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感染病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感染病学
  • 斯崇文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6080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681页
  • 文件大小:158MB
  • 文件页数:1709页
  • 主题词:传染病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感染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第一篇 感染病学基础3

前言3

第一章 病原微生物的生物特性及致病性5

概述5

第一节 病原微生物的生物结构与分类7

第二节 病原微生物的生物特性28

第三节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43

第二章 感染的宿主反应50

概述50

第一节 宿主的抗感染防御机制51

一、非特异性免疫51

二、特异性免疫56

三、细胞因子57

四、趋化因子63

第二节 宿主清除病原体的机制68

一、抗病毒免疫应答68

二、抗细菌免疫应答70

三、抗寄生虫的免疫应答71

第一节 感染机体的炎症反应72

一、炎症反应过程72

第三章 感染的发病机制72

二、急性期蛋白质73

第二节 应激状态下的病理生理变化74

第三节 免疫反应性组织损害75

一、变态反应75

二、超抗原反应76

三、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77

第四章 感染的常见临床表现78

第一节 发热78

第二节 感染中毒症状85

第三节 皮疹86

第四节 肝脾大86

第五章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89

概述89

第一节 临床和流行病学诊断90

第二节 实验室检查95

一、感染的一般检查95

二、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98

三、抗菌药物敏感试验103

四、血清学检查104

五、分子生物学检查108

第三节 免疫功能检查117

第六章 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121

概述121

第一节 疾病流行模式的转变、新发现及再度流行的传染病122

第二节 感染病的临床流行病学128

第七章 免疫预防和化学预防139

概述139

第一节 免疫预防和预防接种140

第二节 化学预防166

第八章 病毒性感染173

概述173

第二篇 病原微生物感染173

第一节 病毒的分类174

第二节 疱疹病毒科病毒性感染182

一、单纯疱疹182

二、水痘和带状疱疹189

三、EB病毒感染195

四、巨细胞病毒感染204

五、人疱疹病毒6型、7型及8型感染210

六、乙型疱疹病毒感染215

第三节 痘病毒科病毒疾病216

一、天花(附:种痘)216

二、猴痘220

三、传染性软疣222

第四节 腺病毒科病毒性感染223

人腺病毒感染223

第五节 乳头瘤病毒科与多瘤科病毒性感染226

一、人乳头瘤病毒感染226

二、JC病毒、BK病毒及其他多瘤病毒感染230

第六节 嗜肝DNA病毒科病毒性感染232

乙型病毒性肝炎232

第七节 细小病毒科病毒性感染258

细小病毒感染258

第八节 呼肠病毒科病毒性疾病259

一、科罗拉多蜱传热260

二、呼肠病毒感染261

三、环状病毒感染263

四、轮状病毒感染265

第九节 披膜病毒科病毒性感染270

一、α病毒感染270

二、风疹272

第十节 黄病毒科病毒性感染274

一、黄热病274

二、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277

三、流行性乙型脑炎284

四、森林脑炎293

五、其他脑炎297

六、西尼罗热和鄂木斯克出血热303

七、丙型病毒性肝炎305

八、庚型肝炎病毒感染313

第十一节 冠状病毒科病毒性疾病317

一、冠状病毒感染317

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319

第十二节 正粘病毒科病毒性感染326

流行性感冒326

第十三节 副粘病毒科病毒性感染331

一、副流感病毒感染331

二、流行性腮腺炎334

三、麻疹338

四、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346

五、其他副粘病毒科病毒感染348

第十四节 弹状病毒科病毒性疾病349

一、狂犬病349

二、疱疹性口炎病毒感染353

第十五节 线状病毒科病毒性感染355

马尔堡和埃博拉病毒感染355

第十六节 布尼亚病毒科病毒性感染358

一、肾综合征出血热358

附:汉坦病毒肺综合征370

二、新疆-克里米亚出血热371

三、加利福尼亚脑炎374

四、白蛉热和裂谷热375

第十七节 沙粒病毒科病毒性感染378

一、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378

二、拉沙热380

三、南美洲出血热382

第十八节 逆转录病毒科病毒性疾病384

一、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384

二、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Ⅱ型病毒感染408

