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医药学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新医药学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3766521.jpg)
- 江西药科学校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70
- 标注页数:821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8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医药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篇 基础医学1
第一章 人体结构与功能1
第一节 概说1
一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1
二 人体的基本结构4
三 祖国医学对人体结构与功能的认识8
四 人体的物质基础12
一 骨骼16
第二节 人体的运动机能16
二 关节23
三 肌肉23
四 “脾”、“肝”、“肾”与人体运动机能的关系28
第三节 人体血液及血液循环机能29
一 血液的组成和生理功能29
二 心血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35
三 “肝”、“脾”、“肺”、“肾”与血液循环机能的关系49
第四节 人体的呼吸机能51
一 呼吸道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51
二 肺的结构与功能55
三 胸腔及胸膜腔56
四 呼吸运动与气体交换57
第五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58
一 概说58
二 消化系统各部分的结构和机能62
第六节 人体的排泄机能73
一 汗液的生成与功用74
二 肾主水的机能75
四 “肺”在调节水代谢上的作用及其与“肾”脏的关系78
三 “脾”在调节水代谢上的作用及其与“肾”脏的关系78
五 “心”和“小肠”与肾的关系79
六 “肾”与“膀胱”的关系79
第七节 人体的生殖机能80
一 男性生殖器官80
二 女性生殖器官81
第八节 感觉器官89
一 皮肤感受器的机能89
二 内脏感觉90
第九节 脏腑机能的相互关系与调节90
一 脏腑机能的相互关系90
二 神经系统的机能92
三 机体机能的体液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109
四 经络112
第十节 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118
一 大脑皮层活动的基本规律119
二 人的阶级性121
三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122
四 人的精神活动与内脏活动的关系122
第一节 疾病与病因123
第二章 疾病学基础123
一 内因124
二 外因126
第二节 病原生物、传染、免疫与过敏反应128
一 病原生物基本知识128
细菌128
病毒134
微生小体(立克次体)136
螺旋体136
真菌136
蠕虫137
原虫137
二 传染与免疫139
三 过敏反应(变态反应)143
四 病原生物知识的实际应用144
第三节 疾病的基本变化及机制148
一 局部循环障碍148
二 炎症156
三 再生161
四 发热166
五 黄疸170
六 水肿175
七 脱水179
八 低血钾182
九 酸硷平衡紊乱183
第四节 疾病的转化与结局185
第三章 临床诊断187
第一节 病史188
第二节 体格检查191
第三节 辨证纲要225
一 辨证概说225
二 六因辨证227
三 脏腑辨证234
第四节 常用化验诊断260
血液检查260
尿液检查264
粪便检查268
痰的检查270
第二篇 药物及其他治疗方法274
第一章 中草药274
第一节 中草药的采集与加工274
一 中草药的采集与保管274
二 中草药的炮制276
三 中草药制剂281
第二节 运用中草药的一般知识286
一 药物的四气五味286
二 升降浮沉288
三 药物的归经289
四 药物的配伍289
五 方剂组成292
六 中草药治疗法则293
第三节 预防药299
第四节 战伤草药302
第五节 制癌药308
第六节 解表药316
第七节 止咳化痰药325
第八节 清热药337
第九节 利水渗湿药366
第十节 芳香化湿药377
第十一节 理血药380
第十二节 消导药403
第十三节 补益药406
第十四节 泻下药424
第十五节 固涩药430
第十六节 驱虫药435
第十七节 理气药440
第十八节 祛风湿药444
第十九节 芳香开窍药459
第二十节 安神镇惊药461
第二十一节 温里药466
第二十二节 外用药470
第二十三节 截疟药473
第二十四节 蛇伤药475
第二十五节 兽用药485
第二十六节 土农药及除害灭病药488
第二章 化学药物与生物药品491
第一节 概论491
第二节 抗菌素499
第三节 磺胺类及呋喃类507
第四节 抗结核药509
