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农业文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现代农业文集
  • 《科教兴国丛书》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 ISBN:7506806975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877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8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农业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综合·经济·基础1

关于我国农业教育、科研、推广综合体制改革的建议&李小云1

试述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陆伟国2

我国粮食生产的中长期趋势与对策建议&陆伟国8

粮食产量动态模型的建立与修正&刘永学 孙利华 景丰14

走科技兴所之路 促经济迅速发展&梁恩芳16

论农业双层经营&刘荣勤 刘卫东17

农田基本建设的目标、任务及质量要求&吴家才21

应重视彩色农膜在农业生产上的使用&张志瑾24

茎尖分生组织染色体制片技术&晏春庚25

黑龙江垦区种子检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李勇 郑庆梅26

农业科学试验报告和论文的写作方法&马渝麟27

农科类学校滑坡的原因&王洪夏 孙国安30

洪灾过后话农业&廖普印31

关于农村教育改革的思考&陈采柏32

以粮为主 多种经营 山前村实现小康&徐亚民35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途径的探讨&霍克斌35

略论农地租赁制的性质&边锡禄37

对推进农业产业化有关问题的思考&蒋兴国38

一膜两用经济效益高&刘存田 李景山 郭金升等42

关于拍卖山平塘使用权的调查与思考&蒋兴国 袁贵德 王光华等43

谈谈农业科技成果何以转化难及对策&陈德煌45

抓住机遇加快改革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陈光华47

论农田景观生态与耕作制度现代化&刘贵波 杨宗利 张丙一48

运用生态学原理建设绿色食品示范基地 实现生态经济文化同步发展&王京平 王明业 李全等51

砂姜黑土的生态特点及集约化栽培技术&赵汝昶54

从地区特点出发走农业稳定发展之路&戴刚56

关于建设海南省农业经济信息体系的基本设想及建议&蒙绪儒 倪家养60

新疆农业高产开发对策措施&帕哈提·买买提63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海山64

深化改革 开拓进取 探讨有中国特色的种子产业化之路&庞莉萍67

金23A不同施氮量对制种产量的影响&于乾文 徐叔云 吉昌武69

组建昆虫系统生物学的目的性和可行性探索&章士美70

要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建设&陈生72

理清思路 狠抓落实 积极实施新跨越“八个三”小康工程&王兴杰73

林果业 畜牧业 乡镇企业成为我州农村经济三大支柱产业的必然性&李永伶75

永登县降雨量灰色拓扑预测&张立虎77

关于农村救灾保险工作在云南试点的探讨&曾筹79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应抓好五点&张学功80

走在希望的田野上&丁信才81

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40年革命农场考察报告&马世忠83

韩国农工地区的开发&金治洗84

借鉴国外经验 努力发展兵团种子业&祖先进86

防风悬浮培养中的体细胞胚发生&慈忠玲 陈惠民89

中国剪股颖属植物订正&王阳才92

关于LLTZ-1型土壤速效氮磷钾连续流动测试系统的测试检验&王印昌 关玉岩 孙艳芳等94

覆膜除草尿素在晚稻田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皇甫伟国 柴高坤 赵国其等97

名山农场麦豆大面积应用新华液体肥效果显著&樊庆东99

经济合理施用化肥是优质高效持续农业的关键&周仁德101

化肥效果的变化及原因分析&张崇国102

钾氮肥在烤烟、柑结上的应用&刘炳华 林权104

沙地遥感影像判读与类型划分初探&陈显忠105

农田土壤库氮素平衡研究&张道勇 吕源澄108

农田土壤水分累集动态的宏观模拟&赵学堂111

土壤水分快速测定法&麦积有114

关于山西省拍卖“四荒”地使用权情况的调查&李志坚 张树德 王雄等114

平原湖区中低产田改良综合措施&张广才118

沙生植物与治沙&王永泰120

以站养站 综合开发 推动水土流失治理&刘捷胜121

旱地两熟周年覆盖栽培技术&孙莅瑶122

宣汉县多方位筹集资金搞水保&张子安123

拯救东北黑土带刻不容缓&吴滨生123

巴彦县运用“四改”措施治理涝洼地和洪泛地效果好&杨树军 吕风贤 赵作民126

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的节水灌溉与土地利用&李现平128

铁岭县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一个重要途径&付永久 刘博 姜文野129

新时期的科研计划需实行理性化管理&沈伟峰131

试论农用运输车工业与汽车工业的接轨&蔡国赓13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缓慢的原因及对策&彭培 方孝成 杨正球135

