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宽容与妥协 章士钊的调和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宽容与妥协 章士钊的调和论研究
  • 郭华清著;林家有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 ISBN:780696091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14页
  • 主题词:章士钊(1881~1973)-哲学思想-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宽容与妥协 章士钊的调和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一个调和论者的生平与心路历程14

一、一个激进的革命志士14

二、从激进趋向稳健:调和论萌发的基础21

三、留英时期:调和论萌芽(1907年~1911年)24

四、《民立报》时期:调和论基本形成(1912年~1913年)30

五、调和立国论:调和论成熟的标志(1914年~1918年)39

六、新旧调和论:指向新文化运动的矛头(1918年底~1927年)44

七、藕断丝连的革命情怀48

八、退出论坛以后的生活(1927年4月后)53

一、“调和”释义57

(一)“调和”在中国文化中的释义57

第二章 章士钊的调和论的涵义57

(二)从对立统一律看“调和”59

(三)从系统论看“调和”65

(四)达成调和的两大方法:同中求异与异中求和67

二、章士钊的调和哲学68

(一)调和:多元非线性的差异协同——多种异质元素的和立、和处、互补、共生、依存69

(二)调和:二元线性的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统一70

(三)达成调和的两条途径77

三、“调和”的涵义78

(一)宽容理念78

(二)妥协理念79

(三)“兼两”理念80

(五)稳健理念82

(四)以反求正理念82

(六)承续理念83

(七)渐变理念85

(八)循环理念85

四、调和立国论(1914年~1918年)87

(一)批判极端主义、激进主义和专制主义87

(二)自由主义的政治主张:民主与宪政89

五、新旧调和论(1918年底~1927年):文化保守主义90

第三章 中西文化对章士钊调和论的影响91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章士钊调和论的影响92

(一)章士钊的调和论与中国“和而不同”的理念92

(二)章士钊的调和论与中国的辩证思维95

(三)章士钊的调和论与中国的中庸理念97

(四)章士钊的新旧调和论与中国的循环变易思维99

二、西方文化对章士钊调和论的影响100

(一)英国的政治文化对章士钊的影响101

(二)西方的政治思想对章士钊调和论的影响110

(三)西方哲学对章士钊调和论的影响129

第四章 调和立国论131

一、民初的政治环境与章士钊调和立国论的提出131

(一)极端敌对的党派意识和互为水火的派系斗争132

(二)袁世凯的专制独裁137

(三)欧事研究会“缓和的改进主义”方针142

二、对同盟会、国民党的极端主义、激进主义的批评143

(一)条陈时弊,揭露袁世凯的专制秽行149

三、对袁世凯专制独裁的批判149

(二)批驳古德诺,讨伐“国情论”157

(三)指陈筹安会谬误,揭示君宪制末路164

四、专制的“自贼性”167

(一)史实昭告:专制必“自贼”167

(二)理论揭示:专制必“自贼”171

(三)章士钊的批判专制主义的理论评析184

五、调和:立宪政治的本质192

(一)章士钊的自由主义思想192

(二)调和:自由主义施行的前提197

(三)调和:立宪政治的本质199

(四)国家是调和的组织203

(五)政党要具备调和的品格205

(六)内阁制:议会与内阁的调和209

(七)联邦制:中央与地方权力的调和210

(八)调和立国的尝试215

(九)章士钊的调和立国论的影响227

(十)章士钊的调和立国论评析231

第五章 新旧调和论242

一、新旧调和论242

(一)新旧调和论提出的历史背景242

(二)新旧调和论的内容247

(三)新旧调和论的发展250

(一)与新文化运动文学主张的对立258

二、保守主义:新旧调和论的实质258

(二)回归传统与抵制西方文化:以农立国论的实质270

三、一场与新旧调和论相关的论争314

(一)什么是“调和”315

(二)新旧调和是否可能316

(三)调和是否可取317

(四)中西文化能否调和318

(五)“新思想”是什么318

四、新旧调和论的评析319

(一)渐变理念的误区319

(二)循环理念的误区322

(三)承续理念的得失:从东方文化学派来看323

一、章士钊的调和论与民国时代330

第六章 关于章士钊调和论的几个问题330

二、章士钊与民国时期其他调和论者335

(一)章士钊与李大钊、李剑农、高一涵335

(二)章士钊与张东荪345

(三)章士钊与蔡元培348

(四)章士钊与严复、梁启超351

(五)章士钊与东方文化学派诸君357

三、调和论的理论得失364

附录一 20世纪20年代以来章士钊研究的论著索引374

附录二 章士钊生平编年事辑(1927年前)379

参考书目393

后记4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