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业通史 宋辽夏金元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曾雄生著 著
-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918页
- 文件大小:221MB
- 文件页数:9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农业通史 宋辽夏金元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论 宋、辽、夏、金、元时期的国家、农业、农村与农民1
一、历史概述2
二、农业经济4
三、农村组织9
四、农牧民16
五、农民社会的异动30
六、宋元农业史研究现状33
第一章 农业生产的社会与自然环境46
第一节 政治形势46
一、南北对峙与战争不断46
二、民族冲突与融合48
第二节 社会状况52
一、两宋人口、人口分布、阶级构成52
二、辽、夏、金人口、人口分布、阶级及民族构成67
三、元代人口、人口分布、阶级及民族构成75
第三节 自然环境78
一、气候冷暖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79
二、草场南移和北部农耕线的收缩85
三、自然环境的变化与经济重心的南移87
四、岭南的生态环境与农业90
五、自然灾害的增多与加剧94
第二章 农业政策和农业生产108
第一节 两宋的农业政策、农官制度和农业生产108
一、北宋的农业政策108
二、北宋的农业生产117
三、宋廷南渡后的农业政策和农业生产122
第二节 辽、夏、金的农业政策农官制度和农业生产127
一、辽的农业政策和农业生产128
二、西夏的农业政策和农业生产136
三、金的农业政策和农业生产137
第三节 元的农业政策、农官制度和农业生产143
一、从“空其野为牧地”到“劝农”的政策转变143
二、元代的农官设置147
三、劝农措施148
四、农业生产152
五、宋元劝农效果评价155
第三章 土地制度和租佃关系159
第一节 两宋的土地制度和租佃关系159
一、官田和民田160
二、土地自由买卖和“不抑兼并”164
三、契约租佃关系逐渐普遍和定租制的出现167
第二节 辽金的土地制度和租佃关系174
一、辽“头下军州制”与“投下户”174
二、辽代燕南地区的土地制度177
三、西夏的土地制度178
四、金东北地区的牛头地制度179
五、金代“猛安谋克”在中原地区的占地方式与租佃制的发展180
第三节 元代的土地制度与租佃关系185
一、官田和民田185
二、蒙古贵族强占土地与经营方式191
三、中原地区汉人地主的土地占有与驱奴的使用193
四、江南地区南人地主的土地兼并与租佃制的盛行195
第四章 农业税赋200
第一节 两宋的农业税赋和徭役200
一、赋税200
二、徭役206
三、积弱积贫局面形成与越来越重的农业税赋208
四、“熙丰变法”中的农业税赋主张216
五、宋廷南渡后的农业税赋219
第二节 辽、金、夏的税赋制度226
一、辽的税赋役制度226
二、金的税赋制度231
三、西夏农业租税233
第三节 元的农业税赋和徭役237
一、北方的丁税、地税238
二、南方的夏秋两税239
三、元朝的科差制度240
四、茶税、棉税和畜牧税241
五、田赋的附加和预征242
六、和籴、和买243
七、徭役243
第五章 农田水利的开发247
第一节 北宋的农田水利248
一、北部地区农田水利的开发248
二、北宋南方农田水利的兴建259
第二节 南宋的农田水利267
一、南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较快发展267
二、田塘配套形成特点270
第三节 宋代水利建设的劳力和资金来源271
一、劳力272
二、资金274
第四节 辽、西夏、金的农田水利277
一、辽代关于幽州农田水利兴罢的争议277
二、西夏的农田水利278
三、金的农田水利280
第五节 元代农田水利的开发282
一、旧有农田水利的修复282
二、扩大渠灌规模283
第六章 土地利用上的重大变化288
第一节 北方土地的垦复与利用289
一、宋代北方的屯垦与淤田289
二、沙漠中的绿洲和草原上的插花田294
三、金元的区田试验294
四、元代的屯垦296
第二节 南方丘陵山地的土地利用302
一、唐宋时期的畬田与畬田民族的历史走向302
二、梯田312
第三节 低地滨水地区的土地利用317
一、围田、圩田和柜田317
二、架田323
三、涂田327
四、沙田327
第四节 占湖为田与退田还湖328
一、围湖由“非法”变“合法”328
二、盗湖为田——以鉴湖为例328
三、复湖、废湖的争辩329
四、围湖的恶果330
第五节 城市与农业332
一、城市中的农业状况333
二、城市农业发生的原因及性质343
三、城市对农业的贡献344
第七章 农器创新与发展353
第一节 改进农具353
一、钢刃熟铁农具的创制353
二、木质农具354
三、农具的种类与耕犁的改进354
四、人力开垦农具358
第二节 新制农器360
一、?刀和趟头360
二、水稻移栽和中耕农具361
三、耧锄373
四、粪耧373
第三节 水力、风力的利用及水利灌溉工具设施的发展374
一、水力和风力的利用374
二、提水工具多样化375
三、翻车375
四、筒车377
五、翻车和筒车的文献记载及分布379
六、水车的主要功能382
第四节 农产收获、加工器械的发展384
一、收获工具的创制384
二、脱粒、扬谷器具的发展388
三、谷物加工器具与设施的改进388
第五节 关于雨量器发明的历史考证391
