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骨科实验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骨科实验技术
  • 孟国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5145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154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骨科学-实验方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骨科实验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骨骼系统的发生发育与结构1

第一节 骨1

一、骨组织1

二、骨细胞2

三、骨细胞间质3

四、骨的组织结构3

五、扁骨的组织结构4

六、长骨的组织结构4

七、骨组织的形成6

八、骨组织的重吸收6

九、骨细胞谱系6

十、膜内成骨7

十一、软骨内成骨7

十二、骨内含钙情况8

第二节 软骨9

一、软骨的发生、生长和再生9

二、透明软骨10

三、纤维软骨11

四、弹性软骨11

第三节 肌腱和韧带11

一、肌腱(韧带)细胞11

二、肌腱(韧带)基质12

三、生物力学对肌腱细胞的影响12

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发育13

一、周围神经的发育13

二、脊髓的发育13

第五节 血管14

一、血管(脉管)系统的发生14

二、血管壁的基本结构与功能14

三、毛细血管基本结构与功能16

第六节 骨骼肌16

一、骨骼肌的发生与调控16

二、骨骼肌的基本结构17

三、骨骼肌的收缩机制与生物力学特点19

第二章 常用实验动物解剖21

第一节 大鼠21

一、脊柱21

二、肋骨、胸骨和胸廓23

三、前肢骨24

四、后肢骨26

第二节 猫28

一、脊椎骨28

二、肋骨32

三、胸骨33

四、前肢骨33

五、后肢骨36

第三章 怎样取材、固定、脱钙、脱水41

第一节 动物致死法的选择41

第二节 组织取材的重要性41

一、取材41

二、怎样选择合适的组织固定液42

第三节 骨组织的脱钙及脱钙液44

一、骨组织的脱钙前处理44

二、选用优质脱钙剂的标准44

三、确定脱钙终点标准44

四、脱钙后的冲洗44

五、常用脱钙液44

六、螯合剂脱钙45

七、电离子脱钙45

八、微波脱钙46

第四节 骨组织的脱水和包埋46

一、脱水程序及时间46

二、包埋46

三、组织制作切片所需程序46

第五节 骨组织的切片46

第六节 骨组织的特殊染色方法48

一、Lillie—Mallory改良的银染法48

二、Kashiwa乙二醛双染色法(1970)48

三、Dahl—McGec-Russell茜素红S法49

四、Vonhossa钙(塑料切片法)50

五、Massor-Golgner Frichrome染色(不脱钙塑料切片)50

六、作者本人改良丽春红三色法(1986)51

第七节 软骨组织染色54

第八节 不脱钙塑料包埋法58

第九节 骨组织磨片及染色61

第四章 结缔组织、肌肉组织染色68

第一节 胶原、弹力纤维及网织染色68

第二节 横纹肌染色70

第五章 周围神经组织染色76

第一节 神经轴突染色76

第二节 髓鞘染色78

第三节 溃变神经纤维染色法80

第六章 骨科常用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83

第一节 骨肉瘤动物模型的建立83

一、概述83

二、骨肉瘤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83

三、建立骨肉瘤动物模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84

第二节 乳腺癌骨转移模型的建立84

一、概述84

二、乳腺癌骨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85

第三节 神经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88

一、概述88

二、坐骨神经全切模型88

第四节 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90

一、脊髓损伤动物模型90

二、脊髓损伤动物的术后护理92

第五节 激素性骨坏死动物模型的建立92

一、激素性骨坏死动物模型的建模原理92

二、激素性骨坏死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93

三、体会与注意事项95

第六节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建立97

一、常见的骨质疏松动物模型97

二、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制备99

三、骨质疏松动物模型造模成功的判断指标101

第七节 动物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建立103

一、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要求103

二、实验动物选择103

三、退变椎间盘模型制作方法104

四、椎间盘退变模型的观察109

第八节 电离辐射致骨及神经系统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118

一、放射性骨损伤118

二、放射性脊髓损伤119

三、周围神经放射性损伤119

四、急性放射病动物模型的建立120

第九节 软骨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121

一、软骨损伤动物模型概述121

二、软骨损伤动物模型的分类121

三、常见的软骨损伤动物模型123

四、动物模型中治疗方法的回顾124

