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内容的视频编码与传输控制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基于内容的视频编码与传输控制技术
  • 贺贵明等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4387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57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图象编码;图象通信-数据传输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于内容的视频编码与传输控制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部分 基于内容的视频编码1

第一章 基于内容处理概述2

1.1 信息与内容2

1.1.1 基于内容处理的优越性2

1.1.2 视频内容的表示3

1.2 基于内容编码概述4

1.2.1 功能特点[2][3]4

1.2.3 基于内容编码的体系结构…[1][4]5

1.2.2 MPEG-4编码特点5

1.2.4 基于内容处理的逻辑层次[5]7

1.3 编码终端层次结构[11][13]8

1.4 传送多媒体集成框架DMIF[13]9

1.4.1 DMIF参考体系结构9

1.4.2 DMIF应用接口(DAI)10

1.4.3 DMIF信令协议11

1.4.4 基于DMIF的媒体内容传送11

第二章 视频对象分割14

2.1 视频分割技术基础14

2.1.1 视频分割概述14

2.1.2 图像预处理技术17

2.1.3 基于边缘的分割[23]21

2.1.4 基于区域的分割[51][75]31

2.1.5 基于像素聚类的分割36

2.1.6 基于运动的分割[73][51]40

2.2 视频对象提取技术45

2.2.1 视频活动对象提取[32]47

2.2.2 基于边缘检测的视频对象提取55

2.3 基于颜色的对象提取74

2.3.1 图像中的彩色信息74

2.3.2 颜色区域分割77

2.3.3 基于颜色的人脸检测[31]78

第三章 视频对象形状编码82

3.1 形状编码概述82

3.1.1 关于对象的形状82

3.1.2 形状编码的作用和影响83

3.2 形状编码原理84

3.2.1 位图形状编码84

3.2.2 数学形态学算法[12][23]89

3.2.3 轮廓形状编码91

3.3 形状编码的实施100

4.1 纹理编码概念106

第四章 对象的纹理编码106

4.2 纹理编码原理107

4.2.1 变换压缩概述107

4.2.2 变换的快速计算109

4.2.3 离散余弦变换DCT111

4.2.4 为节省变换的措施121

4.3 纹理编码技术122

4.3.1 背景纹理编码122

4.3.2 任意形状区域的纹理编码123

4.3.3 形状自适应DCT算法124

4.3.4 视频对象VOP纹理编码流程128

4.3.5 纹理分层编码129

4.4 量化编码135

4.4.1 量化原理135

4.4.2 常用量化表141

4.4.3 量化编码实施150

4.4.4 量化与方块效应153

4.4.5 量化与码率控制…………………………………--156

4.5 变长编码(VLC)技术158

4.5.1 哈夫曼(Huffman)编码158

4.5.2 行程编码(RLC)158

4.5.3 MPEG-4中的可变长编码159

4.6 视频内容可扩展分层编码161

4.6.1 分层扩展性编码应用需求162

4.6.2 分层可扩展性编码的分类162

4.6.3 精细的可扩展性分层编码164

4.6.4 改进的精细可扩展性编码167

4.6.5 渐进的精细可扩展编码169

第五章 对象运动编码172

5.1 常规方块运动编码172

5.1.1 运动编码概述172

5.1.2 传统基于块的运动估计算法173

5.2 面向对象的运动编码原理177

5.2.1 重复填充技术178

5.2.2 运动检测179

5.2.3 整像素搜索179

5.2.4 半像素搜索184

5.2.5 考虑对象运动的搜索188

第六章 基于内容的视频编码程序结构189

6.1 基于内容的视频编码参数189

6.1.1 VO和VOL189

6.1.2 VOP190

6.2.1 基本层VOP编码主流程图191

6.2.2 INTRA MB纹理编码191

6.2 基于内容的视频编码主要流程191

6.2.3 INTER MB纹理编码193

6.2.4 MB Binary Shape编码195

6.3 码流示例195

6.3.1 视觉对象层195

6.3.2 视频对象平面196

6.3.3 宏块层196

第二部分 视频流传输QoS控制技术198

7.1 几种传输协议的控制措施201

7.1.1 IPV4协议的控制方式[47][43]201

第七章 基本网络协议对传输的控制201

7.1.2 IPV6协议及其控制措施[47]203

7.1.3 TCP协议控制方式[42][46]210

7.1.4 UDP协议及控制方式215

7.1.5 RTP、RTCP协议及控制方式[18][48][49]217

7.1.6 实时流协议RTSP(ReaLTime Streaming Protocal)[9][18]219

7.2 多媒体IP组播的实现[18]222

7.2.1 组播分布树223

7.2.2 MPLS中的IP组播225

7.2.3 组播TCP(MTCP-Multieast TCP)227

8.1 Qos的定义及相关参数228

第八章 网络设备支持的QoS控制技术228

8.2 尽力而为(Best Effort)模式[47][48][76]229

8.3 集成服务与资源预留模型[47][46]229

8.4 区分服务模型(Diff-Serv)[76]231

8.4.1 区分服务体系结构[47]231

8.4.2 边缘路由器中的业务量调整单元233

8.4.3 DSCP和每一跳行为方式组234

8.4.4 PHB与编码点的映射235

8.5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E47][76]236

8.5.1 MPLS概述236

8.5.2 MPLS工作原理[47]238

8.5.3 MPLS流量工程[47]242

8.5.4 MPLS Diff-Serv解决方案254

8.5.5 改进MPLS Diff-Serv解决方案255

第九章 应用层QoS控制技术259

9.1 基于TCP友好方式的控制技术[18][24]259

9.1.1 TCP-Friendly协议[18]259

9.1.2 基于模型的TCP友好速率控制协议TFRCP263

9.2 基于终端的拥塞控制技术264

9.2.1 码率控制技术[11][22]264

9.2.2 码率整形技术267

9.3.1 传输层差错控制[11]268

9.3 高层差错控制技术268

9.3.2 基于编码的差错恢复技术[10][11][18]269

9.3.3 解码器错误隐藏技术[15][18]272

9.3.4 编、解码结合的差错控制方法[15][22]273

第十章 基于因特网的视频内容传输[19][17]275

10.1 视频内容基于因特网传输概述275

10.1.1 视频内容基于因特网传输体系275

10.1.2 传输协议277

10.1.3 系统的反馈控制278

10.2 视频发送端的编码结构279

10.2.2 视频数据打包算法280

lO.2.1 编码模式选择280

10.3 自适应数据率控制编码281

10.3.1 ARC的二次R-D模式282

10.3.2 初始化阶段的工作283

lO.3.3 预编码阶段的工作283

10.3.4 编码阶段284

10.3.5 编码后的处理工作285

10.4 基于RTCP的端一端反馈控制286

10.5 接收端解码287

10.5.1 视频解码整体功能结构287

10.6 传输信道模型探测288

10.5.2 解码错误隐藏288

附录实时流协议[9]290

1 简介290

2 符号约定296

3 协议相关参数(Protocol Parameters)297

4 RTSP消息(RTSP Message)300

5 一般头字段(General Header Fields)301

6 请求(Request)301

7 应答302

8 实体(Entity)306

9 连接(Connections)307

10 方法(Method)定义308

11 状态码(status Code)的定义317

12 头域的定义319

13 Caching332

14 例子333

15 语法341

16 安全考虑342

附录A RTSP协议状态机344

附录B 用RTP进行交互346

附录C 针对RTSP会话描述的SDP的使用347

附录D 最小RTSP实现350

参考文献3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