一、中国古代雨泽上报制度和尺度雨量观念的形成392
二、雨量器的发明397
第六节 辽、夏、金的农具400
一、辽代的农具401
二、西夏的农具403
三、金代的农具403
第八章 种植业的新格局406
第一节 作物结构经历重大变化406
第二节 水稻地位的提升407
一、政府和官员在水稻推广中的作用408
二、南方水稻种植的发展410
三、北方水稻种植414
第三节 麦类种植范围在扩大429
一、北方是中国小麦的主产区429
二、麦类在南方的发展430
第四节 高粱和其他杂粮作物434
第五节 多熟种植的较快发展436
一、多熟种植较快发展436
二、南方稻麦两熟种植制度逐渐形成437
三、宋代的早稻、晚稻及双季稻456
四、其他形式的耕作制478
第九章 大田耕作栽培技术481
第一节 南方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481
一、耕、耙、耖等工具配套应用482
二、整地技术487
三、育秧技术489
四、插秧技术492
五、耘、耥及烤田497
六、水稻直播栽培505
七、宋人对于南方各地农业技术的比较506
八、宋元时期对于水旱轮作的论述511
第二节 北方旱地耕作技术的继续发展512
一、整地技术的进步512
二、辽的“垄作法”515
三、金的区田法515
四、砘种516
五、北方中耕技术精细化517
六、南北耕作的不同特点518
第三节 肥料的积制与使用518
一、肥源和肥料积存519
二、土壤肥料学说的发展523
三、合理施肥524
第四节 品种所代表的生物技术526
一、品种增多,类型各异526
二、占城稻的引种528
三、黄穋稻的作用533
第五节 粮食亩产量的推测537
第十章 经济作物及经济林木543
第一节 衣着原料生产:蚕桑、棉、麻543
一、蚕桑业的分布543
二、桑树种植547
三、棉花引入内地和植棉业的发展550
四、苎麻的种植558
第二节 油料和糖料作物561
一、油菜561
二、甘蔗562
第三节 茶与药564
一、宋代茶业趋于兴盛564
二、植茶地域的发展变化564
三、植茶技术568
四、草药的栽培571
第四节 园艺作物573
一、蔬菜573
二、果树584
三、花卉598
第五节 林业的发展608
一、林木供应趋紧608
二、森林砍伐严重609
三、林政610
四、经济林木的种植和经营612
五、造林技术613
第十一章 动物养殖业616
第一节 宋、辽、夏、金、元的养畜业619
一、两宋的养畜业619
二、辽、夏、金时期的养畜业632
三、元的养畜业648
第二节 兽医业的较快发展660
一、牧养上下监660
二、民间兽医常顺660
三、家畜疾病的认识与治疗661
第三节 蚕业与经济昆虫的养殖663
一、重点蚕区由北方转向南方663
二、养蚕从多方面得到改进664
三、养蚕工具667
四、宋元时期野蚕茧丝的利用668
五、经济昆虫的饲养669
第四节 水产业趋于繁盛672
一、养鱼业的发展673
二、鱼苗供应和运输674
三、鲜鱼长途运输675
四、人工育珠676
五、贝类人工养殖676
六、金鱼的饲养677
第十二章 农产品交易和农业文化交流680
第一节 交通条件的改善与农产品交易680
第二节 农村集市的农产品交易682
一、乡村集市的发展与农村初级市场683
二、镇市与农村中心市场687
三、集市农产品交易的特点690
四、乡村粮食投机692
五、农村市场的作用695
六、农村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局限698
第三节 都城的农产品交易699
一、繁荣的都城农畜产品交易699
二、城市中的粮食投机活动703
三、都城农产品交易的特点705
第四节 分立政权间的边贸交易709
一、贡使贸易710
二、官办榷场的交易711
三、边境贸易的内容与特点717
第五节 农产品的海外贸易与交流720
一、海外贸易的扩大720
二、中外农业的交流724
第十三章 农书与农学734
第一节 专业性谱录类农书的农学成就735
一、《禾谱》和《农器谱》735
二、茶叶类谱录著作744
三、花卉类谱录746
四、果树及林木类谱录751
五、蔬菜类谱录756
六、《糖霜谱》758
七、园艺谱录著作中的生物学知识759
八、秦观《蚕书》761
九、《救荒活民书》及《田家五行》763
第二节 《陈旉农书》765
一、地方农书的涌现765
二、陈旉766
三、《陈旉农书》的主要内容767
四、《陈旉农书》的农学成就769
第三节 元代的三大农书783
一、《农桑辑要》784
二、《王祯农书》794
三、《农桑衣食撮要》807
第四节 劝农文和耕织图810
一、劝农诏书和奏议810
二、劝农文811
三、耕织图816
第十四章 农业文化818
第一节 农业与宋元时期民众的物质生活818
一、主食品种819
二、蔬果及肉食826
三、酒文化与茶文化832
四、观赏动植物837
第二节 哲学与农学的互动838
第三节 宗教信仰与农业848
一、宗教与农业经济848
二、农业中的宗教活动852
三、占候855
第四节 文学艺术与农业860
一、农事诗860
二、农谚864
三、绘画865
第五节 科学技术与农业874
一、印刷技术发展与农书的刊刻874
二、沈括对农业的论述875
三、《数书九章》与农学878
四、手工业技术与农业发展883
五、天文、地理与农业883
结论888
一、宋元农业史的简要回顾888
二、宋元农业史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地位896
参考文献904
索引910
后记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