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秋笳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清)吴兆骞,(清)吴兆骞,(清)戴梓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9298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17页
- 文件大小:112MB
- 文件页数:467页
- 主题词:古典文学-作品综合集-中国-清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秋笳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秋笳集3
秋笳集小引&吴兆宜3
答徐健庵司寇书&吴兆骞5
余弟汉槎,自塞外贻书徐健庵,以所著《秋笳集》奉寄。今健庵函谋剞劂,不负故交万里之托,余为怆然感泣,赋此志谢&吴兆宽7
秋笳集 卷一9
赋9
春赋9
秋雪赋11
羁鹤赋12
兰赋14
萍赋15
长白山赋16
竹赋19
陶彭泽无弦琴赋20
秋笳集 卷二22
诗一22
晓发抚宁题逆旅壁22
山海关22
关上留别潘守戎23
出关23
榆关老翁行23
次前卫25
同诸公登中后所戍楼25
锦州道中登海边旧保障台,上有传烽桔槔25
塔山道中望海二十韵26
广宁道中作26
登广宁城望城外佛舍,因同诸公却过27
沙河道中27
次沙河砦27
沈阳旅舍赋示陈子长28
赠赤公28
同陈子长坐毡帐中话吴门旧游怆然作歌28
同陈子长夜饮即席作歌29
将发沈阳过子长饮怆然有作30
抚顺别孙赤崖、刘逸民30
发年马留别沈阳诸子30
赠海南曾生30
晓起31
城楼晓望31
过朝鸡屯31
夜宿阴沟关有怀子长31
阴沟关32
高丽营32
五日阻水年马河32
赠陈心简33
四道岭33
黑儿逤河眺望33
早发尼失哈33
次了深河水涨不得渡赋呈方楼冈34
七夕次喇伐朵洪34
喇伐道中作34
小乌稽34
大乌稽35
交河山中夜行35
过乌孙法?35
北风35
雨雪36
逤逻晚望36
海边独眺36
赠吴稚恭散骑36
径僻37
晓雁37
赵宫旧姬38
沙林道夜行闻鹤38
对月38
北渚望月38
空城中见栖鸟感而成咏39
寄怀陈子长39
寒食大雪39
可汗河晓望39
晓坐40
同德维及门人陈昭令游北山40
卞生过饮40
夜行40
沙岭晚归41
过灰扒废城41
庚子至日书怀三十韵42
赋得春风和方邵村作43
送人之浑蠢43
校猎即事44
忆旧书情寄陈子长一百韵44
见离燕48
书壁48
辛丑七夕49
过恭顺侯吴公寓斋奉赠49
赠故太常乐工申叟49
人日过钱子49
送巴参领50
曷木逤逻晓发50
送阿佐领奉使黑斤50
许康侯总戎招饮城东江上51
阿波道中同姚琢之马上作51
晓自沙岭至马耳河52
七夕陪诸将饮52
赠旧参领穆君52
送人西行52
沙岭作53
同诸公饮城东水次分韵得春字53
海郎山灵湫神女歌53
帐中夜坐54
酬子长见怀之作54
赠人55
送人从军55
上巳同钱德维、姚琢之饮江上55
席上赋得吴郡56
宫怨56
七夕56
过琢之斋57
九月八日作57
九日自木丹山归过净公兰若57
九月十六夜之密将访冯侍御炳文57
《春草园林图》歌赠友58
元旦59
赠色君59
祁奕喜初至留饮59
木参领还自西域赋赠60
三山道士工马便射赋此赠之60
送萨参领60
赠张侍郎坦公次姚琢之韵60
柬钱子方叔61
赠少年61
赠吴兴钱虞仲61
早秋陪诸公游密将山62
送人63
寄怀陈子长64
寄怀孙赤崖64
送人之梭龙64
春夜归自西郊不寐阅顾华峰旧所寄札64
咏张侍郎斋前小松65
送萨参领入都65
赠人66
瓜儿伽屯值雨,晚过村叟家宿,即事书寄孙赤崖、陈子长五十韵66
宿混同江明日立秋68
秋山观姬人采花68
送友人68
重阳夜送人西行69
九月十日雨雪达暮寄琢之69
秋笳集 卷三70
诗二70
冰井曲70
读张司空所撰《岱史》奉赠71
