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外公民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国外公民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3204843.jpg)
- 秦树理,杜娟,陈思坤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6556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82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公民学-国外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外公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公民学是一门古老而日新的学科1
二、观察公民生活的特殊视界3
三、关注公民生存状况的改善4
四、探讨公民实现自我和谐与社会进步的途径6
五、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8
第一章 古典民主11
第一节 城邦公民12
一、公民身份的概念12
二、公民是城邦的主体13
第二节 城邦公民观念14
一、公民荣辱安危系于城邦15
二、公民的自由理想16
三、公民的民主观17
四、封闭排外的利益观18
五、公共权威至上的公民意识19
第三节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20
一、参与公共事务21
二、义务保卫城邦22
三、拥有土地和奴隶22
第四节 雅典民主政治23
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演变23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24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27
第五节 城邦文化教育33
一、城市是文化教育中心33
二、广泛吸纳邦外先进文化34
三、传播公民文化36
四、实施“和谐发展”的公民教育38
第六节 公民教育思想家41
一、苏格拉底42
二、柏拉图44
三、亚里士多德49
第二章 神圣正义57
第一节 罗马时期的公民58
一、罗马时期的公民状况59
二、罗马帝国的国家正义61
第二节 基督教神学的正义观65
一、基督教神学时期的公民状况65
二、圣奥古斯丁神学中上帝意志引导的正义68
三、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法仁政71
第三章 人民主权77
第一节 文艺复兴倡扬的人文精神77
一、人文精神的复兴78
二、人文主义的内容79
三、新人文主义81
第二节 启蒙运动与卢梭的人民主权论83
第三节 康德的自由权论88
第四节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93
第四章 公民意识97
第一节 人权意识97
一、国外学界对“人权”的界定98
二、人权意识的渊源100
三、人权意识的现代发展102
第二节 责任意识105
一、从“权利”到“责任”——公民资格观的转型105
二、公民责任的内容建构107
三、当代西方学者对公民责任的研究113
第三节 参与意识115
一、民主参与理论溯源与发展115
二、公民参与的现代内涵118
三、公民参与的现代价值122
四、公民参与的现代危机与对策126
第四节 法律意识128
一、公民法律意识的内涵128
二、公民法律意识与法治的关系130
第五章 公民权利135
第一节 公民权利思想发展的历史136
一、公民权利观的演化136
二、公民权利的概念149
三、公民权利的内涵151
第二节 公民权利的限制153
一、公意154
二、《世界人权宣言》等国际公约155
三、国家宪法和法律155
四、政治稳定156
第三节 公民权利的实现、保障与救济157
一、公民权利的实现渠道157
二、公民权利的保障159
三、公民权利的救济161
第六章 公共权力163
第一节 公共权力探源163
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164
二、霍布斯和洛克的论证167
第二节 公共权力的界定172
一、权力的语义学考察173
二、现代语境中“公共”的构成要件174
三、公共权力的边界177
第三节 公民自治组织行使的公共权力185
一、公民自治组织对公共权力的获得185
二、公民自治组织对公共权力的行使189
三、公民自治组织对公共权力的影响191
第七章 公民责任195
第一节 公民责任的含义196
一、公民责任的基本内涵196
二、当代西方学者对公民责任的研究200
三、公民社会与公民责任202
第二节 公民责任的范围203
一、法律责任203
二、政治责任204
三、社会责任205
四、参与责任206
第三节 公民责任的实现207
一、国外对公民责任意识的培养207
二、公民政治文化与公民责任的实现213
三、政治社会化与公民责任的实现215
第八章 公民政治219
第一节 公民政治的特征220
一、公民政治体现公民的社会本质220
二、公民政治的特征221
三、公民政治的目的222
第二节 提高公民的政治能力227
一、公民主要的政治能力227
二、影响政治能力的意识228
三、提高公民政治能力的途径230
第三节 改善社会政治环境232
一、政治环境的构成232
二、建立民主政治制度234
三、实现和保障公民政治权利235
第九章 公民素质239
第一节 公民素质的概念239
一、人的素质240
二、公民素质240
第二节 公民素质的内容241
一、公民政治素质241
二、公民法律素质243
三、公民道德素质245
四、公民科学素质246
第三节 公民素质教育247
一、法国的公民素质教育249
二、美国的公民素质教育252
三、韩国的公民素质教育255
四、新加坡的公民素质教育257
五、印度的公民素质教育259
六、国外公民素质教育简评262
第十章 公民道德263
第一节 公民道德的含义和特征264
一、公民道德的含义264
二、公民道德的特征267
第二节 公民道德的功能269
一、认知功能269
二、调节功能269
三、教化功能270
四、凝聚功能270
五、评价功能271
第三节 公民道德的基本理念271
一、崇尚善271
二、追求幸福273
三、主张正义274
四、有良心276
五、倡扬公共精神277
六、反抗专制278
第四节 培育好公民279
一、好公民的定义279
二、好公民的培育283
第十一章 公民教育287
第一节 公民教育的概念及内涵287
一、公民教育的含义287
二、公民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区别289
三、公民教育的基本特征291
第二节 近代西方公民教育思潮293
一、自由主义的公民教育思想293
二、共和主义的公民教育思想297
三、社群主义的公民教育思想301
四、多元文化的公民教育思想303
第三节 国外公民教育实践304
一、法国的公民教育发展历程305
二、美国的公民教育发展历程306
三、英国的公民教育发展历程308
四、德国的公民教育发展历程311
五、新加坡的公民教育实践313
第十二章 公民文化317
第一节 公民文化的含义和特点318
一、公民文化的含义318
二、公民文化的特点319
第二节 公民文化的产生和发展321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公民文化321
二、中世纪的公民文化324
三、16~18世纪的公民文化325
四、19世纪至“二战”前的公民文化327
五、“二战”后的公民文化328
第三节 西方公民文化研究概述330
一、阿尔蒙德和维巴的研究330
二、亚伦·伊沙克的研究333
三、维尔达夫斯基的研究334
第十三章 公民社会337
第一节 公民社会的历史源流338
一、公民社会的历史背景338
二、公民社会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339
三、公民社会的含义及其原则341
第二节 公民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342
一、自治性343
二、非营利性343
三、组织性344
四、向善性344
五、自愿性345
第三节 公民社会组织的主要作用345
一、有利于公民素质的提高346
二、沟通政府和公民的桥梁346
三、民主化的新希望347
四、推动社会的发展347
五、使世界变得和平348
第四节 公民社会的发展349
一、公民社会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49
二、公民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任重道远350
第十四章 世界公民353
第一节 公民的国籍354
一、国籍354
二、国籍冲突与双重(多重)国籍355
第二节 公民的跨国利益359
一、国际法中公民的地位360
二、对公民跨国利益进行保护的国际法实践362
第三节 全球化与世界公民366
一、全球化浪潮366
二、全球化语境下的世界公民368
三、全球公民社会372
参考书目375
后记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