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新的全球性环境问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新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 余刚,牛军峰,黄俊等编著;郝吉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4873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54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65页
  • 主题词:有机污染物-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新的全球性环境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国际公约1

1.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定义和特性1

目录1

1.2 国际社会关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历程2

1.2.1 有机氯农药与环保意识的觉醒2

1.2.2 有毒化学品的危害日益显现3

1.2.3 POPs问题的提出4

1.3 针对POPs的国际公约制定过程4

1.4 《斯德哥尔摩公约》的主要内容6

1.5 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名单9

1.5.1 国际公约中的POPs名单9

1.5.2 地区公约中的POPs名单9

1.5.3 新POPs名单9

2.1.1 持久性10

2.1.2 半挥发性10

2.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征性质10

第2章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基本性质10

2.1.3 生物富集性11

2.1.4 高毒性12

2.2 农药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基本性质13

2.2.1 鉴别信息13

2.2.2 物理性质18

2.2.3 化学性质21

2.3 多氯联苯的基本性质23

2.3.1 鉴别信息23

2.3.2 物理性质24

2.3.3 化学性质25

2.4 二噁英和呋喃的基本性质26

2.4.1 鉴别信息26

2.4.2 物理性质27

2.4.3 化学性质28

第3章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30

3.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样品的采样方法30

3.1.1 大气样品的采集30

3.12 水样的采集31

3.1.3 固体样品的采集32

3.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样品的预处理技术34

3.2.1 溶剂萃取技术34

3.2.2 固相萃取技术与固相微萃取技术35

3.2.3 超临界萃取技术36

3.2.4 微波萃取技术38

3.2.5 加速溶剂萃取41

3.2.6 环境样品的相关净化技术44

3.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44

3.3.1 色谱检测法45

3.3.2 生物分析技术49

3.4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质量保证体系52

第4章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存在56

4.1 水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56

4.1.1 水相中的POPs56

4.1.2 沉积物中的POPs62

4.2 大气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68

4.2.1 气相中的POPs68

4.2.2 颗粒物中的POPs74

4.3 土壤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75

4.4 生物体内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79

4.4.1 水生生物体内的POPs80

4.4.2 陆生生物体内的POPs82

4.5 人体内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85

第5章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91

5.1 单一介质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91

5.1.1 有机物主要的转化机制92

5.1.2 大气中POPs的环境行为94

5.1.3 水中POPs的环境行为97

5.1.4 土壤和沉积物中POPs的环境行为101

5.1.5 植物表面POPs的环境行为105

5.2 多介质间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107

5.2.1 跨介质迁移108

5.2.2 全球归趋机制120

5.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多介质环境模型123

5.3.1 多介质环境模型的基本原理124

5.3.2 POPs的多介质环境模型130

第6章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效应135

6.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毒性作用机制135

6.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危害138

6.2.1 POPs对动物和微生物的急性毒性138

6.2.2 POPs对动物和微生物的亚慢性和慢性毒性140

6.2.3 POPs对植物的危害145

6.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46

6.3.1 POPs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机理147

6.3.2 POPs的急性毒性148

6.3.3 POPs的亚慢性和慢性毒性148

6.4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风险评价155

6.4.1 POPs风险问题的形成157

6.4.2 POPs的暴露表征158

6.4.3 POPs的危害表征160

6.4.4 POPs的风险表征161

6.4.5 风险信息交流和决策管理162

第7章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控制技术165

7.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减排技术165

7.1.1 控制POPs的排放165

7.1.2 POPs替代品的开发167

7.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源处理技术169

7.2.1 高温焚烧技术170

7.2.2 水泥窑技术173

7.2.3 安全填埋技术175

7.2.4 原位玻璃化技术178

7.2.5 热脱附技术182

7.2.6 碱催化脱氯技术184

7.2.7 湿式氧化技术185

7.2.8 溶剂化电子反应188

7.2.9 等离子体-电弧法189

7.2.10 其他处理技术192

7.3 受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的环境修复技术194

7.3.1 物理修复技术194

7.3.2 化学修复技术195

7.3.3 生物修复技术199

第8章 我国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问题及对策217

8.1 我国POPs的生产和使用状况217

8.1.1 基本情况217

8.1.2 有机氯农药的生产和使用情况218

8.1.3 PCBs的生产和使用情况220

8.1.4 PCDD/Fs的产生情况221

8.2 我国POPs的污染现状222

8.2.1 有机氯农药222

8.2.2 PCBs224

8.2.3 PCDD/Fs225

8.3 我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所面临的挑战225

8.3.1 履约管理能力不足,规范化、协调一致的POPs管理机制亟待建立226

8.3.2 POPs的替代技术、污染控制和修复的资金需求缺口很大226

8.3.3 POPs相关研究基础薄弱,对履约技术支持能力不足226

8.4 我国应采取的控制对策与建议227

参考文献229

附录一 术语解释243

附录二 POPs问题大事年表246

附录三 互联网上重要的POPs信息资源2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