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化翻译论纲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文化翻译论纲 第2版
  • 刘宓庆著 著
  • 出版社: 中国出版集团;中译出版社
  • ISBN:978750014354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翻译理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化翻译论纲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翻译学视角中的文化1

1.0 概述1

1.1 翻译学视角中的文化2

1.1.1 将语言视为文化的主体性基本表现手段3

1.1.2 将意义的对应式或代偿式转换为语际转换的基本手段5

1.1.3 以意义为凭借,探索文本的文化心理6

1.1.4 以文化心理和审美判断为跨文化表现的杠杆8

1.1.5 坚持整体性文化战略考量,并使之与时俱进11

1.2 文化的本体论特征12

1.2.1 文化的民族性12

1.2.2 文化的传承性13

1.2.3 文化的流变性14

1.2.4 文化的兼容性16

1.3 结语20

第二章 语言中的文化信息结构和文化信息诠释23

2.0 概述23

2.1 语言中的文化信息分布24

2.1.1 文化系统的结构24

2.1.2 小结:语言中的文化矩阵30

2.2 文化信息诠释的关键:语言的异质性——文化基因差异30

2.2.1 语言文化异质性根源之一:文化源流31

2.2.2 语言文化异质性根源之二:语言结构32

2.2.3 语言文化异质性根源之三: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35

2.3 语言中文化信息的扫描36

2.4 结语37

第三章 翻译的文化信息诠释对策论探索41

3.0 概述41

3.1 回顾与反思41

3.2 建立新观念,为文化翻译研究铺路48

3.2.1 必须将语言整体置入文化矩阵中加以审视48

3.2.2 必须强化主体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信息感应能力51

3.2.3 必须将文化适应性和文化适应的前瞻性纳入翻译的价值观论52

3.2.4 必须将文化翻译与意义和形式同时挂钩56

3.2.5 必须使文化翻译研究具有与时俱进的战略使命感57

3.3 结语59

第四章 翻译的文化理解62

4.0 概述62

4.1 文化理解始于词语和文本文化意义的准确把握63

4.2 翻译文化理解的特点65

4.2.1 翻译文化理解的整体性(the Wholeness)65

4.2.2 翻译文化理解的多维性66

4.2.2.1 文化理解的语义维度66

4.2.2.2 文化理解的心理维度67

4.2.2.3 文化理解的认知维度69

4.2.2.4 文化理解的审美维度71

4.2.2.5 文化理解的逻辑维度73

4.3 翻译学文化理解图式75

4.4 文化理解的最大障碍:“文化视差”(Cultural Parallax)76

4.5 文化比较研究78

4.6 结语78

第五章 文化与意义80

5.0 概述80

5.1 文化意义的宏观视角:广义文化翻译81

5.1.1 汉语主语话题性:文化心理和美感分析81

5.1.2 汉语句法结构异质性:虚词的语言文化功能84

5.1.3 英语文化心理反映:句法形态的规范性和灵活性85

5.1.4 小结88

5.2 文化意义的微观视角:狭义文化翻译88

5.2.1 映射88

5.2.2 投射89

5.2.3 折射92

5.2.4 影射92

5.3 文化意义的特征94

5.3.1 意义的人文化:文化意义的特定人文性94

5.3.2 文化语势:文化意义的动态性96

5.3.3 文化意义的层级性98

5.4 结语99

第六章 语义的文化诠释103

6.0 概述103

6.1 语义诠释的文化论证(Cultural Verification of Meaning)104

6.1.1 文化历史观照:求证之一104

6.1.2 文本内证与文本外证:求证之二107

6.1.3 互文观照:求证之三112

6.1.4 人文互证:求证之四114

6.2 语义文化论证的原则(Principles in Cultural Verification)117

6.3 情态的文化内涵(Cultural Intension in Emotion)120

6.4 语义文化内涵的符号学论证124

6.5 行为符号的文化意义诠释问题(Cultural Intension in Behavioral Signs)126

6.6 文化典故及俗语的翻译问题128

6.7 结语129

第七章 文本的文化解读133

7.0 概述133

7.1 文本的类型学分析134

7.1.1 传统文本论的启示134

7.1.2 常态文本138

7.1.3 非常态文本148

7.2 文本的文化审美解读156

7.2.1 文本的文化意义审美156

7.2.2 文本的文化意象—意境审美158

7.2.3 文本的文化情感审美160

7.3 文本解读的对策论前提162

7.3.1 对策之一:解码(Decoding)166

7.3.2 对策之二:解构(Deconstructing)169

7.3.3 对策之三:解析(Dissecting)172

7.3.4 对策之四:整合(Integrating)173

7.4 结语:文本解读的多样性——一个开放系统175

第八章 翻译与文化心理探索181

8.0 概述181

8.1 文化心理(文化审美心理)的范畴论、系统论和功能分析182

8.2 文化审美心理个案分析186

8.2.1 文化历史背景188

8.2.2 文化信息扫描190

8.2.3 个案扫描分析的意义192

8.3 语义诠释与文化审美心理探索193

8.3.1 文化审美心理与语义定夺194

8.3.2 文化审美心理与语势获得196

8.4 文本解读与文化审美心理探索198

8.4.1 文化审美心理主轴199

8.4.2 文化审美心理的“场论”200

8.5 结语207

第九章 文化翻译的审美表现论214

9.0 概述214

9.1 文化翻译表现对策论的核心思想是代偿(Redeeming或Compensation)215

9.1.1 恪守文化适应性(Cultural Adaptability)原则的关键在实现代偿216

9.1.2 文化审美表现论必须恪守不悖原意的文化反映论(Cultural Reflection)220

9.1.3 文化审美表现论必须恪守文化翻译的审美原则(Aesthetic Principle)224

9.2 文化信息的审美表现手段:择善从优224

9.2.1 图像226

9.2.2 模仿——以对应为基本手段227

9.2.3 替代:代偿之一229

9.2.4 阐释:代偿之二230

9.2.5 淡化:代偿之三231

9.2.6 文化翻译审美表现法小结233

9.3 “原汁原味”评析234

9.3.1 “原型最佳近似值”:认识论和对策论分析235

9.3.2 “原汁原味”操作提示238

9.3.3 “原汁原味”小结244

9.4 文化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充分认识语言间的互补性和互释性245

9.5 翻译的读者接受:译者的“多重身份”问题247

9.6 结语:翻译审美表现法与文化自我250

参考书目2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