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海上画派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斯舜威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ISBN:978754730215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中国画-画派-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海上画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说不尽的“海派”(自序)斯舜威1
第一章 海纳百川:“海派”的渊源“海派”的含义4
“海派”的人文渊源7
海纳百川:上海开埠大背景下的“海上画派”11
“租界文化”与“海派”12
“海派文化”对“海派书画”的影响14
悠长的文脉:江南士大夫文化的流韵15
“海派”领袖赵之谦18
“四王”对“海派”的影响22
从“扬州八怪”到“海派”24
苏州顾氏过云楼、怡园与“海派”的因缘26
土山湾画馆:“海派”发展的重要节点30
吴友如:近代风俗画、连环画的先驱33
“月份牌”:上海滩的一张名片37
“海派”女画家风采录40
黄绍兰鬻书办学和中共“一大”代表住宿处“博文女校”40
吴淑娟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书画赈济43
“槐堂女弟子”江采44
“海派”书画家的润格45
“海派”与港台及海外中国画坛53
第二章 雨后春笋:“海派”书画社团平远山房书画会(约1792年)59
吾园书画会(1803年)61
小蓬莱书画会(1839年)62
萍花社书画会(1862年)63
飞丹阁书画社(1875年)66
徐园书画会(1889年)67
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1898年)68
海上书画公会(1900年)70
文明雅集(1909年)72
宛米山房书画会(1909年)73
豫园书画善会(1909年)74
上海书画研究会(1910年)78
青漪馆书画会(1911年)80
文美会(1912年)82
贞社(1912年)87
尚古山房(1912年)87
振青社(1914年)88
东方画会(1915年)89
广仓学会(1916年)89
天马会(1919年)90
长虹画社(1920年)91
停云书画社(1921年)91
晨光美术会(1921年)93
青年书画会(1921年)93
上海书画会(1922年)94
红叶书画社(1922年)94
稚英画室(1922年)95
白鹅画会(1923年)96
巽社(1925年)96
素月画社(1925年)97
红梨金石书画会(1925年)98
海上书画联合会(1925年)98
解衣社(1926年)99
古欢今雨社(1926年)100
寒之友社(1928年)100
白马画社(1928年)101
朝花社(1928年)102
烂漫社(1928年)103
蜜蜂画社(1929年)103
艺友社(1929年)105
观海艺社(1930年)105
长风西画研究会(1930年)105
苔蒙画会(1930年)106
时代美术社(1930年)106
中国画会(1931年)107
决澜社(1931年)109
留印社(1931年)111
白社(1932年)111
摩社(1932年)112
春地画会(1932年)112
野风画会(1932年)113
野穗木刻社(1932年)113
MK木刻研究会(1932年)115
标准草书社(1932年)115
涛空画会(1933年)116
百川书画会(1933年)116
未名木刻社(1933年)117
大地画会(1933年)118
中国女子书画会(1934年)119
力社(1936年)123
默社(1936年)123
线上画会(1936年)124
铁马版画会(1936年)124
涛社(1939年)125
清远艺社(1940年)125
中国画苑(1943年)126
绿漪艺社(1944年)126
上海美术会(1946年)127
行余书画社(1946年)127
上海美术茶会(1947年)128
第三章 薪火相传:流派、门派与同门录现象“清末海派四杰”和“晚清三大家”133
“改费”(“改派”、“费派”)140
“海上三熊”142
“二任”、“三任”和“海上四任”145
“钱派”146
“萍花九友”148
“三吴”与“江南四吴”152
“三吴一冯”154
“海上四大家”157
“海上四绝”158
“江南三大儒”(“江南三名士”)159
江南二铁(江南三铁、江南四铁)161
“竹墩三沈”163
“民初四家”164
“海上四妖”165
“北齐南邓”165
“南吴北溥”166
“南张北溥”167
“海上双璧”168
“海上花鸟四大名旦”(“江南四才子”)168
“一只眼”与“鉴定双璧”170
“张虎熊狮沈凤凰孔博古”172
“金鱼先生”与“张美人”、“张水仙”173
“民国五大书法流派”175
“吴派”175
“康派”176
“郑派”176
“李派”177
“于派”178
“民国印坛五大流派”179
“沪上四大书家”180
“民国四大书法家”181
“海派”同门录现象184
“曾李同门会”184
“二弩精舍同门录”185
“小瓶花馆同门录”186
“大风堂同门录”187
“鹿胎仙馆同学会”189
第四章 书画助赈:“海派”的经常性活动方式金继:开书画赈灾先河195
张子祥、胡公寿、任伯年等七人联合书画助赈196
书画社团的繁荣和书画助赈的勃兴197
蒲华:策划“助赈券”199
民国重大灾害书画助赈201
康有为:鬻字赈水灾205
“王菩萨”王一亭:助赈日本大地震207
1931年、1932年:特大水灾救助212
1943年:书画赈济大饥荒218
何香凝:书画救亡220
书画救亡风起云涌223
书画抗战救亡224
张善孖:出国办展为抗日230
郑午昌:“白菜”助赈234
朱屺瞻:积极助赈,拒绝日寇利诱235
新中国成立后的慈善助赈236
抗美援朝书画义卖237
四川汶川地震及青海玉树地震助赈救灾239
第五章 和而不同:“海派”的社会影响“京派”与“海派”之争245
金城与“湖社”248
“海派”对广东画坛的影响251
“岭南二居”、“岭南三杰”与“海派”252
陈师曾与吴昌硕255
陈半丁的“海派”渊源257
潘天寿在上海的收获258
徐悲鸿与上海261
“海派”时期现实主义绘画和现代主义绘画之间的正面较量263
“二徐论争”263
“徐刘论争”270
后记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