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史 4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郭预衡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7532523802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文学史 4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七编 明代文学1
第一章 明代文学总论1
一 初期1
二 前期4
三 中期6
四 后期9
五 末代11
第二章 明代诗文13
第一节 明初易代之际的诗文13
一 宋濂13
二 刘基17
三 高启20
四 方孝孺23
第二节 前期台阁诗文26
一 三杨与“台阁体”26
二 李东阳与“茶陵派”30
第三节 中期复古诗文33
一 前七子33
二 后七子41
三 唐宋派46
第四节 后期诗文57
一 公安派57
二 竟陵派64
第五节 末代诗文69
一 张岱69
二 张溥71
三 陈子龙74
四 夏完淳76
第六节 散曲与民歌78
一 散曲78
二 民歌81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和版本85
一 《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85
第三章 三国演义85
二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87
三 《三国演义》的版本88
第二节 《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89
一 三个集团的比较89
二 拥刘反曹的实质92
第三节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93
一 独具神采的人物形象93
二 “七实三虚”的艺术构思98
三 叙事结构和语言特色100
第四章 水浒传103
第一节 《水浒传》的成书、作者和版本103
一 《水浒传》的成书过程103
二 《水浒传》的作者106
三 《水浒传》的版本107
一 揭示了农民起义的原因108
第二节 《水浒传》的思想内容108
二 描述了农民起义的过程109
三 写出了农民起义的结局110
第三节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115
一 《水浒传》的人物描写115
二 《水浒传》的细节描写117
三 《水浒传》的结构艺术118
四 《水浒传》的语言特点119
一 朱权和朱有燉122
第五章 明代杂剧122
第一节 明初的杂剧122
二 几个由元入明的杂剧作家125
第二节 明中叶的杂剧126
一 王九思和康海126
二 徐渭128
三 冯惟敏等杂剧作家131
第三节 明后期的杂剧132
一 徐复祚、陈与郊、王衡和孟称舜132
二 叶宪祖133
三 吕天成和王骥德134
第六章 明代传奇136
第一节 明初的传奇136
一 教化传奇作品136
二 下层文人的作品138
第二节 明中叶的传奇139
一 《宝剑记》139
二 《浣纱记》140
三 《鸣凤记》141
第三节 沈璟和吴江派142
一 沈璟142
二 吴江派144
第四节 明后期其他传奇作家作品145
一 文词派和张风翼145
二 临川派作家作品145
三 高濂、周朝俊和孙钟龄148
第七章 汤显祖150
第一节 汤显祖的生平和思想150
一 仕履和交游150
二 创作和理论151
第二节 汤显祖的戏曲创作152
一 《紫箫记》和《紫钗记》152
二 《南柯记》153
三 《邯郸记》155
第三节 《牡丹亭》156
一 《牡丹亭》的思想内涵156
二 《牡丹亭》的艺术特色160
第八章 西游记164
第一节 《西游记》的成书、作者和版本164
一 《西游记》的成书过程164
二 《西游记》的作者166
三 《西游记》的版本168
一 《西游记》的社会内容169
第二节 《西游记》的思想内容169
二 《西游记》的形象特征172
三 《西游记》的思想矛盾175
第三节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177
一 情节构思177
二 形象塑造178
第一节 《金瓶梅》的成书、版本和作者181
一 《金瓶梅》的成书和版本181
第九章 金瓶梅181
二 《金瓶梅》的作者183
第二节 《金瓶梅》的思想内容183
一 揭露了官、商、恶霸三位一体的罪恶183
二 写出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官商一体的特色185
第三节 《金瓶梅》的艺术成就186
一 突破了中国长篇小说的传统模式186
二 刻画了典型的人物性格187
一 以“东周列国”为题材的作品189
第一节 历史演义小说189
第十章 明代其他长篇小说189
二 以“楚汉相争”及“两汉”为题材的作品190
三 以“隋唐”为题材的作品191
四 写明代题材的作品192
第二节 英雄传奇小说193
一 以“杨家将”为题材的作品193
二 以岳飞为题材的作品194
一 《封神演义》195
第三节 神魔小说195
二 《西洋记》197
三 《平妖传》、《西游补》等198