国有技术资产的管理&李改秀 张俐138

第二章 农业工程141

沼气建设的四个主要技术环节&黄吉浦141

小麦夏玉米吨粮田机械化技术&杨树惠143

推广新型机耕方式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白纯山144

南方水田耕整机的市场与发展前景&段福林146

大犁施肥机的改制&党爱河147

联合收割机的检查与调整&刘银栓148

深松杆齿带耙效果好&张成强 张成国148

4.4重耙液压油缸的拆卸&白京娜 王维春149

栅格式凹板的修理&许前黎150

4YW2E型玉米收获机的剥皮机构&高彦文 张明源 范崇全150

断喙器刀片“不热”的维修&刘贵忠 辛雅范151

强市富民必须做好“水利第一”的大文章&那国学151

加强小型山塘、水库管理&崔文生 李英志152

泵站基坑井点排水的应用效果&骆文杰153

石坎梯田探讨&王岭155

WIRA纤维细度仪&常玉兰160

借鉴CLAAS OHG的经验发展南方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蔡国赓161

喷灌技术节水效果好&周益淮162

天山北坡降水观测误差对比分析&冯功堂 由希尧 张先明163

基因工程微生物的野外试验&伍海柏166

第三章 植物保护168

基层植保工作应得到重视&韩永刚168

苏北一代粘虫发生程度预测&金中时 朱铖培 瞿汉忠等168

普定县农田草害种群组成、危害程度及防除策略&吴洪凯171

湖南省桑植县中华按蚊生态习性的调查&杜礼义 彭清荣173

大造桥虫寄主种类调查&刘奉昌 江尧桦174

大蓑蛾1991年在青州市暴发&赵同刚174

YZ-901农用增效(展着)剂在农业上的应用&黄应祥175

农得丰稻田除草药效试验与应用技术研究&朱克洋177

绿磺隆防除麦田杂草试验示范初报&潘灿辉179

稻秆蝇为害损失及经济阈值初探&肖锋 林玉福 陈宜构180

应用稻瘟病菌种群消长动态监测四川省杂交稻抗瘟性变化&冯代贵 彭国亮 罗庆明等182

水稻赤枯病的发生与防治&杜贤海184

要重视水稻“三大病害”的防治&朱以维184

玉米缺锌症状及防治&孙德芳185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防治&张纪坤186

大豆食心虫的防治&高庆连 杨洪彬 綦恩德等186

南方棉花苗期病害的发病因素与综防技术&雷冬泉 向子钩187

高压汞灯防治棉铃虫的效果评价&张惠珍 毕章宝 杨学英等188

黑光灯和杨树枝把诱棉铃虫雌蛾多的原因分析&李文江190

地膜棉苗期盲蝽象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杨善增 张建军 郑德龙190

杀虫剂合理混用及棉虫防治程序化方案&李德宇191

棉铃虫性诱剂的诱杀作用和使用方法&潘河山192

青刺蛾的新寄主——蓖麻&钱积玉 杨秀清 刘志193

向日葵锈病发生规律研究及防治意见&李春香 刘兰英193

茉莉花灰蜗牛的危害及其综合防治&阮瑞国195

我国的烟草赤星病及综合防治&赵钢196

烤烟根绵蚜的发生与防治&李正蓝197

八月蔬菜花卉病虫动态及防治对策&张兵198

芦笋茎枯病的综合防治&范立德199

如何控制果树病毒病的传播&刘德坤200

如何防治苹果绵蚜&和煜炜200

苹果树缺少微量元素的症状及防治&孙德芳202

柑桔大实蝇的普查和防除&余兆荣 董垡文202

柑桔微量元素缺乏症及其防治&熊道源 肖修林203

柑桔、香蕉寄生线虫病危害不可忽视&林寿峰 林远崇204

应用综合技术措施防治梨园盾蚧初探&唐道录 潘维琴205

毛叶枣白粉病的症状及防治&何红 张建繁206

枣树上黄刺蛾的发生及防治&赵凤岩 张立树 张贵海207

桃仁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徐美207

李实蜂的防治&高忠奎208

陇南石榴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王让军 齐淑芳209

新型混配农药溴马乳油及其应用&张建勋210

新型磷化铝片防治农户贮粮害虫效果好&濮景春211

酸梅喷施BR-120提高座果率的效果&颜荣炎212

20%三环唑·井悬浮剂兼治稻瘟病与纹枯病效果显著&林滋銮 陈锦云212

水稻秧田、直播田除草剂“秧田清”简介&王义成213

水田除草剂18%稻草灵可湿性粉剂&李品刚 黄金福 曹德昌213

豆田施用乙草胺产生药害原因&周英武 郎宏伟 范玉宝等215

性诱剂诱捕仓库中麦蛾初步试验&张筱秀 周运宁 李唐等216

烟剂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李建江216

临猗县1996年棉铃虫发生概况及原因浅析&朱百杰217

德阳市蔬菜病虫防治的现状与发展&姜奉明218

1995年岷县苜蓿蚜发生危害及原因浅析&蔡汝清 张俊林 郭增祥220

梨园蚧壳虫的发生与防治&甄荣俊 牛彦欣221

镇原县日光温室蔬菜主要病害种类及其防治意见&景阳221

第四章 农作物224

水稻良种巴利拉的来历与利用成就&应存山224

优质水稻品种矮丝苗选8的选育及推广&张绍春 陈雪清225

勾股定理在水稻高产防倒栽培中的应用&许传山 杨艳秋 张守维等226

