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 第3版
  • 曹双寅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3770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32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548页
  • 主题词:工程结构-结构设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绪论1

1.1结构的组成及分类1

1.1.1结构的发展概况1

1.1.2结构的组成1

1.1.3结构的分类2

1.2混凝土结构3

1.2.1混凝土结构的特点3

1.2.2混凝土结构的现状与发展5

1.3钢结构6

1.3.1钢结构的特点6

1.3.2钢结构的现状与发展6

1.4砌体结构7

1.4.1砌体结构的特点7

1.4.2砌体结构的现状及发展7

2基本计算原则8

2.1结构上的作用8

2.1.1作用及作用效应8

2.1.2作用的分类8

2.1.3荷载的随机性与概率模式9

2.1.4荷载的代表值10

2.2结构的抗力11

2.2.1抗力及其不定因素11

2.2.2材料强度的标准值11

2.2.3抗力的概率分布模式12

2.3结构的功能和极限状态12

2.3.1结构的功能12

2.3.2结构的极限状态13

2.4结构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原理13

2.4.1功能函数与极限状态方程13

2.4.2结构的可靠性13

2.4.3可靠度的计算方法及可靠指标14

2.5基于近似概率法的设计表达式23

2.5.1一般方法23

2.5.2我国现行规范采用的基本设计表达式25

2.5.3分项系数的确定27

复习思考题29

3工程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31

3.1钢材的物理力学性能31

3.1.1简单应力状态下钢材的力学性能31

3.1.2复杂应力状态下钢材的力学性能34

3.1.3影响钢材性能的一般因素39

3.1.4结构对钢材的要求及钢材的分类43

3.2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45

3.2.1简单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45

3.2.2复杂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的性能51

3.2.3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55

3.3砌体的材料及力学性能58

3.3.1砌体的材料及种类58

3.3.2砌体的力学性能60

复习思考题64

4构件连接66

4.1钢结构的连接方法67

4.2焊接方法、焊缝形式及质量要求68

4.2.1钢结构常用的焊接方法68

4.2.2焊缝连接形式及焊缝类型70

4.2.3焊缝符号71

4.2.4焊缝质量等级和焊缝设计强度74

4.3对接焊缝的构造和计算75

4.3.1对接焊缝的构造75

4.3.2对接焊缝的计算76

4.4角焊缝的构造和计算79

4.4.1角焊缝的构造79

4.4.2直角角焊缝的计算83

4.5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93

4.5.1焊接残余应力的类型和产生的原因93

4.5.2焊接残余变形95

4.5.3减小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残余变形的方法96

4.6螺栓连接构造97

4.6.1螺栓的形式和规格97

4.6.2螺栓及孔的图例98

4.6.3螺栓的排列与连接构造要求98

4.7普通螺栓连接的受力性能和计算100

4.7.1螺栓受剪连接101

4.7.2受拉螺栓连接107

4.8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受力性能与计算110

4.8.1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施工方法110

4.8.2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的受力性能113

4.8.3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计算113

复习思考题119

5钢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原理123

5.1钢受弯构件(钢梁)的类型123

5.2钢梁的强度125

5.2.1弯曲正应力125

5.2.2剪应力127

5.2.3局部压应力128

5.2.4折算应力129

5.3钢梁的刚度129

5.4钢梁的整体稳定131

5.4.1一般概念131

5.4.2梁的扭转131

5.4.3梁整体稳定的基本理论134

5.4.4影响梁整体稳定的主要因素136

5.4.5梁整体稳定的计算137

5.4.6梁整体稳定系数ψb138

5.5钢梁截面设计141

5.5.1型钢梁截面设计141

5.5.2组合梁截面设计143

5.6梁的局部稳定和加劲肋设计149

5.6.1矩形薄板的屈曲149

5.6.2钢梁翼缘板的局部稳定150

5.6.3钢梁腹板的局部稳定151

5.7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的钢梁设计162

5.7.1工字形截面组合梁腹板屈曲后的抗弯承载力162

5.7.2工字形截面组合梁腹板屈曲后的抗剪承载力163

5.7.3工字形截面组合梁考虑梁腹板屈曲后的计算164

5.7.4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的梁的加劲肋设计要求165

5.8钢梁的拼接165

5.8.1工厂拼接165

5.8.2工地拼接166

复习思考题166

6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计算原理169

6.1概述169

6.2正截面受弯承载力170

6.2.1受弯构件的一般构造要求170

6.2.2正截面受弯试验研究171

6.2.3正截面受力分析175

6.2.4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80

6.2.5双筋矩形截面梁185

6.2.6 T形截面梁192

6.3斜截面受剪承载力199

6.3.1无腹筋梁的受剪性能199

6.3.2有腹筋梁的受剪性能204

6.3.3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205

6.3.4斜截面受弯承载力210

6.3.5腹筋的一般构造要求215

6.4受扭承载力217

6.4.1概述217

6.4.2纯扭作用下的开裂扭矩218

6.4.3纯扭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221

6.4.4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225

6.4.5适用条件227

6.5变形的计算原理230

6.5.1截面弯曲刚度的概念及定义230

6.5.2短期刚度Bs231

6.5.3参数η、ψ和ζ的表达式233

6.5.4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刚度B236

6.5.5挠度计算中的最小刚度原则237

6.5.6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238

6.6裂缝宽度的计算原理及耐久性控制241

6.6.1裂缝与控制标准241

6.6.2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验算244

6.6.3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252

复习思考题257

7钢轴心受力和拉弯、压弯构件计算原理263

7.1概述263

7.2钢轴心受力构件的组成及截面形式263

7.3钢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266

7.4钢轴心受力构件的刚度266

7.5钢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268

7.5.1概述268

7.5.2弹性弯曲屈曲(失稳)269

7.5.3弹塑性屈曲(切线模量理论)270

7.5.4构件缺陷对屈曲临界力的影响272

7.5.5整体稳定计算公式284

7.6轴心受压构件的局部稳定285

7.6.1单向均匀受压薄板的屈曲286

7.6.2轴心受压构件局部稳定的实用计算方法288

7.6.3提高局部稳定的措施289

7.7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截面设计和构造要求291

7.7.1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截面选择291

