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中医整体调控医学 代表医学发展方向的中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科学中医整体调控医学 代表医学发展方向的中医学
  • 李立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1520748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74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507页
  • 主题词:中医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中医整体调控医学 代表医学发展方向的中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中医整体调控医学”是传统中医学的合理科学内核1

1.1 中医整体调控医学1

1.2 中医阴阳学说与扶阳学派4

1.2.1 中医阴阳学说4

1.2.2 扶阳学派8

1.3 中医气机升降学说与黄元御“气机升降圆”24

1.3.1 中医气机升降学说24

1.3.2 黄元御“气机升降圆”24

1.4 中医经络学说31

1.4.1 经络系统的构成32

1.4.2 经络的作用及其临床运用33

1.5 方剂的“整体调控”作用40

1.5.1 方剂的“整体综合调节”作用40

1.5.2 整体调控全息汤44

1.5.3 复法大方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策略48

第2章 “人体整体调控网络”是“科学中医整体调控医学”的基石55

2.1 现代科学与中医学55

2.1.1 复杂性科学与中医学56

2.1.2 系统生物学和信息医学与中医学64

2.1.3 分子细胞生物学是中医科学的新基础69

2.2 “人体整体调控网络”76

2.2.1 “人体整体调控网络”的提出76

2.2.2 “人体整体调控网络”的特点78

2.2.3 “人体整体调控网络”是以NEI为主导85

2.3 “人体整体调控网络”是“中医整体调控医学”的生物学基础101

2.3.1 中医“气”的科学内涵101

2.3.2 中医“证”与“人体整体调控网络”114

2.3.3 中医药对“人体整体调控网络”的调节120

2.3.4 针灸穴位对“人体整体调控网络”的调节155

2.3.5 “异病同治”机理与“人体整体调控网络”相关188

2.3.6 组分配伍中药对“人体整体调控网络”的调节196

第3章 肾命门调控系统210

3.1 肾/命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211

3.1.1 中医调控理论体系探讨211

3.1.2 肾/命门与NEI网络相关214

3.2 肾-分子细胞调控网络221

3.2.1 肾虚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胸腺轴基因调控网络223

3.2.2 肾虚证分子细胞调控网络226

3.3 临床实例240

3.3.1 补肾法防治生殖系统疾病240

3.3.2 肾衰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研究252

第4章 经络调控系统254

4.1 “经络-人体整体调控网络”经络模型254

4.1.1 “经络-人体整体调控网络”模型的提出254

4.1.2 “经络-人体整体调控网络”模型是客观存在的257

4.2 针灸机理262

4.2.1 针灸机理表述262

4.2.2 针灸足三里穴治病机理研究263

4.2.3 针灸内关穴治疗心肌缺血机理研究298

第5章 脾主运化调控系统325

5.1 中医“脾”的现代研究325

5.1.1 脾主运化与消化系统325

5.1.2 脾虚与“人体整体调控网络”332

5.2 健脾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研究340

5.2.1 益气健脾法研究341

5.2.2 温中健脾法研究353

5.2.3 运脾健脾法359

第6章 心主血脉调控系统364

6.1 心主血脉、气血相关的现代生理学基础364

6.1.1 “心主血脉”“在体合脉”体现了心血管系统中心脏泵血及血管调节功能365

6.1.2 “心主血脉”体现了心血管系统对机体的整体调节作用365

6.1.3 “气血相关”“气为血之帅”体现了神经内分泌对心血管系统的综合调控作用366

6.2 心虚证与心血管系统的内在关系368

6.2.1 心气虚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368

6.2.2 心气虚是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最基本的病理变化380

6.2.3 心功能检查对冠心病心气虚的辨证具有一定的定位、定量和定性的意义381

6.3 心气虚证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382

6.3.1 心气虚证与神经功能382

6.3.2 心气虚证与内分泌功能383

6.3.3 心气虚证与免疫功能387

6.4 中医诊治心血管系统疾病研究388

6.4.1 中医诊治心力衰竭388

6.4.2 中医诊治冠心病399

第7章 肝主疏泄调控系统410

7.1 肝主疏泄的生理病理学基础410

7.1.1 肝主疏泄机理410

7.1.2 肝主疏泄的现代生理学基础413

7.1.3 肝疏泄太过与肝失疏泄机制420

7.2 疏肝理气解郁治疗抑郁症425

7.2.1 肝郁气滞证与“现代气”425

7.2.2 四逆散方治疗抑郁症研究432

7.2.3 柴胡疏肝散方治疗抑郁症研究446

7.2.4 畅郁方治疗抑郁症研究449

第8章 肺主呼吸调控系统452

8.1 肺气虚与呼吸系统病证452

8.1.1 肺气虚证与呼吸功能452

8.1.2 肺气虚证与肺组织病理459

8.1.3 肺气虚证肺组织细胞凋亡机制460

8.2 肺虚与“现代气”461

8.2.1 肺气虚与“现代气”461

8.2.2 肺阳虚与“现代气”465

附录468

抢救脑出血的87岁岳母的日日夜夜4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