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的功能与效能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教育的功能与效能
  • 郑燕祥著 著
  • 出版社: 香港:广角镜出版社有限公司
  • ISBN:9622261019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403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4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的功能与效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教育在现代社会的功能——传统理论的看法及其面临的挑战3

第一章 导论3

第二章 传统理论的观点9

(一)现代社会的一些特徵9

(二)自由主义的看法11

(三)功能主义的看法14

(四)教育在现代社会的功能19

第三章 面临的挑战31

(一)关於教育之个体功能的争论31

(二)关於教育之「社会」功能的争论32

(三)关於教育之政治功能的争论44

(四)关於教育之经济功能的争论46

(五)关於教育之文化功能的争论48

(六)更迭性观念——冲突论48

第四章 结论55

注释56

参考文献59

第二篇 教学效能与教师特性67

第一章 导论67

(一)研究领域67

(二)研究方向的发展69

(三)本篇的基本结构74

第二章 先存的教师特性77

(一)教师性格与效能77

(二)教师的认知式态与效能92

(三)教师仪态与效能94

(四)教师价值观与效能97

(五)入职动机与效能104

(六)学业能力与效能107

(七)教学适合度自我量表108

第三章 教师素养111

(一)教师素养与教学效能111

(二)教师素养的特色114

(三)Coker等的质疑研究122

(四)教师素养的新特色——教学策略125

第四章 教师表现128

(一)教师表现的涵义128

(二)教师表现与教学效能131

(三)教师表现之特色133

1.教学行为的标准133

2.师生的相互作用137

3.教师角色142

(四)本章总结162

第五章 教师专业成熟163

(一)教师专业成熟与教学效能164

(二)教师专业成熟与教学专业化173

第六章 教师评鉴180

(一)教师评鉴与教学效能181

(二)教师评鉴的模式183

(三)教师评鉴的方式187

第七章 结论190

参考文献192

第一章 导论203

第三篇 学校效能的相关因素203

(一)研究学校效能的基本理论204

1.古典管理理论205

2.科层理论208

3.人际关系理论209

4.行为科学理论211

5.系统理论212

1.研究途径的分类216

(二)探讨学校效能的可能模式216

2.一些可能模式219

(三)学校效能的结构229

1.校长效能、教师效能与学生效能229

2.学校效能的结构231

3.本篇的基本结构234

第二章 校长效能235

1.校长效能的定义237

2.校长效能与学校效能237

(一)校长效能237

(二)校长品质与效能238

1.偏重人格特质的研究239

2.偏重行为特质的研究239

3.校长品质研究的限制性241

(三)校长职务与效能241

1.工作领域的研究242

2.工作时间分配的研究244

3.职责功能的研究246

(四)行政领导的效能247

1.领导的定义248

2.领导的功能与效能249

3.领导效能的结构250

4.领导策略252

5.领导方式255

6.教学视导265

(五)校长评鉴与效能269

1.校长评鉴与效能270

2.校长评鉴的变项271

3.绩效目标评鉴模式272

4.校长评鉴之局限性276

(六)校长的专业道德277

第三章 教学情境279

(一)教学情境的效能280

1.教学情境的因素280

2.教学情境与学校效能282

(二)组织结构283

1.正式结构的效能285

2.非正式结构的效能296

(三)教学设施297

1.教学设施的效能298

2.现代的教学设施299

3.提高设施效能的原则301

(四)教学时间303

1.教学时间的效能303

2.教学时间效能的提高306

(五)教学目标307

第四章 学习情境311

(一)学习情境的效能312

(二)学习环境313

1.学习环境的效能313

2.学习环境的特性314

3.学习环境的评鉴316

1.班级结构与学生效能319

(三)班级特性319

2.班的团体特性与学生效能320

(四)教学课程326

1.课程的效能326

2.课程与学生的发展过程328

3.课程与学生的发展任务332

4.课程效能的提高333

(五)课外活动336

第五章 教师效能340

第六章 学生效能341

(一)学生效能的涵义342

(二)学生效能的结构343

(三)学生效能的提高346

第七章 组织情境347

(一)组织情境的效能347

(二)学校组织的特性349

(三)组织维持353

1.组织维持的特性353

2.组织气氛354

3.香港中学的组织气氛359

4.组织维持的困境363

(四)组织发展365

1.组织发展与学校效能365

2.组织发展的策略366

第八章 结论371

参考文献375

附录:从比较及教育生态学的观点评国际顾问团对香港教师质素问题之意见3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