第十九节 小RNA病毒科病毒性疾病410

一、甲型病毒性肝炎410

二、脊髓灰质炎416

三、柯萨奇、埃可病毒感染421

四、新型肠道病毒感染424

五、鼻病毒感染425

六、口蹄疫427

第二十节 星状病毒感染429

第二十一节 嵌杯病毒科病毒性感染430

一、戊型病毒性肝炎430

二、嵌杯病毒感染436

第二十二节 慢病毒感染439

一、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439

二、进行性风疹全脑炎442

三、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443

第二十三节 分类未定病毒性感染444

一、丁型病毒性肝炎444

二、TT病毒感染448

第九章 朊毒体感染453

概述453

第一节 朊毒体的基本性状454

第二节 朊毒体所致的疾病458

一、克雅病459

三、裘-斯综合征460

四、致命性家族性失眠病460

二、库鲁病460

第三节 朊毒体病的实验室检测461

第四节 朊毒体病的预后及防治462

第十章 细菌性感染464

概述464

第一节 葡萄球菌感染466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467

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477

第二节 链球菌感染481

一、A组链球菌感染482

二、B组链球菌感染485

三、C、D、F、G组链球菌感染486

四、草绿色链球菌感染487

五、肺炎链球菌感染488

第三节 肠球菌感染492

第四节 奈瑟菌属感染498

一、脑膜炎球菌感染498

二、淋球菌感染504

三、其他奈瑟菌属感染511

第五节 肠杆菌科细菌感染513

一、大肠埃希菌属感染515

二、克雷白菌属感染519

三、肠杆菌属感染521

四、枸橼酸杆菌属感染521

五、沙雷菌属感染521

六、变形杆菌属感染521

七、摩根菌属感染523

八、普鲁威登菌属感染523

第六节 葡萄糖非发酵菌革兰阴性杆菌感染524

一、铜绿假单胞菌感染528

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532

三、鼻疽和类鼻疽535

四、不动杆菌属感染539

五、其他非发酵菌感染542

第七节 鲍特菌属感染543

一、百日咳543

二、其他鲍特菌属感染546

第八节 布氏菌病547

第九节 沙门菌属感染553

一、伤寒554

二、副伤寒558

三、其他沙门菌感染558

第十节 志贺菌感染560

细菌性痢疾560

第十一节 耶尔森菌感染565

一、鼠疫565

二、耶尔森菌肠炎569

第十二节 弧菌科细菌感染571

霍乱571

第十三节 嗜血杆菌感染577

一、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感染577

二、巴西紫癜热580

三、软性下疳582

四、其他嗜血杆菌感染583

第十四节 军团菌属细菌感染584

一、嗜肺军团菌感染584

二、其他军团菌感染588

第十五节 分枝杆菌感染590

一、肺结核590

二、肺外结核606

三、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615

四、麻风621

第十六节 弯曲菌属细菌感染631

一、弯曲菌肠炎631

二、螺杆菌感染635

第十七节 需氧革兰阳性杆菌感染641

一、白喉杆菌感染641

二、其他棒状杆菌感染645

三、利斯特菌感染646

四、炭疽杆菌感染650

五、其他革兰阳性杆菌感染654

第十八节 厌氧菌感染656

一、艰难梭菌感染663

二、破伤风665

三、肉毒梭菌感染668

第十九节 L型细菌感染670

概述677

第一节 诺卡菌病677

第十一章 诺卡菌病和放线菌病677

第二节 放线菌病680

概述683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病683

第十二章 非性病螺旋体感染683

第二节 莱姆病688

第三节 鼠咬热691

一、小螺菌鼠咬热691

二、链杆菌鼠咬热692

第四节 回归热693

第五节 雅司696

第十三章 支原体感染698

概述698

第一节 支原体肺炎699

第二节 其他支原体感染701

一、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感染701

二、发酵支原体感染702

三、其他支原体感染702

第十四章 衣原体感染704

概述704

第一节 肺炎衣原体感染706

第二节 沙眼衣原体感染708

第三节 鹦鹉热衣原体感染713

概述716

第一节 念珠菌病716

第十五章 深部真菌病716

第二节 隐球菌病723

第三节 曲霉病727

第四节 毛霉病732

第五节 孢子丝菌病734

第六节 着色芽生菌病736

第七节 暗色丝孢霉病739

第八节 组织胞浆菌病742

第九节 球孢子菌病745

第十节 芽生菌病747

第十一节 副球孢子菌病748

第十二节 其他深部真菌感染749

一、其他酵母菌感染749

二、马尔尼菲青霉病751

三、假阿利什霉病752

四、无绿藻病753

第十六章 立克次体病755

概述755

第一节 斑疹伤寒群感染756

一、流行性斑疹伤寒756

二、复发型斑疹伤寒759

三、地方性斑疹伤寒759

第二节 斑点热群感染761

一、洛基山斑点热761

二、北亚蜱媒立克体病762

三、立克次体痘763

四、其他立克次体斑点热764

第三节 恙虫病765

第四节 战壕热767

第五节 Q热768

一、埃立克体病771

第六节 其他立克次体病771

三、巴通体病772

二、传染性肾病肾炎772

