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思想史 下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思想史 下卷
  • 张岂之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025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4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思想史 下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五编 宋元编581

概述581

第一章 理学思潮的兴起583

第一节 理学的产生583

第二节 理学思想的特点587

第二章 荆公新学与理学思想595

第一节 “荆公新学”595

第二节 王安石的五行说与元气论597

第三节 王安石的“耦”中有“耦”的思想599

第四节 王安石的人性学说601

第五节 王安石的政治思想603

第三章 北宋理学的流派及思想(上)606

第一节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和《易通》606

第二节 北宋初期的象数学及邵雍的思想615

第三节 朱震及其《汉上易传》619

第四章 北宋理学的流派及思想(下)623

第一节 张载的思想及其关学学派623

第二节 程颢、程颐的思想及其洛学学派636

第五章 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646

第一节 朱熹的生平及其著述646

第二节 朱熹的天理论649

第三节 朱熹的心性学说652

第四节 朱熹的存理灭欲思想655

第五节 朱熹的历史观658

第六章 陈亮、叶适的功利主义思想661

第一节 陈亮的生平及其政治和学术活动661

第二节 陈亮与朱熹的论辩663

第三节 叶适的生平及其与理学的分歧667

第七章 陆九渊的心学体系671

第一节 陆九渊的生平671

第二节 陆九渊的心本论673

第三节 陆九渊的简易工夫675

第四节 鹅湖之会与朱陆之争678

第八章 元代思想概述682

第一节 元代理学的延续682

第二节 赵复、许衡及其思想的异同684

第三节 刘因、吴澄及其思想特色689

第四节 邓牧的社会思想694

第五节 黄震与理学相异的思想倾向696

第九章 宋元时期的宗教698

第一节 宋元时期的汉地佛教698

第二节 宋元时期的西藏佛教703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道教708

第十章 宋元时期思想史料介绍716

第一节 宋元时期的经学著述716

第二节 宋元时期主要思想家的著作718

第三节 研究宋元思想及思想家生平的史料722

第四节 宋元时期大藏经和道藏的编纂723

第六编 明清编727

概述727

第一章 明代的朱学统治与王学的崛起729

第一节 明初的朱学统治729

第二节 明中叶王学的崛起733

第三节 《大学》古本是王学背离朱学的理论起点736

第二章 王守仁的主要思想740

第一节 王学“三变”740

第二节 致良知742

第三节 “知行合一”说748

第三章 罗钦顺、王廷相对理学的批评752

第一节 罗钦顺的生平与著作752

第二节 罗钦顺的理气与道器论753

第三节 罗钦顺论心学及禅学757

第四节 王廷相的生平及其思想760

第五节 王廷相的气本论762

第六节 王廷相的人性论及知行观765

第四章 明末学术思想的分化及清初思想768

第一节 阳明学派的特点与王学的分化768

第二节 李贽对封建专制思想的抨击775

第三节 明末党社运动与刘宗周思想779

第四节 陈确对理学的批评784

第五节 博学的思想家——方以智787

第五章 黄宗羲的思想792

第一节 简释“实学”792

第二节 黄宗羲的生平及其著作794

第三节 《明夷待访录》的社会思想796

第四节 黄宗羲对理学的批评799

第六章 顾炎武的思想803

第一节 顾炎武的生平803

第二节 顾炎武对理学的批评及其学术上的成就806

第三节 顾炎武的学术作风与治学方法812

第七章 王夫之对古代思想的总结与贡献816

第一节 王夫之的思想特点与思想来源816

第二节 王夫之对张载自然观的评论820

第三节 王夫之对理学及佛老思想的改造825

第四节 王夫之的历史观830

第八章 颜李学派的思想835

第一节 颜李学派的思想特色835

第二节 颜李学派的人性论与伦理观838

第三节 颜李学派的教育思想841

第九章 清代的学术和思想(上)845

第一节 18世纪清代学术思想概况845

第二节 专门汉学的产生及其成就848

第三节 戴震的思想851

第十章 清代的学术和思想(下)856

第一节 章学诚对专门汉学的批评856

第二节 专门汉学的后期发展与汪中的思想860

第三节 焦循与阮元的思想863

第十一章 明清时期的宗教思想870

第一节 佛教与道教870

第二节 回回教与天主教876

第十二章 明清时期思想史料介绍881

第一节 明清时期思想史料的概况881

第二节 明清时期的主要思想家史料883

第七编 近代编897

概述897

第一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社会思潮899

第一节 中国近代的开端及其思想史意义899

第二节 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902

第三节 龚自珍的批判精神904

第四节 魏源的经世致用思想907

第二章 中西思想的碰撞与中体西用910

第一节 洪秀全与洪仁玕的思想910

第二节 早期洋务派的思想913

第三节 中体西用的出现和演化917

第四节 维新变革思想926

第五节 西学东渐引发的思想对抗940

第三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传入的西学949

第一节 传教士与西学的传入949

第二节 李善兰与自然科学思想955

第三节 严复与社会科学思想959

第四章 民族民主革命与思想文化革新968

第一节 辛亥前夕的思想变化968

第二节 章太炎的革命思想与国学建树976

第三节 孙中山的民族民主革命思想983

第五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988

第一节 文学革命与新文化运动988

第二节 五四爱国运动992

第三节 思想领域的争鸣994

第四节 《学衡》与国学重构1001

结语1005

第六章 近代思想史料介绍1007

第一节 原始资料及其出版状况1007

第二节 汇编资料及其出版状况1017

第三节 资料运用与研究状况1019

后记10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