知多言为躁75
偏见害心 聪明障道76
放得下心 便可脱凡入圣76
吉人多和气 凶人多杀机77
拔除名根 融化客气78
与人相观对治 修德之方便法门78
燥性寡恩难建业 凝滞固执难延福79
虚心居义理 实心排物欲80
喜怒不愆 好恶有则81
动处得静 苦中得乐81
去邪念心自清 去痛苦乐自存82
心虚则性现 意净则心清83
陶铸不纯 难成令器84
节义者济以和衷 功名者承以谦德84
寒灯敝裘能见真 心死身枯堕顽空85
休去便休去 觅了无了时86
除热恼身常凉 遣穷愁心常安87
生时看得破 死时不动心87
极高寓于极平 至难出于至易88
意念随起随灭 便与太虚同体89
性躁一事无成 心和百福自集90
好利者害显浅 好名者害隐深90
机动浑是杀机 念息触处见机91
就筏便思舍筏 骑驴不复觅驴92
心乱静中生乱 心静乱中生静92
欲重便觉人生苦 性真便觉人生乐93
随缘打发念想 自然可得无念94
胸中无物欲 眼里存空明94
非粗无以求精 虽雅不能免俗95
性天本不沉冥 机神最宜触发96
善操身心 收放自由97
文以拙进 道以拙成98
理寂则事寂 心空则境空99
心无其心不必观 物本一物何须齐100
登高人心旷 临流人意远101
机息心自清 心远境自静101
心旷视大为小 心隘视小为大102
只以我转物 不以物役我103
何地非真境 何物无真机104
去心中之冷热 自随地有春风105
不为世法点染 人品迥然有别105
为人不可轻喜怒 于物不可重爱憎109
操存要有真宰 应用要有圆机109
中篇 涉世处事109
玩世须防影射虫 欺人恐有照胆镜110
是非之交不迁就 利害之会少分明111
心体澄澈 意气平和111
宁以风霜自挟 毋为鱼鸟亲人112
内精明 外浑厚113
济人利物宜居实 忧国为民当有心114
以恬养智 以重持轻114
一个念头持到底 坐密室若坐通衢115
启人心勿强开 移风化勿轻矫116
有乍欢之交 不若无久处之厌116
感与应俱适 心与境两忘117
好察非明 必胜非勇118
己之情欲应忍 人之情欲当恕118
随时善救时 混俗能脱俗119
思入世先领世外风光 思出世先谙世中滋味120
祸起玩忽之人 功败细微之事121
与人者难亲于始 御事者拙守于前121
从灭处观功名富贵 自起处究横逆困穷122
待人留不尽之恩礼 御事留不尽之才智123
世事要力担当 又要善摆脱123
明箭易避 暗枪难防124
了心自了事 逃世须逃名124
元气浑然 圭角不露125
释一人之怨 免一事之丑126
遇忙处会偷闲 处闹中能取静126
宁以刚方见惮 勿以媚悦取容127
思泉下光景 淡利欲之心128
意气与天下相期 肝胆与天下相照128
风息时休起浪 岸到处便离船129
随缘便是遣缘 顺事自然无事130
热闹中出些冷言 寒微处用点热心130
浓艳场试淡泊 纷纭境勘镇定131
无事作有事提防 有事如无事镇定132
不贪何必标廉名 不争何必立让字132
处世勿欲感恩 遇事为人除害133
君子严如介石 小人滑如脂膏134
持身如泰山九鼎 应事若流水落花134
遇事只一味镇定 待人无半毫矫伪135
勿讨人事的便宜 勿贪世味的滋益136
肝肠煦若春风 气骨清如秋水136
与其锦上添花 不若雪中送炭137
解斗助以威 惩贪济以欲138
救败休策 鞭图成莫停棹139
要誉不如逃名 矫情不若直节139
休向侯门轻曳裾 莫从世路暗投珠140
哲士多匿采韬光 至人常逊美公善141
