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对仗艺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对仗艺术
  • 陈劳生编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89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5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对仗艺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律诗对仗的分类1

一、对仗的分类1

(一)同类对1

(二)异类对2

(三)当句对2

(四)隔句对3

(五)双拟对3

(六)复叠对4

(七)联绵对4

(八)流水对6

(九)借对6

二、对仗的艺术张力7

(一)工对的对仗艺术张力7

(二)宽对的对仗艺术张力16

(三)反对的艺术张力19

1、今与古的反对19

2、兴与愁的反对21

3、多与少的反对23

4、矛盾心态反对24

5、相互对比的反对25

6、相互映衬的反对29

7、有与无的反对29

8、胜与败的反对33

9、静与动的反对34

10、忧与乐的反对34

11、健与弱的反对35

12、盛与衰的反对35

13、远与近的反对36

14、纵与横的反对37

15、大与长的反对37

16、人与我的反对38

17、人与物的反对39

(四)异对类的艺术张力40

(五)交错对的艺术张力43

(六)隔句对的对仗艺术张力44

(七)偏枯对的艺术张力45

(八)正对的艺术张力45

(九)当句对的艺术张力46

(十)重言对的艺术张力51

三、对仗的变化艺术52

(一)时空转换的对仗变化艺术52

(二)心境的对仗变化艺术58

(三)物与人的对仗变化艺术61

(四)物与物的对仗变化艺术65

四、律诗对仗忌合掌68

第二章 流水对的对仗艺术72

一、顺承结构句式流水对的对仗艺术72

二、递进结构句式流水对的对仗艺术83

三、转折结构句式流水对的对仗艺术94

四、因果结构句式流水对的对仗艺术108

五、选择结构句式流水对的对仗艺术120

六、条件结构句式流水对的对仗艺术122

七、目的结构句式流水对的对仗艺术123

第三章 律诗对仗艺术的修辞解读126

一、比兴修辞的对仗艺术126

二、比喻修辞的对仗艺术132

三、比拟修辞的对仗艺术150

四、夸张修辞的对仗艺术159

五、双关修辞的对仗艺术166

六、婉曲修辞的对仗艺术172

七、对比修辞的对仗艺术178

八、反问修辞的对仗艺术190

九、象征修辞的对仗艺术194

十、映衬修辞的对仗艺术199

十一、倒装修辞法的对仗艺术209

十二、借代修辞的对仗艺术211

十三、通感修辞的对仗艺术216

十四、摹状修辞的对仗艺术226

十五、反复修辞的对仗艺术229

十六、反语修辞的对仗艺术230

十七、音律修辞的对仗艺术231

第四章 颔联和颈联间对仗的变化艺术240

一、颔联和颈联修辞方法的对仗变化艺术240

(一)颔联和颈联的象征与反问对仗变化艺术240

(二)颔联和颈联的暗示与衬托对仗变化艺术241

(三)颔联和颈联的暗示与比喻对仗变化艺术242

(四)颔联和颈联的暗示与借代对仗变化艺术244

(五)颔联和颈联的暗示与通感对仗变化艺术245

(六)颔联和颈联的反比与反问对仗变化艺术246

(七)颔联和颈联的反衬与对比对仗变化艺术247

(八)颔联和颈联的衬托与夸张对仗变化艺术249

(九)颔联和颈联的衬托与反问对仗变化艺术251

(十)颔联和颈联的对比与衬托对仗变化艺术252

(十一)颔联和颈联的对比与比喻对仗变化艺术254

(十二)颔联和颈联的设问与比喻对仗变化艺术256

(十三)颔联和颈联的衬托与比喻对仗变化艺术257

(十四)颔联和颈联的衬托与拟人对仗变化艺术258

(十五)颔联和颈联的倒装与比兴对仗变化艺术259

(十六)颔联和颈联的暗喻与通感对仗变化艺术260

(十七)颔联和颈联的比拟与对比对仗变化艺术261

(十八)颔联和颈联的反衬与通感对仗变化艺术264

(十九)颔联和颈联的夸张与比喻对仗变化艺术265

(二十)颔联和颈联的比拟与夸张对仗变化艺术267

