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雷达电子战系统数学仿真与评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雷达电子战系统数学仿真与评估](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3172039.jpg)
- 王国玉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3433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71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583页
- 主题词:电子战-仿真-数学模型;电子战-评估-数学模型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雷达电子战系统数学仿真与评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概述1
1.2系统1
1.2.1系统的概念1
第1章 概论1
1.2.2系统的特性2
1.2.3系统的类型4
1.2.4系统的研究方法5
1.3数学模型6
1.3.1模型的概念6
1.3.2模型的性质7
1.3.3数学模型的分类7
1.3.4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9
1.3.5系统数学模型形式化描述10
1.4.2数学仿真的发展11
1.4数学仿真11
1.4.1仿真的分类11
1.4.3数学仿真的难点与优点15
1.4.4数学仿真的步骤16
1.4.5数学仿真的应用19
1.5蒙特卡罗仿真20
1.5.1一般原理20
1.5.2概率收敛性23
1.5.3误差24
1.5.4特点24
1.5.5蒙特卡罗仿真与数学仿真的比较25
1.6连续系统数学仿真25
1.6.1数学模型25
1.6.2仿真方法27
1.6.3数值积分方法的选择28
1.6.4数值积分与连续系统仿真的区别29
1.7离散事件数学仿真30
1.7.1数学模型30
1.7.2仿真过程32
1.7.3典型离散事件系统——排队系统34
1.8雷达电子战系统45
1.8.1电子战45
1.8.2雷达电子战系统46
1.9雷达电子战系统数学仿真48
1.9.1基本概念48
1.9.2功能仿真48
1.9.3信号仿真50
1.9.4仿真评估过程55
1.9.5仿真模型需求57
1.10雷达电子战系统评估59
1.10.1基本概念59
1.10.2试验评估资源60
1.10.3雷达电子战系统评估63
第2章 雷达系统仿真数学模型64
2.1概述64
2.1.1雷达系统基本概念64
2.1.2雷达系统功能64
2.1.3雷达系统分类65
2.1.4雷达系统主要技术战术参数66
2.1.5仿真数学模型67
2.2目标特性数学模型68
2.2.1目标雷达截面数学模型68
2.2.2目标幅度起伏数学模型77
2.2.3目标角闪烁数学模型79
2.3.1普通雷达天线83
2.3雷达天线仿真数学模型83
2.3.2相控阵雷达天线94
2.4雷达系统功能仿真主要数学模型115
2.4.1雷达回波仿真数学模型115
2.4.2接收机噪声仿真数学模型116
2.4.3综合信干比116
2.4.4雷达抗遮盖性干扰改善因子数学模型117
2.4.5雷达目标检测和确认仿真模型124
2.4.6部分仿真试验结果简析124
2.5雷达系统信号仿真主要数学模型127
2.5.1雷达发射信号模型127
2.5.2目标回波信号模型129
2.5.4雷达接收信号模型130
2.5.3接收机噪声信号模型130
2.5.5信号处理模型131
2.5.6数据处理模型141
2.5.7部分仿真试验结果167
2.6杂波特性数学模型170
2.6.1杂波后向散射系数170
2.6.2地面杂波171
2.6.3海面杂波176
2.6.4气象杂波180
2.7双基地雷达仿真数学模型182
2.7.1双基地雷达概述182
2.7.2双基地雷达特点184
2.7.3双基地雷达探测性能分析185
2.7.4双基地雷达的观察面积186
2.7.5双基地雷达的空间探测范围189
2.7.6双基地雷达的目标特性192
2.8雷达组网系统仿真数学模型194
2.8.1雷达组网技术及布站方式194
2.8.2雷达组网检测系统结构模型及性能分析196
2.8.3雷达网分布式检测数学模型198
2.8.4组网雷达检测融合性能仿真计算结果及结果简析205
2.9雷达系统损耗因子207
2.9.1收发损耗因子207
2.9.2极化损耗因子212
第3章 雷达侦察系统仿真数学模型213
3.1概述213
3.1.1雷达侦察系统的基本概念213
3.1.2雷达侦察系统的功能213
3.1.3雷达侦察接收机的分类214
3.1.4雷达侦察系统主要技术战术参数215
3.1.5仿真数学模型216
3.2电磁环境仿真217
3.2.1典型的电磁环境217
3.2.2电磁环境仿真的通用方法219
3.2.3电磁环境信号建模220
3.2.4电磁环境仿真实现227
