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溶性高分子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严瑞瑄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8215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82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492页
- 主题词:水溶性高聚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水溶性高分子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 1
1.1 简介1
1.2 分类1
1.3 性能2
1.3.1 溶解性2
1.3.2 流变学特性3
1.3.3 电化学性质4
1.3.4 分子量4
1.3.5 分散作用4
1.3.6 絮凝作用5
1.3.7 增稠作用6
1.3.8 减阻作用6
1.4 生产和市场7
1.4.1 生产和销售量7
1.4.2 巿场8
1.4.3 国内情况13
参考文献18
第2章 聚乙烯醇19
2.1 概述19
2.2 制备20
2.3 物理性质22
2.3.1 化学结构、醇解度、聚合度23
2.3.2 水溶液性质25
2.3.3 固体的性质29
2.4 化学性质31
2.4.1 醚化反应32
2.4.2 酯化反应32
2.4.3 缩醛反应33
2.5 聚乙烯醇的改性33
2.6 生理性质35
2.7 应用35
2.7.1 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35
2.7.2 纺织工业中的应用38
2.7.3 乳液聚合的乳化剂和悬浮聚合的分散剂39
2.7.4 在采油工业中的应用40
2.7.5 在其他方面的用途41
2.8 产品质量检测方法42
参考文献42
第3章 聚丙烯酰胺43
3.1 物理性质43
3.1.1 固体聚丙烯酰胺的性质43
3.1.2 水溶液聚丙烯酰胺的性质44
3.2 化学性质48
3.2.1 水解反应48
3.2.2 羟甲基化反应48
3.2.3 磺甲基化反应48
3.2.4 胺甲基化反应49
3.2.5 霍夫曼降解反应49
3.2.6 交联反应49
3.3 制造方法49
3.3.1 丙烯酰胺制造工艺49
3.3.2 丙烯酰胺自由基聚合52
3.3.3 丙烯酰胺的聚合动力学54
3.3.4 聚丙烯酰胺制造工艺57
3.4 毒性及安全74
3.4.1 聚丙烯酰胺毒性74
3.4.2 聚丙烯酰胺生产过程污染及安全防护措施75
3.5 产品分析方法77
3.6 包装及储运77
3.7 经济概况78
3.8 应用78
3.8.1 水处理78
3.8.2 造纸80
3.8.3 采油80
3.8.4 矿冶81
3.8.5 凝胶82
3.8.6 其他应用82
附录 GB 17514—2008水处理剂 聚丙烯酰胺83
参考文献90
第4章 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聚合物92
4.1 概述92
4.2 制备方法92
4.2.1 单体的制备92
4.2.2 聚合物的制备92
4.3 物理性质94
4.3.1 溶解性95
4.3.2 电离性97
4.3.3 溶液黏度97
4.3.4 稀溶液黏度和分子量测定98
4.4 化学性质100
4.4.1 中和反应100
4.4.2 酯化反应100
4.4.3 络合反应100
4.4.4 脱水和降解反应101
4.4.5 酸碱中和的滴定行为和酸强度101
4.4.6 羧酸根对阳离子的束缚作用101
4.4.7 其他反应101
4.5 应用101
4.5.1 增稠剂102
4.5.2 悬浮分散剂102
4.5.3 絮凝剂105
4.5.4 成膜剂106
4.5.5 其他108
4.6 发展前景108
4.6.1 助洗剂108
4.6.2 分散剂109
4.6.3 高吸水性树脂112
4.6.4 其他方面114
参考文献114
第5章 聚乙二醇116
5.1 概述116
5.2 制备方法116
5.3 物理性质117
5.3.1 溶解性118
5.3.2 相容性119
5.3.3 吸湿性120
5.3.4 表面张力120
5.4 化学性质120
5.5 毒性120
5.6 应用121
5.6.1 塑料和橡胶的添加剂121