送哈佐领之朝鲜71
晓登东岭寄杨友声次姚琢之韵71
早春集钱虞仲斋71
马耳山中同姚琢之作72
听高小乾话秦淮旧事作72
代姬人寄赠钱茂才方叔72
送巴公子之京73
送钱丹季之松花兀喇73
少年行74
山中晚行至阿波屯宿74
张坦公侍郎斋中观白莲歌75
早秋同钱子75
秋夕同诸君饮张司空凭岚阁76
寄王总戎76
送人之羌突里街76
送友人还兀喇77
阿波山中访张子77
自密将夜归登旧宁古台77
黑林77
郊行赠雁群78
夜饮色侍中宅即事成咏78
奉送大将军按部海东78
寄钱子方叔78
张侍郎斋观山水画卷歌79
即事80
上巳许康侯招同诸君禊饮江上即席分韵得年字80
阿波山中呈安都统80
渡混同江81
送人之粤东81
咏邻姬81
晓行82
与桐柏山人82
奉送巴大将军东征逻察82
秋夜师次松花江,大将军以牙兵先济,窃于道旁寓目,即成口号示同观诸子83
城东书感83
晓望83
送人归辽东84
寄友人84
九月八日病起有怀宋既庭、计甫草,因忆亡友侯研德、宋畴三、丁绣夫84
九日84
奉寄陈相国素庵先生85
送使者之蒙古85
与刘子良阅《广舆记》,因为予话陇外地形赋此85
奉送安都统安集海东诸部,因便道阅松花江水军86
陪张侍郎坦公游西岭86
赠孔叟86
游西山兰若二十韵87
送米参领88
寺楼晓望有怀88
闻溪声有感89
送姚琢之赴兀喇89
同友人夜饮即席作歌赠之89
八月十五夜望月作90
登楼91
九日登东山,忆甲辰此日同冯炳文侍御游眺河上,钱虞仲茂才以五言长律相赠,今冯钱皆逝,溯怀畴昔情见乎辞91
野宿92
寺楼雨望怀杨友声92
赠高生92
山行有怀旧游诸子93
晚自鸡岭崖至天龙屯93
寒食日作93
芳树93
巫山高94
铜雀伎94
中山孺子妾94
结客少年场94
湘妃怨95
长门怨95
妾薄命95
将进酒95
采莲曲96
春曲96
闺怨96
与定之饮96
早秋姬人有悲落桐者感而赋此97
赠张绣虎97
同陈昭令游西山道院97
寄琢之97
山夜观打鱼98
奉送副都统安公之乌龙江98
与张绣虎饮98
王定之过99
置酒歌99
登西阁100
送友人100
九日同德维、雁群两同年西山登高100
九月十二晚观回猎赋赠萨君100
寄琢之、友声101
一蓝冈夜行101
秋日杂述101
赠友103
赠唐副帅103
题净公房103
送人之榆关103
独行城东循山至白崖104
秋夜送卞书记赴军幕105
同雁群城南泛舟至白崖口105
密将山晚归柬陈卫玉、冯玉文105
晚步原上105
晚登夭罗岭柬陈雁群106
西山阁晚眺106
夜同诸君饮江亭106
木丹山晓行106
自木丹还城作107
蒙古屯同雁群晚眺107
帐中作示雁群107
冬至怀绣虎却寄107
除夕108
鸡岭崖与王定之别108
观姬人入道歌108
山中109
帐夜109
寄赠姜京兆定庵二十韵109
封祀长白山二十韵110
秋笳集 卷四 西曹杂诗112
诗三112
序112
戊戌三月九日自礼部被逮赴刑部口占二律113
四月四日就讯刑部江南司命题限韵立成113
感怀诗八首呈家大人114
闻有家信遂成116
寄内二律116
偶成二律116
秋夜寄计甫草117
答赠丁绣夫二首117
寄怀袁文生、黄平子二子118
有感三律次陈子长韵118
送人还江南119
送姚子上还荆州119
九日同陈子长饮分韵得十五删119
即席再用前韵答赠子长119
再和子长120
感寄120
夜坐柬陈子长120
白头宫女行120
秋雁篇123
冬日同子长赋限韵立成123
冬夜同诸子饮方坦庵先生斋即席赋呈124
夜同子长过方娄冈学士赋赠124
送张绣虎南行和陈相国124
戊戌除夕偕诸子集陈素庵先生斋即席同直方、子长赋125
己亥正月朔夜同子长小饮口占125
人日同子长赋125
答赠陈子长125
正月九日同子长望月126
元夕同直方、子长赋126
春雪篇126
感示子长127
闰三月朔日将赴辽左留别吴中诸故人128
秋笳集 卷五 秋笳前集130
诗四130
序&侯玄泓130
春日篇132
金陵篇133
长安道135
洛阳道135
塞上曲135
塞下曲136
紫骝马136
刘生136
关山月136
雨雪曲137
班婕妤137
