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51单片机系统入门、扩展、应用开发学习手册 案例详解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51单片机系统入门、扩展、应用开发学习手册 案例详解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0307968.jpg)
- 王悦凯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978711316076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49页
- 文件大小:251MB
- 文件页数:465页
- 主题词:单片微型计算机-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51单片机系统入门、扩展、应用开发学习手册 案例详解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初识单片机1
第1章 单片机简介1
1.1数字电路的发展1
1.1.1数字电路的特点1
1.1.2数字电路的应用3
1.1.3微处理器发展4
1.2什么是单片机5
1.2.1处理器分类5
1.2.2寻找单片机7
1.2.3常用单片机系列8
1.3 STC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介绍9
1.3.1 STC 51单片机家族9
1.3.2 STC单片机资源介绍9
1.3.3 STC单片机开发过程简介10
1.4本章小结11
第2章 单片机系统构成12
2.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构成12
2.1.1单片机系统电源12
2.1.2复位和时钟系统13
2.1.3输入/输出接口14
2.1.4外围功能器件14
2.2单片机选型15
2.2.1单片机芯片选型总原则15
2.2.2单片机硬件开发17
2.3单片机学习体会19
2.4本章小结20
第2篇51系列单片机基本资源21
第3章51单片机的I/O口21
3.1 I/O端口输入、输出控制及复用结构21
3.1.1 P0端口的结构21
3.1.2 P0端口的组成22
3.1.3 P0端口的工作原理22
3.1.4 P1端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4
3.1.5 P2端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5
3.1.6 P3端口第二功能输出结构及工作原理25
3.1.7 I/O接口的工作类型27
3.2 I/O端口寄存器及各种工作模式的配置28
3.2.1模式配置寄存器(PxM0、 PxM1)28
3.2.2端口数据寄存器(Px)28
3.2.3特殊功能寄存器(P4SW)29
3.2.4特殊功能寄存器(AUXR1)30
3.3 3V/5V混合电压端口互联31
3.4典型流水灯电路及程序分析34
3.5本章小结36
第4章51单片机中断系统37
4.1中断的概念37
4.2中断系统的寄存器39
4.2.1中断优先级控制寄存器IP、 IP2、 IPH、 IP2H41
4.2.2 IPH寄存器41
4.2.3 IP2H寄存器43
4.2.4定时器/计数器控制寄存器TCON43
4.2.5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44
4.2.6低压检测中断寄存45
4.2.7 A/D转换控制寄存器ADC CONTR45
4.3中断优先级46
4.4中断处理过程46
4.5外部中断47
4.6中断的应用48
4.7本章小结48
第5章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49
5.1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49
5.2定时器/计数器的相关寄存器50
5.2.1工作模式寄存器TMOD52
5.2.2辅助寄存器AUXR53
5.2.3时钟唤醒寄存器54
5.3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模式55
5.4定时器/计数器编程举例58
5.5本章小结59
第6章51单片机异步串行通信60
6.1通用异步接收器/发送器UART60
6.1.1单工通信60
6.1.2半双工通信60
6.1.3全双工通信61
6.1.4多工方式61
6.1.5串行数据通信形式61
6.2串行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62
6.2.1数据发送原理62
6.2.2数据接收原理63
6.2.3回环操作63
6.2.4中断控制63
6.2.5波特率的产生64
6.3串行接口的寄存器及工作模式64
6.3.1串行口数据缓冲器SBUF66
6.3.2辅助寄存器AUXR66
6.3.3独立波特率发生器寄存器BRT67
