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技术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教育技术学
  • 章伟民,曹揆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10725965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77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教育学-逻辑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技术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演进中的教育技术1

第一节 两种观点和两种偏见1

第二节 四次革命论4

第三节 从口耳相传到文字教材8

一、教育技术的萌芽9

二、语言的形成9

三、文字的创造11

四、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12

第四节 从直观教具到音像媒体13

一、直观教具的先例14

二、直观教学的理论15

三、近代化的直观教具16

四、早期的音像媒体17

五、用于教育的电视19

第五节 从程序教学机器到计算机教育系统20

一、早期的教学机器20

二、斯金纳型教学机21

三、多样化的教学程序22

四、计算机加盟教育领域24

第二章 教育技术概念探究27

第一节 不断演变的名称27

一、视觉教育27

二、视听教育30

三、视听传播33

四、教育技术36

第二节 教育技术定义的描述39

一、关于技术的含义41

二、当代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42

三、教育技术实践者的任务47

第三节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53

一、教育技术学的性质53

二、坂元昂和米切尔的框架55

三、经验水平和理论水平的研究58

第三章 教育系统技术61

第一节 系统方法在教育中的运用61

一、教育系统方法61

二、宏观层面的探讨63

三、微观层面的探讨67

四、系统方法与教育技术68

第二节 教育系统工程70

一、教育系统规划71

二、教育系统设计73

三、教育系统管理74

第三节 课程开发74

一、课程开发中的技术学75

二、课程开发的基本步骤76

三、课程开发与教育技术79

第四章 教学设计83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83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83

二、教学设计的应用层次86

三、教学设计过程模式89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91

一、学习需要分析91

二、教学内容分析94

三、教学对象分析99

第三节 教学的目标和策略101

一、使用教学目标的依据101

二、编写教学目标的方法103

三、教学策略的构成105

四、制定教学策略的原则107

第四节 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109

一、评价对教学设计的意义110

二、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111

第五节 对教学设计的新探索115

一、关于第二代教学设计115

二、关于教学设计自动化118

第五章 教育传播技术121

第一节 教育传播概述121

一、传播与教育技术的关系122

二、教育传播模式124

三、教育传播系统的特性126

第二节 言语和非言语的传播129

一、言语符号的特点和功能129

二、言语符号的使用131

三、非言语符号的特点和功能134

四、运用非言语符号的基本要求137

第三节 视听传播与教学优化138

一、视听传播的意义139

二、视觉文化的符号特征141

三、视听传播优化教学的依据145

第四节 如何提高视听传播效果150

一、目的明确150

二、针对性强151

三、经济合理152

四、安排有序153

五、反馈及时可靠153

六、形象和语词相结合154

七、视听和思考相结合155

八、趣味性和科学性相结合155

第六章 远距离教育和个别化学习157

第一节 远距离教育概述157

一、远距离教育的本质特征157

二、远距离教育的优缺点160

三、远距离教育的传播系统162

四、远距离教育的主要类型163

第二节 电视教学164

一、电视教学的发展契机165

二、电视教学的办学原则166

三、电教教材的设计要求167

四、电教教师171

第三节 远距离教育的信息化模式174

一、模式的基本结构175

二、信息传递系统176

三、教学信息库177

四、教材编制系统178

五、学习中心180

六、个人学习环境180

第四节 个别化学习181

一、个别化学习的背景181

二、个别化学习的特点184

三、自学能力的培养185

四、自学方法的运用192

第七章 教育媒体技术195

第一节 教育媒体概述195

一、教育媒体的含义195

二、教育媒体的分类199

三、教育媒体的特性和功能200

第二节 教育媒体的选择204

一、媒体选择的考虑因素204

二、媒体选择的模型206

三、选择教育媒体的程序208

第三节 教学软件的选编212

一、教学软件的选取和修改212

二、编制教学软件的普遍适用原理213

三、编制教学软件的视觉要求217

第八章 常规教学媒体及其应用220

第一节 课本220

一、概述220

二、课本的特点221

三、如何选择课本222

第二节 教学板223

一、概述223

二、板书的作用和格式225

第三节 图表227

一、概述227

二、如何使用图表228

第四节 模型230

一、概述230

二、如何使用模型230

第九章 光学投影媒体及其教学应用232

第一节 光学投影教学媒体发展概况232

一、光学投影媒体发展历程232

二、光学投影媒体发展趋势234

第二节 光学投影设备236

一、幻灯机236

二、投影器238

三、电影放映机240

第三节 光学投影教材244

一、幻灯投影教材的设计和编稿244

二、幻灯投影教材制作方法248

第四节 光学投影媒体教学253

一、光学投影教学媒体的特性253

二、幻灯投影的教学功能255

三、幻灯投影的教学应用257

第十章 电声媒体及其教学应用261

第一节 电声教学媒体发展概况261

一、广播教育媒体的发展261

二、录音教育媒体的发展263

三、电声媒体教学系统264

第二节 电声教学的硬件系统265

一、有线教学广播265

二、无线教学广播268

三、录音教学媒体272

四、语言实验室278

第三节 电声教材280

一、电声教学媒体的特性280

二、电声教材的设计283

三、电声教材的编制285

第四节 电声媒体教学288

一、电声媒体的教学功能288

二、电声媒体的教学方法289

第十一章 电视媒体及其教学应用291

第一节 电视教学媒体发展概况291

一、电视教学媒体的发展291

二、录像教育媒体与电视教学系统295

第二节 电视教学系统设备299

一、电视简单原理299

二、彩色电视机与监视器304

三、电视录像媒体307

四、有线电视系统313

五、教育电视节目制作系统316

六、卫星教育电视系统318

第三节 电视教材320

一、电视教学媒体的特征320

二、电视教材的设计321

三、电视教材的创作324

第四节 电视媒体教学328

一、电视教学的类型和功能328

二、电视教学方法329

第十二章 计算机的教育应用332

第一节 计算机化教育发展概况332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332

二、计算机管理教学的发展334

三、计算机化教育的现状和趋势336

第二节 计算机教育系统338

一、计算机教育的设备系统338

二、计算机教育的软件系统349

第三节 计算机辅助教学350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原理和过程351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性和作用354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类型和功能357

四、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设计362

第四节 计算机管理教学365

一、计算机管理教学的组成和功能366

二、学习监控系统369

三、计算机辅助测试370

四、教室信息处理系统370

主要参考文献3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