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市场经济秩序型构的非正式制度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市场经济秩序型构的非正式制度分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3292678.jpg)
- 蒋万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7770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65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市场经济-经济体制-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市场经济秩序型构的非正式制度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
(一)选题背景1
(二)选题意义2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5
(一)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5
(二)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28
(三)简单评价43
三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44
(一)研究思路44
(二)主要内容45
四 研究方法47
(一)制度分析方法47
(二)逻辑演绎分析方法47
(三)案例分析方法48
(四)比较分析方法48
五 逻辑结构48
第二章 市场经济秩序与非正式制度的契合50
一 制度与经济秩序的关系51
(一)对于秩序的不同理解54
(二)观念秩序与行为秩序56
(三)市场经济秩序与非正式制度62
二 非正式制度的性质67
(一)社会资本性68
(二)社会实在性74
(三)集体规范性81
三 非正式制度与市场经济秩序的契合机制84
(一)契合基础84
(二)契合机制85
(三)契合方式88
四 小结96
第三章 非正式制度变迁与市场经济秩序的型构97
一 关于经济秩序的一个简单模型98
(一)技术、观念、制度与经济秩序的关系102
(二)意识形态与非正式制度关系问题104
(三)技术变化对经济秩序的影响109
二 市场经济秩序型构的特点:无序与有序113
(一)市场经济秩序的功能113
(二)市场经济秩序的自发性与可建构性118
(三)市场经济秩序的理想状态122
三 非正式制度变迁的特点:自发性、连续性126
(一)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126
(二)非正式制度存在的分散性131
(三)非正式制度变迁的特点133
四 非正式制度变迁对市场经济秩序型构的影响141
(一)市场经济秩序起源于习俗经济143
(二)非正式制度嵌入于市场经济秩序中145
(三)市场经济秩序型构需要第三方力量147
五 小结149
第四章 非正式制度对市场经济秩序型构作用的双重性151
一 双重解读的必要性151
(一)人类思维的二元化特征151
(二)二分法与认识的简化机制154
(三)对辩证逻辑分析方法的误解162
二 非正式制度对市场经济秩序型构的双重作用163
(一)一般性讨论163
(二)正向促进作用170
(三)反向阻滞作用175
三 中国经济秩序型构中两种作用的交织178
(一)非正式制度重要性的凸显179
(二)两种作用的消长181
四 小结183
第五章 非正式制度视角下的中国市场经济秩序问题185
一 中国市场经济秩序问题的事件描述186
(一)事件与市场经济秩序的状态187
(二)中国市场经济秩序问题的现状192
(三)转型期中国市场经济秩序的特点202
二 中国市场经济秩序问题的非正式制度根源208
(一)道德伦理缺失208
(二)关系文化影响210
(三)社会信任匮乏212
三 一个典型案例剖析:齐二假药事件215
(一)假药与假冒伪劣品的危害215
(二)齐二假药事件映射的深层经济问题217
(三)对道德良知和责任意识回归的呼唤219
四 小结220
第六章 中国市场经济秩序型构中的非正式制度创新222
一 更大背景下非正式制度创新的紧迫性222
(一)经济秩序型构222
(二)社会结构转换225
(三)中华文化传承229
二 非正式制度创新的可能性231
(一)非正式制度的自为性231
(二)非正式制度的理性构建特征234
(三)依靠理性认识能力进行非正式制度创新237
三 我国非正式制度创新的具体途径240
(一)重视习俗影响241
(二)塑造道德理念242
(三)建构新型文化244
四 小结246
第七章 结论248
一 本选题取得的研究成果248
二 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249
参考文献252
后记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