杂交稻新品种“黎高科”&郑光娣229

优质晚粳良种“南农4016”简介&彭光前 欧鸿飞230

直播稻不同密度与穗部性状和产量结构形成关系&王平裕 吴建忠 吴振德231

栽培稻&单才铨233

水稻化调后期防倒防早衰促早熟试验研究&戴元才 刘襄234

赣晚籼21号的选育途径与栽培要点&徐桂昌236

浅谈延安地区谷子杂交育种&杜翠萍 俞国华 韩淑云238

宁夏水稻光温资源潜力研究&贺仲康 苏焕兰240

鲁南地区水稻“三高一稳”栽培技术开发研究&孙德勤 于福军 孙华铭243

广东省水稻塑盘育苗抛秧生产应用效果&蔡汉雄 梁友强 黄庆等246

干旱山区水稻抗灾增产措施&王成瑷 张文香247

盈江紫米和紫糯米酒&杨荣凡249

杂交稻新组合“竹优61”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姚祖仪 胡俊良 林家梁250

水稻机械免耕旱直播全苗的关键措施&姚杰道250

特优米水稻新品种——雪峰&金京德251

旱床育秧抓好4个检查&梁昌庆252

水稻田间栽培黑木耳&刘玉生252

我怎样用稻草栽种平菇&高德典254

硅钙肥对杂交稻的肥效研究&许松林 何士凯 高国文等255

高效稻草灵对稻田杂草防效研究&李品刚 黄金福 曹德昌等258

水稻直播产量高&胡茂展260

利用含有野生稻血缘的桂野占培育水稻良种的研究&宋东海261

区农业厅因势利导做好晚稻生产准备&方有松263

涪陵地区稻瘟病生态区划及其应用&彭洪江264

抗寒性小麦品种逆境下化学反应与扩散过程的热力学分析&王纪元265

高产大麦品种西引2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李殿武267

关中西部灌区高产小麦栽培技术模式&胥志文 杨蓓莲268

湖洼地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田秉贵 马爱国 刘康存269

云南省曲靖地区小麦冷冻害研究&王庆中 严华生 浦菊存等270

麦棉套种试验初报&何雄 孟凤轩 孟昭安等274

水稻灵除草增产效果显著&陈勇 曾亚文275

半旱式育秧技术要点&李亮生275

优质高产早熟水稻品种——银桂占&郭嘉诚276

兴国县发现白茅是稻瘿蚊新寄主&罗兆伟278

温、湿度和裂颖对杂交稻种子寿命的影响及提高种子活力的途径&赖元洪278

旱地“麦-稻十玉”自然免耕连作覆盖栽培高产技术&龚正祥 刘刚明282

钾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陈宗法284

小麦田长出大麦穗的原因&王润起285

山区选用冬小麦品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陈世敏286

小麦胚芽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张谦 张慧 孔建平286

民乐县春小麦地膜覆盖栽培管理和灌溉技术&韩辉生288

优质小麦新品种“罗麦3号”的选育和应用&吴根法 曹金兴 张春明289

小麦早期防倒伏&高新章 顾巧肖293

玉米YⅡ-1型不育胞质线粒体DNA(mtDNA)的摄取和电镜观察分析&张亚兵 秦泰辰294

氮肥运筹对“二旱一水”玉米群体质量影响的研究&邱荣生 朱国权 沈海根等296

玉米四早6号稳定性、适应性的研究&盖儒学 张文君 李泽翔等300

春玉米低温早播增产原因分析&赵天明 陈明彦302

玉米灌溉试验初报&唐台常 莫兆光304

玉米不同栽培方式效益分析&翟福先 翟宝志 郑长水等307

杂交玉米间套制种的几种模式&隋兴增 谭培珍 董宏308

杂交玉米制种含苞带叶去雄技术&张淑玉309

锦州市玉米生产成本调查分析&郭宝林310

米麦、米薯间作技术&朱学文312

彭阳县地膜玉米综合栽培技术&王永成 高应升313

把握气象特点 抓好玉米春管&秦洪志314

玉米苗期田管技术&吴强315

怎样种好青食玉米&胡大锁316

从气象角度谈红苕烂窖与防御&唐朝贵316

玉米自330原种的保纯与创新&李艳天 李瑞华 李继昌等318

贵州紧凑型玉米的栽培&何述尧319

今年玉米要增产 后期管理是关键&秦洪志322

陇中沿黄灌区小麦玉米带田施N效应&杨生茂 何贵文322

吐梁一号高梁品种的培育及栽培技术&肉孜·乃买提 加帕尔·尼牙孜 买尔叶木·买买提323

亚热带地区甜高梁引种栽培试验&罗建金 卢小良 颜惜玲325

秋薯综合增产技术在我市的推广&陈康帝327

秋洋芋抗热丰产栽培6法&张邦定329

马铃薯的规模栽培与机械化&钱伟荣329

野生葛藤粉的加工&刘奉昌330

抓好红苕施肥与田管&刘晓峰331

国际棉花品种评估联合试验报告&李爱国 赵国忠 冯恒文等331

棉花适度规模经营的有益尝试&陈德令 魏思臣333

高美施在春育夏栽棉花上的适宜用量及喷施方法研究&王清连334

滨海盐渍土植棉技术研究&徐惠纯 辛承松 李维江等337

机播地膜棉的优点及技术要求&王振奎340

夏棉育苗移栽浅议&傅宝余 王朝文341

论棉花两头施肥技术&洪启华342

建立健全繁供种体系 促进棉花生产的发展&刘树海344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经验&赵素敏345

