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经济发展专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韩士元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780688066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71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86页
- 主题词:城市经济-经济发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经济发展专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专家鉴评(一)1
专家鉴评(二)1
第一章 经济发展概论1
一、经济发展的内涵1
二、经济发展的理论学说5
(一)结构主义发展理论6
(二)新古典主义发展理论11
(三)激进主义发展理论14
(四)发展创新理论16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19
三、经济发展的度量22
(一)加权指数法23
(二)人类发展指数26
(三)实际生活质量指数26
四、经济发展一般理论与城市经济发展理论的关系27
第二章 城市经济发展规律30
一、经济规模化30
(一)城市经济规模的历史演变30
(二)城市经济规模化的客观必然性34
(一)城市经济功能构成37
二、功能多极化37
(二)城市经济功能的演进规律40
三、结构高级化43
(一)产业结构与城市经济结构43
(二)城市产业的演进规律45
(三)第三产业是当代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48
四、主导经济(产业)特色化50
(一)主导经济与主导产业50
(二)主导经济(产业)形成的必然性52
(三)主导经济(产业)的形成机制54
五、发展方式可持续化55
(一)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惟一选择55
(二)可持续化方式下城市经济发展演进规律57
第三章 城市经济发展规模59
一、城市经济规模的含义及影响因素59
(一)城市经济规模的含义59
(二)影响城市经济规模的因素60
二、城市规模效益64
(一)中国不同规模城市规模效益分析65
(二)城市经济规模效益形成的理论分析72
三、城市最佳规模75
(一)城市最佳规模的研究方法75
(二)成本——收益分析76
(三)城市最佳规模的研究结论78
四、城市规模的优化80
(一)优化原则80
(二)优化途径82
第四章 城市经济发展质量84
二、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研判标准86
一、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87
(一)经济成果87
(二)人的需求和发展88
(三)社会稳定与公平89
(四)环境质量89
三、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度量——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指数90
(一)指数构成的指标90
(二)指标的权重93
(三)指标的数值和标准值93
(四)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指数的计算94
四、实证分析95
五、提高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途径98
(一)调整城市经济发展战略98
(二)加快经济发展,壮大主导经济(产业)99
(三)坚持公共财政的改革方向,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100
(四)加强环境治理,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101
第五章 城市经济发展的能力和速度103
一、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实证研究103
二、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的决定因素——经济发展能力113
(一)基础能力114
(二)产业扩张能力115
(三)创新能力116
(四)管理能力118
三、城市经济发展速度预测:能力——速度模型119
(一)城市经济发展速度预测方法述评119
(二)城市经济发展能力——速度模型的设想122
第六章 城市经济发展竞争力125
一、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基本理论126
(一)竞争力的理论渊源126
(二)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内涵127
(三)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内容体系129
二、城市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方法131
(一)总量—质量—流量“三分法”132
(二)“五分法”134
(三)“七分法”137
三、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的途径139
(一)扩大城市经济实力139
(二)提高城市经济发展质量142
(三)营造有利于提高竞争力的社会经济环境142
(四)增强城市政府的竞争意识,改善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144
一、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146
第七章 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46
(一)经济发展影响、破坏自然环境147
(二)环境的改变和恶化影响、制约经济发展151
(三)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153
二、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生态经济平衡155
(一)生态经济平衡的含义156
(二)生态经济平衡的基本属性159
(三)生态经济平衡的评价164
三、城市生态经济平衡的实现途径166
(一)树立生态经济平衡的发展观167
(二)制订生态经济平衡的发展规划168
(三)推行有利于生态经济平衡的经济政策170
(四)加强生态经济平衡的文化建设172
第八章 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73
一、协调是发展的最佳状态173
(一)协调的界定及其促进事物发展的形式173
(二)协调的根源是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175
二、人的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175
(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175
(二)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意义177
(三)城市经济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179
三、社会事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与保障180
(一)科学技术的先导作用180
(二)城市教育发展与创新人才的培养187
(三)文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192
(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195
四、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实现途径196
第九章 城市市区与郊区的协调发展198
一、城郊的概念、优势和功能198
(一)城郊的概念198
(二)城郊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199
(三)城郊地区的功能200
二、城郊一体、协调发展的理论探讨203
(一)城郊一体、协调发展符合客观规律203
(二)不同理论观点分析207
三、城郊一体、协调发展的目标和对策211
(一)发展目标212
(二)发展对策213
第十章 城市与周边区域的协调发展218
一、城市与周边区域经济上的相互作用218
(一)理论综述218
(二)相互作用的度量220
二、城市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224
(一)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要求224
(二)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225
(三)社会再生产空间平衡的要求226
(四)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226
三、城市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227
(一)经济合理原则227
(二)平等互利原则228
(一)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230
四、城市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容及途径230
(三)与时俱进原则230
(二)协调发展生产协作体系233
(三)协调发展区域市场体系235
(四)协调发展区域城镇体系237
五、城市经济圈域问题241
(一)城市经济圈域划分的原则241
(二)城市经济圈域范围的界定242
(三)城市经济圈域发展的一般特点243
一、城市经济发展宏观管理的地位245
第十一章 城市经济发展的宏观管理245
二、城市经济发展宏观管理的内容249
(一)基本内容249
(二)城市经济发展定位249
(三)城市经济发展战略253
三、城市经济发展宏观管理的理念和方法257
(一)城市经济管理价值取向258
(二)城市经济管理理念260
(三)城市经济管理方法264
主要参考著作268
跋语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