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电视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数字电视技术
  • 赵坚勇编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61473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数字电视-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数字电视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数字电视概述1

1.1 基本定义1

目录1

1.2 数字电视的优点3

1.3 数字电视的有关参数4

1.4 数字电视发展概况8

思考题和习题10

2.1 视频压缩技术11

2.1.1 视频信号压缩的可能性11

第2章 信源编码11

2.1.2 视频信号的数字化12

2.1.3 熵编码14

2.1.4 预测编码和变换编码16

2.1.5 静止图像压缩标准20

2.1.6 活动图像压缩标准25

2.1.7 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40

2.1.8 MPEG-4和ITU-T H.26442

2.2 音频压缩技术44

2.2.1 音频信号压缩的可能性44

2.2.2 MUSICAM47

2.2.3 AC-350

2.2.4 其它音频压缩标准52

2.3 压缩技术的应用57

2.3.1 数码相机58

2.3.2 VCD和DVD62

思考题和习题66

第3章 多路复用67

3.1 节目复用67

3.1.1 PES包67

3.1.2 TS包68

3.1.3 节目特定信息69

3.1.4 业务信息72

3.1.5 描述符73

3.1.6 节目复用器的构成75

3.2 系统复用77

3.2.1 PSI信息的重构77

3.2.2 节目时钟参考PCR修正78

3.3 数据增值业务79

3.3.1 数据增值业务的加入方式79

3.3.2 MPEG-2对数据增值业务的支持79

3.3.3 DVB对数据增值业务的支持80

3.3.4 电子节目指南82

思考题和习题83

4.1 概述84

4.1.1 信道编码基础84

第4章 信道编码84

4.1.2 循环码85

4.1.3 BCH码86

4.1.4 级联编码87

4.1.5 前向纠错89

4.2 能量扩散89

4.2.1 能量扩散的作用89

4.3.1 RS码基础90

4.2.2 能量扩散的实现90

4.3 RS编码90

4.3.2 数字电视中的RS码91

4.4 交织95

4.4.1 分组交织95

4.4.2 卷积交织95

4.5 卷积编码96

4.5.1 编码器96

4.5.2 维特比译码99

4.5.3 收缩卷积码100

4.6.1 串行与并行级联分组码101

4.6 Turbo码101

4.6.2 串行与并行级联卷积码102

4.6.3 Turbo码交织器104

思考题和习题107

第5章 调制技术108

5.1 QAM108

5.2 QPSK110

5.3 TCM111

5.4 COFDM114

5.4.1 OFDM基本原理114

5.4.2 COFDM118

5.5 VSB119

思考题和习题121

第6章 数字电视标准122

6.1 ATSC标准122

6.1.1 ATSC系统122

6.1.2 VSB调制123

6.1.3 18种扫描格式126

6.2 DVB标准127

6.2.1 DVB-S的信道编码与调制128

6.2.2 DVB-C的信道编码与调制130

6.2.3 DVB-T的信道编码与调制133

6.2.4 DVB设备标准接口137

6.3 ISDB-T标准139

6.3.1 频宽分段传输139

6.3.2 高强度时间交织适应移动接收139

6.4 ADTB方案140

6.4.1 ADTB系统的设计依据140

6.4.2 ADTB系统142

6.4.3 ADTB系统的优点144

6.5 DMB-T方案145

6.5.1 DMB-T系统的设计依据146

6.5.2 DMB-T系统的帧结构147

6.5.3 DMB-T系统的信道编码与调制150

思考题和习题152

第7章 数字电视的条件接收153

7.1 概述153

7.1.1 MPEG-2标准中有关CAS的规定153

7.1.2 DVB标准中有关CAS的规定154

7.1.3 同密和多密154

7.1.4 条件接收系统的安全技术157

7.2 条件接收系统的工作原理158

7.3.1 中视联条件接收系统160

7.3 国产条件接收系统160

7.3.2 永新同方条件接收系统162

思考题和习题162

第8章 多媒体技术和交互式电视164

8.1 多媒体信号和多媒体技术164

8.2 多媒体信号的传输164

8.2.1 PSTN165

8.2.2 ISDN和STM165

8.2.3 B-ISDN和ATM166

8.2.5 FC167

8.2.4 IP网络167

8.3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170

8.3.1 会议电视170

8.3.2 可视电话173

8.3.3 远程医疗176

8.3.4 多媒体电视监控报警系统177

8.4 交互式电视的组成与原理178

8.4.1 视频服务器179

8.4.2 交互式电视的组成183

8.4.3 交互式电视的实现184

8.4.4 交互式电视的技术标准191

思考题和习题191

9.1 概述192

第9章 数字电视的接收192

9.2 卫星数字调谐器194

9.2.1 卫星数字电视194

9.2.2 303211MT型卫星数字调谐器196

9.2.3 L64733C、L64734芯片组200

9.2.4 MB86A15APMT-M-BND单芯片202

9.3 有线电视数字调谐器203

9.3.1 TCMU30311PJJ型数字调谐器204

9.3.2 TDA8274HN和TDA10023HT芯片组207

9.4.1 SC2000/2005系列208

9.4 单芯片解复用和信源解码208

9.4.2 STi5500/5518系列210

9.4.3 MB87L2250/MB86H21芯片213

9.4.4 PNX8310芯片215

9.5 接收机软件系统217

9.5.1 概述217

9.5.2 几种中间件218

9.6 接收机测试220

9.6.1 眼图分析法220

9.6.2 误码秒检测221

9.6.3 SDI检测场222

9.6.4 MPEG分析和监视223

9.6.5 视频质量度量VQM225

思考题和习题226

附录A 模拟电视基础227

A.1 彩色与视觉特性227

A.1.1 光的性质227

A.1.2 人眼的视觉特性228

A.1.3 色度学230

A.2 电视图像的传送原理234

A.2.1 电视传像原理234

A.2.2 电视图像的基本参数239

A.2.3 黑白全电视信号的组成240

A.3 彩色电视信号的传输242

A.3.1 彩色电视信号的兼容问题242

A.3.2 NTSC制244

A.3.3 PAL制250

A.3.4 SECAM制255

A.4 模拟电视广播256

A.4.1 地面广播256

A.4.2 卫星广播263

A.4.3 有线电视广播266

附录B 缩略词与名词索引278

参考文献2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