高产优质双抗棉新品种——淮910&杨原章345

辽棉10号种性介绍及高产栽培技术&王如钦 郭志华346

抓紧季节 迟中促发 加强棉花苗蕾期管理刻不容缓&陈柏清 何伯伟347

棉花良种产业化的思路&谢方灵 钱永忠348

钾肥在棉花上施用效果&阿依古丽·尤努斯349

科学摘棉,提高棉花经济效益&田子发350

浅谈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及其防止途径&陆文瑞351

红麻新品系“86-4”选育与试验初报&金荣堂352

蔺草田化学除草研究&林美新 金燕 顾荷英等354

提高白莲单产的几项实用技术&赖立均356

黑龙江省德都县大豆重迎茬现状对产量的影响及解决对策&姚卫华358

莆豆8008的选育与推广&王金辉360

大豆分离蛋白生产过程中水洗工艺的控制&崔东善 宋洪亮362

辽宁省野生大豆搜集评价及利用的研究&傅连舜 吴冈梵 卜雅山363

“崇明白扁豆”高产优质栽培&朱永超 陆国勋 徐思贤367

秋大豆播种期初探&张海树368

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苑廷庆 王朝阳 戎啸369

秋黄豆栽培技术&罗基良370

甘葵1号的选育及推广应用&孙为民 刘延诗 王选重等371

油葵丰产栽培技术&贺亚莉372

甘蔗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和亲本组合的评价&曾献军 林彦铨 邓祖湖等373

影响甘蔗生长后期蔗糖分的营养因素分析&陈祖筹 韦秀新375

高美施在甘蔗生产上的使用及效果&何建兴379

甘蔗每公顷产糖15t配套技术&杨凤刚 李勤社 朱光荣等380

甘蔗全茎原株无土育苗&沈正熙382

德宏州蔗糖“四·三”系统工程可行性初步分析&刘绍智383

人工天麻的收获与加工&姜本君 姜长福386

福建乌龙茶品质与出口贸易&林智386

茶树宽窄行排列种植法的生态经济效应&孙继海388

邦崴古茶树的发现与保护&何仕华391

茶树冻害及防冻技术&马承恩 付明枚393

规模经营承包 贸工农一体化&陈通云394

茶叶市场监督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潘健395

上杭县茶叶采摘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雷天396

茶叶对人类的新贡献&杨贤强398

发展烤烟生产 振兴山区经济&卢家国400

信丰县烟叶生产滑坡的原因及其发展对策&刘群生402

培育健壮烤烟苗 抓好播种育苗关&卢皓西404

烤烟用营养袋育苗好&蔡玉作 陈飞雄405

烟草种子超干燥保存技术研究&许美玲 卢秀萍405

正确把握烟叶成熟特征 为烤出优质烟叶作贡献&王光林410

粗茎秦艽及其栽培&王用平 赵英瑞410

宁夏甜菜制糖工业污水评估&马云瑞 艾先源412

柞麦3号的生育特点及栽培技术&王峰414

麦类作物多胚的研究&赵绪兰 陈集贤 李毅等414

鲜食豌豆新品种辽选1号&于福炜 耿人平 马志武等419

菜用型大豆新品糸辽引一号&于福炜 郭淑娟 邹长发等420

防止稻蓟马危害秧苗&谢玉兰420

种足种好冬小麦确保明年夏粮丰收&胡雅轩 饶之华 肖宝生421

第五章 园艺422

蔬菜园艺422

抓“菜篮子”工程建设必须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蔡元呈 李贞合 任祖淦等422

江干区“菜篮子工程”科技硕果累累&袁居正424

抓好自身建设 占领蔬菜种子市场&苏英京 吴建克425

名特蔬菜苔干的高产栽培技术&陈洪仁 王行粹 陈龙海等427

双千田麦后复种蔬菜技术要点&李成林428

碧玉生菜的特征特性及周年栽培技术&王兴民428

打瓜栽培技术&刘继君429

干理想大根萝卜高产栽培及加工技术&孙德勤 马玉柱 于夫军等430

胡萝卜垄作双行种植能高产&李洪林432

优质高产的美国太阳牌胡萝卜&彭木金433

蕨菜的采集与加工&宋国栋433

南京蒌蒿野菜家种技术&彭泽民434

夏莴笋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何德明 刘永华 沈建国436

魔芋生物特性及气候条件&唐朝贵437

新引大白菜品比试验&周建元 王孝琴438

温室育苗栽种结球生芽效益好&徐文莲439

葱白治验&王进修440

铜山早薹韭&杨建民440

改进农艺措施防治番茄晚疫病&丁元龙441