(二十一)颔联和颈联的比喻与夸张对仗变化艺术268

(二十二)颔联和颈联的比喻与反问对仗变化艺术268

(二十三)颔联和颈联的婉典与反复对仗变化艺术270

(二十四)颔联和颈联的反诘与象征对仗变化艺术271

(二十五)颔联和颈联的借代与反问对仗变化艺术272

(二十六)颔联和颈联比兴方法不同对仗变化艺术273

二、颔联和颈联的描写方法的对仗变化艺术274

(一)颔联和颈联的侧面与正面描写对仗变化艺术274

(二)颔联和颈联的远景与近景描写对仗变化艺术279

(三)颔联和颈联的近景与远景描写对仗变化艺术283

(四)颔联和颈联的阔与细的景物描写对仗变化艺术286

(五)颔联和颈联写景的绚丽与明净对仗变化艺术287

(六)颔联和颈联奇景与美景对仗变化艺术288

(七)颔联和颈联的景与情描写对仗变化艺术289

(八)颔联和颈联的静态与动态描写对仗变化艺术294

(九)颔联和颈联的细与疏的情节描写对仗变化艺术295

(十)颔联和颈联的所见与所闻景物描写对仗变化艺术297

(十一)颔联和颈联的所见与所感景物描写对仗变化艺术298

(十二)颔联和颈联的视觉与嗅觉描写对仗变化艺术299

(十三)颔联和颈联的实写与虚写对仗变化艺术300

(十四)颔联和颈联的虚景与实景对仗变化艺术302

(十五)颔联和颈联的物与人描写对仗变化艺术304

(十六)颔联和颈联的形与神描写对仗变化艺术308

(十七)颔联和颈联的心态与行为描写对仗变化艺术311

(十八)颔联和颈联的环境与心景描写对仗变化艺术312

(十九)颔联和颈联的不同对写法对仗变化艺术313

三、颔联和颈联的时空转换的对仗变化艺术314

(一)颔联和颈联的时间和空间对仗变化艺术314

(二)颔联和颈联的空间与时间对仗变化艺术318

(三)颔联和颈联的空间变化对仗变化艺术319

四、颔联和颈联的语言形式对仗变化艺术324

(一)颔联和颈联的反对和工对对仗艺术324

(二)颔联和颈联的借对和反对对仗艺术325

(三)颔联和颈联的工对和反对对仗艺术326

五、颔联和颈联的节奏变化艺术327

六、颔联和颈联在全诗中的绾合艺术328

第五章 对仗句的语法解读331

一、用词性来解读对仗句331

二、用语法来解读对仗句342

(一)主谓型对仗句342

(二)主谓宾语对仗句344

(三)两个主谓型的对仗句348

(四)名词性对仗句351

(五)对仗句的特殊句式353

(六)对仗句中主语位置的省略与错列355

(七)对仗句中动词谓语的错列与省略358

(八)对仗句中宾语位置的错列与省略360

(九)定语位置的错列362

(十)状语位置的错列364

(十一)补语位置的变化365

(十二)连谓句型的对仗365

(十三)兼语句型的对仗367

第六章 律诗章法例谈369

一、“层层推进”的章法369

二、“逐联推进”的章法371

三、以时间为序的章法373

四、跳跃结构的章法375

五、照应的章法379

六、咏怀古迹诗的章法382

七、“合——分——合”结构的章法385

八、“抑扬相衬”的章法387

九、“先抑后扬”的章法389

十、“铺叙”的章法391

十一、“以物拟人”的章法394

十二、“对比”的章法397

十三、“平实中见真情”的章法399

十四、“一字统摄全篇”的章法401

十五、“观察角度变化”的章法403

十六、“暗示”贯穿全篇的章法405

十七、“首联绾全篇”的章法407

十八、“尾联照应首联”的章法409

十九、“先情后景”的章法411

二十、“侧面描写”的章 法413

二十一、从音律的角度解读李商隐的《锦瑟》415

第七章 诗艺杂谈419

一 起承转合谋章法419

二 意脉总沿线索求422

三 正反挽来奇趣生——谈逆挽法426

四 形象鲜明生巧对430

五 对字方能生灵气433

六 精神物质两相谐——谈形象437

七 示现传神于读者439

八 个性凸显是好诗444

九 唐诗细节足为范447

十 诗心荡漾生奇趣——谈诗歌的艺术想象449

十一 反常合道出新意452

十二 悖理达情更见情455

十三 往复循环错综美458

十四 倒反修辞情感深461

十五 自然知识非别才469

十六 诗歌语言的特点473

附录:参考书目及文献483

后记4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