第五节 驱肠虫药511
第六节 抗血吸虫及丝虫药513
第七节 抗疟药516
第八节 抗变形虫(阿米巴)药519
第九节 抗肿瘤药521
第十节 解热止痛药及抗风湿药525
第十一节 止痛药529
第十二节 催眠药及抗惊厥药、抗癫痫药531
第十三节 镇静药与安定药535
第十四节 麻醉药538
第十五节 中枢兴奋药540
第十六节 助消化药541
第十七节 制酸药543
第十八节 泻药544
第十九节 止喘药546
第二十节 祛痰镇咳药548
第二十一节 平滑肌解痉药549
第二十二节 升压药551
第二十三节 降压药553
第二十四节 治疗心力衰竭与心律不齐药555
第二十五节 抗过敏药558
第二十六节 利尿脱水剂560
第二十七节 子宫收缩药563
第二十八节 止血药565
第二十九节 治贫血药566
第三十节 补充血容量药568
第三十一节 激素570
第三十二节 口服避孕药576
第三十三节 维生素578
第三十四节 调节电解质、酸碱平衡药582
第三十五节 解毒药584
第三十六节 消毒防腐药587
第三十七节 眼耳鼻喉部用药592
第一节 针灸疗法597
第三章 针灸、推拿597
第二节 推拿疗法624
第四章 新疗法643
第一节 新针疗法643
第二节 耳针疗法649
第三节 穴位注射疗法658
第四节 手针疗法661
第五节 新罐疗法664
第六节 穴位割治疗法666
第七节 挑治疗法667
第八节 穴位埋线疗法669
第九节 卤碱疗法671
第三篇 战备医学674
第一章 战伤救护674
第一节 战地救护674
第二节 战伤初期处理697
颅脑战(损)伤698
胸部战(损)伤705
腹部战(损)伤709
骨盆部战(损)伤713
四肢战(损)伤715
化脓性感染717
第三节 战伤感染717
特异性感染719
破伤风719
气性坏疽724
第二章 三防知识727
第一节 原子武器卫生防护727
第二节 化学武器卫生防护738
第三节 生物武器卫生防护750
第一节 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伟大方针759
一 预防为主759
第四篇 常见疾病防治759
第一章 卫生预防759
二 爱国卫生运动760
三 增强体质 提高健康水平761
第二节 全面实现卫生村766
一 住宅卫生767
二 饮水卫生769
三 饮食卫生776
四 污物的卫生处理777
五 除 害780
第三节 农村工厂的卫生预防792
第四节 农村妇女卫生793
一 月经卫生794
二 孕期卫生794
三 产褥卫生795
四 哺乳期卫生796
一 儿童卫生预防797
第五节 儿童卫生797
二 儿童体格锻炼801
三 急性传染病管理801
四 搞好家庭革命化 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807
第六节 计划生育807
一 提倡晚婚808
二 避孕808
三 人工流产815
四 绝育818
第一节 概说822
一 传染病的几个共同点822
第二章 传染病822
二 传染病传播的三个条件823
三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824
第二节 常见传染病825
流行性感冒825
麻疹827
水痘833
流行性腮腺炎836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839
传染性肝炎843
流行性乙型脑炎858
狂犬病862
百日咳865
白喉869
肠热症(伤寒)及付肠热症(付伤寒)875
细菌性痢疾880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886
第三章 常见寄生虫病891
血吸虫病891
蛔虫病907
钩虫病911
丝虫病914
疟疾918
变形虫痢疾(阿米巴痢疾)925
第四章 结核病929
肺结核929
结核性胸膜炎938
结核性脑膜炎942
颈淋巴结结核(瘰疬)946
脊椎结核949
髋关节结核954
伤风感冒(上呼吸道炎)957
第五章 呼吸系统疾病957
支气管炎959
急性支气管炎959
慢性支气管炎962
大叶肺炎963
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968
支气管哮喘973
肺气肿977
一 牙齿的分类及符号979
牙齿的一般概念979
第六章 消化系统疾病979
二 牙及牙周各部名称981
三 牙的形态982
龋齿982
牙周病984
口腔炎985
鹅口疮(雪口疮)986
疮疹性口腔炎988
溃疡性口腔炎989
急性胃肠炎990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994
婴儿腹泻999
疳积(慢性营养不良)1007
门静脉性肝硬化1015
急性阑尾炎1021
胆囊炎与胆石症1028
肠梗阻1032
急性腹膜炎1038
腹股沟斜疝1044
痔1048
内痔1049
外痔1051
肛瘘1052
脱肛1053
第七章 循环系统疾病1055
风湿病1055
心力衰竭1064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1072
高血压病1077
急性肾炎1082
第八章 泌尿系统疾病1082
慢性肾炎1087
泌尿系统感染1094
尿路结石1098
第九章 血液系统疾病1101