5.6.2 制备表面活性剂121
5.6.3 涂料与油墨122
5.6.4 制药工业122
5.6.5 化妆品123
5.6.6 清洗剂124
5.6.7 造纸124
5.6.8 纺织工业124
5.6.9 食品添加剂124
5.6.10 皮革加工125
5.6.11 采油工业125
5.6.12 木材加工125
5.6.13 陶瓷加工125
5.6.14 电镀125
5.6.15 金属加工125
5.6.16 照相材料125
5.6.17 农业125
5.6.18 黏结剂126
5.6.19 包装材料126
5.6.20 液压油126
5.7 聚乙二醇性能试验方法126
参考文献127
第6章 聚氧化乙烯128
6.1 概述128
6.1.1 国外的研究和生产情况128
6.1.2 国内的研究和生产情况129
6.2 制备方法130
6.2.1 聚合机理130
6.2.2 实验室的制备方法130
6.2.3 工业上的制备装置131
6.2.4 有关的专利报道132
6.3 性质134
6.3.1 物理性质134
6.3.2 化学性质和生物毒性143
6.4 应用145
6.4.1 聚氧化乙烯水溶液的配制145
6.4.2 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148
6.4.3 在黏合剂工业中的应用149
6.4.4 在陶瓷工业中的应用150
6.4.5 在电器工业中的应用151
6.4.6 在建筑材料工业中的应用152
6.4.7 在采矿工业中的应用153
6.4.8 在采油工业中的应用154
6.4.9 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154
6.4.10 在涂料工业中的应用155
6.4.11 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155
6.4.12 在洗涤剂工业中的应用156
6.4.13 在日用品工业中的应用158
6.4.14 在清洗剂工业中的应用160
6.4.15 在印刷工业中的应用162
6.4.16 在包装工业中的应用163
6.4.17 在农业上的应用163
6.4.18 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163
6.4.19 在巿政建设中的应用164
6.4.20 其他方面的用途164
6.5 发展趋势165
参考文献165
第7章 聚马来酸167
7.1 概述167
7.2 制备167
7.2.1 水解聚马来酸酐167
7.2.2 聚马来酸168
7.2.3 含磷聚马来酸169
7.3 性质170
7.4 应用171
7.4.1 冷却水处理171
7.4.2 海水淡化与锅炉水处理172
7.4.3 其他应用172
参考文献173
第8章 二烯丙基季铵盐聚合物174
8.1 概述174
8.2 制备方法175
8.2.1 单体的制备175
8.2.2 聚合物的制备180
8.3 质量技术指标及测定方法192
8.3.1 质量标准192
8.3.2 平均分子量及测定193
8.3.3 残余单体193
8.3.4 阳离子度194
8.4 理化性质与结构194
8.4.1 单体性质与结构194
8.4.2 聚合物结构与性质197
8.5 应用203
8.5.1 水处理203
8.5.2 石油开采205
8.5.3 导电剂206
8.5.4 造纸助剂206
8.5.5 日用化工208
8.5.6 电镀光亮剂209
8.5.7 机械加工209
8.5.8 纺织印染的固色剂209
8.5.9 纤维、织物、塑料抗静电剂209
8.5.10 杀菌灭藻与防腐210
8.5.11 其他应用211
8.6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211
参考文献212
第9章 聚乙烯吡咯烷酮217
9.1 概述217
9.2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性质217
9.2.1 分子量测定及其表征217
9.2.2 物理常数221
9.2.3 溶解性和溶液特性222
9.2.4 溶液的流变特性224
9.2.5 表面活性225
9.2.6 成膜性及吸湿性226
9.2.7 络合性228
9.2.8 化学稳定性228
9.2.9 生物特性229
9.2.10 安全性229
9.3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合成230