3.3雷达侦察系统功能仿真数学模型238
3.3.1仿真方法及建模238
3.3.2雷达侦察系统功能仿真举例242
3.4雷达侦察系统信号仿真数学模型245
3.4.1信号分选245
3.4.2信号识别255
3.5雷达侦察系统天线仿真数学模型259
4.1.2雷达干扰系统的功能267
4.1.1雷达干扰的基本概念267
第4章 雷达干扰系统仿真数学模型267
4.1概述267
4.1.3雷达干扰系统的分类268
4.1.4雷达干扰系统主要技术战术参数271
4.1.5仿真数学模型272
4.2遮盖性干扰功能仿真数学模型272
4.2.1有源遮盖性干扰272
4.2.2无源遮盖性干扰272
4.3遮盖性干扰信号仿真数学模型278
4.3.1射频噪声干扰280
4.3.2噪声调幅干扰281
4.3.3噪声调频干扰281
4.3.4噪声调相干扰282
4.3.5脉冲干扰282
4.3.7箔条云团干扰284
4.3.6无源重诱饵284
4.4欺骗性干扰信号仿真数学模型285
4.4.1距离欺骗干扰286
4.4.2速度欺骗干扰288
4.4.3角度欺骗干扰290
4.4.4对跟踪雷达AGC电路的干扰298
第5章 电磁波传输仿真数学模型300
5.1大气传输损耗数学模型300
5.1.1对流层数学模型300
5.1.2对流层折射数学模型301
5.1.3对流层吸收数学模型303
5.1.4累积损耗数学模型305
5.1.5大气波导效应305
5.2.1多路径传输效应分析306
5.2多路径传输效应数学模型306
5.2.2多路径传输效应数学模型308
5.2.3各因子解算方法308
5.3遮挡效应数学模型310
5.3.1 电磁波的多峰绕射311
5.3.2电磁波的地表绕射318
5.3.3电磁波的对流层散射319
5.4传输损耗的算法模型323
第6章 雷达电子战系统评估模型326
6.1概述326
6.2统计数据处理的基本问题326
6.2.1数据结果的点估计326
6.2.2点估计量的评选标准330
6.2.3数据结果的区间估计333
6.2.4数据结果的假设检验337
6.2.5 贝叶斯估计和检验347
6.3雷达侦察系统评估模型353
6.3.1评估指标353
6.3.2评估模型354
6.4雷达干扰/抗干扰效果评估模型356
6.4.1引言356
6.4.2雷达干扰/抗干扰效果基本评估准则358
6.4.3遮盖性干扰评估指标和方法361
6.4.4欺骗性干扰评估指标和方法368
6.4.5雷达干扰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评估方法373
6.4.6雷达干扰对雷达网的作战效能评估模型382
6.4.7雷达干扰对双基地雷达的作战效能评估模型384
6.4.8雷达干扰/抗干扰模糊综合评估方法387
7.1.1替代等效推算评估方法409
第7章 数学仿真试验、实装对抗试验与替代等效推算综合评估方法与模型409
7.1概述409
7.1.2三结合的综合试验评估方法410
7.2基于典型实装对抗试验的替代等效推算评估方法与模型412
7.2.1问题的提出412
7.2.2雷达侦察试验替代等效推算模型414
7.2.3雷达干扰试验替代等效推算模型417
7.3应用三结合的试验方法进行复杂战情下综合评估428
7.3.1问题的提出428
7.3.2三结合综合评估方法429
7.4雷达电子战系统三结合试验方法的有效性433
第8章 雷达电子战系统数学仿真与评估有效性检验436
8.1概述436
8.2综合仿真评估检验方法439
8.3.1概述446
8.3数学模型验证方法446
8.3.2仿真试验与飞行试验的比较方法447
8.3.3试验场一体化研究方法447
8.4典型外场试验与数学仿真一致性检验方法448
8.4.1数学仿真试验与外场试验的模型验证448
8.4.2试验数据和仿真结果的一致性448
8.5替代等效推算模型验证方法449
8.5.1雷达侦察系统侦察距离替代等效推算模型试验验证方法449
8.5.2雷达干扰系统压制距离替代等效推算模型试验验证方法450
8.5.3验证检查仿真模型451
8.5.4模型验证异常现象分析和处理451
8.6数学仿真试验结果分析451
8.6.1数学仿真试验结果分析的目的和要求451
8.6.2实例分析452
第9章 雷达电子战系统数学仿真与评估软件、硬件系统459
9.1概述459
9.2软件系统460
9.2.1软件体系结构460
9.2.2软件系统组成462
9.3硬件系统463
9.3.1硬件体系结构463
9.3.2硬件系统组成464
9.4数据库系统465
9.4.1数据库体系结构465
9.4.2数据库组成465
9.4.3数据库功能466
9.4.4数据库设计467
9.5视景仿真系统476
9.5.1二维态势表现系统478
9.5.2三维视景仿真系统482
附录A 空间关系模型506
A.1坐标系506
A.2坐标变换509
A.3目标运动学模型513
A.4空间几何关系514
附录B 数学仿真基础519
B.1仿真输入随机数产生519
B.2仿真输出数据分析543
B.3概率密度函数估计550
B.4时间基准554
图表索引558
参考文献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