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俄翻译教程 学生用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胡谷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461840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432页
- 主题词:俄语-翻译-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汉俄翻译教程 学生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翻译的定义2
二、翻译的标准2
三、可译性和可读性3
四、源语体系和译语体系的对比3
1.汉俄词汇对比3
2.汉俄语法对比5
3.汉俄修辞对比7
4.汉俄语言文化对比8
上篇 汉俄翻译中的词汇问题11
第一章 词义的理解与表达11
第一节 符合俄语表达习惯的译法11
1.1 语义区分性较强的汉语词语的译法11
1.2 语义区分性较弱的汉语词语的译法12
1.3 汉语词汇多义现象的处理13
1.4 汉语同形同音异义现象的处理14
1.5 词汇搭配问题的处理15
第二节 俄语特有的表达手段16
2.1 俄语数量名词的运用16
2.2 俄语同位语的运用17
2.3 俄语形动词和副动词短语的运用18
2.4 俄语形容词短尾形式的运用18
2.5 俄语集合数词的运用18
练习19
第二章 汉译俄中词汇翻译的基本方法21
第一节 无等值词的译法21
1.1 音译法22
1.2 仿造法22
1.3 近似法22
1.4 省略法23
1.5 意译法23
1.6 描写法24
1.7 注释法24
1.8 不同译法的结合25
第二节 象声词和感叹词的译法26
2.1 象声词的译法26
2.2 感叹词的译法27
练习30
第三章 新词的译法32
第一节 各种结构类型汉语新词的译法32
1.1 缩写词的译法32
1.2 字母词的译法33
1.3 带某些后缀的新词的译法33
1.4 外来新词的译法35
第二节 各领域新词的译法35
2.1 社会生活领域36
2.2 外交领域36
2.3 经贸领域37
2.4 科技领域37
2.5 教育领域37
2.6 文化艺术领域38
2.7 医药卫生领域38
2.8 体育领域38
练习39
第四章 专有名词的译法42
第一节 人名的译法42
1.1 中国人名的译法42
1.2 外国人名的译法43
1.3 别名或称呼的译法43
第二节 物名的译法44
2.1 商标的译法44
2.2 航天、交通工具称号的译法45
第三节 地名的译法46
3.1 自然区域名称的译法46
3.2 行政区域名称的译法46
3.3 著名城市建筑设施名称的译法48
第四节 机构、组织名称的译法48
4.1 我国机构和组织的名称49
4.2 国际、国外机构、组织的名称49
第五节 出版物、文艺作品名称的译法50
5.1 我国出版物、文艺作品名称的译法50
5.2 外国报刊、文艺作品名称的译法51
练习53
第五章 词汇文化伴随意义的传递56
第一节 汉、俄语词汇文化意义对比56
1.1 概念意义对应,文化意义完全相同56
1.2 概念意义对应,文化(语用)意义空缺57
1.3 概念意义相同,文化(语用)意义不同57
第二节 特殊结构类型汉语词汇文化意义的传递58
2.1 用数名短语表示简称的译法58
2.2 与汉字象形有关的词语的译法59
第三节 专有名词文化意义的传递60
3.1 具有“代表人物”文化意义的汉语专名的译法60
3.2 带专名的中国特有事物名称的译法61
第四节 各领域中国特有事物名称的译法62
4.1 中国特有政治术语的译法62
4.2 中华民族文化元素的传递62
4.3 中国表演艺术领域特有事物名称的译法64
4.4 中国特有文学体裁名称的译法66
4.5 中国特有计量手段的译法66
第五节 成语的译法68
5.1 对应法68
5.2 借用法69
5.3 直译法70
5.4 意译法70
5.5 脚注法71
练习72
第六章 词汇的修辞问题75
第一节 汉、俄语共有词汇修辞手段的处理75
1.1 同义词的选择75
1.2 委婉语的译法78
1.3 迂说法79
1.4 词语搭配问题79
第二节 汉语特有词汇修辞手段的处理80
2.1 语音手段80
2.2 构词手段81
2.3 语法手段82
练习85
中篇 汉俄翻译中的语法问题91
第一章 汉俄翻译中的词类问题91
第一节 名词的译法91
1.1 汉语名词兼类问题92
1.2 名词数的问题92
1.3 只有一种数形式的俄语名词如何表达对立数量意义的问题96
练习97
第二节 动词的译法99
2.1 汉、俄语动词及物性不一致的问题99
2.2 汉语动词兼类的问题99
2.3 表示各种时体意义的动词的译法100
2.4 上下文中时体标志与动词时体意义不对等的问题104
2.5 俄语形动词和副动词短语的运用106
练习108
第三节 形容词的译法110
3.1 非谓形容词的译法110
3.2 汉语形容词兼类的问题111
3.3 俄语形容词形态变化的运用112
练习116
第四节 数词的译法118
4.1 概数的译法118
4.2 分数的译法120
4.3 小数的译法122
4.4 倍数的译法122
4.5 序数词的译法123
4.6 数量增减的译法124
4.7 汉语“数词+集合名词”短语的译法128
4.8 词类转换的译法129
练习130
第五节 量词的译法132
5.1 名量词的译法132
5.2 动量词的译法135
5.3 复合量词的译法137
5.4 名量词与名词的搭配问题138
练习142
第六节 代词的译法144
6.1 人称代词的译法144
6.2 指示代词的译法146