9.3.1 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合成230
9.3.2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合成233
9.4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应用239
9.4.1 在医药中的应用239
9.4.2 在化妆品中的应用254
9.4.3 在酿酒和饮料工业中的应用258
9.4.4 在聚合物、涂料、颜料等工业中的应用264
9.4.5 聚乙烯吡咯烷酮在纺织印染和洗涤剂工业中的应用269
9.4.6 在黏结剂中的应用274
9.4.7 在新材料领域中的应用275
9.4.8 聚乙烯吡咯烷酮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276
9.5 聚乙烯吡咯烷酮商品和市场277
9.5.1 主要制造商277
9.5.2 商品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合物的主要品种278
9.5.3 产品质量标准279
9.5.4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消费和市场282
参考文献283
第10章 聚天冬氨酸286
10.1 概述286
10.2 制备286
10.2.1 马来酸酐水相合成法286
10.2.2 马来酸酐无水合成法287
10.2.3 天冬氨酸固相合成法287
10.2.4 天冬氨酸液相合成法288
10.3 性质288
10.3.1 聚天冬氨酸的生物可降解性能289
10.3.2 聚天冬氨酸的毒性实验290
10.3.3 聚天冬氨酸阻垢性能290
10.3.4 聚天冬氨酸阻垢性能的稳定性291
10.3.5 聚天冬氨酸的缓蚀性能293
10.3.6 聚天冬氨酸分子量对阻垢性能的影响294
10.4 用途295
10.4.1 在农业中的应用295
10.4.2 在水处理行业中的应用296
10.4.3 在其他行业中的应用298
10.5 国内生产情况298
参考文献298
第11章 聚环氧琥珀酸300
11.1 概述300
11.1.1 简介300
11.1.2 聚环氧琥珀酸是顺应绿色化学浪潮的兴起而发展的绿色化学品300
11.2 制备302
11.2.1 水相合成法302
11.2.2 有机溶剂合成法302
11.2.3 催化剂回收的水相合成法302
11.3 性质302
11.3.1 聚环氧琥珀酸的生物可降解性能303
11.3.2 聚环氧琥珀酸的毒性实验304
11.3.3 聚环氧琥珀酸阻垢性能305
11.3.4 聚环氧琥珀酸阻垢性能的稳定性307
11.3.5 聚环氧琥珀酸的缓蚀性能309
11.4 用途311
11.4.1 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应用311
11.4.2 在造纸行业中的应用313
11.4.3 聚环氧琥珀酸在无磷洗涤剂中作为洗涤助剂的应用314
11.5 应用前景315
参考文献316
第12章 羧甲基菊粉317
12.1 概述317
12.1.1 简介317
12.1.2 羧甲基菊粉的发展历程317
12.2 羧甲基菊粉的制备318
12.2.1 提取菊粉318
12.2.2 高分子量的菊粉分解为小分子量的菊粉318
12.2.3 合成羧甲基菊粉318
12.3 性质319
12.3.1 羧甲基菊粉主要指标319
12.3.2 羧甲基菊粉对碳酸钙阻垢率319
12.3.3 羧甲基菊粉对碳酸钙阻垢性能320
12.4 用途320
参考文献320
第13章 淀粉衍生物321
13.1 总论321
13.1.1 原淀粉321
13.1.2 变性淀粉328
13.2 氧化淀粉331
13.2.1 概述331
13.2.2 制备331
13.2.3 性能和应用332
13.3 交联淀粉333
13.3.1 概述333
13.3.2 制备333
13.3.3 性质和应用335
13.4 磷酸酯淀粉336
13.4.1 概述336
13.4.2 制备336
13.4.3 性质与应用339
13.5 羟烷基淀粉341
13.5.1 概述341
13.5.2 制备341
13.5.3 性质与应用343
13.6 羧甲基淀粉343
13.6.1 概述343
13.6.2 制备343
13.6.3 性质与应用346
13.7 乙酸酯淀粉346
