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及民族班教育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及民族班教育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0293165.jpg)
- 易先培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红旗出版社
- ISBN:978750511862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134MB
- 文件页数:324页
- 主题词:少数民族教育:高等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及民族班教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夏铸 1
第一篇 模式构建3
第1章 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的形成3
1.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在封建社会的萌芽4
2.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确立8
3.民族预科和民族班的教育内容16
4.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在民国时期的变迁18
第2章 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模式的构建背景、理论及经验24
1.教育模式的含义及其结构24
2.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模式的构建背景29
3.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32
4.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模式构建的实践经验41
第3章 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的发展51
1.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51
2.新中国成立后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58
3.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政策的演变60
4.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的恢复与重建63
第4章 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的性质、任务、作用和地位68
1.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的性质68
2.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的任务和需要解决好的特殊问题69
3.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的作用和地位75
第二篇 教育对象特点及课程构建理论与教学第5章 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和规律85
1.民族预科和民族班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85
2.少数民族学生的价值取向、生活态度及学习兴趣的特点95
第6章 民族预科和民族班的课程构建理论101
1.民族预科和民族班的课程体系构建101
2.民族预科教育的课程目标与设计113
第7章 双语教学119
1.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种类及语言使用情况119
2.双语教学的类型121
3.双语教学原则122
4.双语教学中的汉语教学和方法125
5.双语教学的效果、意义与作用128
6.双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131
7.民族预科和民族班及本科学生学习和掌握汉语文的状况132
8.汉字教学的内容141
9.汉字教学法144
第三篇 教学优化153
第8章 民族班教学优化研究的意义153
1.问题的提出153
2.民族班教学优化研究的意义157
第9章 民族班教学优化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59
1.指导思想159
2.指导原则161
第10章 民族预科的教学优化163
1.关于民族预科教育设置的必要性讨论163
2.关于民族预科教育的优化讨论178
第11章 民族班学生的学习引导195
1.对大学适应期学生内部认识结构的引导195
2.对大学基础课学习期的外部条件优化206
第12章 民族班学生的学习控制216
1.从学习过程中的困难看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学习质量控制216
2.从教育内容与教学措施的改革看专业课学习质量控制225
第四篇 德育教育与管理241
第13章 民族预科和民族班学生的德育教育241
1.民族预科和民族班学生政治思想和心理状态方面的主要特点241
2.民族预科和民族班学生的德育教育内容243
3.德育教育的原则和方法251
第14章 民族预科和民族班学生的管理257
1.民族预科和民族班学生的特点257
2.民族预科和民族班学生管理的基本原则259
3.民族预科和民族班学生管理的方法和途径262
4.发扬民族文化优势,开展校园文化活动264
5.民族预科生德、智、体的量化管理267
第五篇 教育改革273
第15章 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的改革273
1.关于办学体制的改革273
2.改革招生和就业制度274
3.教学改革275
4.课程内容改革276
5.创建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统一的育人环境,加强国内外交流278
第16章 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推动了民族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279
1.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促进了民族基础教育的教学体制改革,提高了教师的素质279
2.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较好地解决了民族基础教育所需的师资问题,转换了师资培养渠道280
3.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激活了民族基础教育僵化的培养机制,提高了教育质量282
第17章 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284
1.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推动了高等教育特别是民族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的调整284
2.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促进了高等教育模式的改革285
3.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改革286
4.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促进了高等教育扩大办学规模,提高了办学的规模效益286
第六篇 理论与创新291
第18章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目标291
1.研究的主要背景291
2.研究的方向和重点293
3.预期的目标294
第19章 理论研究的创新与成果296
1.分析并阐明了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对象的特点296
2.研究并构建了我国少数民族新的教育理论体系297
3.科学地界定了包括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在内的整个少数民族教育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确立了新的少数民族教育体系298
4.发展并构建了我国新的少数民族优化教育教学理论体系299
5.构建了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新的学习理论301
6.发现了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一些新的规律301
7.阐明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化系统与少数民族教育的关系及其规律,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教学和发展民族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302
8.为加速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乃至我国西部地区教育提供了战略对策303
9.研究的具体成果304
附录1 课题成果鉴定专家组成员307
附录2 课题成果专家组评审意见308
后记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