铜雀伎137
晚眺寄计甫草137
寄楚黄王涓来138
送人之越东138
杂诗138
白稊辞141
长安有狭斜行141
汉武宫词142
开元宫词142
行路难142
子夜歌143
五日观竞渡因忆楚荆144
美人篇148
金陵149
夜次京口149
扬州149
登汉阳晴川楼150
岳州150
湘阴150
君马黄151
东飞伯劳歌151
秋夜152
冠霞阁同顾茂伦、赵若千晚眺152
秋感八首152
秋日感怀八首154
赠友156
夜宴吴阊157
送康小范之广陵157
寄侯记原158
寄侯研德158
哭友158
秋夜篇158
三妇艳三首159
望远曲160
赠祁奕喜163
江楼晚晴怀丁绣夫163
登穹窿山164
赠宇三朱子164
怀侯研德164
寄远164
题穹窿道院165
席上赠张子165
上巳同丁绣夫禊饮165
七夕赠车瑞香165
秋日赠九临和既庭作166
送人归楚166
寄怀姚子上166
遗事166
送甫草入都167
赠旧李侍御、伍户曹167
题茂伦隐居167
绝句167
送宇三归楚168
同既庭、敬生、天一诸子及家闻夏集绣夫斋中169
九日舟行同既庭、绣夫兼呈敬生及家宏人、闻夏169
既庭来江城忽尔卧疾,诗以问之169
偶成169
送人还荆州170
客夜有怀170
送人之湖南170
甫草都中归赋赠170
送人归秦中171
山斋晚眺怀朱子蓉171
拟唐人《送宫人入道》171
古意171
春游172
柳絮172
送宋既庭之浙中172
湘水曲效齐梁体173
夜集赠余澹心173
赠袁文生、黄平子173
与旧史173
虎丘题壁二十绝句174
秋笳集 卷六 拟古后杂体诗178
诗五178
序一&宋实颢178
序二&陆圻179
谢吏部朓省直180
王宁朔融游邸180
江记室淹楚望180
梁简文帝纲闺思181
梁元帝绎述怀181
沈特进约三日182
范仆射云贻友182
邱中郎迟宴别183
柳吴兴恽捣衣183
庾度支肩吾侍宴184
何水曹逊示僚184
萧东阳子云望春185
虞常侍羲北伐185
吴朝请均春怨186
徐内史悱酬友186
刘秘书孝绰归沐187
刘庶子孝威咏月187
庾开府信咏怀188
陈后主叔宝禊饮188
徐仆射陵春情189
沈侍中炯自伤189
阴常侍铿送别189
张散骑正见泛舟190
江仆射总羁思190
魏特进收喜雨190
卢武阳思道赠别191
李内史德林消夏191
隋炀帝广塞宴191
杨楚公素山斋192
薛司隶道衡酬忆192
秋笳集 卷七 秋笳后集193
诗六193
抚顺寺前晚眺193
经灰法故城193
奉赠函公五十韵194
送人从军196
赠秦州李生196
陪诸公饮巴大将军宅196
送人之羌突里兼柬陈子197
读张坦公先生所撰《徵音集》却赠197
张坦公先生谈甲申岁河北讨贼之事感赋197
酬陈子长《七夕见怀》197
浚稽曲198
上巳奉陪都统安公游饮西山十韵200
赠陈生昭令200
同林生夜宿净公房,时林来自咸镜201
送人还蒙古201
冬夜伍谋公斋同钱德维作十韵202
同陈昭令过西山兰若十韵202
与友人夜饮却赠203
送金译使之朝鲜203
赠陈蓉甸203
再赠孔公204
长白山204
上京205
拟唐人《谢真人仙驾过旧山》205
送人之平远206
王昭君206
夜宿206
沙林同友人登完颜故台207
会宁道中有古墟墓赋此吊之207
送巴参领之挐洛207
三月十二日河上口号207
奉赠封山使侍中对公208
赠滇令巴郡叶明德208
咏鹰209
奉赠大将军巴公209
奉赠副帅萨公209
茧虎210
鲞鹤210
蝉猴210
赠陈昭令210
观猎赠陈昭令211
猎后再赠昭令211
都统郎公奉使塞外,赋此奉赠211
送人之鸦青江212
送陈昭令之兀喇十韵212
春暮江上冻解,同诸君放舟至白崖口,赋示十韵213
奉寄安大将军三十韵213
寄顾梁汾舍人三十韵215
杂感216
读古人诗有感217
混同江217
拟唐人《御沟新柳》217
赠陈蓉甸十韵218
郎公将还京师,赋此奉送218
奉酬徐健庵见赠之作次原韵218
集成侍中容若斋赋得《柳毅传书图》,次俞大文韵219
春夜闻弦索219
咏史220
月夜220