缙绅之厚望 不若寒微之颂德142
少年抑躁心 老成振惰气142
刚强不胜柔弱 偏执岂及圆融143
事来如沤生大海 事去如影灭长空144
君子好名便欺人小人好名犹畏人145
持身涉世 不可随境而迁146
须防绵里针 宜远刀头蜜146
作人要脱俗 应事要随时147
宁有无妄之灾 不取非分之福148
梦里真而觉后假 说来似而用时非149
受人毁加一回修省 受人欺长一番器宇149
福来不必喜 祸来不必忧150
作人率真隐还显 存心未净公亦私151
厌辱何须求荣 贪生不必畏死151
智小者不可谋大 趣卑者不可谈高152
不贪钩下饵 能解笼中囮153
贫贱骄人尚有侠气 英雄欺世全无真心153
读书穷理 识趣为先154
廉官太清无后 痴人近厚多福155
美女不尚铅华 禅师不落空寂155
密则神气拘逼 疏则天真烂熳156
红蕖虽艳 何损清修157
荣不必扬扬 穷何须戚戚158
贫贱难在用情 富贵难在好礼158
看破色身 认真法身159
志士当勇奋翼 达人当早回头160
少壮者当事事用意 衰老者宜事事忘情161
饮酒莫成酩酊 看花勿至离披162
始以势利害人 终以势利自毙163
贪图眼前 必有后患164
至人常若无若虚 盛德多不矜不伐165
心贪不见祸 心疑自惊扰166
与世无争 清心寡欲167
莫谓祸生无本 须知福至有因167
花经风雨堕尘土 竹经霜雪成雅操168
鸰敛翼而铃自息 人处阴而影自灭169
多栽花少栽刺 多积书少积货170
顺遂天机 同适生意170
万境一辙 万物一体171
处事不必忙忙 为人何须琐琐172
大事不朦胧 小事毋伺察172
众人忧乐以情 君子忧乐以理173
贫士济人性中泽 闹场学道心上功173
人有悔愧二字 便能去恶从善174
不求瑰奇 只求寻常175
人之精爽通于天 天之威命寓于人176
眼前田地放得宽 身后恩泽流得长177
快意时早回首 拂心处莫放手177
摆脱俗情 减除物累178
路留一步与人行 味减三分让人尝178
宠利落人后 德业居人前179
矜能消功 改能补过180
处世让一步 待人宽一分180
业不必求满 功不必求盈181
完名美节不独任 辱行污名不全推181
家庭有个真佛 日用有种真道182
以事后之悔悟 破临事之痴迷183
攻人恶毋太严 教人善毋过高183
无过便是功 无怨便是德184
居官有山林气 隐逸怀廊庙策184
事穷者原其初心 功成者观其末路185
行不去退一步 行得去让三分186
富贵家宜宽厚 聪明人宜敛藏186
欲路勿染指 理路勿退步187
待小人难于不恶 待君子难于有礼187
嗜好不可太浓艳 亦不宜太枯寂188
不为名利牢笼 不受造化陶铸189
少事为福 多心为祸190
立身高一步立 处世退一步处190
处世方圆自适 待人宽严得宜191
讲学尚躬行 立业思种德192
不念功而念过 不忘恩而忘怨192
自道德求富贵 自是舒徐繁衍193
宁受一时寂寞 毋取万古凄凉194
为恶畏人知 恶中犹有善195
立好言 行好事195
逆来顺受 居安思危196
为人多病未足羞 一生无病是吾忧197
宁默毋躁 宁拙毋巧197
保已成之业 防将来之非198
身当穷愁寥落 心不可自废弛199
事来心始现 事去心随空199
闲中不放过 静中不落空200
念积累之难 思倾覆之易201
宁种德施惠 勿贪权市宠201
纠正家人之过 应如春风解冻202
富贵者欲火猛 不焚人必自焚203
逆境砥节砺行 顺境销膏糜骨203
