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律实证研究方法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法律实证研究方法 第2版
  • 白建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律实证研究方法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少一点“我认为”,多一点“我发现”1

第1章 法律观察17

1.1法条也实证?18

1.2三部刑法的统计观察19

1.3建个数据库来观察你的研究对象23

1.4四级罪:划分与归类24

1.5类型化处理的规则:互斥与周延27

1.6除了纯正就是不纯正?28

1.6.1不作为犯罪的外延边界29

1.6.2法定不作为犯的基本类型30

1.6.3法定不作为犯的形式特征32

1.6.4法定不作为犯的内容特征37

1.6.5法定不作为犯的经验定义及其意义38

第2章 违法观察41

2.1学术研究与证据意识42

2.2个案观察与归纳43

2.3道德冒险:从个案观察到全景观察48

2.4绝对数与相对数:法律现象的简单描述52

2.5区群缪误:关于分析单位的常见错误56

第3章 司法观察59

3.1样本意识60

3.1.1抽样原理61

3.1.2抽样方法61

3.1.3误差对策63

3.2法官何以说不?66

3.2.1变更结果的观察67

3.2.2相关因素的观察71

3.2.3变更罪名的限制性操作74

3.3均值比较75

3.3.1均值过程75

3.3.2单样本T检验过程77

3.3.3独立样本T检验过程79

3.3.4配对样本T检验过程81

3.4发现法官的集体理性:裸刑均值研究82

3.5找到代表性案例:量刑参数研究87

3.6分类汇总95

3.7时间差:案件持续时间97

3.7.1案件平均持续天数98

3.7.2案件持续性的地区比较99

3.7.3案件持续性的部门比较100

第4章 法律分析101

4.1变量层次:从定性到定量102

4.2交互分析:实证分析的“AK4 7 ”104

4.2.1解释与预测105

4.2.2相关程度109

4.2.3形成新的量化组合111

4.3罪名体系的量化组合112

4.4罪刑关系的全景量化115

4.5生命刑法:视而不见的法律信息119

4.6法社会学:立法者听谁的?121

4.7详析分析:用交互分析的升级版解读婚姻成败125

第5章 违法分析133

5.1防患于未然134

5.1.1违法危害性的量化描述134

5.1.2违法规律的发现与利用135

5.1.3违法者的个体测量136

5.2企业违法的法律风险评估137

5.2.1银行诉讼的价值阶梯137

5.2.2价值阶梯的量化141

5.2.3败诉率与业务环节141

5.2.4败诉率与风险来源142

5.3金融犯罪的规律与预测144

5.3.1.得逞率与被害性147

5.3.2消极发现率与被害性152

5.4问卷调查156

5.4.1数据采集方法156

5.4.2方法选用原则158

5.4.3问卷设计的“九定”159

5.5银行职务犯罪问卷调查162

5.5.1行为倾向测量162

5.5.2主观因素测量163

5.5.3受罚预期测量164

5.5.4因素影响力测量166

第6章 司法分析171

6.1有利被告的统计数据172

6.2司法解释背后174

6.3累犯升格:均值和交互分析的组合运用178

6.4 logistic回归分析181

6.5用logistic分析死刑适用的影响因素187

6.5.1死罪圈、死刑圈与死缓圈187

6.5.2法律解释观189

6.5.3“示范性案例”与分析框架190

6.5.4死罪阶梯中的法官释法192

6.5.5回到法律解释学199

第7章 法律检验201

7.1应然与实然202

7.2罪刑法定:坚硬的理论,弹性的规则203

7.2.1罪刑法定的一个内在矛盾203

7.2.2弹性刑法的界定204

7.2.3中外刑法中的弹性规则205

7.2.4弹性刑法的内在分析208

7.2.5弹性刑法的风险分析210

7.3妓女与修女:法的立场213

7.3.1怎样观测法的价值倾向213

7.3.2假设的理论含量214

7.3.3假设的建立与检验216

7.4几个盗窃等于一个杀人?221

7.4.1转换原理223

7.4.2误差原理225

7.5罪刑均衡实证研究227

7.5.1应然之罪228

7.5.2实然之罪243

7.5.3均衡性检验的发现248

第8章 违法检验261

8.1 P值:“有数”未必可信262

8.2相关与回归264

8.3作为结果:犯罪率的归因270

8.3.1问题与假设270

8.3.2检验逻辑与测算过程272

8.3.3结果讨论280

8.3.4方法看点:检验的可重复性283

8.4作为原因:罪对刑的影响284

8.4.1罪与刑:自变量与因变量285

8.4.2结果与讨论:法律并非全部288

8.5归纳法:检验逻辑的精髓291

8.5.1量刑情节只是量刑的“辅料”291

8.5.2故意杀人案件的量刑294

第9章 司法检验303

9.1操作化:复杂假设检验方法304

9.1.1概念操作化304

9.1.2理论操作化307

9.2计算变量308

9.3大词也量化:公正的可检验性311

9.3.1被害人平等:报应重于预防312

9.3.2受刑人平等:同案同判314

9.3.3原被告平等:裁判中立316

9.3.4结论:公正在于平等319

9.4证券执法实效和制度成本320

9.4.1“惩戒实效”的操作化320

9.4.2样本的类型分布322

9.4.3从违法暗数看惩戒实效322

9.4.4从查处速度看惩戒实效323

9.4.5从程度均衡性看惩戒实效326

9.4.6从再犯率看惩戒实效335

9.4.7结论与建议336

9.5怎样获得可比性:量刑情节的幅度337

9.6无罪研究:简单的往往是有力的342

9.6.1怎样理解无罪率343

9.6.2潜见的形成及其对判决的影响345

9.6.3研究样本及分析347

9.6.4四类背景信息下的司法潜见349

9.6.5从无罪看有罪357

参考文献361

致谢3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