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关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53612323X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89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共关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公共关系概述1
内容提示1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涵义1
一 国内外关于公共关系涵义的表述1
二 公共关系的涵义分析7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与特征17
一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17
二 公共关系的特征19
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功能22
一 公共关系功能的系统分析22
二 公共关系的直接功能与间接功能25
思考与练习28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29
内容提示29
第一节 公共关系前史29
一 世界公共关系前史30
二 中国公共关系前史33
三 古今公共关系的异同36
四 近代公共关系的萌芽39
第二节 现代公共关系43
一 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条件43
二 单项吹嘘式的公共关系50
三 单向传播式的公共关系52
四 双向沟通式的公共关系55
五 双向对称式的公共关系59
六 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共关系比较60
第三节 当代公共关系62
一 美国公共关系的繁荣62
二 公共关系走向世界63
三 公共关系在中国65
四 公共关系与互联网74
五 公共关系走向21世纪78
思考与练习81
第三章 公共关系的主体82
内容提示82
第一节 公共关系主体的分析82
一 公共关系主体的界定83
二 公共关系主体的分类84
三 公共关系主体的特征85
第二节 公共关系组织88
一 公共关系部88
二 公共关系公司101
三 公共关系社团111
第三节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118
一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素质118
二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培养与考核131
三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管理139
思考与练习147
第四章 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148
内容提示148
第一节 公众概述148
一 公众的内涵148
二 公众的特征149
三 公众的地位152
四 公众的分类154
五 现代公众意识160
第二节 内部公众162
一 内部公众与组织形象162
二 内部公众的特点163
三 内部公众的构成165
四 内部公众对组织的期望和要求167
五 处理内部公关的基本理论169
六 内部公关若干技巧178
第三节 外部公众189
一 外部公众与组织形象189
二 外部公众的特点190
三 社区公众191
四 新闻界公众195
五 政府公众200
六 顾客公众204
思考与练习208
第五章 公共关系调查与策划209
内容提示209
第一节 公共关系调查210
一 公共关系调查的功能210
二 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211
三 公共关系调查的一般程序216
四 公共关系调查的方法220
五 公共关系调查报告的形成228
第二节 公共关系策划232
一 组织与公众的研究分析232
二 公共关系目标的确定233
三 公共关系创意的产生235
四 传播媒介的选择243
五 活动经费预算245
六 公共关系策划文案的形成248
思考与练习252
第六章 公共关系实施与评估253
内容提示253
第一节 公共关系实施方案253
一 公共关系实施的定义与特点254
二 公共关系实施方案256
第二节 公共关系实施管理266
一 公共关系实施管理原则266
二 公共关系实施人员培训268
三 公共关系实施调查与试验268
四 公共关系实施领导与指挥274
五 公共关系实施控制与反馈279
第三节 公共关系评估286
一 公共关系评估的定义与作用286
二 公共关系评估方案288
三 公共关系评估实施原则与程序293
思考与练习295
第七章 公共关系的人际传播手段296
内容提示296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人际传播特点与功能296
一 公共关系的人际传播特点297
二 公共关系的人际传播类型298
三 公共关系的人际传播功能302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人际传播心理分析306
一 公共关系的人际传播主体——传播者心理透视307
二 公共关系的人际传播客体——接受者心理透视309
三 公共关系的人际传播心理过程分析316
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人际传播原则320
一 双向传播原则320
二 平衡传播原则322
三 整合传播原则326
四 有效传播原则327
第四节 公共关系的人际传播技法330
一 公共关系的言语传播技法330
二 公共关系的非言语传播技法337
三 公共关系的文字传播技法340
四 公共关系的非文字传播技法343
思考与练习346
第八章 公共关系的大众传播手段348
内容提示348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大众传播特点和功能349
一 公共关系的大众传播特点349
二 公共关系的大众传播类型352
三 公共关系的大众传播功能359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大众传播原则361
一 差异性原则361
二 整合性原则363
三 系统性原则365
四 有效性与经济性原则366
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大众传播策略367
一 心理能动策略368
二 社会文化策略370
三 意义构成策略373
第四节 公共关系的大众传播效果375
一 提升信息主体形象375
二 选择信息制作方式378
三 尊重受众选择380
四 注重信息环境影响383
五 完善信息传播技巧385
思考与练习388
后记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