番茄越夏再生技术&倪锦康442

温室番茄无土栽培技术要点&何永胜443

黄瓜雌性系诱雄药剂及其应用效果初探&徐勋志 吴九根 李宗鎏445

西瓜套种蔬菜的应用效果&赵淑清446

丝瓜叶可作药用&吴世兴447

温室冬春茬西葫芦高产栽培新技术&张世田 郭长菊 朱荣花448

日光温室西葫芦嫁接育苗技术&卢印成 吴振堂449

长豇豆品种(系)比较试验&何桃元450

香菇菌深层培养及多糖提取工艺研究&刘作喜 黄廷芳452

恩肥在金针菇上的应用&倪振田 赵春山454

红外线辐射平菇菌丝体的研究&孟维洋 王凯军 里佐威等455

木耳菜的栽培技术&安淑平457

高寒地区平菇菌砖筑墙高产栽培&陈万钧457

用子实体作种栽培平菇&华秀爱458

人工栽培鸡腿蘑技术&郭修志459

用醋渣栽培食用菌&李栋462

灵芝冬季栽培新技术&李刚463

花栎树的落叶作辅料制菌种&贺元超464

果树园艺465

果树冻害原因及其预防的研究&谭余 张新民465

果品保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有关经济技术指标论证方法的探讨&张保贵470

能提高成活率的“借根”扦插法&刘贵姿474

悬钩子果实的营养成分分析&仲山民 田荆祥 吴美春475

建议恢复优质罗汉果的生产&陈永学478

油奈的生物学特性观察及丰产技术探讨&肖盛荣 龙青 胡天瑞等479

果园植活木作桩柱支架法&蒋彦富481

乌兹别克优良果树品种简介&李文明 夏伟萍482

梨树高接换头技术总结&李振华 穆清沛 段树全484

苹果成龄园丰产栽培技术总结&李永富 李世隽485

苹果梨两层树形整形修剪技术&赵成范 崔浩吉 黄松峰等487

苹果高产优质 春夏时节话管理&汤家邦489

苹果、梨、葡萄、柑桔、桃等果树怎样使用新型化学促控剂—PBO&钦少华 刘音如491

应用反光膜提高红富士苹果着色试验&兰焕茂492

苹果园秋肥怎么施&郑金成 吕改凡493

苹果幼树开张枝条角度五注意&邱化义494

苹果树喷施“农家旺”的效果调查&连志华494

苹果害虫的综合防治方法&焦瑞莲495

山区怎样防治苹果吸果夜蛾&孙腾飞 宋世文 田梅496

雪花梨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冯才钧497

梨幼树的整形与修剪&王志仲498

怎样种好元胡&曾宪清499

葡萄丰产栽培技术&郭浩500

葡萄高产优质栽培&税天有503

早熟大粒葡萄8601丰产栽培技术&邵则夏504

早春葡萄枝蔓受伤后的管理&孙亚雄505

李树嫁接育苗技术&牛爱国506

大有开发前途的仁用大扁杏&刘守田 姜校武 刘辉等507

我国猕猴桃生产前景&黎晔 赵志华508

特大早熟桃——源东白桃&施化果 徐国忠 胡金杭510

芒果园的采后管理&张世云510

芒果亩产4500kg栽培技术&陈励文 冯华511

万亩优质芒果、荔枝基地实施配套技术效益明显&张绍兴512

鸣山大枣组培苗在金昌的生长结果性状观察&周邦才515

毛叶枣引种表现及主要栽培特性&刘成明516

金丝小枣低产园改造配套技术&牛步莲 李万贵518

用萘乙酸防止金丝小枣采前落果&苏安仁 王秀荣519

毛叶枣引种、选种及主要经济性状研究初报&刘成明 胡桂兵 陈大成521

广东省青梅生产加工出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杨生发523

多效唑在板栗树上的应用研究&丁宝堂 董志梅 尹秀云525

外引脐橙品种比较试验&伍良材527

提高椪柑果实品质的技术措施探讨&彭振亚 石元贵 向红翠529

干寒地区提高山楂树栽植成活及促进生长的研究&李雄 程玉琳 李福荣等532

花椒优良品种——血玉椒&高世清535

花椒育苗技术&那汝新536

开发利用刺梨&姚萍536

金华气候与佛手生产&徐贵禄537

调控柑桔树果梢矛盾的若干措施&刘元生538

提高宜宾夏橙果品质量的思路&侯心昌539

单胚甜橙优系——王字4号的生物学特性及经济性状研究&庞定水 邓光胜 左晓兰541

草莓的庭院栽培&马顺喜 刘瑾梅543

产量高 质量好 销路俏 墙头草莓誉四方&蒋善明544

花卉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赵寅春 于国民 何骏龙等545

银杏的观赏价值&王忠仁546

橡皮树液体静置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应用技术研究&郭润华 谭敦章 蒋有福等548