6.3.4从机地址控制寄存器SADEN和SADDR67
6.3.5串行口1中断相关的寄存器IE、IP和IPH68
6.3.6各种工作模式与其波特率的计算68
6.4串行口波特率的选择和设定71
6.5使用串口1和独立波特率发生器BRT的步骤72
6.6串行接口通信应用举例73
6.6.1 RS-232接口74
6.6.2串行接口通信应用实例76
6.7本章小结78
第7章51单片机同步串行通信SPI79
7.1 SPI通用同步串行接口79
7.2 SPI接口寄存器设置81
7.2.1 SPI特殊功能寄存器81
7.2.2 SPI控制寄存器81
7.2.3 SPI状态寄存器82
7.2.4 SPI数据寄存器82
7.2.5 SPI数据通信接口83
7.3 SPI主从多机通信84
7.3.1单主机—单从机方式84
7.3.2双器件方式(器件可互为主机和从机)85
7.3.3单主机—多从机方式85
7.4 SPI通信应用举例88
7.5异步串行通信和同步串行通信的区别91
7.5.1异步串行方式的特点91
7.5.2同步串行方式的特点91
7.6本章小结91
第8章51单片机模数转换器92
8.1 ADC的结构及相关寄存器92
8.2参考电压源的选择96
8.3 ADC数据计算96
8.4 ADC的应用举例97
8.5本章小结98
第9章51单片机可编程计数器阵列99
9.1 PCA模块及其寄存器99
9.1.1 PCA工作模式寄存器CMOD99
9.1.2 PCA控制寄存器CCON100
9.1.3 PCA模块0的捕获/比较寄存器CCAPM0101
9.1.4 PCA模块1的捕获/比较寄存器CCAPM1101
9.1.5 PCA模块0的PWM寄存器PCA PWM0102
9.1.6 PCA模块1的PWM寄存器PCA PWM1103
9.2 PCA模块结构104
9.3 PCA模块的工作模式105
9.4程序实例108
9.5本章小结111
第10章 时钟、复位系统及工作模式112
10.1 51单片机的时钟系统112
10.1.1选择单片机的内/外时钟源112
10.1.2 STC系列单片机时钟系统113
10.1.3时钟分频器及其相关寄存器114
10.1.4可编程时钟输出118
10.2 51单片机的复位系统119
10.2.1外部RST引脚复位119
10.2.2外部低压检测复位121
10.2.3软件复位122
10.2.4上电复位/掉电复位123
10.2.5看门狗复位124
10.3 STC单片机的工作模式126
10.3.1 STC单片机工作模式控制寄存器126
10.3.2 STC单片机的工作模式选择127
10.3.3掉电模式下中断唤醒129
10.4本章小结131
第3篇51单片机存储器与资源扩展132
第11章51系列单片机存储器结构132
11.1 51单片机片内存储器132
11.1.1存储器组织结构133
11.1.2特殊功能寄存器139
11.2 51单片机内部EEPROM应用141
11.2.1 EEPROM操作及相关寄存器说明141
11.2.2 EEPROM读/写操作144
11.2.3 EEPROM操作实例145
11.3本章小结149
第12章51单片机资源扩展150
12.1片外数据存储器的扩展150
12.1.1存储器扩展电路150
12.1.2存储器的译码电路153
12.2 I/O接口扩展154
12.2.1利用串口来扩展并行I/O口155
12.2.2利用三态锁存器扩展并行I/O口158
12.2.3利用集成芯片扩展I/O口160
12.3 C语言使用片外数据总线实例168
12.4本章小结171
第4篇Keil集成开发环境与C语言172
第13章Keil μVision集成开发环境172
13.1 Keil μVision集成开发环境概述172
13.1.1软件的安装与卸载173
13.1.2在模板中添加STC单片机型号176
13.2 Keil μVision工程的建立178
13.2.1设置工程环境180
13.2.2程序编译连接186
13.3 Keil μVision软件仿真189
13.3.1进入软件仿真189
13.3.2查看寄存器数据192
13.3.3查看单片机片内外设资源195
13.4 STC系列单片机程序下载197
13.4.1 STC_ ISP_V4.83软件使用说明198
13.4.2 STC系列单片机在应用编程(IAP)的实现200
13.5本章小结202
第14章C语言基础知识203
14.1变量、标识符及关键字203
14.1.1标识符与关键字203
14.1.2数据基本类型204
14.1.3 C51编译器中独有的数据类型bit、sbit sfr和sfr16207
14.1.4不同类型数据转换关系210
14.2常用运算符210
14.2.1 C语言基本运算符211
14.2.2位运算符214
14.2.3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216
14.2.4变量的作用域和生存期217
14.3 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222
14.3.1选择结构225
14.3.2循环结构228
14.3.3跳转结构229
14.4数组、指针、自定义数据类型232
14.4.1数组变量定义及使用232