秋笳集 卷八 杂著221
表221
拟久旱祷雨天坛甘霖协应贺表221
序222
方与三《其旋堂诗集》序222
孙赤崖诗序224
慎交二集225
书225
戊午二月十一日寄顾舍人书225
与计甫草书228
补遗230
李侍御枉驾,因留小饮230
寿郭明府230
送丁泰岩晋秩开府之任湖南二十韵231
明妃曲232
咏笼莺应教232
戏赠232
登楼有怀成容若233
和凯公送令兄侍中扈从之作233
赠叶长民233
跋233
归来草堂尺牍237
示兆骞237
家书第一240
家书第二241
家书第三241
家书第四242
家书第五244
家书第六246
家书第七249
家书第八250
家书第九251
家书第十253
家书第十一254
家书第十二255
家书第十三257
家书第十四258
家书第十五259
与顾华峰书260
寄电发261
奉吴耕方书264
致李棠264
答陆令书265
致成侍中容若265
答王虹友265
致容老266
致刘道台267
致卜令267
致王司成268
致立斋268
跋一269
跋二270
跋三271
附录一 传记资料272
明故湖广永州推官燕勒吴公墓志铭272
吴靖誉先生墓志铭274
吴晋锡传附276
孝廉汉槎吴君墓志铭276
吴兆骞传278
《震泽县志》卷十九278
吴兆骞诗附传279
松陵四子传之一279
《秋笳附编》序280
松陵四先生画像之一282
吴兆骞传282
吴兆骞传赞283
《国朝先正事略》卷三十八283
《昭代名人尺牍》小传卷七283
《吉林通志》卷一百十五284
附录二 著述考略&李兴盛286
甲、兆骞著述今存者286
乙、兆骞著述已佚者289
丙、兆骞著述讹传者292
附录三 诗文辑佚294
赠门西打嗒294
送沈雪樵归苕中,兼怀朱朗诣、殳山夫诸子294
阊门泊舟口号294
送严伯玉之惠阳295
赠张璩子295
驿壁题诗295
采桑子 寄妹,起句用合肥公来札中语296
生查子 古意297
念奴娇 家信至有感297
天东小纪297
致宋既庭书298
耕烟草堂诗钞301
耕烟草堂诗钞 卷一301
古意五首301
随家严赴诗社,与钱牧斋、杜于皇、程穆倩、汪湛若诸前辈赋淮阴钓台,得寒字303
漂母祠303
重经漂母祠304
古庙304
登报恩塔304
赤壁怀古304
登黄鹤楼305
登岳阳楼305
范蠡305
看马305
看剑306
北风行306
题画307
四皓行307
陪射308
公无渡河308
猛虎行309
西域进狮歌309
曝书310
出狱口占311
兵车口占311
望山海关311
叶家坟311
烽台晚眺312
早行312
题高桥酒肆壁312
出关行312
铁岭回沈313
佳公子招游郊野,座中赠陈省斋梦雷、杨玉斧瑄两太史313
题省斋小照314
赠龚默识314
饮胡将军宅314
赠李铁丸315
夏日游杨园315
送别万子316
送铁岭许明府进应召入都316
南塔柳阴下口占317
题画赠陈太史省斋317
送王司马台铉之任荆州317
赠宗藩艾将军318
送王子回京318
耿明府宴集318
寄赠天津道范某319
三清观320
舞刀歌320
九月廿一夜震霆大雪,因述长句321
冬日322
题布袋和尚322
题林刺史益长小像322
寄赠陈超千323
元夕雪323
春园夜集323
云岩飞瀑323
招游春郊即席分赋323
耕烟草堂诗钞 卷二325
赠江且庵325
吴孝廉招饮和李太史根庵韵326
人日326
春日怀陈太史省斋326
坠驴行326
题布袋和尚327
题画罗汉327
题画329
闭门329
送僧329
祝王明府母寿329
赠吴羽士330
大水歌330
李太史根庵蟠招饮榴花前即事戏歌331
雪后访杨太史玉斧醉中口占331
寄怀江都熊明府332
赠陈子天阶332
大堤踏月332
御园春望333
失题333
冬夜即事和陈侍御韵333
喜得333
寄怀江都熊明府334
景祐晓钟334
李太史私酿清甘,伪言远致,因为长句戏之334
题马334
送江且庵入都335
独游335
北镇庙立碑335
霪雨337
游千山杂咏337
逢子先上人339
赋得“欸乃一声山水绿”339
冬至后二日送杨西侯入关步韵339