谈谈烟台出口苹果的三级施检&王淑秋549

朝鲜蓟引种高产技术&刘存欣 范金华 王汝平等550

香蕉壮果灵喷施香蕉增产显著&孙立南551

苏云金杆菌高效培养基优选模型的研究&吴继星 陈在佴 谢天健等553

同种“湘研”椒 同走致富道&黄伟波555

第六章 林业556

中国园林艺术探源&宋守信556

试论发展高效林业&文载想558

服务林农发展林业&倪权邦561

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平原林业的途径&施瑞冲562

少林地区城郊林业建设的系统分析&李华润 朱红 郭仕涛563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调查记&钱积玉 张春华566

加快林种结构调整 促进庭园经济发展&李文若567

计算机在林业企业设备管理中的应用&陈敏杰568

林业科技档案分类方案的编制&徐凤琴569

凉山林业科研简史&陈湘571

对大坑泥浆法提高造林成活率的论证&刘海义 谭成春574

从林价试算分析江阴杉木营林经济效益&朱锡明575

简介利用坐标计算林地面积的方法&张宏时579

全封闭扦插育苗技术&杜合金580

伏牛山地华山松用材林抚育间伐研究&郭现清 柴留锁581

低产八角林改造技术&罗盛碧585

沿海防护林主要病害的防治策略&郭祥586

白杨透翅蛾幼虫期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初探&那素慧 王贵祥 张恩德588

胡杨大面积育苗和移植技术&李荷 蒋东波591

柽柳条叶甲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研究&沙鹏 外力·依不拉音592

宁波象山县松材线虫病分布特征与防治设想&翟建中 陆玲仙 陈炎莲596

遂昌低价值杉木人工林改造&谢金龙 包丽雯598

海南发展平原林业的途径及其效益&吴有昌601

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促进林业健康发展&李文录605

不同栽植技术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丁月星606

落叶松秋季造林效果初报&卢亚斌 石耀山 藏广明等608

樟子松种子浸种与不浸种发芽率试验&刘志忠 李秉婵610

欧洲赤松的引种试验&萨仁610

侧柏种源引种试验&曹凤来611

桐蔗间作蔗丰桐茂&邓达光614

毛竹造林技术&占乐昌615

山苍子人工繁殖与栽培技术研究报告&侯风华 侯顺 吴国锡等616

观赏和经济树种——梅片树&郑文澄620

银杏资源的开发利用&崔月菱 施建芝 王梅荣等620

冷静对待“银杏热”&安淑平 云正明622

银杏快速高效育苗技术&赵京卫 张继水 谢加军等624

三江平原垦区防护林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刘涛 刘尊民 李兴华等625

林木定向培养密度的研究&孔励端 陈育田 徐志华628

造林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中刺槐主伐利用量计算方法的探讨&鲍梦麟 冯志义632

第七章 畜牧兽医636

从昭苏县中生牧草种子基地看伊犁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前景&薛正亚636

驼绒纤维形态结构的研究&刘海源638

品系繁育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马发顺641

“百强户”带动规模户畜牧生产迈大步&李汇泉643

畜禽水产优质高产高效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探讨&吴本立 胡兴森 汪留全等643