概述777

第十七章 原虫病777

第三篇 寄生虫病777

第一节 疟疾778

一、肠阿米巴病792

第二节 阿米巴病792

二、肝阿米巴病796

三、脑、皮肤阿米巴病800

附: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801

第三节 肺孢子虫病802

第四节 隐孢子虫病806

第五节 圆孢子虫病809

第六节 微孢子虫病810

第七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病811

第八节 结肠小袋纤毛虫病814

第九节 弓形虫病816

一、内脏利什曼病820

第十节 利什曼病820

二、皮肤利什曼病823

三、粘膜皮肤利什曼病824

第十一节 巴贝虫病825

一、非洲锥虫病827

第十二节 锥虫病827

二、美洲锥虫病829

一、等孢球虫病831

第十四节 其他原虫病831

第十三节 人毛滴虫病831

二、肉孢子虫病832

概述834

第十八章 蠕虫病834

第一节 血吸虫病835

第二节 并殖吸虫病847

第三节 华支睾吸虫病851

第四节 肝片形吸虫病853

第五节 姜片虫病855

第六节 蛔虫病857

第七节 蛲虫病859

第八节 鞭虫病860

第九节 钩虫病861

第十节 粪类圆线虫病865

第十一节 毛圆线虫病866

第十二节 菲律宾毛细线虫病867

第十三节 筒线虫病869

第十四节 肾膨结线虫病870

第十五节 广州管圆线虫病871

第十六节 猪巨吻棘头虫病872

第十七节 旋毛虫病874

一、淋巴丝虫病877

第十八节 丝虫病877

二、组织丝虫病883

三、皮肤丝虫病884

四、麦地那龙丝虫病886

第十九节 吸吮线虫病888

第二十节 颚口线虫病889

第二十一节 异尖线虫病891

第二十二节 牛带绦虫病892

第二十三节 猪带绦虫病894

第二十四节 囊尾蚴病895

第二十五节 微小膜壳绦虫病899

第二十六节 缩小膜壳绦虫病900

第二十七节 犬复孔绦虫病901

第二十八节 曼氏裂头蚴病902

第二十九节 包虫病903

第三十节 幼虫移行症909

二、内脏幼虫移行症910

一、皮肤幼虫移行症910

概述913

第十九章 医学节肢动物引起的疾病913

第一节 蝇蛆病915

一、螨性变态反应918

第二节 螨类引起的疾病918

二、非特异性螨侵染919

三、疥疮920

四、蠕螨症921

五、恙虫病(沙螨热)922

六、革螨引起的疾病923

第三节 医学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及其防制924

前言931

第四篇 各器官组织的感染931

一、脓疱疮932

第一节 化脓性皮炎、蜂窝织炎、脓肿932

第二十章 皮肤、软组织、淋巴组织感染932

概述932

三、毛囊炎933

二、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933

五、蜂窝织炎934

四、痈934

第二节 其他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935

六、脓肿935

一、坏死性筋膜炎936

第三节 坏死性筋膜炎、气性坏疽、肌炎和肌坏死936

二、气性坏疽937

第四节 浅表性真菌感染938

三、化脓性肌炎938

一、疥疮941

第五节 外寄生物941

二、虱病942

三、蠕形螨病943

一、急性淋巴结炎944

第六节 淋巴结和淋巴管炎症944

四、丹毒945

三、结核性淋巴结炎945

二、慢性淋巴结炎945

五、急性淋巴管炎946

概述947

第二十一章 神经系统感染947

第一节 急性脑膜炎949

第二节 慢性脑膜炎964

第三节 脑炎966

第四节 急性脊髓炎970

第五节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病972

第六节 脑脓肿974

第七节 硬膜外及硬膜下脓肿977

第八节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980

第一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983

概述983

第二十二章 心血管系统感染983

病毒性心肌炎992

第二节 心肌炎992

第三节 心包炎999

一、急性心包炎1000

附:心脏压塞1002

二、缩窄性心包炎1003

一、血管内装置感染1004

第四节 血管内装置及血管移植物感染1004

二、血管移植物感染1006

概述1009

第二十三章 呼吸系统感染1009

一、耳鼻咽喉感染的病原体和局部抗感染机制1010

第一节 耳鼻咽喉感染1010

二、鼻窦炎1015

三、咽炎、扁桃体炎1019

四、喉炎、会厌炎1023

五、化脓性中耳炎1026

第二节 颈深部感染1029

附:常见颈深部感染1032

一、扁桃体周围间隙感染1032

二、咽旁间隙感染1033

三、咽后间隙感染1033

四、下颌下间隙感染1034

第三节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1035

第四节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1036

第五节 支气管扩张1041

第六节 囊性纤维化1047

第七节 社区获得性肺炎1050

第八节 医院获得性肺炎1057

第九节 肺脓肿1063

第十节 吸入性肺炎1066

第十一节 肺炎旁胸腔积液与脓胸1068

概述1078

第一节 口腔感染1078

第二十四章 消化道感染1078

一、龋病1079

二、牙周病1079

四、急性坏死性龈炎1080

五、坏疽性口炎1080