看的破认的真 负重任脱世俗204
宽厚待人 养德远害205
爽口之味吃五分 快心之事得一半205
持盈履满 君子兢兢206
知有生之乐 怀虚生之忧206
扶公议敦旧好 种阴德谨庸行207
直节不怕人忌 无恶不怕人毁208
不犯公论 不走权门208
小处不渗漏 暗处不欺隐209
处骨肉之变宜从容 遇朋友之失宜剀切209
平息怒气欲念 邪魔便为君子210
喜奇者无远识 苦节者有恒操210
毋偏信 毋自任211
遇沉沉者莫输心 见悻悻者须防口212
不暴人之短 不疾人之顽212
横逆穷困 锻炼身心213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 毋借公论以快私情214
戒疏于虑 警伤于察214
亲善人不预扬 去恶人不先发215
富贵多炎凉 骨肉多妒忌216
守家庭伦常 不必任德怀恩216
功过不宜少混 恩仇不可太明217
锄奸杜幸 留条去路218
恶忌阴 善忌阳218
处己启善 尤人浚恶219
无物以济人 可以言助人219
事业富贵易毁 精神气节不朽220
机里又藏机 智巧不足恃221
谨言慎行 造福远祸222
作人要真恳 涉世要圆活222
节义文章 须以德陶熔223
事急不白先宽之 人切不从先纵之223
谢事于盛时 居身于独后224
严于律己 宽于待人225
道随人接引 学随事警惕225
操履宜严明 心气要和易226
恩自淡而浓 威自严而宽226
诚心感动欺诈 和气薰蒸暴戾227
耐字极有味 撑持历坎坷228
阴谋怪习 涉世祸胎228
心体莹然 不失本来229
居官惟公廉 居家惟恕俭230
不昧己心 不拂人情230
清浊茹纳 善恶包容231
处富知贫 当壮念衰231
建功立业多虚圆 偾事失机必执拗232
休仇小人 休媚君子232
不喜声华 不重名位233
毋忧拂意 毋喜快心233
用人不宜刻 交友不宜滥234
处拂逆消怨尤 心怠荒奋精神235
畏大人不放逸 畏小民不豪横235
喜事不如省事 多能不如无能236
喜不轻诺 醉不生嗔236
径路窄退一步 滋味短淡一分237
世态倏忽万端 不宜认得太真238
进步便思退步 着手先图放手238
施恩不图报 斗粟当万钟239
交友带侠气 做人存素心239
宜冷眼观世 勿轻动刚肠240
近势利而不染 知智巧而不用241
练达不若朴鲁 曲谨不若疏狂241
闲时吃紧 忙处悠闲242
舍己毋处疑 施人毋责报243
宁居无不居有 宁处缺不处完243
持身不可轻 用意不可重244
藏巧于拙 寓清于浊245
爱重反为仇 薄极反成喜245
居安宜虑患 处变当百忍246
自不夸妍谁能丑 自不好洁谁能污247
觉人诈不动口 受人侮不动色247
趋炎附势 人情通患248
与人同过不同功 与人共难不共乐248
勿自昧所有 勿自夸所有249
交市人不如友山翁 谒朱门不如亲白屋249
信人示己诚 疑人见己诈250
遇故交意气愈新 待衰朽恩礼愈隆251
为善者益暗长 为恶者益潜消251
勿凭意兴作为 勿从情识解悟252
能脱俗便是奇 不合污便是清252
显贵不喜 受侮不怒253
议事宜悉利害情 任事当忘利害虑254
无事宜寂寂 有事宜惺惺254
忙里要偷闲 闹中要取静255
浑然和气 居身之珍255
纵欲可医执理难治256
宁受小人毁 不为小人媚256
报怨不报恩 君子宜戒之257
戒高绝之行 褊急之衷258
谗言不久自明 谄媚无疾亦损258
处世作事 不即不离259