生猪生产要在宏观调控上下功夫&张俊玲 刘勇 吴清超645

西藏那曲县恩尼乡兽医技术有偿承包的效益探讨&洛桑江措 同珠卓玛647

阴阳学说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陈家德648

谈谈农家养殖与市场调节&李仁明649

冷冻肉检验和卫生管理&陈瑞熙650

注水羊白条肉感官检查法&高世民651

红腹锦鸡舍外越冬饲养与繁殖效果&佟占春 回云萍652

浅谈兽医卫生违章的处理&郑爱武653

农区饲草资源的开发利用&杨守信 田昌玉655

治理保护被淹草原的调查&吕跃双 朱平 江泽忠等657

提高甘草种子发芽率的研究&苏希孟660

64团场碱茅草种植情况调查&王三基 樊立志661

新疆淡水绿藻的研究&王克勤662

草地胡衣阿白三叶在高寒山地的推广&朱兴宏665

阿伯德多花黑麦草种籽繁殖技术&徐正元666

浅析农户接受饲料新技术的心理障碍&颜新华667

青饲料对圈养种鸭生产性能的影响&郭剑669

发酵酒糟喂瘦肉型猪&李元山 孙诗斌670

早期断奶仔猪饲粮配方与复合添加剂的研究&薛艳秋 薛云安 刘声等672

秸秆氮化育肥肉牛在长宁推广应用的前景&邹富全674

复合纤维素酶饲喂蛋鸡的试验&李文斌 王怀凡 徐野等676

畜禽新饲料的开发&王学新678

畜禽新饲料的开发—松针粉&王学新679

肉鸡浓缩饲料的配制&杨录臣679

新型秸杆菌类蛋白饲料养猪好&赵保云681

纤维分解细菌对碱化秸秆营养转化的影响&吉增福 景耀光 刘泽庭等682

柱花草粉喂猪比统糠好&刁群 赖国华 陈永华等683

新昌饲料公司为什么能稳步发展&石水堂 郭云洪684

经济高效多功能饲料添加剂——洛克沙生&徐三元 徐仁达 陈仁尔等686

利用糖化酶制作糖化饲料技术&赵友 杨海珍687

青贮饲料的制作与检验&张进义 刘学杰 周桂行688

一个好饲料配方应具备的条件&翁思潮689

自配饲料要严把“三关”&贾克勇689

母牛握颈输精法&徐贺春690

牛塑料细管冻精输精效果观察&胡晓明 约日古丽 李保林等691

关于母水牛生育力和不孕的一些问题&谭礼692

谈谈信阳水牛开发与利用问题&周庆文 汪世忠694

牛黄的人工培植现状&薛贡来 杨宗智 何德兵695

浙江幸存的野生梅花鹿得到保护&华永明698

饲养不当造成仔鹿死亡浅析&蔡智宇 邓建坤698

小尾寒羊在南方高寒山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宋德荣 李敬丹 陈荣等699

奶山羊子宫腹壁疝引起难产病例&高照玉703

羔羊早期断奶全精料肥育技术&徐密勋 孔令中 公茂俊等703

初级SPF仔猪适应期培育&李明704

注水肉的特征及其鉴别&田增义705

杨玉英养猪有新招—鸭粪喂猪&韦谋清706

日本实用养猪技术介绍&孙雪梅707

版纳微型猪的特性及其饲养管理特点&连槿 连林生713

家免毛色基因纯化试验&刘继明 黄英森714

大熊猫人工繁殖急待解决的几个问题&陈玉村715

山东省肉鸡业发展中的几种模式&李安新717

怎样提高苗鸡的质量&陈泽民718

笼养种鸡产生破损蛋的原因及对策&李波720

我场饲养尼拉褐商品代蛋鸡的体会&侯夏梅 李晓天722

生豆饼对产蛋的影响&阎照升723

新疆雪鸡的分布及生态观察&马鸣 周永恒 马力724

商品乌骨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吴光程725

八周龄内雏鸡的饲养管理&徐宝录 赵兰记726

平地饲养肉鸡的垫料和垫料管理&吴耀明728

平衡保健孵化剂对种蛋孵化率的影响&黄灼坚 徐三明 何松德等729

中小型种鸡场应用移动式监控系统效果的研究&窦少春 蒋炳康730

贵妃鸡的饲养&禤强英732

开发湖北农垦水草资源 发展养鹅业的思考&魏忠成 方向733

乳鸽人工哺育&陈存雄734

宜良县饲养北京鸭经验介绍&赵忠霖735

皮外缝合法治疗幼畜外腹疝&东庆臣 丛福林736

“止痢促长散”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李宏春 吴仕华 王晓晨等737

玻瓶治疗家畜顽固性阴道脱垂&肖安家 刘述建738

祖传验方“韭子散”的临床应用&李子明739

临症病案2则&孙树民740

“三黑散”治疗家畜破伤风&吴玉赋740

应用玉红膏、生肌散治疗牲畜外伤&周玉杰741

农贸市场大牲畜胴体检验印记与“北”字形标录检验法&金仙女 孙衍吉 林德清等742

自拟“反刍散”治疗牛前胃病的体会&杜万福 安庆州 杨光等743

奶牛流行热诊治体会&何军锋744

幼畜腹泻的克星“仔痢灵”研究进展&陈家福746

犊牛腹泻的综合防治&韩振英746

中西结合治疗水牛胎衣不下&魏永昆747

中西结合治疗耕牛血痢病初探&赖诗潜748

我国山羊关节炎、脑炎疫情调查&龚成润 林杰 王治才等749

应用调频话筒测定山羊心率呼吸频率的探讨&王承德752

RE-V稀土添加剂治疗奶牛喝尿症&李喜文 杨宝连753

谈绵羊蠕虫病的流行与防治&王明珠 徐淑云754

绵羊羔传染病性口膜炎的治疗&王忠平 胡端铭755

浅谈猪瘟超前免疫效果及注意事项&吴正杰755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达能太 阎兴民 哈斯巴图等756