14.4.2指针变量定义及使用236
14.4.3结构体类型定义及初始化245
14.5函数249
14.5.1函数的定义及其应用249
14.5.2 C51的中断函数254
14.5.3预处理命令256
14.5.4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259
14.6本章小结259
第5篇 单片机典型应用模块260
第15章 单片机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260
15.1键盘输入260
15.1.1矩阵键盘原理及实现260
15.1.2两线式键盘(A/D按键)设计及实现265
15.1.3 PS/2接口C语言通信函数设计267
15.2显示输出268
15.2.1数码管静、动态显示输出269
15.2.2 LED点阵模块输出设计及实现272
15.2.3通用型图形点阵液晶279
15.2.4笔段式液晶屏电路及驱动显示284
15.2.5 TFT LCD液晶屏显示驱动设计290
15.3本章小结295
第16章 单片机典型应用实例296
16.1数据通信296
16.1.1 RS-232串行通信296
16.1.2单片机之间串口通信299
16.1.3 PC与单片机串口接线方法(三线制)301
16.1.4 RS-485通信接口实现304
16.1.5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DL/T645-1997)310
16.1.6程序设计312
16.2单片机实现I2C串行通信318
16.2.1 I2C总线规范319
16.2.2 I2C数据传输319
16.2.3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326
16.2.4实例程序329
16.3数据采集337
16.3.1基于DHT11的温湿度采集337
16.3.2实例程序340
16.3.3基于DS 1302的时间采集342
16.3.4实例程序346
16.3.5单片机系统中模拟数据采集348
16.3.6实例程序350
16.4机电控制351
16.4.1单片机驱动直流小电动机351
16.4.2实例程序354
16.4.3单片机控制步进电动机355
16.4.4实例程序357
16.4.5舵机的单片机控制358
16.4.6实例程序359
16.5本章小结361
第6篇 单片机系统综合应用362
第17章 单片机工程案例分析362
17.1倒计时定时器362
17.1.1系统设计362
17.1.2实例程序365
17.2交 通灯370
17.2.1系统设计370
17.2.2实例程序371
17.3出租车计价器374
17.3.1系统设计375
17.3.2程序设计376
17.4电子密码锁380
17.4.1系统设计381
17.4.2实例程序383
17.5本章小结390
第18章 保证单片机系统稳定工作391
18.1单片机系统电源设计391
18.1.1系统电源电路391
18.1.2集成稳压电路394
18.1.3精密电压基准源电路396
18.2单片机系统抗干扰设计397
18.2.1单片机的抗干扰设计397
18.2.2单片机通道的抗干扰设计400
18.2.3单片机系统功率输出的抗干扰设计401
18.3电路板级电磁兼容性设计403
18.3.1信号传输中的抗干扰措施403
18.3.2电源和地线噪声的抑制措施404
18.3.3板级综合抗干扰设计措施406
18.4本章小结408
第19章 基于GSM短信模块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409
19.1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组成409
19.1.1智能家居基本功能简介409
19.1.2智能家居系统的基本原理411
19.1.3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类型411
19.2智能家居控制器体系结构413
19.2.1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组成413
19.2.2 GSM模块网络接口414
19.2.3 GSM短信模块单元415
19.2.4 GSM短信模块操作控制417
19.2.5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软件流程421
19.2.6 GSM模块通信程序422
19.3本章小结427
第20章 单片机接入以太网的设计与实现428
20.1系统设计要求及设计思路428
20.1.1以太网接口设计方案428
20.1.2以太网中的常用术语429
20.1.3以太网协议分析430
20.2单片机接入以太网434
20.2.1单片机接入以太网硬件组成434
20.2.2 RTL8019网卡芯片介绍436
20.2.3 RTL8019芯片软件操作442
20.2.4以太网芯片驱动示例程序445
20.3本章小结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