7.7.2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构造要求293

7.8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296

7.8.1概述296

7.8.2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承载力296

7.8.3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分肢的稳定性301

7.8.4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截面设计301

7.8.5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缀件设计302

7.8.6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横隔304

7.9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308

7.9.1概述308

7.9.2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的强度计算310

7.9.3实腹式单向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计算312

7.9.4实腹式单向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外的整体稳定计算315

7.9.5实腹式双向压弯构件的稳定计算317

7.9.6实腹式压弯构件的局部稳定320

7.9.7格构式压弯构件322

复习思考题324

8混凝土柱设计原理328

8.1截面形式及破坏类型328

8.1.1轴向受力构件328

8.1.2截面形式328

8.1.3破坏类型329

8.2轴心受压柱的承载力计算330

8.2.1配有普通箍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30

8.2.2配有螺旋箍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35

8.3偏心受压构件计算的基本原则339

8.4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设计342

8.4.1基本计算公式342

8.4.2 Nu-Mu相关曲线及其规律346

8.4.3不对称配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348

8.4.4对称配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359

8.5工字形及T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62

8.5.1基本计算公式362

8.5.2计算方法364

8.6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69

8.6.1轴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69

8.6.2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69

8.7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373

8.7.1受压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373

8.7.2受拉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373

复习思考题374

9砌体构件承载力计算原理376

9.1无筋砌体受压构件376

9.1.1受力特性376

9.1.2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379

9.2无筋砌体局部受压383

9.2.1局部均匀受压383

9.2.2梁端局部受压384

9.3无筋砌体的其他构件388

9.3.1剪压共同作用下的砌体抗剪性能388

9.3.2受剪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公式390

9.3.3轴心受拉和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公式391

9.4配筋砖砌体构件简介391

9.4.1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391

9.4.2组合砖砌体构件392

复习思考题392

10组合构件设计原理394

10.1概述394

10.1.1组合构件的分类394

10.1.2组合构件的特点395

10.2组合楼板398

10.2.1组合楼板的破坏模式398

10.2.2组合楼板的计算方法及原则399

10.2.3组合楼板的承载力计算400

10.2.4组合楼板的挠度和裂缝宽度的计算404

10.2.5组合楼板的构造要求406

10.3组合梁设计411

10.3.1组合梁的受力原理、过程及破坏模式411

10.3.2组合梁的计算方法及原则414

10.3.3简支组合梁的承载力计算416

10.3.4组合梁的抗剪连接件设计418

10.3.5简支组合梁的挠度计算421

10.3.6组合梁的构造要求423

10.4钢管混凝土柱设计432

10.4.1钢管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及破坏形态432

10.4.2钢管混凝土柱的计算方法432

10.4.3钢管混凝土柱截面设计432

10.4.4钢管混凝土柱构造要求437

复习思考题437

11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原理440

11.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440

11.1.1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440

11.1.2预加应力的效果441

11.1.3预加应力的方法442

11.1.4预应力混凝土分类444

11.1.5预应力混凝土材料及锚夹具445

11.1.6预应力损失447

11.1.7预应力的传递和局部承压455

11.1.8等效荷载458

11.1.9预应力技术的发展458

11.2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459

11.2.1承载力计算459

11.2.2使用阶段抗裂度及裂缝宽度验算459

11.2.3施工阶段的验算460

11.3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463

11.3.1应力分析463

11.3.2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464

11.3.3使用阶段正截面抗裂度、裂缝宽度及变形验算466

11.3.4斜截面承载力计算468

11.3.5斜截面抗裂度验算470

11.3.6施工阶段的验算471

复习思考题472

12板的设计原理474

12.1板的类型474

12.2板的受力性能475

12.2.1弹性薄板的基本方程475

12.2.2四边支承矩形板476

12.2.3周边支承圆板478

12.2.4单向板与双向板479

12.2.5柱支承板480

12.2.6弹性地基板480

12.2.7正交各向异性板481

12.3板的弹性设计方法481

12.3.1单向板481

12.3.2边支承双向板482

12.4板的塑性设计方法483

12.4.1超静定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484

12.4.2连续单向板按调幅法的内力计算486

12.4.3双向板按塑性铰线法的内力计算487

复习思考题491

附录1材料规格、性能及截面特性492

附录2钢构件的强度与稳定521

附表3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528

附表4钢绞线公称直径、公称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528

附表5钢丝公称直径、公称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528

附表6钢筋混凝土矩形和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系数表529

附表7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530

附表8结构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宽度限值530

参考文献5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