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非平衡化与不平衡 从无锡近代农村经济发展看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转型 1840-1949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非平衡化与不平衡 从无锡近代农村经济发展看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转型 1840-1949
  • 张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06984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84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26页
  • 主题词:农村经济-经济发展-研究-无锡市-1840~1949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非平衡化与不平衡 从无锡近代农村经济发展看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转型 1840-194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无锡、江南和长江三角洲地区1

第一章 关于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争论5

1.1.农村经济衰退论和中国大陆的学术研究6

1.2.西方学者的研究13

第二章 无锡近代蚕桑业的兴起28

2.1.蚕桑业之兴起29

2.2.无锡近代蚕桑业兴起原因之探讨35

第三章 中国与世界:从属于世界市场和中国蚕桑业整体发展趋势的无锡蚕桑业兴衰62

3.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蚕桑业63

3.2.19世纪50年代后中国蚕桑业的扩张68

3.3.中国蚕桑业发展与国际丝绸贸易76

第四章 蚕桑生产与稻麦种植之间的利润比较和无锡蚕桑业的衰落155

4.1.蚕桑生产和稻麦种植中的资本和劳动投入156

4.2.19世纪70年代蚕桑业收入的急剧上升和无锡农民的反应171

4.3.19世纪八九十年代桑树种植与稻麦种植之净收入的比较181

4.4.生丝、蚕茧生产与稻麦种植之净收入之比较185

4.5.蚕桑业在20世纪20年代后的衰落206

第五章 无锡农村劳动力的向城市转移222

5.1.人口压力、工业发展和城市劳动力市场225

5.2.无锡农村人口压力的测量244

5.3.影响无锡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因素261

第六章 无锡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无锡农村经济的影响290

6.1.对农民生活水平的影响290

6.2.对养蚕业的影响305

6.3.对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影响315

6.4.对土地租种市场的影响317

第七章 从无锡近代农村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看无锡近代农村经济转型成功的可能性326

