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诗歌概观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古代诗歌概观](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3165163.jpg)
- 潘明兴编著;彭会资审订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7563313788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4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诗歌概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 彭会资1
第一编 诗歌概述1
第一章 先秦诗歌1
第一节 诗歌的起源1
自序5
第二节 《诗经》5
一、《诗经》概述5
二、《诗经》的思想内容9
三、 《诗经》的艺术成就16
四、 《诗经》的影响20
第三节 《楚辞》22
一、《楚辞》的名称和起源22
二、屈原的生平和作品25
三、屈原的代表作——《离骚》27
四、屈原的其它作品36
五、屈原以后的“楚辞”作家40
六、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41
第二章 汉代诗歌45
第一节 汉乐府民歌45
一、关于乐府、乐府诗与乐府民歌45
二、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46
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48
四、《孔雀东南飞》50
五、乐府民歌的影响52
一、五言诗的起源53
第二节 五言诗的起源与发展53
二、《古诗十九首》54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诗歌58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诗歌概述58
第二节 建安风骨与正始诗风59
一、建安风骨59
二、正始诗风66
第三节 两晋诗歌68
一、太康诗人和永嘉诗歌68
二、陶渊明71
一、南朝诗歌75
第四节 南北朝诗人75
二、北朝诗坛79
第五节 南北朝乐府民歌80
一、南朝乐府民歌81
二、北朝乐府民歌83
三、《木兰诗》84
第四章 唐代诗歌87
第一节 唐代诗歌的空前繁荣及其原因87
第二节 初唐诗歌90
一、唐初诗坛的齐梁余风与演变发展91
二、初唐四杰93
三、陈子昂的诗歌革新95
第三节 盛唐诗歌96
一、盛唐的山水田园诗97
二、盛唐的边塞诗102
第四节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106
一、李白的生平和思想106
二、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108
三、李白诗歌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特征112
四、李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16
第五节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117
一、杜甫的生平、思想和创作117
二、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121
三、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123
四、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27
第六节 中唐前期诗人128
第七节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134
一、新乐府运动的兴起134
二、白居易的生平和思想138
三、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诗歌理论139
四、白居易的诗歌创作141
五、新乐府运动的另一倡导者——元稹148
第八节 中唐其他诗人150
第九节 晚唐诗歌156
一、晚唐前期诗人156
二、晚唐后期的新乐府精神159
第十节 唐诗的影响161
一、宋诗概况165
第一节 宋诗165
第五章 宋代诗歌165
二、北宋诗歌166
三、爱国诗人陆游173
四、南宋其他诗人177
第二节 宋词181
一、词的起源与发展181
二、北宋前期词人186
三、苏轼对词的革新与豪放风格189
四、北宋其他词人190
五、南宋前期词人193
六、辛弃疾及南宋其他爱国词人195
七、南宋其他词人201
八、宋词的影响203
第六章 元代诗歌205
第一节 元代诗词205
一、元代的诗206
二、元代的词208
一、散曲的兴起及其特点212
第二节 元代散曲212
二、元散曲的主要作家和作品214
第三节 元代民间歌谣222
第七章 明代诗歌224
第一节 明代的诗224
第二节 明代的词229
第三节 明代散曲231
第四节 明代民歌236
一、清初遗民诗人240
第一节 清代的诗240
第八章 清代诗歌240
二、清初到清中叶的主要诗人与诗派243
第二节 清代的词249
第三节 清代民歌252
第九章 近代诗歌257
第一节 近代的诗257
一、鸦片战争时期的诗歌257
二、太平天国时期的诗歌260
三、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时期诗人261
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诗人266
第二节 近代民间歌谣268
第二编 诗体流派271
一、先秦两汉271
原始型二言体271
四言体272
楚辞体272
建安体273
二、魏晋南北朝273
歌诗体273
柏梁体273
正始体274
太康体275
玄言诗派275
渊明体275
元嘉体276
永明体277
齐梁体277
玉台体278
宫体278
三、隋唐五代279
上官体279
四杰体279
沈宋体279
王孟诗派280
高岑诗派280
大历体281
元和体281
香奁体282
花间词派283
四、宋辽金元283
西昆体283
江西诗派283
婉约词派284
豪放词派284
大晟词派285
辛词派285
四灵诗派286
杨成斋体286
姜词派286
江湖诗派287
吴蔡体287
豪放派散曲288
清丽派散曲288
五、明代288
江右诗派288
吴诗派289
越诗派289
闽诗派289
台阁体289
茶陵诗派290
弘正体290
嘉靖体290
公安派291
六、清(近)代292
云间诗派292
竟陵派292
虞山诗派293
娄东诗派293
河朔诗派293
宣城体294
高密诗派294
秀水诗派294
性灵派295
浙派295
浙西词派295
神韵派295
阳羡派295
常州词派296
同光体296
第三编 名作欣赏297
一、先秦两汉297
芣苜297
伐檀298
蒹葭300
国殇301
屈原301
陌上桑305
迢迢牵牛星309
二、魏晋南北朝311
曹操311
观沧海311
曹丕313
燕歌行313
曹植315
白马篇315
陶渊明318
归田园居(选一)318
三、唐代320
王勃32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20
王之涣321
登鹳雀楼321
孟浩然322
过故人庄322
王昌龄323
出塞323
王维325
山居秋暝325
李白326
梦游天姥吟留别326
长干行330
崔颢333
黄鹤楼333
高适334
燕歌行334
杜甫33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38
绝句341
岑参34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42
张继344
枫桥夜泊344
游子吟345
孟郊345
刘禹锡346
竹枝词346
柳宗元346
江雪346
白居易347
琵琶行347
赋得古原草送别355
李贺356
梦天356
杜牧357
山行357
李商隐358
无题358
杜荀鹤360
山中寡妇360
金昌绪361
春怨361
冯延已362
谒金门362
李煜363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363
林逋364
山园小梅364
四、宋金元364
晏殊366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366
梅尧臣367
鲁山山行367
欧阳修369
丰乐亭春游369
王安石370
泊船瓜洲370
柳永371
雨霖铃(寒蝉凄切)371
苏轼373
饮湖上初晴后雨373
念奴娇(大江东去)374
李清照377
点绛唇(蹴罢秋千)377
声声慢(寻寻觅觅)378
秦观380
鹊桥仙(纤云弄巧)380
杨万里383
小池383
陆游384
示儿384
钗头凤(红酥手)385
辛弃疾387
青玉案(元夕)387
永遇乐(千古江山)389
岭南诗派389
游园不值392
叶绍翁392
朱熹394
观书有感394
文天祥395
过零丁洋395
蒋捷396
一剪梅(舟过吴江)396
马致远398
天净沙(秋思)398
张养浩399
山坡羊(潼关怀古)399
卖花声(怀古)401
张可久401
五、明清(近)403
于谦403
石灰吟403
王士祯404
真州绝句(选一)404
查慎行405
舟夜书所见405
袁枚405
马嵬405
龚自珍406
已亥杂诗(选一)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