贫血及其分类1101
缺铁性贫血1103
紫癜1105
过敏性紫癜1106
癫痫1107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1107
面神经瘫痪1109
中风(卒中、脑血管意外)1110
坐骨神经痛1114
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1117
地方性甲状腺肿1117
第十二章 生殖系统疾病1119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疾病1119
包茎1119
附睾炎1120
睾丸炎1121
睾丸鞘膜积液1122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1124
一 女性生殖系统症状、检查、辨证1124
二 常见疾病1128
月经不调1128
一 功能性子宫出血1129
二 闭经1133
三 痛经1136
女性生殖器炎症1138
阴道炎1139
慢性宫颈炎1141
盆腔炎1143
子宫脱垂1145
第十三章 妊娠、分娩和常见病1150
第一节 正常妊娠分娩1150
妊娠期诊断1150
妊娠期检查1152
决定分娩的顺产、难产的三大因素1158
分娩的三个临床分期经过和处理1160
分娩的先兆1160
第二节 妊娠期常见病1166
早期妊娠出血1166
一 流产1166
二 宫外孕1170
三 葡萄胎1173
晚期妊娠出血1175
一 前置胎盘1176
二 胎盘早期剥离1178
一 妊娠呕吐(妊娠恶阻)1182
妊娠中毒症1182
二 晚期妊娠中毒症1184
第三节 异常分娩1191
一 产道狭窄和异常1191
二 胎位异常1194
三 子宫收缩无力1201
第四节 分娩期常见病1203
子宫破裂1203
产后出血1206
产褥感染1211
第十四章 小儿时期的特点及其他常见疾病1213
第一节 小儿时期的特点1213
一 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1214
二 小儿生长和发育1215
三 小儿几个主要的生理解剖特点1217
四 婴儿喂养1218
第二节 新生儿的几种特殊病理生理现象1220
一 新生儿红斑1220
第三节 新生儿常见病1221
新生儿硬肿症1221
三 新生儿脱水热1221
二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1221
新生儿颅内出血1222
新生儿败血症1223
第四节 小儿其他常见疾病1226
夏季热1226
小儿遗尿症1229
佝偻病1230
婴儿手足搐搦症1235
脚气病(维生素乙1缺乏症)1236
第十五章 常见皮肤病1239
第一节 皮肤的解剖生理1239
一 皮肤的解剖1239
二 皮肤的生理功能1241
第二节 症状、检查、辨证论治1242
一 症状1242
二 检查1243
三 辨证论治1243
一 皮炎性疾病1244
湿疹1244
第三节 常见疾病1244
荨麻疹1247
农业皮肤病1249
擦烂皮炎1249
尾蚴皮炎1251
癣1252
头癣1252
体癣1254
手、足癣1255
接触性皮炎1255
药物性皮炎1257
带状疱疹1259
虫咬皮炎1260
下肢溃疡1261
二 皮肤及软组织化脓性疾病1262
疖1262
痈1264
丹毒1267
急性蜂窝组织炎1267
脓肿1268
急性乳腺炎1270
急性淋巴管炎1272
手指急性化脓性感染1273
急性淋巴结炎1273
脓疱疮1277
三 增殖性疾病及其他1278
鸡眼1278
胼胝1279
皲裂1280
冻疮1281
第一节 软组织损伤1282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1282
第十六章 运动系统疾病1282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1286
挫伤1286
扭伤1287
颈部扭伤1287
腰部急性扭伤与慢性劳损1288
腰部急性扭伤1288
慢性腰肌劳损1293
膝关节软组织扭伤1295
踝部扭伤1299
骨折概述1301
第二节 骨折脱位1301
锁骨骨折1314
肱骨干骨折1317
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1319
前臂骨干双骨折1322
桡骨下端骨折1324
股骨干骨折1326
胫腓骨骨折(小腿骨折)1329
脊椎胸腰段压缩骨折1333
肩关节脱位1337
肘关节脱位1339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1340
第三节 骨、关节炎症性疾病1340
化脓性骨髓炎1340
化脓性关节炎1346
第十七章 眼耳鼻咽喉疾病1349
第一节 眼的解剖生理1349
第二节 眼的一般检查方法1355
第三节 眼的常见疾病1359
睑缘炎1359
睑腺炎1361
睑板腺囊肿1363
急性结膜炎1364
沙眼1367
翼状胬肉1374
角膜炎1375
浅层卡他性角膜炎1377
匍行性角膜溃疡1378
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1382
角膜软化症1383
青光眼1386
白内障1391
眼外伤1393
