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平民化自由人格 梁启超新民人格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平民化自由人格 梁启超新民人格研究
  • 李金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80247969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12页
  • 主题词:梁启超(1873~1929)-人格-思想评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平民化自由人格 梁启超新民人格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理想人格:“新民”的维度1

第一章 “过渡时代”与“新民说”21

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22

二、“新民为当务之急”26

(一)由“家国”到“国家”27

(二)由“臣民”到“新民”44

三、“新民说”的思想汇涌58

(一)传统思想文化的启迪58

(二)明治日本思想的渗透66

(三)西方近代学说的激发74

第二章 新民的人格本质:主体性82

一、中西方文化中的主体性82

(一)主体性的“西学”发展83

(二)主体性的“中学”理路85

二、新民人格的个体主体性89

(一)“除心奴”89

(二)独立、自由94

(三)进取、尚武102

三、新民人格的群体主体性109

(一)社会公德110

(二)爱国主义117

四、梁启超新民之主体性与马克思人的主体性124

(一)表现形式:二重结合与三重统一126

(二)发生学:“心力”扩张与历史生成132

(三)旨趣:团体自由与人的自由136

(四)质性:“良知良能”与实践141

第三章 新民的人格取向:平民化150

一、“平民化”思想的源与流150

(一)先秦墨子的平民理想151

(二)明清启蒙思想的平民化取向159

(三)近代思潮的平民化向度169

二、由“圣”入“凡”176

(一)道德人格到法权人格176

(二)人人有自主之权181

(三)“乐利主义”187

三、发展个性193

(一)“思想解放”193

(二)“尽性主义”198

(三)自觉与自为203

四、“芸芸平等之英雄”208

(一)适于时代之用者209

(二)多数之国民213

第四章 新民的人格培育:日常化218

一、新民人格修养218

(一)“致良知”219

(二)自我修养“六步法”226

二、新民人格教育232

(一)“德、智、力、群”四育观232

(二)情感教育239

(三)趣味教育245

三、新民人格的社会默化251

(一)民主制度陶铸251

(二)自由舆论熏染258

第五章 新民:团体目的论平民化自由人格265

一、以立人为宗旨的平民化自由人格265

(一)中庸调和的近代建构266

(二)“烈山泽以辟新局”271

(三)理想人格的新起点276

二、梁启超平民化自由人格的团体目的论285

(一)团体目的论的时代局限286

(二)团体目的论的内在根源:“新民”与“新国”的双重变奏291

三、平民化自由人格的近代社会“困境”297

(一)理想人格生成之民主制度缺位297

(二)自由平等理念的商品经济晚出302

第六章 平民化自由人格的现代析取309

一、平民化自由人格的现代社会“解困”309

(一)社会:由身份至契约310

(二)制度:从专制到民主315

(三)权利:破等级立平等321

二、平民化自由人格意涵的现代拓展327

(一)个体·群体·类:主体性的和谐328

(二)理性与德性:人性的和谐334

三、现代平民化自由人格的日常生活塑造341

(一)生活:人格培育的基础341

(二)日常生活的现代变革346

(三)以日常生活批判培育现代平民化自由人格352

结语 在“生存实践”中实践理想人格的生存358

一、生存实践:人的存在方式358

二、理想人格在生存实践中生成364

三、在构建和谐社会生存实践中造就现代理想人格372

主要参考文献378

后记3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