13.7.1 概述346
13.7.2 制备346
13.7.3 分析347
13.7.4 性质与应用349
13.8 阳离子淀粉350
13.8.1 概述350
13.8.2 制备350
13.8.3 性质与应用352
13.9 接枝共聚淀粉353
13.9.1 概述353
13.9.2 制备方法与性能应用355
13.10 其他淀粉衍生物357
13.10.1 预糊化淀粉357
13.10.2 糊精358
13.10.3 酸变性淀粉360
13.10.4 淀粉黄原酸酯361
13.11 淀粉衍生物新进展362
13.11.1 快速发展的基本原因362
13.11.2 新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364
13.11.3 我国淀粉衍生物行业发展建议365
参考文献366
第14章 纤维素醚368
14.1 概述368
14.1.1 纤维素醚发展简史368
14.1.2 纤维素醚的制备及分类368
14.1.3 国内外生产情况370
14.2 浆粕及碱纤维素370
14.2.1 浆粕371
14.2.2 浆粕的吸碱与碱纤维素的形成372
14.2.3 浆粕在碱液中的溶胀和溶解374
14.2.4 碱纤维素的化学反应375
14.2.5 碱纤维素的制备方法377
14.3 纤维素醚制备工艺原理379
14.3.1 概述379
14.3.2 羧甲基纤维素(CMC)379
14.3.3 水溶性非离子型纤维素醚383
14.4 纤维素醚的性质及应用391
14.4.1 纤维素醚的溶解性能392
14.4.2 羧甲基纤维素的性质及应用393
14.4.3 甲基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性质及应用395
14.4.4 羟乙基纤维素(HEC)的性质及应用402
14.4.5 羟丙基纤维素(HPC)的性质及应用405
14.4.6 水溶性乙基羟乙基纤维素(EHEC)的性质及应用406
14.5 水溶性纤维素醚发展趋向407
参考文献408
第15章 甲壳质410
15.1 概述410
15.2 制备410
15.3 性质411
15.3.1 物理性质411
15.3.2 化学性质416
15.3.3 生物学性质419
15.4 应用421
15.4.1 医药工业上的应用421
15.4.2 化学工业上的应用425
15.4.3 食品工业上的应用428
15.4.4 化妆品工业上的应用430
15.4.5 轻工业上的应用431
15.4.6 农业上的应用431
15.5 展望433
参考文献433
第16章 黄原胶434
16.1 概述434
16.2 制备方法435
16.2.1 微生物菌种和原料435
16.2.2 培养液调配436
16.2.3 操作条件438
16.2.4 黄原胶的发酵合成438
16.2.5 产品的分离和提纯439
16.2.6 黄原胶废水的处理441
16.2.7 2000吨/年黄原胶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442
16.3 黄原胶的性能442
16.4 黄原胶的应用443
16.4.1 用作钻井泥浆增稠剂443
16.4.2 做采油驱油剂443
16.4.3 食品中的应用444
16.4.4 其他方面的应用445
16.5 发展方向446
16.5.1 新菌种446
16.5.2 生物反应446
16.5.3 生化产品的分离和提纯技术446
16.5.4 市场447
参考文献447
第17章 植物胶448
17.1 概述448
17.2 豆科植物籽胚乳胶448
17.2.1 瓜尔胶448
17.2.2 槐豆胶452
17.2.3 田菁胶453
17.2.4 香豆胶456
17.2.5 其他豆科植物籽胶458
17.3 种子表皮胶458
17.3.1 胡麻胶458
17.3.2 沙蒿胶460
17.3.3 其他种子表皮胶461
17.4 植物提取胶462
17. 4.1 果胶462
17.4.2 魔芋粉464
17.4.3 罗望子胶467
17.4.4 其他植物提取胶469
17.5 树胶470
17.5.1 阿拉伯胶470
17.5.2 黄蓍胶471
17.5.3 其他树胶473
17.6 海藻类胶474
17.6.1 琼脂474
17.6.2 卡拉胶476
17.6.3 海藻胶478
17.6.4 红藻胶、琼芝属海藻制品481
参考文献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