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辽东湾断陷油气成藏机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辽东湾断陷油气成藏机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3237965.jpg)
- 周心怀,刘震,李潍莲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17440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辽东湾-油气藏-形成-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辽东湾断陷油气成藏机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1
第一节 区域构造特征1
一、构造单元划分1
二、构造演化特征3
第二节 层序地层特征4
一、层序地层格架4
二、层序地层特征5
第三节 沉积特征与演化7
一、孔店—沙四层序沉积相展布特征7
二、沙三层序沉积相展布特征7
三、沙二—沙一层序沉积相展布特征8
四、东三层序沉积相展布特征9
五、东二层序沉积相展布特征9
六、东一层序沉积相展布特征11
第二章 典型油气藏解剖及油气藏基本特征12
第一节 典型油气藏解剖12
一、锦州20-2凝析气田12
二、锦州25-1S油气田14
三、绥中36-1油田15
第二节 油气藏基本特征18
一、形态特征18
二、储层特征18
三、油气藏类型19
四、流体特征20
第三章 烃源岩特征与油气源分析21
第一节 烃源岩评价21
一、烃源岩有机质丰度21
二、烃源岩有机质类型24
三、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24
第二节 油气源特征27
一、原油特征27
二、烃源岩甾烷、萜烷指纹分布特征42
第三节 辽西低凸起主要油气田油源分析45
一、锦州20-2凝析气田45
二、锦州25-1S油气田47
三、绥中36-1油田52
第四章 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分析54
第一节 碎屑岩储层特征54
一、沉积相和储层岩石学特征54
二、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阶段划分60
三、储层孔隙类型与演化及次生孔隙分布规律71
四、储层综合评价及预测81
第二节 变质岩储层特征及评价84
一、储层岩性特征84
二、储集空间类型88
三、变质岩储层裂缝分析95
四、储层分布与储集性能100
五、岩性、物性和含油性三者之间关系109
六、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及有利储层预测112
第三节 变质岩储层地震预测116
一、基本原理116
二、潜山裂缝性储层地震预测技术流程118
三、锦州25-1S太古宇潜山储层预测效果118
四、结论122
第五章 流体动力场及演化特征123
第一节 地温场特征及与油气分布关系123
一、大地热流分布特征123
二、现今地温场特征124
三、与油气分布的关系126
第二节 地压场特征及与油气分布关系127
一、现今地压场剖面特征127
二、现今地压场平面特征130
三、与油气分布的关系130
第三节 地温—地压系统特征及与油气分布关系132
一、地温—地压系统的基本原理132
二、地温—地压系统特征133
三、与油气分布的关系135
第四节 异常高压的成因135
一、凹陷区异常高压发育机理136
二、锦州20-2凝析气田超压成因及侧向传递机制139
第五节 辽西低凸起中北部压力演化过程分析144
一、古压力恢复原理及方法144
二、辽东湾中北部压力演化过程分析146
第六章 输导体系发育特征153
第一节 断层输导体特征及其输导性能153
一、主控断层的性质和形态特征155
二、主控断层活动性分析161
三、锦州25-1S油气田成藏期主控断层封闭性分析170
四、断层输导体对油气成藏的控制181
第二节 砂体输导层特征及其输导性能184
一、沙河街组砂体输导层特征及其输导性能184
二、东营组砂体输导层特征及其输导性能186
第三节 不整合输导特征及其输导性能188
一、辽西低凸起潜山分布特征189
二、辽西低凸起中北段潜山不整合输导性能190
第四节 辽东湾地区输导体系展布特征198
一、辽东湾中北部输导系统的类型及分布198
二、辽东湾地区输导体系展布特征202
第七章 油气藏形成过程205
第一节 烃源岩生烃史分析及排烃期确定205
一、研究方法和步骤205
二、剥蚀厚度取值的确定206
三、生烃史分析207
四、排烃期的确定210
第二节 油气成藏期次研究210
一、基本方法和原理210
二、研究流程211
三、锦州25-1S沙河街组油气藏成藏期次分析211
第三节 锦州25-1S油田油气成藏期次特征分析218
第八章 油气藏成藏模式与成藏主控因素219
第一节 典型油气藏成藏模式219
一、锦州20-2单向双源独立型成藏模式219
二、锦州25-1S双向油源混合型成藏模式219
三、绥中36-1单向单源成藏模式220
第二节 油气成藏条件与成藏主控因素221
一、油气成藏条件221
二、油气成藏主控因素222
第九章 油气分布规律与有利勘探区带预测224
第一节 油气分布规律224
一、输导体系单一且油气分布相对集中224
二、油气主要集中在3套含油层系225
三、已发现油气藏主要位于辽西低凸起上228
四、已发现油气藏以构造型为主229
五、构造转换带控制油气分布229
第二节 隐蔽圈闭预测233
一、陡坡带隐蔽圈闭分布模式233
二、缓坡带隐蔽圈闭分布模式234
三、洼槽带隐蔽圈闭分布模式235
四、低凸起隐蔽圈闭分布模式235
第三节 有利勘探区带预测236
一、沙河街组有利勘探区带237
二、东营组有利勘探区带238
致谢240
参考文献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