机械性眼外伤1394
化学性眼伤1396
辐射性眼外伤1397
第四节 耳的解剖生理1398
一 耳的解剖1398
二 耳的生理1404
第五节 鼻咽喉解剖生理(参阅基础医学篇)1405
第六节 耳鼻咽喉一般检查方法1405
外耳道异物1412
第七节 耳鼻咽喉的常见疾病1412
耵聍栓塞1414
外耳道疖1415
中耳炎1417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1417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421
聋哑症1425
慢性鼻炎1429
慢性单纯性鼻炎1429
过敏性鼻炎1431
慢性肥大性鼻炎1431
萎缩性鼻炎1433
鼻窦炎1434
鼻息肉1440
咽炎1443
急性咽炎(风热喉痹)1443
慢性咽炎(阴虚喉痹)1444
咽部异物1445
扁桃体炎1446
急性扁桃体炎1446
慢性扁桃体炎1450
急性喉炎1452
慢性喉炎1454
第十八章 常见中毒性疾病1455
概说1455
常用农药及除害药中毒1462
有机磷农药中毒1466
一氧化碳中毒1475
食物中毒1477
高热1481
第十九章 常见急症及其处理1481
惊厥1486
虚脱(休克)1490
昏迷1496
晕厥1501
腹痛1502
咯血1506
呕血1509
鼻出血1511
电击伤1514
溺水1516
毒蛇咬伤1517
烧伤(烫伤、灼伤)1525
急性喉阻塞1538
中暑1541
第二十章 肿瘤1543
第一节 概论1543
脂肪瘤1563
纤维瘤1563
皮脂腺囊肿1563
第二节 常见的良性肿瘤1563
毛细血管瘤1564
乳房纤维腺瘤1564
乳房囊性增生病1564
甲状腺腺瘤1565
腮腺混合瘤1565
子宫肌瘤1566
卵巢肿瘤1568
第三节 恶性肿瘤1570
子宫颈癌1570
胃癌1576
乳腺癌1578
食管癌1582
原发性肝癌1584
鼻咽癌1587
肺癌1589
结肠癌1590
直肠和肛管癌1592
一 手术敷料和器械的消毒1595
第一节 无菌与消毒1595
第一章 手术治疗1595
第五篇 手术及常用诊疗技术1595
二 手术人员和病人皮肤的消毒1596
三 无菌操作注意事项1597
四 农村手术室的无菌要求1598
第二节 手术基本操作1598
一 切开1599
二 止血1600
三 打结1600
四 缝合1601
一 手术前准备1605
第三节 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处理1605
二 手术后处理1606
第四节 麻醉法1609
一 麻醉前检查和用药1609
二 局部麻醉1610
三 全身麻醉1612
四 针剌麻醉1615
第五节 创伤处理1628
清创术(扩创术)1628
换药1629
输液1632
第六节 输液和输血1632
输血1637
第七节 常用手术1642
睑板切断术1642
角膜异物取出法1643
霰粒肿切开术1644
翼状胬肉切除术1645
针拨内障术1647
鼻息肉摘除术1648
气管切开术1649
扁桃体火烙术1649
拔牙术1652
体表小肿瘤切除术1655
包皮环切术1657
肛瘘挂线疗法1661
痔核切除术1661
输精管结扎术1663
睾丸鞘膜翻转术1664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1666
阑尾切除术1671
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1674
会阴切开术1675
会阴缝合术1676
胎头吸引器助产术1676
产钳术1678
穿颅术1683
人工剥离胎盘1685
外倒转术1686
内倒转术1687
引产术1689
剖腹取胎术1692
附件切除术1699
阴道前后壁修补术1701
第二章 常用诊疗技术1711
上眼药法1711
洗眼法1711
结膜下注射法1712
睫毛电解法1712
外耳道冲洗法1713
耳滴药法1713
鼻滴药法1714
鼻甲注射法1714
上颌窦穿剌冲洗术1715
变压换位法(置换给药法)1716
蒸气吸入法1717
冷敷法1719
热敷法1719
注射技术1720
常用药物过敏试验1723
出血时间的测定1725
束臂试验1725
血凝固时间的测定1726
胸膜腔穿剌1726
腹膜腔穿剌1728
腰椎穿剌术1729
髂棘穿剌术1729
关节穿剌术1730
阴道后穹窿穿剌术1730
氧气吸入法1731
鼻饲法1732
洗胃法1733
胃肠减压法1734
灌肠法1735
肛门排气法1737
导尿法1737
人工呼吸法1738
胸外心脏按摩1740
常用封闭1741
猪瘟1744
第一章 猪病防治1744
疾病防治知识1744
第六篇 几种家畜、家禽常见1744
猪丹毒1746
猪肺疫1747
猪喘气病1749
小猪付伤寒1751
仔猪白痢1751
第二章 牛病防治1752
炭疽1752
出血性败血症1754
中暑1755
感冒1756
瘤胃臌胀1757
瘤胃积食1758
第三章 鸡病防治1758
鸡新城疫1758
雏白痢1760
禽霍乱1761
第四章 血清和疫苗1762
附录一 各种家畜家禽正常体温、脉搏、呼吸表1767
附录二 家畜体温、脉搏、呼吸测量方法1767
附录三 常用方剂1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