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郸城文史资料 第6辑 朱炎昭作品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郸城文史资料 第6辑 朱炎昭作品选](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3697411.jpg)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单城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197页
- 文件大小:2MB
- 文件页数:2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郸城文史资料 第6辑 朱炎昭作品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诗选1
矮屋1
无衣1
避兵寓刘氏园题环翠亭壁1
朱炎昭生平(代序) 李四端黎民1
西湖2
李成斋助资斧省墓3
寄李华亭3
呈巴老师4
戊午元日感怀5
别砚兄王抡元5
丁巳除夕感怀5
戊午元日忆故弟6
戊午元日忆故妹6
戊午元日即事6
写怀7
秋菜7
秋夜7
红叶题诗7
上梅8
送王竹园旋里9
挽刘献廷9
哭小生郭怀镜9
陈烈女10
书伯祖蠹仙文集后11
巴宅晤穆堂11
过致和寨赠刘灿章11
谢罗履平定馆12
馆定后呈东君郭东野12
和家炯斋原韵12
十月先开岭13
雨后寄黄如衡13
在陈观灯13
赠陈萍亭13
闺中留别14
赴京赶考路上14
馆中留别14
未面友李智寄一书作此一谢15
夜雨书怀15
野望16
岁暮即事16
登柘丘寺转香楼17
馆中留别17
留别荆人17
留别弱弟18
冬日招陈萍亭18
感怀18
松风书屋即景19
风鉴李先生以扇索诗遂书此二首19
欲携家归去不果,遂以小侍呈东野19
大成殿前古柏20
淮宁幕宾赵庆恬以随绿诗草见赠遂答以此20
李智来访适余旋里及归见有赠诗遂答21
红叶21
黄叶21
落叶22
扫叶22
后与主芝樵作别22
鸣鹿怀古23
师23
题松风书屋23
松风诗屋闲咏24
祝履垣禅师寿24
塾中夜归25
看戏后喻夺锦留饮25
呈王老25
冒雨过陈萍亭小饮25
府试25
重过喻宅26
清明感怀26
张纯一新张药室26
见小妹有感26
送张鲁庵旋里27
咏清明27
途中口号28
风雪28
过吴氏旧居28
寄赵谐梦28
戊午春同乡李华亭王29
竹园来访相与夜话29
谢东君郭东野办理完姻事29
在宋郡得添子信29
赠王灿斗训馆诗30
久雨感赋30
送王灿斗登场诗30
千眼菩萨塑像有感30
贼围寨时见人祷千手30
蕴女一周31
训儿31
麦收甚薄31
场上打麦32
三弟娶妇志喜32
野行观稼32
与二弟夜饮感怀32
乍雨又晴33
蛙蚊作闹不寐成诗33
柱儿生志喜33
到家即事34
丁丑下第感怀34
春晴阅耕34
馆中书怀35
训拴儿诗35
蚕眠桑叶稀35
掬水月在手36
凿壁偷光36
吾亦爱吾庐37
悲子37
无题诗38
梅峰远眺39
龙岗雪霁39
凤台荷香39
古塔晴云40
卦台仙景40
海寺晨钟40
圃园春草41
汴河新柳41
太昊岭41
游绿野堂41
汲冢42
小园书景写怀42
咏菊花43
书怀43
荆花诗43
陈州大王庙题壁44
自笑44
送张省斋往江南44
绿野堂44
大梁怀古45
题画影像45
巴在田夫子46
夜泊即景46
寄王品石47
清风明月店题壁47
宿蔡村有惊47
哭长子子龙呈47
亳州道上48
感怀48
柱儿上学48
即景49
冬日即景49
谒代铁珊夫子即和原韵50
园中即景50
丁丑下第感怀50
小园书景写怀51
将入馆偶成53
题春夜宴桃李园图53
书怀53
夏日53
感时大旱53
过江南故居有感54
园中即景54
夏日即事54
读书55
次子生志喜55
公悬尊杨呈55
省墓志痛55
写怀56
有感56
赠王友琴56
思弟57
旅夜感怀57
与同乡张金斗话旧58
读史有感58
寒夜偶成58
鹿城寓张翁家59
过旧日避难处59
宝二首60
始寒即事60
居家乐事60
岁暮即事61
长女出闺61
赠宗侄德61
咏画虾蟆四首62