五、软骨损伤动物模型中一些重要问题125

六、应力环境对于软骨细胞的意义126

第十节 慢性骨髓炎动物模型的建立127

一、慢性骨髓炎动物模型的制备127

二、慢性骨髓炎动物模型制备经验128

第十一节 免疫性骨结核动物模型的建立129

一、骨结核模型建立的现状129

二、免疫性骨结核动物模型的制备130

三、免疫性骨结核动物模型的特点130

第十二节 骨骺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131

一、骨骺的形成和基本结构131

二、大鼠胫骨近端骨骺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132

三、骨骺损伤动物模型建立后的组织病理学变化132

第七章 细胞培养140

第一节 成骨细胞的培养140

一、成骨细胞的生物学特征140

二、成骨细胞的体外培养142

第二节 软骨细胞的培养145

一、软骨细胞的生物学特征145

二、软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148

第三节 骨髓基质细胞的培养149

一、骨髓基质细胞概述149

二、骨髓基质细胞的成骨和成软骨潜能149

三、骨髓基质细胞培养方法150

四、骨髓基质细胞的观察和鉴定151

第四节 脂肪源性干细胞的培养151

一、概述151

二、脂肪源性干细胞的分离及原代培养152

三、脂肪源性干细胞培养的心得体会152

四、脂肪源性干细胞的免疫表型152

五、脂肪成体干细胞的分化潜能153

六、脂肪源性干细胞的基因治疗154

七、脂肪源性干细胞目前所面临的问题154

第五节 破骨细胞的培养154

一、破骨细胞的培养方法155

二、破骨细胞的鉴定157

三、破骨细胞研究的相关背景159

第六节 成纤维细胞的培养164

一、成纤维细胞概述164

二、成纤维细胞培养方法164

三、成纤维细胞的鉴定165

第七节 骨肿瘤细胞的培养165

一、骨肿瘤细胞概论165

二、骨肿瘤细胞的体外培养技术166

三、骨肿瘤细胞的生物学鉴定170

四、细胞培养中的注意事项171

第八节 椎间盘细胞的培养172

一、椎间盘细胞培养的现状172

二、椎间盘细胞的培养方法173

三、影响椎间盘细胞培养的因素175

第九节 嗅鞘细胞的培养178

一、嗅鞘细胞的培养方法178

二、嗅鞘细胞的免疫化学特征181

三、嗅鞘细胞免疫学鉴定181

第十节 韧带细胞的培养(以前交叉韧带细胞为例)182

一、概述182

二、前交叉韧带细胞的体外培养185

三、不同培养方法的培养效果185

第八章 显微CT实验技术189

第一节 显微CT基础189

一、什么是显微CT189

二、显微CT与普通CT的性能差异191

三、显微CT与双能X线骨密度仪的性能差异193

四、显微CT的分类194

五、国际上比较有影响的部分显微CT196

六、显微CT的结构与原理198

第二节 GE Healthcare Locus SP显微CT204

一、GE Healthcare Locus SP显微CT性能204

二、GE Healthcare Locus SP显微CT结构功能205

三、GE Healthcare Locus SP显微CT硬件性能、参数、指标207

第三节 显微CT实验步骤208

一、显微CT实验方案的讨论、设定208

二、显微CT实验的标本准备210

三、显微CT预热212

四、显微CT扫描——Scan Control213

五、显微CT重建——Reconstruction Utility216

六、显微CT观察处理——Micro View(处理分析软件主控页面截图)222

七、显微CT测量与分析232

第四节 GE Healthcare Locus SP显微CT在骨科领域的应用239

一、不同类型骨标本的显微CT观察与分析240

二、生物材料体内降解与成骨的显微CT观察244

三、含金属植入物骨标本的显微CT观察246

四、微血管生长状况的灌注标本显微CT观察249

五、口腔牙体、牙槽骨显微CT观察分析249

第五节 显微CT应用技术探讨250

一、显微CT与传统骨切片骨形态计量评价与分析250

二、显微CT的伪影影响252

三、显微CT重建与有限元骨生物力学测试探讨258

四、显微CT的成本控制259

五、显微CT应用的适用性259

附:显微CT常用名词解释260

第九章 电子显微镜技术在骨科研究中的应用277

第一节 电子显微镜的基本介绍277

第二节 透射电镜278

一、透射电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78

二、透射电镜标本的制作279

第三节 扫描电镜281

一、扫描电镜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81

二、扫描电镜标本的制作282

三、扫描电镜的基本应用283

第四节 其他电镜技术285

一、冷冻超薄切片技术285

二、冷冻蚀刻技术286

三、负染色技术287

四、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287

五、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288

六、电镜放射自显影技术289

七、电镜X射线微区分析制样技术290

第十章 腺病毒载体在骨科实验研究中的应用292

第一节 概述292

第二节 腺病毒的制备过程292

第三节 经验和体会297

第四节 腺病毒载体的进一步改良299

第十一章 现代骨库技术302

第一节 骨库与同种异体骨移植的发展302

第二节 骨的采集技术303

第三节 骨的加工制备技术304

第四节 骨及关节软骨的贮存技术305

第五节 骨的灭菌技术307

第六节 BMP、DBM及生物源性松质骨载体的制备方法308

一、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的提取方法309

二、牛松质骨载体制备方法310

三、生物骨脱钙骨基质(DBM)的制备方法311

第七节 Ⅰ型胶原的提取方法3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