用加硒生理盐水稀释猪瘟疫苗防治猪硒缺乏症&刘诚 张英志 刘珍757

试论鼠害、弓形虫与猪瘟的互作关系&顾方鸿 陈利光 卢军林等758

试用碘硝酚治疗仔猪疥癣30例&修宪国760

中西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张模杰 张忠梅760

仔猪市场防检管理谈&杨知广761

仔猪超前免疫过敏性休克&赵永庆 赵强 叶德新762

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韩振英763

夏秋谨防猪患温疹&吴彪763

养猪生产预测统计计算方法探讨&陈远厚764

猪虫克星菌素中毒3例&马俊儒 马相斋766

种猪胴体的简易快速鉴别&隆先觉 王国成767

夹板治疗犬骨折&霍佩林768

如何有效防治鸡白痢&凌双宏768

农村鸡新城疫的调查和防治对策&王长吉769

几种电解质缓解产蛋鸡热应激的试验&吾豪华 潘志英 邵莹等771

新沙星Ⅱ对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试验&李洪兴 罗筑鸣 姚柏莲773

商品肉仔鸡念珠菌病的诊治&李凤鸣774

雏鸡曲霉菌病的诊断与防治&史会敏 孙立新775

1日龄雏鸡注射“普杀平”效果好&林微777

中草药“特效囊病灵”治疗IBD免疫失败鸡群的研究&丁云善777

浅谈鸡新城疫的发生规律及控制措施&尹英年779

户养鸡食蛋癖的原因及防治&陈昌盛780

鸡包涵体肝炎&温廷玺 张羽782

怎样防治鸡软骨病和佝偻病&王学新783

鸡肾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治&杨知广784

添加抗球王过量引起雏鸡中毒病例&郝兴营785

产蛋鸡脱肛症的防治&朱德胜785

自制槟榔丸治疗鸡绦虫病&刘永森 刘学军786

某鸡场急性禽霍乱的诊治&姚江平787

鸡群要按程序免疫&韦玉磊787

产蛋鸭脂肪肝综合症的防治&李光华 钟泰旺788

小鹅瘟病防治技术&熊光明789

雏鹑曲霉菌病的诊治&单国梁790

美国雏鹧鸪爆发曲霉菌病的诊疗&林文棋790

黑熊和棕熊胆汁干粉量的比较实验&李松雄 金仁淑 金允燮等791

海狸鼠的输精管结扎术&潘庆杰 黄保续 于兴中等792

浅谈桑园立体开发& 罗坤 徐明793

桑园桑蓟马的物理防治法&李如白794

桑园施药四忌&徐海莲794

桑园夏季管理抓“四防”&陆正林 翟玉萍795

论收烘茧环节与提高茧质的关系&朱伟波 朱丽华796

日本蚕业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夏建国798

原蚕区种场的巩固、发展与蚕种质量&戴虔民800

加强管理深化改革进一步促进蚕桑丝绸行业的繁荣与发展&叶涛802

谈谈对韩国出口蜜蜂的检疫&曲径 李忠民 宋华林等803

中蜂和意蜂(西蜂)不能杂交&陈学刚805

中蜂秋季弃巢浅议&杨承基806

拯救新疆黑蜂刻不容缓&孙义忠807

不同萃取脱壁工艺对花粉制剂疗效影响的临床研究&章定生 张茂祥 朱含璋807

充分发挥蜂针“廉、便、灵”三大优势&何大年810

强化管理稳定队伍真抓实干牧业兴旺&周晨曦811

第八章 水产渔业812

淡水鱼类种质人工智能信息系统&林康生 白遗胜 姚红等812

小米草是草食性鱼类的好饵料&金东方814

池养卡特拉人工繁殖及胚胎发育&谢刚 范阳 刘伟光等815

云南高原湖泊太湖新银鱼增殖生态研究&庄玉兰 冯炽华 李建华817

提高家鱼人工繁殖效益的主要技术措施&李久业 祝庆云821

横沟水库大银鱼采卵技术和管理&张文亭 苏运生 王维森823

强化渔政管理&郗怀亮824

鱼苗鱼种运输的技术要点&伍忠成825

白云湖水产开发规划&秦若轼826

家鱼卵孵化过程中早溶膜之成因及对策&陈志平830

利用地热水早繁家鱼苗&黄载由831

雄性化罗非鱼精养高产试验&刘正佑 郭浩宗 郭可寿831

鲈流刺网技术研究&王克洪 王洪达 徐忠伟等833

中国对虾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对策&解承林834

浙江近海虾类资源量的初步评估&俞存根 宋海棠 丁跃平等837

虾夷扇贝质量参数的测定&王远隆 杨晓岩 苟敬诗841

淡水白鲳人工繁育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杜勇振843

丽水山区的大鲵资源现状&吕耀平 王凯伟845

欧洲鳗鲡暴发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张宝忠846

甲鱼立体盆养技术建议&李胜国847

提高亲鳖产卵量的几个关键环节&张春玲 谢晓850

温室养鳖应注意的几项要点&姚罗荣851

海湾扇贝秋季全人工育苗技术&游克仁851

人工封沟养蛙若干技术问题的探讨&王建军 王宝贵 付立中853

中国金鱼品种形成原因之浅见&许祺源857

加州鲈高产养殖技术&吕梅良 顾志华858

邛海浮游植物与水质污染及富营养化研究&姚维志 周仰璟 冯锦光等859

论提高渔业劳动生产率把企业推向市场&孙宝田862

大型水库综合技术高产养鱼试验报告&王芳心 刘永进863

发展中的中国远洋渔船队&唐日兴865

土池培育鳙亲鱼提早繁殖试验&何宝玲 庞才 满欣等867

第九章 环保868

红河州乡镇企业发展对农业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对策&江鸿祥 苏建琼868

震后街头绿地的建设&李金艳871

重视生态环境振兴山区农业&聂多均872

第十章 其他875

白茅草根提取液促生根&杨玉柱875

农民需要商品知识&张改业875

农民储粮谨防上当&董浙萍876

综合利用沼气开发庭院经济&徐瑞英 薛凡勤8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