三、牙周脓肿1080

七、牙槽脓肿1081

八、化脓性颌骨骨髓炎1081

六、智齿冠周炎1081

第二节 食管感染1082

一、细菌性食管炎1082

九、颌面部间隙感染1082

二、食管结核1083

三、病毒性食管炎1084

四、真菌性食管炎1085

第三节 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与感染1086

一、胃炎1086

五、食管梅毒1086

二、消化性溃疡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1091

第四节 肠炎1094

一、病毒性胃肠炎1095

二、肠结核1099

三、真菌性肠炎1101

四、寄生虫性肠炎1103

五、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1106

第五节 肝脏及胆道系统感染1108

一、急性肝炎1108

二、慢性肝炎1112

三、细菌性肝脓肿1116

四、细菌性胆道感染1120

五、感染性肉芽肿性肝病1123

第六节 细菌性腹膜炎1125

一、原发性腹膜炎1125

二、继发性腹膜炎1131

第七节 腹腔脓肿、脾、胰腺感染1135

一、腹腔脓肿1135

二、膈下脓肿1137

三、盆腔脓肿1139

四、脾脓肿1140

五、胰腺感染1141

概述1145

第一节 结膜炎1145

第二十五章 眼感染1145

一、细菌性结膜炎1146

二、衣原体性结膜炎1147

三、病毒性结膜炎1149

第二节 角膜炎1150

一、细菌性角膜炎1150

二、病毒性角膜炎1151

三、真菌性角膜炎1152

第三节 眼周组织感染1153

一、眼睑皮肤感染性疾病1153

四、棘阿米巴角膜炎1153

二、睑缘感染性疾病1154

三、睑腺病1154

四、泪器感染性疾病1155

五、眶感染性疾病1155

第四节 感染性葡萄膜炎和视网膜炎1157

第一节 化脓性骨髓炎1168

概述1168

一、急性血源性骨髓炎1168

第二十六章 骨和关节感染1168

二、慢性骨髓炎1171

三、局限性骨脓肿1173

四、硬化性骨髓炎1174

第二节 化脓性关节炎1174

第二十七章 妇产科感染1179

概述1179

一、外阴炎1180

二、阴道炎1180

第一节 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1180

三、宫颈炎1182

一、感染性流产1183

二、盆腔炎1183

第二节 感染性流产、盆腔炎1183

第三节 妊娠期感染性疾病及其对胎儿的影响1185

一、妊娠期TORCH感染1185

二、妊娠期性传播疾病1188

第二十八章 泌尿系感染1194

概述1194

第一节 膀胱炎、尿道综合征1195

第二节 前列腺炎1199

第三节 附睾炎1202

第四节 睾丸炎1204

第五节 其他尿路感染1205

一、真菌性尿路感染1205

二、支原体尿路感染1206

三、尿毒症透析患者的尿路感染1207

第六节 肾盂肾炎1207

第七节 肾脓肿和肾周围脓肿1214

第二十九章 性传播疾病1216

概述1216

第一节 淋病及非淋菌性尿道炎1217

一、淋病1217

二、非淋菌性尿道炎和沙眼衣原体性宫颈炎1220

第二节 梅毒1223

第三节 生殖器疱疹1234

第四节 尖锐湿疣1236

第五节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1239

第六节 软下疳、腹股沟肉芽肿1240

第三十章 其他感染性疾病1244

第一节 败血症1244

第二节 川崎病1260

第三节 猫抓病1265

第四节 Whipple病1268

第三十一章 社会性、地区性感染性疾病1275

第一节 感染病的地理分布和地区流行因素与旅行者感染的预防1275

第五篇 特定人群中的感染1275

第二节 旅行者腹泻1280

第三节 来源于宠物的感染1284

第四节 职业性感染1289

第五节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感染1293

第六节 人畜共患感染性疾病1296

第三十二章 免疫虚损宿主的感染1309

概述1309

第一节 免疫虚损宿主与机会感染1310

第二节 婴幼儿感染性疾病1318

第三节 老年人的感染1329

第四节 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感染1336

第五节 糖尿病与感染1339

第六节 恶性血液疾病与肿瘤患者的感染1344

第七节 骨髓移植和器官移植的感染1350

第八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和肾透析患者的感染1355

第九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1361

概述1367

第一节 烧伤感染1367

第三十三章 手术、创伤和医疗操作感染1367

第二节 创伤及手术后感染1375

第三节 脑室引流合并感染1378

第四节 人工关节感染1380

第五节 留置导管和介入疗法继发感染1384

概述1387

第一节 医院感染的发生机制1387

第三十四章 医院感染1387

第二节 医院感染性疾病1395

第三节 医院感染控制1405

第六篇 抗感染治疗1419

前言1419

第三十五章 抗细菌感染的治疗1421

概述1421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1422

一、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1422

二、损伤细菌细胞膜1424

