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心理形成与政治参与行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政治心理形成与政治参与行为](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3456469.jpg)
- 林嘉诚著 著
- 出版社: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570500123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治心理形成与政治参与行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权力取向1
第一章 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权力取向的研究进展1
第一节 政治社会化的研究进展1
第一项 政治社会化的界定3
第二项 政治社会化的主体5
第三项 政治社会化的客体8
第四项 政治社会化的方法10
第五项 政治社会化的结果11
第六项 政治社会化与政治系统12
第二节 政治权力取向的研究进展14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宗旨与目的19
第二章 分析架构与研究程序21
第一节 本文的分析架构21
第一项 个人、社会因素22
第二项 政治社会化过程24
第三项 政治权力取向32
第四项 主要研究假设37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程序38
第一项 问卷的设计与修正43
第二项 本文的抽样方法43
第三项 资料分析方法43
第三章 个人、社会因素与政治社会化45
第一节 个人、社会因素与家庭政治社会化46
第一项 家庭的政治社会化46
第二项 个人、社会因素与家庭政治社会化49
第二节 个人、社会因素与学校政治社会化51
第一项 中小学的政治社会化51
第二项 个人、社会因素与学校政治社会化55
第三节 个人、社会因素与大众传播政治社会化59
第一项 大众传播的政治社会化59
第二项 个人、社会因素与大众传播政治社会化61
第四节 个人、社会因素与朋侪团体政治社会化63
第一项 朋侪团体的政治社会化63
第二项 个人、社会因素与朋侪团体政治社会化65
第五节 政治团体的政治社会化68
第一项 政治团体的政治社会化68
第二项 个人、社会因素与政治团体政治社会化71
第六节 个人、社会因素与外来文化政治社会化74
第一项 外来文化的政治社会化74
第二项 个人、社会因素与外来文化政治社会化76
第七节 政治社会化机构的相关分析78
第四章 个人、社会因素与政治权力取向84
第一节 个人、社会因素与主权取向84
第一项 主权取向的分布84
第二项 个人、社会因素与主权取向88
第二节 个人、社会因素与自由权取向89
第一项 自由权取向的分布89
第二项 个人、社会因素与自由权取向91
第三节 个人、社会因素与平等权取向94
第一项 平等权取向的分布94
第二项 个人、社会因素与平等权取向96
第四节 个人、社会因素与治权分立取向98
第一项 治权分立取向的分布98
第二项 个人、社会因素与治权分立取向102
第五节 政治权力取向之间的相关分析103
第五章 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权力取向106
第一节 家庭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权力取向106
第二节 学校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权力取向107
第一项 小学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权力取向107
第二项 中学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权力取向108
第三节 大众传播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权力取向109
第四节 朋侪团体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权力取向109
第五节 政治团体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权力取向110
第一项 政治团体(A)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权力取向111
第二项 政治团体(B)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权力取向111
第六节 外来文化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权力取向112
第七节 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权力取向113
第六章 个人、社会因素、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权力取向的逐级回归分析119
第一节 个人、社会因素与政治社会化逐级回归分析119
第二节 个人、社会因素与政治权力取向逐级回归分析131
第三节 政治社会化机构与政治权力取向逐级回归分析136
结论146
第一节 主要研究发现146
第二节 研究检讨与展望149
参考书目154
第二编 政治态度与政治参与161
第一章 政治态度与政治参与的研究进展161
第一节 政治学中有关政治态度的研究进展162
第一项 政治态度的基本概念164
第一款 政治态度的定义与功能164
第二款 政治态度的形成与改变166
第三款 政治态度的测量方法169
第二项 政治态度的主要研究途径170
第一款 一般态度、人格与政治态度170
第二款 个人、社会因素与政治态度171
第三款 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态度171
第四款 政治态度之间相关分析172
第五款 政治态度与政治行为172
第二节 政治参与的研究进展173
第一项 政治参与的基本概念175
第二项 政治参与的研究途径177
第一款 个人、社会因素与政治参与177
第二款 政治心理与政治参与178
第三款 经社结构与政治参与178
第四款 政治参与之间的相关分析180
第五款 理性抉择研究法181
第三节 研究宗旨与目的181
第二章 分析架构与研究程序183
第一节 本文的分析架构183
第一项 个人、社会因素184
第一款 个人因素185
第二款 社会因素186
第二项 政治态度186
第一款 政治功效意识187
第二款 公民责任感188
第三款 政治信任感189
第四款 政治疏离感189
第三项 政治参与190
第一款 历年投票行为190
第二款 历年投票方向190
第三款 选举参与行为191
第四款 参加政党行为191
第五款 政治消息传播行为191
第六款 与官员接触行为191
第四项 主要研究假设192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程序193
第一项 本文的抽样方法194
第二项 资料分析方法200
第三章 个人、社会因素与政治态度200
第一节 政治态度的归类200
第二节 个人、社会因素与政治功效意识206
第一项 个人、社会因素与公民能力感208
第二项 个人、社会因素与子民能力感209
第三节 个人、社会因素与公民责任感212
第一项 个人、社会因素与参与性公民责任感214
第二项 个人、社会因素与服从性公民责任感216
第四节 个人、社会因素与政治信任感217
第一项 个人、社会因素与对官员信任感220
第二项 个人、社会因素与对政策信任感222
第五节 个人、社会因素与政治疏离感224
第一项 个人、社会因素与政治无力感226
第二项 个人、社会因素与政治疏离感228
第六节 政治态度之间的相关分析231
第四章 个人、社会因素与政治参与235
第一节 政治参与行为的归类235
第二节 个人、社会因素与历年投票行为237
第三节 个人、社会因素与选举参与行为243
第一项 个人、社会因素与聆听政见会行为243
第二项 个人、社会因素与选情消息传播行为245
第三项 个人、社会因素与积极性选举行为247
第四节 个人、社会因素与参加政党行为249
第五节 个人、社会因素与政治消息传播行为252
第六节 个人、社会因素与官员接触行为256
第七节 政治参与行为之间的相关分析258
第一项 历年投票参与行为与选举参与行为258
第二项 历年投票参与行为与平时政治参与行为259
第三项 选举参与行为与平时政治参与行为260
第四项 平时政治参与行为相关分析261
第五章 政治态度与政治参与263
第一节 政治功效意识与政治参与263
第二节 公民责任感与政治参与266
第三节 政治信任感与政治参与269
第四节 政治疏离感与政治参与272
第六章 政治态度与政治参与的逐级回归分析278
第一节 个人、社会因素与政治态度的逐级回归分析278
第二节 个人、社会因素与政治参与的逐级回归分析285
第三节 政治态度与政治参与的逐级回归分析292
结论301
第一节 主要研究发现302
第二节 研究检讨与展望306
参考书目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