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国银行系统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 综合知识 最新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全国银行系统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 综合知识 最新版
  • 全国银行系统招聘工作人员考试教材编写中心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179912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183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银行-招聘-考试-中国-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国银行系统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 综合知识 最新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银行机构概况3

第一章 银行机构3

第一节 商业银行3

第二节 我国的商业银行9

第三节 专业银行11

第四节 我国的政策性银行13

第二章 中央银行14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发展与类型14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功能16

第三节 我国中央银行的概况17

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18

第三章 国际金融体系21

第一节 世界银行21

第二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4

第三节 亚洲开发银行27

第二部分 金融相关法律法规第一章 金融相关法律知识35

第一节 金融法概论35

第二节 中国人民银行法36

第三节 我国的商业银行法38

第二章 财经、金融相关法规44

第一节 会计法律制度44

第二节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50

第三节 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54

第三部分 经济基础知识61

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61

第一节 需求供给原理61

第二节 成本、收益与利润最大化的均衡63

第三节 市场理论66

第二章 宏观经济学70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概述70

第二节 宏观经济的目标与主要衡量指标72

第三节 通货膨胀75

第三章 国际经济学78

第一节 国际收支账户及内容78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81

第四部分 金融基础知识87

第一章 货币理论87

第一节 货币概述87

第二节 货币制度87

第三节 货币供求理论89

第二章 金融市场91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91

第二节 货币市场93

第三节 资本市场94

第三章 金融工具及金融机构96

第一节 金融工具96

第二节 金融机构97

第四章 金融风险与监管98

第一节 金融风险的定义及种类98

第二节 金融风险的信息披露制度98

第五部分 财务基础知识103

第一章 会计总论103

第一节 会计基本概述103

第二节 会计等式104

第三节 会计科目和账户105

第四节 借贷记账法106

第五节 会计循环107

第六节 会计凭证108

第七节 会计账簿109

第八节 结账和对账110

第二章 财务管理知识112

第一节 财务管理的概念及目标112

第二节 财务管理的对象、内容及原则115

第三节 财务管理的环境116

第三章 财务会计报告118

第一节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118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118

第三节 利润表119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120

第六部分 计算机科学常识125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25

第一节 计算机概述125

第二节 数制与编码126

第二章 计算机系统与病毒防治128

第一节 指令和程序设计语言128

第二节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28

第三节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130

第三章 Windows XP操作系统132

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141

第五章 数据库技术基础150

第七部分 法律知识163

第一章 法学基础理论163

第一节 法的概念、本质和特征163

第二节 法的作用163

第三节 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164

第四节 法律意识与法律文化165

第五节 法律体系概述166

第六节 法律关系167

第七节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168

第二章 宪法170

第一节 宪法概述170

第二节 宪法的作用171

第三节 国家性质172

第四节 国家形式172

第五节 选举制度173

第六节 经济制度174

第七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75

第八节 国家机构176

第九节 国家象征177

第三章 民法179

第一节 民法总论179

第二节 物权183

第三节 知识产权184

第四节 人身权185

第五节 民事责任186

第四章 刑法189

第一节 刑法总论189

第二节 犯罪和犯罪构成190

第三节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191

第四节 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和犯罪既遂192

第五节 共同犯罪194

第六节 刑罚195

第七节 刑法各罪197

第五章 行政法201

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201

第二节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202

第三节 行政法主体203

第四节 行政行为204

第五节 行政责任206

第六节 行政法律监督207

第七节 行政诉讼207

第八节 行政复议210

第九节 行政赔偿211

第六章 经济法214

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214

第二节 税法215

第三节 竞争法律制度216

第四节 产品质量法218

第五节 证券法220

第六节 房地产法222

第七章 劳动法225

第一节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225

第二节 劳动基准法和工资法律制度226

第三节 劳动争议处理228

第八部分 科学与人文常识233

第一章 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233

第一节 科学常识233

第二节 科学前沿问题237

第二章 文学知识241

第一节 中国文学常识241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244

第三章 历史知识247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史247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史250

第三节 中国当代史252

第四章 地理知识255

第一节 中国自然地理255

第二节 中国人文地理261

第九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269

第一章 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269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26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270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273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273

第二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275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279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279

第二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280

第四章 认识和实践287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辩证发展287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289

第五章 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293

第一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293

第二节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社会发展动力294

第三节 阶级、国家与革命295

第四节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296

第五节 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297

第六章 毛泽东思想概论300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含义和意义300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独创性的理论贡献302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304

第十部分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第一章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309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309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科学体系311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15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315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317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32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21

第二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322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发展战略32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32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328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34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334

第二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335

第三节 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337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340

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344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和意义344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345

第三节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347

第四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和意义349

第五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350

第六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52

第七章 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356

第一节 十七大重要举措356

第二节 十七届四中全会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359

第十一部分 公文写作与处理第一章 公文写作365

第一节 公文的概念、类别和功能365

第二节 公文的文体、结构、格式和稿本366

第三节 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371

第四节 公文写作要求及语言运用372

第二章 公文处理377

第一节 公文处理及其基本任务377

第二节 公文处理责任377

第三节 公文办理程序和方法要点3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