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钣金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钣金工](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3175560.jpg)
- 倪为国,项忠霞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6133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28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钣金工-职业技能鉴定-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钣金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制图基础1
1.1 空间立体的投影基础1
目录1
1.1.1 点、线、面在三视图中的投影2
1.1.2 简单空间立体的投影8
1.2 空间立体的截交线和相贯线14
1.2.1 空间立体的截交线14
1.2.2 空间立体的相贯线25
1.3.1 机件的形体分析38
1.3 机件的形体分析及表达方式38
1.3.2 机件的表达方式39
1.4 标准件与常用件50
1.4.1 螺纹的规定画法50
1.4.2 齿轮的规定画法52
1.4.3 滚动轴承和弹簧的简化画法54
1.5 零件的尺寸标注55
1.5.1 零件图上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55
1.5.2 零件图上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56
1.5.3 零件上常见结构要素的尺寸标注方法58
1.6 零件的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60
1.6.1 零件的尺寸精度60
1.6.2 表面粗糙度63
1.6.3 零件形位公差64
1.7 装配图66
1.7.1 装配图的表达方式66
1.7.2 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68
1.7.3 装配图上的零件序号和明细表70
2.1.1 平面立体表面的展开71
2.1 基本立体表面的展开71
第2章 展开放样71
2.1.2 可展曲面体的展开81
2.1.3 不可展曲面体的近似展开86
2.2 平面或曲面组合表面的表面展开89
2.3 截交、相贯立体表面展开96
2.4 型钢构件的展开110
2.4.1 型钢不切口弯曲展开110
2.4.2 型钢有切口弯曲展开114
3.1.1 碳钢及其合金钢118
第3章 常用金属材料、板厚处理和划线118
3.1 常用金属材料118
3.1.2 铸铁127
3.1.3 有色金属128
3.2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135
3.2.1 退火与正火137
3.2.2 淬火与回火137
3.2.3 钢的表面热处理138
3.3 原材料的矫正140
3.3.1 手工矫正141
3.3.2 机械矫正145
3.3.3 火焰矫正148
3.4 板厚处理151
3.4.1 回转体的板厚处理151
3.4.2 平面立体的板厚处理151
3.4.3 相贯件的板厚处理152
3.5 加工余量及咬口154
3.5.1 加工余量155
3.5.2 咬口加工余量156
3.6.1 划线的基本概念157
3.6 划线工艺157
3.6.2 划线的工具和操作158
第4章 下料165
4.1 剪切165
4.1.1 手工剪切165
4.1.2 机械剪切166
4.2 锯切169
4.2.1 手工锯切169
4.3 冲裁172
4.2.2 机械锯切172
4.3.1 冲压设备173
4.3.2 冲裁原理176
4.3.3 冲模178
4.3.4 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181
4.4 气割182
4.4.1 气割原理182
4.4.2 气割操作工艺183
4.5.1 砂轮切割185
4.5 其他切割方法185
4.5.3 电火花线切割189
4.5.2 碳弧气刨189
4.5.4 等离子弧切割191
4.5.5 激光切割193
4.6 下料精度、节约用料和下料后预加工194
4.6.1 下料精度194
4.6.2 节约用料195
4.6.3 下料后的预加工197
5.1.1 板材手工弯曲206
第5章 成形206
5.1 弯曲206
5.1.2 板材机械弯曲213
5.1.3 型钢弯曲221
5.2 拉深230
5.3 其他成形方法236
5.3.1 胀形236
5.3.2 翻边238
5.3.3 旋压240
5.3.4 水火成形242
5.3.5 爆炸成形243
第6章 连接245
6.1 咬接245
6.2 胀接247
6.3 铆接250
6.3.1 铆接的种类和接头的基本形式251
6.3.2 铆钉253
6.3.4 拉铆256
6.3.3 铆钉距离256
6.3.5 铆接缺陷及其预防257
6.4 手弧焊259
6.4.1 手弧焊的焊接过程259
6.4.2 焊接电弧260
6.4.3 焊接电源设备261
6.4.4 电焊条263
6.4.5 手弧焊工艺264
6.4.6 焊接缺陷及其防止267
6.5.1 气焊设备268
6.5 气焊268
6.5.2 气焊火焰270
6.5.3 气焊材料271
6.5.4 气焊特点与应用271
6.6 钎焊271
6.7 其他焊接方法272
6.7.1 埋弧自动焊272
6.7.2 氩弧焊273
6.7.4 电渣焊275
6.7.3 CO2气体保护焊275
6.7.5 电阻焊277
6.7.6 摩擦焊279
6.8 特种焊接方法280
6.8.1 等离子弧焊280
6.8.2 激光焊281
6.8.3 真空电子束焊282
6.8.4 超声波焊283
6.8.5 爆炸焊284
7.1 工件的定位和夹紧286
第7章 工件的定位、夹紧和零件的装配286
7.1.1 基准288
7.1.2 工件的定位291
7.1.3 工件的夹紧294
7.2 装配工艺300
7.2.1 装配的概念和基本内容300
7.2.2 装配方法及其选择303
8.1 质量的形成311
8.1.1 质量的概念311
第8章 全面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检验311
8.1.2 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312
8.2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313
8.2.1 全面质量管理313
8.2.2 质量管理国际标准(ISO 9000)简介315
8.3 产品质量检验316
8.3.1 外部质量检验316
8.3.2 内部质量检验(无损检验)319
8.3.3 破坏性检验323
参考文献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