第四节 其他世情小说199
一 《好速传》199
二 《玉娇梨》和《平山冷燕》200
第十一章 明代短篇小说202
第一节 《清平山堂话本》及其他话本集202
一 《清平山堂话本》202
二 其他话本集203
第二节 冯梦龙和“三言”204
一 冯梦龙204
二 “三言”的思想和艺术206
第三节 “二拍”和文言短篇小说211
一 凌潆初和“二拍”211
二 文言短篇小说214
第八编 清代文学217
第一章 清代文学总论217
一 初期218
二 中期220
三 后期223
第二章 清代诗文225
第一节 初期诗文225
一 易代文人226
二 遗民学者233
一 桐城派241
第二节 中期诗文241
二 阳湖派255
三 盛世之音260
四 才人之诗文264
第三节 后期诗文272
一 龚自珍272
二 魏源275
一 初期的三类作品278
第一节 前期的戏曲278
第三章 清代戏曲278
二 前期的两大名著279
第二节 中期的戏曲279
一 皇家的宫廷大戏279
二 文人的杂剧、传奇281
三 民间的“花部”284
第四章 李玉和李渔286
第一节 李玉及苏州地区剧作家286
一 李玉的生平和创作286
二 李玉的前期作品“一人永占”287
三 李玉的后期作品《清忠谱》289
四 苏州派其他作家作品291
第二节 李渔293
一 李渔的生平294
二 《笠翁十种曲》294
三 李渔的戏剧理论297
第五章 洪异和《长生殿》300
第一节 洪异的生平和创作300
一 洪异的生平300
二 洪异的创作302
第二节 《长生殿》的思想内容303
一 《长生殿》的构思过程303
二 《长生殿》的思想内容304
第三节 《长生殿》的艺术成就308
一 强烈的对比艺术308
二 突出的性格特征308
三 浓郁的抒情气氛309
四 神话色彩310
第六章 孔尚任和《桃花扇》311
第一节 孔尚任的生平和创作311
一 孔尚任的生平311
二 孔尚任的创作312
第二节 《桃花扇》的思想内容313
一 《桃花扇》的写作背景313
二 《桃花扇》的思想倾向314
一 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317
第三节 《桃花扇》的艺术成就317
二 新颖的构思318
三 悲剧的语言320
第七章 清代小说322
第一节 文言小说322
一 模仿《聊斋志异》之作323
二 模仿魏晋志怪之作323
一 历史演义325
第二节 历史小说325
二 英雄传奇326
第三节 世情小说327
一 世情小说327
二 才子佳人小说328
第四节 其他各体小说329
一 神魔小说329
二 讽刺小说330
三 杂家小说330
四 侠义公案小说331
五 话本小说331
第八章 蒲松龄和《聊斋志异》333
第一节 蒲松龄的生平与创作333
一 蒲松龄的生平333
二 蒲松龄的创作334
第二节 《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335
一 《聊斋志异》的主导思想335
二 《聊斋志异》的政治批判337
三 《聊斋志异》对科举制度的讽刺338
四 《聊斋志异》对纯洁爱情的赞美340
第三节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342
一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342
二 “花妖狐魅,多具人情”343
三 “描写委曲,叙次井然”343
第九章 吴敬梓和《儒林外史》345
第一节 吴敬梓的生平和创作345
一 吴敬梓的生平345
二 吴敬梓的创作346
第二节 《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347
一 讽刺和揭露347
二 理想和希望353
第三节 《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355
一 突出的讽刺艺术355
二 独特的结构形式356
三 语言特色357
第十章 曹雪芹和《红楼梦》359
第一节 曹雪芹的家世和生平359
一 曹雪芹的家世359
二 曹雪芹的生平360
第二节 《红楼梦》的成书和版本361
一 关于“书未成”361
二 抄本362
三 印本和后四十回问题363
第三节 《红楼梦》的思想内容364
一 写出了“无可挽救的衰败”366
二 赞美了“依稀可见的光明”368
第四节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373
一 《红楼梦》的结构373
二 《红楼梦》的情节374
三 《红楼梦》的人物刻画376
四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378
一 《说岳全传》381
第十一章 清代其他长篇小说381
第一节 《说岳全传》、《水浒后传》381
二 《水浒后传》383
第二节 《醒世姻缘传》、《歧路灯》385
一 《醒世姻缘传》385
二 《歧路灯》388
第三节 《镜花缘》390
一 作者李汝珍390
二 《镜花缘》的思想和艺术391
第十二章 清代的说唱文学395
第一节 鼓词和子弟书395
一 鼓词395
二 子弟书397
第二节 弹词398
一 弹词的形式398
二 《再生缘》等弹词作品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