7.1.太平天国战争前的无锡农民生活水平327

7.2.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民生活水平336

7.3.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初的生活水平338

7.4.20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代末的生活水平340

结语346

中文参考资料367

英文参考文献378

表1:白尔的推算与作者的推算之比较38

表2:土蚕种与改良蚕种之区别45

表3:无锡满铁调查3村1939 1940年稻麦种植的收入估算51

表4:1939年秋至1940年春无锡满铁调查3村蚕桑生产的实际收入(非每亩基础上)52

表5:1939年秋至1940年春无锡满铁调查3村蚕桑生产的实际收入(每亩基础上)54

表6:1939—1940年无锡满铁调查3村稻麦耕作与桑树种植的肥料成本计算55

表7:无锡满铁调查3村四种农户类型桑田面积比率的比较58

表8:无锡满铁调查3村四种农户类型的人均土地占有值与家庭养蚕规模59

表9:蚕桑书籍在不同时期的出版情况72

表10:1775—1868年间的中国生丝出口84

表11:1864—1928年间中国进出口货物总值87

表12:出口货物中与农副生产有关的货物(海关两/年)89

表13:进口货物中与农副生产有关的货物(海关两/年)90

表14:1859—1929年间中国生丝和丝织品出口92

表15:1880—1926年间全国的蚕茧和生丝产量(担/年)110

表16:太平天国前的江南丝绸产量和丝织业所消耗的生丝量124

表17:1859—1935年间生丝出口价格和稻米价格的比值136

表18: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丝米价格比145

表19:1820—1938年间国际生丝价格走向与国内丝米比价走向的比较149

表20:从明清时期到20世纪40年代江南稻麦种植和桑园管理的劳动投入(工作日/亩)158

表21:20世纪早期江南水稻、小麦和桑树种植的劳动投入(工作日/亩)159

表22:17世纪早期江南每亩生丝生产和每亩水稻生产中的资本和劳动投入(两/亩)167

表23:1873年每亩桑田出售桑叶的毛收入(根据华纶翼信中的内容计算)173

表24:每亩生丝生产与每亩稻麦种植之间单位工作日净收入的比较(根据上海白土丝价格)190

表25:每亩生丝生产与每亩稻麦种植之间单位工作日净收入的比较(根据由生丝出口价格转换而成的生丝销售价格)191

表26:每亩生丝生产与每亩稻麦种植之间单位工作日净收入的比较(根据《申报》中的生丝价格)195

表27:上海生丝出口价格与上海《申报》所报的上海生丝销售价格之比较197

表28:无锡蚕茧生产与稻麦生产之间单位工作日净收入的比较(1896—1924)200

表29:1929—1935年间的无锡米价和上海米价(元/担)205

表30:1919—1924年间根据上海无锡干茧价格转换得来的无锡鲜茧价格205

表31:1929—1949年间无锡每百斤茧可换斤米数212

表32:劳动投入保持不变的假设条件下无锡蚕茧生产与稻麦种植单位工作日的净收入比(1929—1949)214

表33:1896—1949年间的茧米价格比以及蚕茧和稻麦生产在两种不同劳动投入下的单位工作日净收入比215

表34:无锡11个调查村于1929、1936和1948年的每亩桑叶产量、桑田占总耕地面积的百分比、蚕茧产量以及养蚕农户占总农户的百分比218

表35:无锡桑田面积和鲜茧产量的变化(1878—1949)219

表36:1929、1936和1948年无锡11调查村每亩蚕桑生产之实际蚕茧产量及其与稻麦种植净收入之比较220

表37:1724—1949年间无锡的人口和土地变化230

表38:20世纪30年代初无锡三大产业所雇用的工人数235

表39:1929、1936和1948年无锡11调查村中外出到城市工作的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百分比236

表40:无锡3村在外人口的城市分布241

表41:无锡3村在外人口的职业241

表42:无锡3村的农户类型分类241

表43:无锡11个调查村人均土地和单个劳动力占有土地的情况245

表44:1929年无锡11村各阶级土地占有、实际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净收入情况252

表45:无锡满铁调查3村劳动力单位计算256

表46:无锡满铁调查3村四种农户类型的劳均实地耕地面积情况264

表47:无锡满铁调查3村四种农户类型的劳均占有土地情况266

表48:无锡调查11村各阶级劳动力转移情况267

表49:无锡11村人均占有土地与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271

表50:无锡7村现代半农户家庭组人均占有土地和劳均占有土地与户数平均值的比274

表51:1928年上海各工业行业男工人之工资281

表52:1928年无锡每亩稻麦种植现金收入的估算282

表53:1928年无锡每亩桑蚕生产的现金收入283

表54:1940年无锡满铁调查3村25户纯农户的家庭结构和土地占有状况288

表55:1939年无锡满铁调查3村现代半农户组在外人口寄回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291

表56:无锡11村在外人口寄回占全村总收入的比例292

表57:无锡4村在外人口寄回占所有样本家庭总收入的比例294

表58:1939—1940年间无锡满铁调查3村的粮食消费(粮食单位:石)297

表59:无锡满铁调查3村在三种情况下的稻米消费水平299

表60:1940年满铁调查20户家庭收支分析中九户现代半农户家庭的稻米消费量300

表61:1940年满铁调查3村所选20户家庭的稻米消费水平301

表62:1940年满铁调查3村中现代半农户的稻米消费水平303

表63:1940年无锡满铁调查3村农户家庭中男劳力与稻/桑面积比例307

表64:桑田面积百分比中不同常住劳动力单位值农户的户数分布情况314

表65:八户现代半农户家庭每劳动力单位耕地面积占有值在劳动力转移前后和土地出租前后的变化320

表66:1929—1948年间无锡11村土地租种率和地租率的变化趋势324

表67: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无锡农村土地、人口、经济结构和人均净收入332

图1:1844—1937年间的生丝出口指数98

图2:中国近代蚕桑业兴起与世界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国家政治和太平天国战争之间的关系99

图3:1859—1935年间生丝出口量、丝价以及丝米价格比之间的关系142

图4:国际市场生丝价格与国内丝米价格比之间的关系150

图5:1867—1901年间生丝生产和稻麦种植间单位工作日净收入比值的变化曲线188

图6:1863—1900年间生丝生产和稻麦种植间单位工作日净收入比值的变化曲线188

图7:1896—1924年间每亩蚕茧生产与每亩稻麦种植单位工作日净收入比值变化趋势204

图8:劳均实际耕地与农户类型之间的关系265

图9:劳均土地占有与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266

图10:人口压力推力与城市收入拉力在农户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变化示意图279

图11:家庭种田劳动力单位值与桑田面积比例的关系313

图12:1940年无锡满铁调查3村家庭壮劳力单位值与桑田比例之间的关系313

图13: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无锡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344

图14: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无锡农业人口人均净收入变化趋势3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