不露聪明 不逞才华260
君子末路晚年 更宜精神百倍260
居盈满不加一滴 处危急不加一搦261
心惬处为乐反得苦 心拂处为乐终得乐261
闻恶不可就恶 闻善不可即亲262
冷眼观人 冷心思理262
居官使人难见 居乡使人易见263
路危径险处 要回得头早263
读书不落筌蹄 观物不泥迹象264
中材者多猜疑 事事难于下手265
贤者不讥人愚 富者不陵人贫265
守口要密 防意须严266
处患难而不忧 当宴游而惕厉267
责人要恕 责己应严267
从冷视热人 从冗入闲境268
会得个中趣 破得眼前机268
事物皆有天性 勿以形气用事269
伏久飞必高 开先谢必早270
热闹中着冷眼 冷落处存热心270
遇病才知健为安 处乱方知平为福271
既抱身心之忧 亦耽风月之趣272
肃杀之气 生意存焉272
顺逆一视 欣戚两忘273
不满为佳 盛满成恶274
听声过而不留 见物空而不着274
非分之福 人世机阱275
一事起则一害生 天下以无事为福276
身在事中 心超事外277
淫妇矫而为尼 热人激而入道277
减省一分 超脱一分278
世事如棋局 人生似瓦盆281
听鸟语悠扬耳根彻 看云光舒卷眼界空281
下篇 淡泊闲适281
爵禄不笼无欲之人 鼎镬不及远引之士282
高车嫌地僻 驷马喜门高283
争富贵虽得还失 忙光阴纵寿亦夭283
得益于好书良友 享福在碗茗炉烟284
红烛烧残万念冷 黄粱梦破一身浮284
贫困不是病 沉醉也能禅285
鹤老神态犹存 松老丰标自在286
天地为衾枕 古今属蜉蝣286
花柳烂漫勿适志 木落草枯觅消息287
静处观人事 闲中玩物情288
拂意事休对人言 会心处还期独赏289
看破有尽身躯 悟入无怀境界290
笑痴人自生障碍 叹杰士空逞英雄290
冷家风梦魂爽 淡滋味齿颊香291
识事物之真相 脱世俗之束缚292
扫除浓淡之见 灭却欣厌之情292
富贵者死如负重担 贫贱者死如释重枷293
不怀贪生之虑 不贻虚生之羞294
鹬蚌相持两亡 鸥凫共浴同存295
疏狂足贵 淡泊为真296
迷悟非两心 只在一转念296
浮青映白 尽是禅机297
地阔天高鹏程小 云深松老鹤梦悠297
好事皆虚事 闲人是福人298
握古今还当放手 担风月也要息肩298
世事何须扼腕 人生且自舒眉299
得乾坤清纯之气 识宇宙活泼之机300
忙里偷闲 缺处知足300
烹茗识阴阳之理 弈棋悟生杀之机301
会心不在远 得趣不在多302
在世不必忙 栖幽牢守真302
心与竹俱空 念与山共静303
忘情尘世 栖身林中304
养志于清修 栖心于淡泊304
逸态闲情惟自尚 清标傲骨无须饰305
真境摄眼内 真机注心中306
天地景物真妙境 悦人心目豁人性306
雪月霜天见激烈 春风暖日知风流307
黄鸟情多呼醉客 白云意懒媚幽人308
坐对清风明月 行观流水行云309
栖迟蓬户神情旷 结纳山翁意念真309
才著功夫便起障 能空境界自生明310
龙凤与齑盐无异 金玉共瓦砾何殊310
不受造化戏弄 天地任我炉锤311
生存皆有限 休养无止境312
想黄泉壮士肝肠冷 对青山俗人胸次开312
浓艳损志 淡泊全真313
富贵是无情之物 贫贱是耐久之交314
淡然无欲 不受羁累315
节俭贫而有余 守拙逸而全真316
贪得者身富心贫 知足者身贫心富316
非上上智 无了了心317
乐名位非为真 忧饥寒未为甚317
人生短勿争长短 世界小毋较雌雄318