6.3 代词数的问题150
6.4 第三人称代词翻译中的语法问题151
6.5 汉语名词译成俄语代词的问题152
6.6 增加代词的译法152
练习154
第二章 汉语句子成分的译法156
第一节 主语的译法156
1.1 汉语特殊主语表示法的译法156
1.2 主语和比较对象不一致时的译法159
1.3 主语和名词性谓语是同一类事物或概念时的译法159
1.4 翻译时主语须省略的情况160
练习162
第二节 动词复杂谓语的译法164
2.1 连动式的译法164
2.2 兼语式的译法166
2.3 使成式的译法169
练习172
第三节 定语的译法175
3.1 描写性定语和限制性定语的基本译法175
3.2 定语的其他译法179
3.3 翻译定语时的语序问题181
练习183
第四节 状语的译法185
4.1 时间状语的译法185
4.2 方式方法状语的译法193
练习196
第三章 汉语常用句型的译法199
第一节 被动句的译法199
1.1 有词汇标志的被动句的译法199
1.2 无词汇标志的被动句的译法201
练习203
第二节 存在句的译法205
2.1 使用纯存在动词205
2.2 使用原有词义被虚化的存在动词205
2.3 使用实体动词206
练习208
第三节 判断句的译法209
3.1 一般类型判断句的译法209
3.2 特殊类型判断句的译法211
练习213
第四节 双重否定句的译法215
4.1 用俄语中的双重否定结构表达215
4.2 用俄语中具有肯定语气的句子表达216
练习217
第五节 反问句的译法218
5.1 借助语气词разве和неужели218
5.2 译为疑问句218
5.3 译为陈述句或感叹句218
练习220
第六节 包孕句的译法221
6.1 主语包孕句的译法221
6.2 谓语包孕句的译法222
6.3 定语包孕句的译法222
6.4 补语包孕句的译法223
练习225
第七节 紧缩句的译法226
7.1 含时间概念的紧缩句的译法226
7.2 含条件概念的紧缩句的译法226
7.3 含因果概念的紧缩句的译法227
7.4 含让步概念的紧缩句的译法227
练习228
第四章 汉语复句的译法229
第一节 时间复句的译法229
1.1 表示“一个分句行为时间的长短以另一个分句为限”229
1.2 表示“随着……,越来越……”229
1.3 表示“兼具对比意义的同时关系”230
1.4 表示“每当(每逢)……,总(都、就)……”230
1.5 表示“从(自从)……以来(以后),便(就、才)……”230
1.6 表示“刚(一)……,就(便)……”,“刚(要)……,就(便)……”231
1.7 表示“一个行为还未结束,另一行为已经开始”232
1.8 表示“直到……为止”232
1.9 表示“在……之前”232
练习234
第二节 条件句的译法236
2.1 一般条件句的翻译236
2.2 充足条件句的翻译237
2.3 唯一条件句的翻译238
2.4 否定条件句的翻译239
练习241
第三节 因果句的译法243
3.1 说明因果句的译法243
3.2 推论因果句的译法246
练习247
第四节 让步句的译法249
4.1 现实让步句的译法249
4.2 非现实让步句的译法250
4.3 概括让步句的译法251
练习253
下篇 汉俄翻译的基本技巧257
第一章 汉俄翻译中的转换法257
第一节 词类转换257
1.1 汉俄语词类的划分257
1.2 名词转换258
1.3 动词转换259
1.4 形容词转换262
1.5 副词转换263
练习265
第二节 句子成分的转换267
2.1 汉俄语中句子成分的划分267
2.2 主语转换267
2.3 宾语转换270
2.4 状语转换271
2.5 定语转换272
2.6 谓语转换272
练习274
第三节 反面着笔276
3.1 将肯定的语气译为否定的语气276
3.2 将否定的语气译为肯定的语气276
3.3 将肯定的语气与双重否定互译277
第四节 句型的转换277
4.1 连动句的译法277
4.2 兼语句的译法279
4.3 存现句的译法281
4.4 主动态与被动态的互译283
4.5 将人称句转译为无人称句或不定人称句283
4.6 简单句与复合句的互译285
练习289
第二章 汉俄翻译中的词量增减291
第一节 增词291
1.1 语义增词291
1.2 语法增词292
1.3 修辞增词292
1.4 逻辑增词293
第二节 减词293
2.1 语义减词294
2.2 语法减词295
2.3 修辞减词295
练习298
第三章 汉俄翻译中的词义引申300
3.1 弄清词义引申和忠实于原文的关系300
3.2 引申词义要符合俄语遣词造句的习惯301
3.3 引申词义要符合语境302
3.4 引申必须从原词的内在含义出发,结合上下文来考虑303
3.5 为了修辞的目的引申304
3.6 汉俄翻译中词义的具体化304
3.7 汉俄翻译中词义的概括化307
练习309
第四章 汉俄翻译中语体特点的体现311
4.1 功能语体的概念与分类311
4.2 实用语体的翻译311
4.3 报刊政论语体的翻译317
4.4 科技语体的翻译320
4.5 文艺语体的翻译323
4.6 讲演与口语体的翻译325
练习329
第五章 汉俄翻译中的语用改译334
5.1 保证译文接受者获得等同的理解效果334
5.2 使译文的接受者获得与原文相同的情感影响338
5.3 针对具体的接受者和交际情景进行必要的改译339
5.4 完成翻译以外的最高任务341
练习343
附录1 常用汉俄计量表达方式对照表344
附录2 汉俄译文评析(对照阅读)354
附录3 汉俄译音表401
附录4 俄汉语言对比及俄语翻译教学论文索引403
主要参考文献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