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污水生物处理 原理、设计与模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丹)MogensHenze等编,施汉昌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2905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98页
- 文件大小:180MB
- 文件页数:509页
- 主题词:生物处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污水生物处理 原理、设计与模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污水处理的发展1
1.1全球的卫生需求1
1.2污水处理的历史1
本章参考文献6
致谢6
第2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8
2.1简介8
2.2微生物学基础8
2.3化学计量学与热力学18
2.4动力学26
本章参考文献28
术语表29
第3章污水特性32
3.1污水来源32
3.2污水成分32
3.3BOD和COD33
3.4人口当量和人均负荷33
3.5重要成分34
3.6特殊组分35
3.7微生物36
3.8特殊污水和厂内回流液37
3.9比例39
3.10变化39
3.11污水流量40
3.12传统的家庭废物40
3.13家庭污水设计41
3.14污水和生物组分42
3.15模型变量符号43
3.16污水特性的协定49
3.17进水、生物反应器和出水成分举例49
3.18污水的“指纹”效应性49
本章参考文献51
第4章有机物去除52
4.1概述52
4.2活性污泥系统的约束条件54
4.3可生物降解的物质55
4.4稳态系统方程56
4.5设计举例61
4.6对反应器容积的要求65
4.7确定反应器的TSS浓度66
4.8碳需氧量68
4.9污泥产量69
4.10系统设计和控制70
4.11泥龄选择72
本章参考文献79
术语表80
第5章氮的去除84
5.1硝化反应概述84
5.2生物动力学85
5.3过程动力学87
5.4硝化反应的影响因素88
5.5污泥生长的营养需求95
5.6工艺设计97
5.7硝化反应设计案例99
5.8生物脱氮103
5.9设计步骤及举例112
5.10系统体积和需氧量125
5.11系统设计、运行和控制127
本章参考文献127
术语表128
第6章新型脱氮工艺134
6.1简介134
6.2侧流工艺的影响135
6.3氮循环135
6.4基于亚硝酸盐的脱氮138
6.5厌氧氨氧化140
6.6生物强化技术143
6.7结论146
本章参考文献147
术语表148
第7章强化生物除磷150
7.1引言150
7.2强化生物除磷的原理151
7.3强化生物除磷的机理152
7.4强化生物除磷工艺系统的发展和优化158
7.5强化生物除磷数学模型的发展166
7.6混合培养的稳态模型173
7.7设计实例180
7.8强化生物除磷对整个工艺系统的影响191
7.9影响生物除磷的因素193
7.10NDEBPR系统中的反硝化198
7.11聚糖菌(GAOs)201
7.12结论和展望203
本章参考文献203
致谢209
术语表209
第8章病原菌的去除216
8.1介绍216
8.2肠道病原菌的种类216
8.3污水中致病菌的存在状态221
8.4污水处理过程中致病菌及其指示生物的去除224
8.5总结234
本章参考文献234
术语表237
第9章曝气与混合239
9.1曝气技术239
9.2鼓风系统246
9.3制造商提供的数据与工艺条件之间的转换250
9.4可持续的曝气工程实践256
9.5曝气要求260
本章参考文献262
术语表264
第10章毒性267
10.1介绍267
10.2毒性的测量268
10.3毒性基质的动力学模型270
10.4毒性的处理276
10.5总结归纳281
本章参考文献282
术语表282
第11章污泥膨胀285
11.1简介285
11.2历史回溯287
11.3形态学和生态生理学的关系287
11.4丝状菌的特征及识别289
11.5目前解释污泥膨胀的一般理论290
11.6控制措施292
11.7数学模型296
11.8颗粒污泥297
11.9结论298
本章参考文献298
术语表300
第12章二次沉淀302
12.1介绍302
12.2实践中的沉淀池构型304
12.3污泥沉淀能力的测量310
12.4预测沉淀池能力的通量理论310
12.5通量理论与其他设计和运行方法综述318
12.6二沉池模拟322
12.7设计案例324
本章参考文献326
术语表327
第13章膜生物反应器328
13.1膜分离原理328
13.2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329
13.3膜处理装置的设计337
13.4商业化的膜技术340
13.5iMBR案例研究345
本章参考文献350
术语表350
第14章活性污泥工艺的模拟353
14.1什么是模型353
14.2模拟的必要性356
14.3模拟的基础358
14.4生物动力学模型的演化和发展:ASM1364
14.5ASM3369
14.6新陈代谢模型371
14.7活性污泥模型的发展历史373
14.8模拟环境377
14.9结论378
本章参考文献378
术语表380
第15章过程控制383
15.1研究的动力和动机383
15.2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扰动384
15.3控制及自动化所担当的角色387
15.4仪表及监测388
15.5动态的重要性390
15.6调节变量及执行器391
15.7基本的控制概念393
15.8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反馈控制案例394
15.9基于控制的运行费用的节省398
15.10综合和全厂控制399
15.11结论400
本章参考文献401
术语表402
第16章厌氧污水处理404
16.1污水处理的可持续性404
16.2厌氧转化微生物学406
16.3预测CH4的产量412
16.4不同电子受体的影响415
16.5COD平衡计算418
16.6固定化和颗粒污泥419
16.7厌氧反应器系统421
16.8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430
16.9厌氧过程动力学433
16.10厌氧技术处理生活和城市污水434
本章参考文献438
术语表441
第17章生物膜工艺的模拟445
17.1什么是生物膜?445
17.2生物膜模拟的目的及如何选择适宜的数学模拟方法?446
17.3假设单一限制基质且忽略外部传质阻力的生物膜模拟方法447
17.4使用JLF=F(GLF)预测生物膜反应器的运行情况456
17.5外传质阻力的影响457
17.6与生物膜脱附相结合的生长和衰亡过程459
17.7导出的参数461
17.8多组分扩散466
17.9限制性基质、微生物竞争以及反应器运行中基质可利用性的含义469
17.10 2D/3D结构如何影响生物膜性能472
17.11模型参数473
17.12模拟工具475
本章参考文献477
致谢479
第18章生物膜反应器480
18.1生物膜反应器480
18.2设计参数487
18.3如何确定最大设计流量或者设计负荷率489
18.4其他设计条件494
本章参考文献494
致谢495
术语表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