心中不慕富贵 不必岩栖穴处319
机闲者时自长 意广者地自宽320
竞逐听人 恬淡适己320
知足凡境成仙境 善用世因成生机321
常忧死虑病 可消幻明道322
宁栖适守逸 勿趋炎附势322
贪得者自甘乞丐 知足者不让王公323
隐逸无荣辱 道义无炎凉323
矜名不如逃名 练事何如省事324
人心无染着 欲境成仙都325
一无所系 自适其性325
静躁稍分 昏明顿异326
卧雪眠云保夜气 吟风弄月脱红尘327
不希荣 不竞进328
身放闲处 心存静中328
“我”字认得真 种种烦恼生329
富不如贫之无虑 贵不如贱之常安329
苦乐相伴 美丑相乘330
溪壑易填 人心难满331
盛衰何常 强弱安在332
心地上无风涛 性天中有化育332
宠辱不惊 去留无意333
以冷眼视世情 以冷情当世事334
飞蛾独投夜烛 鸱鸮偏嗜腐鼠334
真空不空 在世出世335
烈士贪夫虽星渊 好名好利实相同336
性天澄澈 自能得道337
俗眼观事物各异 道眼看世界皆常338
念净境空 虑忘形释338
能休尘境为真境 未了僧家是俗家339
以我转物 无喜无忧340
歌残妍丑何存 棋终雌雄安在341
超物外 游象先341
人我一空 动静两忘342
人生祸福 皆出念想343
把柄在手 行止在我344
就一身了一身 还天下于天下344
恬静淡泊 观心证道345
不落世情窠臼 便是在世出世345
浓夭不及淡久 早秀不若晚成346
得山林之趣 忘名利之情347
静中见人生真境 淡处识心体本然347
岁月长忙者自促 天地宽卑者自隘348
莺花茂总是幻境 水木落才见真吾348
心无物欲即明 座有琴书则清349
蓬窗竹屋 风月自赊349
乐极生悲 宜早回头350
栽花种竹损物欲 焚香煮茗忘烦恼351
无喧寂荣枯 悠然自得352
松涧边携杖独行 竹窗下枕书高卧352
浓处味常短 淡中趣独真353
浓不胜淡 俗不如雅354
处喧见寂 出有入无354
静闻犬吠鸡鸣 雅听蝉吟燕语355
虽不玩物丧志 亦应借境调心356
得诗家真趣 悟禅教玄机357
春日繁华 不若秋时萧杀357
身如不系舟 心似既灰木358
松间读《易》 竹下谈经359
幻形任凋谢 自性永真如359
花居盆乏生机 鸟入笼减天趣360
看自然之景色 识乾坤之自在361
消角逐之心 绝纷华之念361
水流任急境常静 花落虽频意自闲362
权豪不若平民 自适其性自乐363
静听松韵泉声 识天地自然之音363
处世能忘世 物累可超脱364
诗思动林峦便具精神 野兴起山川自相映发365
饱谙世味懒开眼 会尽人情只点头366
人到盖棺时 方知荣华空366
意随无事适 风逐自然清367
捐万虑心清净 真自得乐无穷368
布被窝中得冲和之气 藜羹饭后识淡泊之真368
造化人心 混合无间369
幽人韵事 总在自适其情370
天全欲淡 人生至境371
唯静者闲者 得自然之真371
见达人撒手悬崖 笑俗士沉身苦海372
山居胸次清洒 入尘身属瘤赘373
人世非苦海 世人自尘苦374
兴逐时来 景与心会374
赏物须有得 徒玩无佳趣375
淡泊知足 自得其乐376
清苦而不失逸趣 鄙略而天真浑具376
随遇而安 自得其乐377
一、《菜根谭·题词》(明于孔兼)379
附录379
二、《菜根谭·序》(清三山通理达天)380
三、笔画索引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