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工作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王希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8296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78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3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工作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纪律检查工作是一门科学1
第一章 纪律检查制度概论9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纪律9
一 无产阶级政党纪律的起源与发展9
二 党的纪律的内涵14
三 党的纪律的特征16
四 党的纪律的实施过程19
第二节 纪律检查制度的概念25
一 纪律检查制度的内涵25
二 纪律检查制度的基本内容27
三 纪律检查制度的基本特点29
第三节 纪律检查制度的本质32
一 政治属性32
二 纪律属性35
三 监督属性37
第二章 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范畴41
第一节 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要素41
一 纪律检查的主体41
二 纪律检查的对象43
三 纪律检查的职责45
四 纪律检查的职权47
五 纪律检查的程序52
第二节 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功能53
一 揭示功能53
二 纠偏功能54
三 维护功能56
四 助推功能57
第三节 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原则59
一 把党的纪律挺在前面59
二 依纪依规独立行使61
三 纪检监察一体化62
四 专业化66
五 秉公执纪68
六 保障党员权利69
第三章 纪律检查工作的职责定位71
第一节 纪律检查职责定位的一般原理71
一 找准纪律检查职责定位的意义72
二 纪律检查职责定位的基本特征77
三 纪律检查职责定位的分类方法79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纪律检查职责变迁脉络82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82
二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87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95
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初期98
五 党的十八大以来100
第三节 纪律检查机关的监督职责103
一 监督职责的内涵103
二 突出监督的重点105
三 创新监督的方法111
第四节 纪律检查机关的执纪职责115
一 执纪职责的内涵115
二 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117
三 实现执纪“零容忍”123
第五节 纪律检查机关的问责职责127
一 问责职责的内涵127
二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问责工作130
三 创新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问责方法132
第四章 纪律检查工作的领导体制134
第一节 纪律检查领导体制的一般原理134
一 监督权与制约权的机理差异134
二 完善纪律检查领导体制的基本要求138
三 国外反腐败机构的设置与领导体制142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纪律检查领导体制改革脉络149
一 纪律检查属地领导为主时期149
二 纪律检查双重领导体制确立时期160
三 纪律检查双重领导体制发展时期167
四 纪律检查双重领导体制完善时期170
第三节 纪律检查领导体制的改革模式辨析172
一 垂直领导模式172
二 平行领导模式175
三 双重领导模式177
四 整合反腐败专门机构179
第四节 深化纪律检查双重领导体制改革181
一 领导体制改革的背景181
二 落实“两个责任”185
三 强化“两个为主”188
四 实现“两个全覆盖”189
第五章 纪律检查工作的职权配置194
第一节 纪律检查职权配置的基本原则194
一 职权明晰原则194
二 互补协同原则195
三 有效履职原则197
第二节 优化纪律检查机关内部职权配置198
一 新中国成立后纪律检查机关内设机构变革历史199
二 纪律检查机关内设机构设置规则201
三 以监督权优化配置为基础规范内设机构职权204
第三节 优化上下级纪律检查机关职权配置213
一 上级纪律检查机关的职权内容214
二 下级纪律检查机关的职权内容218
三 强化上级对下级领导的具体对策220
第四节 优化纪律检查机关与同级党委职权配置222
一 “两个责任”的历史由来222
二 “两个责任”的辩证关系227
三 党委主体责任的职权内容228
四 纪委监督责任的职权内容234
第五节 优化派驻机构与驻在部门职权配置236
一 新中国成立后派驻机构改革的历史脉络237
二 驻在部门的职权内容246
三 派驻机构的职权内容247
四 派出机关的职权内容248
第六章 纪律检查工作的运行机制250
第一节 党内纪律审查机制250
一 纪律审查的概念涵义251
二 纪律审查的构成要素253
三 纪律审查的重要意义257
四 纪律审查存在的问题258
五 纪律审查的方法创新261
第二节 党风政风监督机制264
一 党风政风监督的构成要素264
二 党风政风监督的重要意义267
三 党风政风监督的职责内容269
四 党风政风监督的方法创新275
第三节 执纪审查工作机制281
一 执纪审查的构成要素281
二 执纪审查的指挥协同283
三 执纪审查的领导体制288
四 执纪审查的统一管理290
五 执纪审查的组织协调293
六 执纪审查的执纪手段295
第四节 党的巡视工作机制299
一 巡视工作的历史沿革299
二 巡视工作的职责权限304
三 巡视工作的体制机制307
四 巡视工作的程序方法311
第七章 纪律检查工作的制度保障315
第一节 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的一般原理315
一 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的构成315
二 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辩证关系318
三 反腐倡廉法规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320
第二节 反腐败国家立法建设327
一 我国反腐败立法模式327
二 源头防腐方面的法律设计331
三 惩治腐败方面的法律设计333
四 以德治腐方面的法律设计338
第三节 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340
一 党内法规的内涵及分类340
二 改革开放后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建设情况343
三 当前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建设重点346
第四节 纪律检查内部制度建设353
一 纪律检查机关决策制度353
二 纪律检查机关执行制度355
三 纪律检查机关监督制度357
第八章 纪律检查工作的约束机制361
第一节 纪律检查工作的实体约束361
一 执纪纪律建设361
二 执纪队伍专业化建设363
三 职业道德建设364
四 教育培训机制建设365
第二节 纪律检查工作的程序约束367
一 各部门内部的程序性约束机制367
二 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程序性约束机制368
三 上下级机关之间的程序性约束机制370
第三节 纪律检查工作的内部约束372
一 建立健全纪委常委会监督制约机制372
二 发挥纪委内部专门监督部门的职能作用372
三 构建以案件监督管理部门为主导的执纪监督机制373
第四节 纪律检查工作的外部约束374
一 接受人大政协工作监督374
二 完善特邀监察员制度375
三 依靠人民参与支持375
后记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