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西方财政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当代西方财政学 第2版
  • 刘宇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4600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85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西方财政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公共部门的必要性1

第一章 竞争市场的效率1

第一节 早期的认识1

目录1

第二节 帕累托效率4

一、概念4

二、生产中的高效率5

三、生产高效率下的消费的高效率7

第三节 福利经济学基本原理11

一、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原理11

二、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13

三、小结15

第一节 早期的怀疑16

第二章 市场失灵16

第二节 外部效应与公共品17

一、外部效应17

二、公共品24

第三节 信息不对称24

第四节 垄断33

第五节 收入分配不公平与有益品34

一、分配不公平35

二、有益品36

第六节 小结37

第三章 公共经济目标42

第一节 效率目标与公平目标应该并重42

一、补偿原则论与公共经济目标43

二、社会福利函数论与公共经济目标46

第二节 公平目标的进一步解释49

一、过程标准49

二、结果标准50

第三节 效率目标的进一步解释58

一、次优理论58

二、第三优理论60

第四节 公平目标与效率目标的冲突与协调62

一、冲突62

二、协调63

第四章 公共经济职能与政策工具65

第一节 配置职能65

一、矫正市场的不完善66

二、矫正竞争的不完善70

第二节 分配职能73

一 、政策工具74

二、政策限度75

第二部分 公共支出分析77

第五章 公共品理论概说77

第一节 公共品的概念与特征77

一、公共品消费的两大特征78

二、公共品的定义79

三、公共品的分类81

第二节 纯公共品最优提供的条件84

一、个人需求曲线的建立84

二、将个人需求曲线加总为社会需求曲线85

三、纯公共品最优提供的条件86

一、特定的帕累托最优解88

第三节 纯公共品最优提供模型的一般化88

二、一般的帕累托最优解89

第六章 公共品的私人提供93

第一节 布坎南的自愿解94

一、基本模型94

二、评论95

第二节 “囚犯的困境”模型95

一、囚犯困境模型的一般解释96

二、公共品私人提供的囚犯困境96

三、多人囚犯困境97

四、结论与评论98

一、纳什均衡的含义101

第三节 纳什均衡101

二、与囚犯困境模型的对比102

三、公共品私人提供的纳什均衡102

四、纳什均衡与帕累托最优105

五、进一步的评论108

第四节 其他思路109

一、非纳什—古诺行为109

二、将公共品与私人品相联系的激励机制111

第七章 公共品的公共提供(1)115

第一节 对强制的自愿接受115

一、引言115

二、维克塞尔的“全体一致同意原则”116

三、个人自愿接受强制的可能性与条件117

第二节 林达尔均衡119

一、基本模型119

二、林达尔均衡的有效性120

三、对林达尔均衡的进一步阐释122

第三节 简单多数表决制:悖论及解决思路124

一、简单多数表决制的基本含义124

二、投票悖论125

三、投票悖论与单峰偏好127

四、单峰偏好与中间投票人定理129

五、中间投票人定理与帕累托效率130

六、进一步分析:多维问题132

一、定理的表述134

第一节 阿罗不可能定理134

第八章 公共品的公共提供(2):阿罗不可能定理与偏好显示机制134

二、定理的简要证明136

三、定理的意义与摆脱困境的思路137

第二节 偏好显示机制139

一、MDP过程139

二、设计税制以显示偏好142

第九章 公共部门的运行及其效率149

第一节 公共决策:需求方面150

一、选民的行为150

二、厂商的行为153

三、利益集团的行为156

第二节 公共决策:供给方面158

一、政治家与政党的行为158

二、官僚的行为163

第三节 政府失灵173

一、非市场需求与供给的环境174

二、政府失灵175

第十章 公共支出:结构、规模与效果评估178

第一节 公共支出的类型与增长178

一、公共支出的主要分类178

二、公共支出的衡量180

三、公共支出的增长:经常被引用的两项研究181

第二节 公共支出增长的理论解释183

一、从对公共支出的需求方面进行解释183

二、从公共支出的供给方面进行解释191

三、一个综合模型194

第三节 公共支出的经济影响及效果评估196

一、公共支出及其受益的归宿197

二、公共支出的激励效应203

三、公共支出项目的成本收益分析209

第三部分 公共收入分析219

第十一章 税收的公平原则219

第一节 受益原则219

一、税收公平思想的出现219

二、受益原则的基本观点220

第二节 支付能力原则224

一、基本含义224

二、税基的选择225

三、相等牺牲原则与税率结构的确定228

第三节 受益原则与支付能力原则的比较235

第一节 纯粹的中性原则238

一、含义238

第十二章 税收的效率原则238

二、税收对效率条件的破坏240

第二节 效率损失的衡量245

一、税收的总效应可以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部分245

二、利用补偿需求曲线计算效率损失248

三、在成本递增的供给曲线下计算效率损失250

四、所得税的效率损失252

五、小结253

第一节 最优商品税256

一、初步分析256

第十三章 最优税收256

二、拉姆齐法则(Ramsey rule)257

三、考虑闲暇的科利特—黑格法则(Corlett Hague rule)263

四、考虑收入分配的拉姆齐法则264

第二节 最优所得税265

一、初步分析265

二、最优线性所得税(optimal linear income)267

三、最优非线性所得税271

第三节 商品税和所得税之间的关系273

第十四章 税收归宿(1):基本分析275

第一节 概念:税收转嫁与归宿275

第二节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税收归宿278

一、初步分析278

二、弹性的作用279

三、无关性定律281

四、成本变化趋势的影响282

第三节 完全垄断条件下的税收归宿284

一、初步分析:完全垄断并不意味着可完全转嫁税负284

二、需求为线性且成本固定不变时垄断厂商刚好能转嫁税负的一半285

三、需求弹性为常数且大于1时垄断厂商可以超过100%地转嫁税负287

四、成本递减条件下税负转嫁程度最高288

五、对完全垄断厂商利润课税税负无法转嫁289

第十五章 税收归宿(2):进一步分析291

第一节 进一步的局部均衡分析291

一、从价税(ad valorem taxes)291

二、其他市场形态下的税收归宿295

三、现代厂商理论下对税收归宿的分析296

四、对要素课税298

第二节 税收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300

一、问题的提出与简化300

二、对某部门使用的一种要素课税的一般均衡分析303

三、税收归宿一般均衡分析的其他方面308

第十六章 税收激励311

第一节 税收与劳动力供给311

一、理论分析:三种可能性311

二、经验证据314

三、一个问题:个人能选择工作时间吗?315

第二节 税收对储蓄和风险承担的影响316

一、税收与储蓄316

二、税收与风险承担322

一、税收与企业投资326

第三节 税收与企业行为326

二、税收与资本结构330

三、税收与企业红利政策332

第十七章 逃避税收334

第一节 逃避税收问题概览334

一 、税收征管的两种成本与纳税行为334

二、逃税与避税:含义的区别以及这种区别是否重要335

三、对逃避税收程度的有关估计336

四、对逃税经济影响的初步分析337

第二节 逃税行为的标准模型337

一、基本模型338

二、进一步分析339

第三节 逃税经济分析的发展345

一、对标准模型的批评与发展346

二、经验证据347

三、逃税的经济影响:进一步分析349

四、针对逃税的政府政策353

第十八章 公共收入:结构、规模与制度选择358

第一节 公共收入的结构与规模358

一、公共收入的主要来源358

二、各类公共收入的水平360

三、税制结构演变的大致趋势361

第二节 税制选择的理论363

一、传统财政思想框架下的分析363

二、公共选择理论框架下的分析368

参考文献3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