三、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1424

四、抑制细菌核酸的代谢1425

五、其他作用机制1426

第二节 细菌耐药性1427

一、细菌耐药性分类、产生与播散1427

二、我国细菌耐药现状1428

三、细菌耐药机制1430

第三节 抗感染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临床药理学1439

第四节 抗菌药物种类1449

一、青霉素类抗生素1449

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1452

三、头霉素类抗生素1456

四、单环类抗生素1457

五、氧头孢烯类抗生素1458

六、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制剂1459

七、碳青霉烯类抗生素1462

八、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468

九、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1470

十、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抗生素1471

十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1474

十二、喹诺酮类抗菌药1486

十三、多肽类抗生素1489

十四、万古霉素与其他糖肽类抗生素1491

十五、利福霉素类抗生素1492

十六、磺胺类、硝基咪唑类、硝基呋喃类抗菌药物1495

十七、抗分枝杆菌药物1501

第五节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1504

一、抗菌药物的使用策略1504

二、常见病原菌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和经验治疗1507

三、合理的预防应用抗生素1512

四、各种病理生理状态下抗菌药物的使用1513

概述1519

第一节 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特点1519

第三十六章 抗病毒治疗1519

第二节 抗病毒药物治疗1520

概述1531

第一节 抗真菌药物的种类和应用1531

第三十七章 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1531

第二节 抗真菌药物的局部给药方法1538

第三十八章 寄生虫病的化学治疗1540

概述1540

第一节 抗寄生虫药物的发展1540

第二节 抗寄生虫药物种类及应用1541

一、抗疟药1541

二、抗阿米巴原虫的药物1544

三、抗利什曼原虫的药物1544

四、抗肠道及组织内线虫的药物1545

五、抗丝虫的药物1546

六、抗吸虫的药物1547

七、抗绦虫药物1547

八、抗体外寄生节肢动物的药物1547

第三节 寄生虫病药物治疗和流行区普治方案1548

概述1551

第一节 酸碱平衡失调1551

第三十九章 液体疗法1551

第二节 脱水1559

第三节 电解质平衡失调1563

第四节 口服补液及静脉补液1571

第五节 营养支持1571

概述1575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制剂及其应用1575

第四十章 免疫调节治疗1575

第二节 细胞因子制剂及其应用1578

一、胸腺肽制剂1578

二、干扰素1579

三、白细胞介素-21582

四、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82

第三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1583

第四节 其他免疫调节剂1586

第四十一章 严重感染的并发症1589

第一节 感染性休克1589

第二节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1600

第三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606

第四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610

第五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1617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综合征1617

二、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功能性急性肾功能衰竭)1618

三、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1619

四、急性肾性肾功能衰竭1619

第六节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与血栓性微血管病1625

第七节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1630

第四十二章 感染性疾病的基因治疗1639

概述1639

第一节 抗病毒蛋白转基因表达的基因治疗1641

第二节 细胞内免疫的抗病毒基因治疗1644

第三节 抗病毒治疗的反义技术1650

第四节 抗病毒感染的治疗性基因疫苗1652

第五节 RNA干扰与抗肝炎病毒治疗1656

中文索引词表1659

英文索引词表16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