梅花书屋339
结筏行340
题画赠人340
松山寺340
纳凉341
题《江村积雪图》341
芍药花分赋拈得七言长律341
巢大司寇寄斋斋中畅观书画341
题《山樵叠障图》342
秋山闲步343
王北?343
哭罗沧来344
甲申元夕巢大司寇寄斋以柏叶露和梅花酒饮松涛阁下,同人分赋得操字344
孟夏望前南郊柳林宴集分韵345
赠李秀才振先345
题《芦岸双蟹图》346
宴集南郊遇雨346
赠王大京兆国安346
赠347
合营寨349
赠顾大宗伯八代349
戏题施美人350
赠严敬夫351
题某翁画351
送施进士汉仪云翔就诠351
忆梅351
耕烟草堂诗钞 卷三353
图司寇定斋惠墨353
赠江致盈353
为张建侯进士写照竣赋此赠别354
望北楼泛槎二首354
雪菊355
题画四绝355
渟潦澄翠355
雉堞悬溜356
茅舍书声356
西邻茂树356
万井朝烟356
千甍夕照356
送高圣玺归里357
杨地一招饮,雪化水阻不得赴,戏成简寄357
元夕前三日林子花烛,是日雪357
无题357
题画358
题画358
题《十美图》358
寄赠359
送魏君宜归南昌359
七夕夜坐,亨儿云丑时立秋,求作一首359
岁暮言怀359
春游360
秋海棠360
游复园观海360
图司寇定斋赠墨竹,因为长句360
携幼子高赴邻约361
除夕361
元日362
开原八景362
纪事363
登闾山绝顶363
妆台364
题画364
和栖一和尚韵364
题栖一僧《骑鹿采芝小照》365
秋怀365
送谢霖雨入关365
送某提兵征策旺366
哭蔡忠怀366
哭色员外林二首366
题拥翠亭367
赠金怡庵医士367
送某往山东祝某寿367
送多户曹缄斋允俄晋秩给谏368
寄赠368
看山368
寿词寄江定某369
月夜听松涛369
鸟道杖藜369
某人过访370
和沈天庵韵370
赠邱鲁瞻入滇370
题画用励某生371
介石371
大雪断炊371
了如上人371
送范树山归蓟州371
望北楼372
美人372
立春372
和文学使志鲸《边城早秋》373
赠曹广文德览373
送鲁广文霞峰之桐乡县任374
代张孝廉可宗祝文学使六十寿374
喜龚别驾节孙来自锦水375
赠蒋孚公尊公寿375
咏燕四首376
题画377
赠杨茂林377
寄赠377
悼马377
赠静大师378
题米家山378
赠黄岁登378
耕烟草堂诗钞 卷四380
七十自寿十首380
博宗人尔和榷使枉顾382
赵南村见顾382
刘孝子子超索书歌382
西征闻捷三首383
辛丑三月望后一日闻亨儿成进士五百字384
题画梅386
题画386
过徐医386
香秋海棠八绝387
青388
黄388
赤388
白388
黑389
满城风雨近重阳389
听莺390
探泉390
菊390
雨后课耕391
赋得列嶂明霞391
霁雪391
观获391
赠芳园主人392
听琵琶392
题画393
送发灵和尚393
寄孟斯美394
寄怀贺有廉御医394
寄怀陈太史省斋梦雷394
医巫闾山395
题画杂咏395
送卞庆公任宁州牧395
浑河晚渡396
春日泛舟沈水396
宝光寺396
黄山秋猎396
开城霁后望雪397
赠杨子397
赠朱文宗升任397
春郊即目397
关山月398
古意398
送别398
夜坐同缪子、唐子分得开字二首398
不寐得归字同缪子399
失题399
立春399
赋得“不知秋思在谁家”399
赠山中邱隐居400
刘洪扬嫔女歌400
赠施子从国?南归称尊公寿401
塔湾落雁401
天坛松月401
龙石观莲401
人日402
某人枉顾402
赠承德李明府402
夕阳归牧402
答袁孝女403
寄陈太史省斋梦雷403
远山樵唱403
初冬看近山红叶404
送李青岩入都404
题朱玉端小像404
赠宁远李州牧404
艾公子明德招饮405
寿李明府405
跋一407
跋二408
耕烟先生传&金兆燕409
附录413
戴梓传413
戴文开制军用品414
科学家戴梓之流徙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