家居有感62
自警64
赠冯国书64
赠李华亭64
与吴聚群表兄话旧64
题欧阳询书法65
偶见欧阳询书法九成宫65
答友人诗五首65
游淮西66
与傅松岭友人诗怀夫67
书怀68
忆弟云昭68
久雨69
即景69
闻蛙鸣70
书怀70
家居70
枕畔闻鸡鸣有感71
馆中留别71
苦蚊71
久雨乍晴己误树麦有感72
逆旅城外即景72
久旅忆家72
村居偶成73
铜雀台怀古73
晚宿鹿城早发别友人73
生儿志喜74
忆儿74
醉后纵笔75
闲居75
甲戊赴都途中题壁75
筑室遇雨76
书村中所见76
家居近况76
阅历77
即景书怀77
题郭东野竹实轩77
自嘲口偏78
观物有感78
赠郭东野78
读诸家诗集题写句78
久雨闷坐闻孺语集成诗79
落成79
老将79
村中即事80
老仔80
老僧80
买牛81
骑驴81
老妓81
惜鱼82
憎鸡82
赠程军门从周82
癖性83
感旧83
出居83
诗兴84
闭门自遣84
好景84
赠赵蕉谷85
题蕉谷游记85
小园即景书怀85
芭蕉冻死叹以小诗85
自太邑赵颖即景86
送弟云昭返故里86
闲居有得86
赠吴吉臣87
足成旧句87
赠柳生湘林88
无题88
秦始皇89
汉高祖90
汉武帝90
楚霸王90
汉光武91
汉昭烈91
魏武帝91
唐太宗91
建文帝92
庄烈帝92
题钟馗92
陈平93
周瑜93
张巡93
宋高宗94
汉昭烈94
汉高祖94
明太祖95
咏赵子龙战长坡95
岳飞95
题石诗96
题虎石诗十八首118
在郑画石即题122
怪石叹123
张锦波求石124
题石赠宁雨村125
题岐山于公画石诗125
画石赠吴清帅126
画石赠李军门126
削发匠求画石即题127
题鹰诗129
赠陶月如邑侯诗132
画石赠李滋圃133
画石赠李滋圃托于岐山转致133
画石赠李润琴二尹134
题于岐山赠陈公菊花并朱飞仙画石诗135
题石带蛙135
题荷花带蛙136
题墨兰136
题绿野堂上风晴雨露四墨竹137
题竹137
题红梅138
题雨竹138
题菊139
题柳枝黄鸟139
咏小松139
柳眠139
题斋大盆松140
题石带蛙四首140
题竹诗141
题兰草诗141
题菊花诗142
题荷花143
题芦雁诗143
题梅兰竹菊诗143
题柳鸟诗144
驿柳十首144
冬柳146
垂柳147
柳絮147
杨柳147
梨花148
蝴蝶雁子148
红牡丹148
桃花149
水中蒲149
白牡丹149
樱桃149
兰花150
黄菊150
白菊150
瓶菊151
小桃151
槐花151
惜海棠花开晚152
水芙蓉152
十月菊152
双桂152
花152
桂152
题菊蟹带酒诗153
水春夏秋153
题无款画154
戏题花榜154
红叶二首155
红梅155
早梅155
咏梅156
墨梅156
题瓶中海156
题山156
题山水157
题山水带竹157
题古松诗157
题桧158
题蓉桂158
题玉棠158
题黄鹂食樱桃158
题石林带竹159
题兰竹159
题雪梅160
题梅带石160
题梅带月160
题金梅旁有石160
题莲蓬160
题鸟飞啄梅花161
题杏花161
题菊五首161
题梅花162
题梅鹤163
题海花寿带鸟163
题兰花163
题蟹兰164
题兰164
题墨牡丹164
题螃蟹165
题荷花165
题芭蕉165
题牡丹白头竹子165
题水仙166
题秋葵166
题芙蓉166
题茶花白寿代鸟雪景166
题小鸟菊花167
题秋虫菊花月季石头167
题牡丹167
忆梅167
梦梅168
画梅168
评梅168
友梅169
问梅169
杏影169
题松鹰带石诗169
题画山水风雨归村170
题山水171
题黄鹂樱桃诗171
墨莲171
题木笔花171
题雀梅带石诗172
重修大成殿记学政朱炎昭172
朱炎昭轶事吴玉瑾王树盈口述丁儒仁搜集整理173
罗楼教书丁相栋178
宰相肚里能撑船王运洪黎民180
朱老师有真才实学丁子岭黎民181
画鹰驱雀李宏亮183
朱炎昭趣闻三则徐公卿185
赠画徐凤186
题壁诗与名落孙山徐公卿188
朱炎昭家族徐公卿188
朱炎昭生平年表黎民李四端丁相栋191
朱炎昭先生宗系表195
管城名士趣话时从周196
后记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