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统计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统计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3811431.jpg)
- 方清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27381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33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244页
- 主题词:统计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统计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统计学的含义、产生与发展1
1.1.1 统计的含义1
1.1.2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2
1.2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4
1.2.1 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4
1.2.2 标志与变量5
1.2.3 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6
1.2.4 统计数据8
1.3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9
1.3.1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9
1.3.2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11
1.4 统计工作的组织13
1.4.1 统计工作的过程13
1.4.2 统计工作的任务与职能14
1.4.3 统计的组织体制15
1.5 统计设计16
1.5.1 统计设计的含义16
1.5.2 统计设计的分类16
1.5.3 统计设计的内容17
1.5.4 统计设计的作用18
1.5.5 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18
思考与练习21
第2章 统计调查22
2.1 统计调查的概念和分类22
2.1.1 统计调查的概念22
2.1.2 统计调查的分类22
2.2 统计调查的组织24
2.2.1 普查24
2.2.2 统计报表27
2.2.3 重点调查30
2.2.4 抽样调查30
2.2.5 典型调查31
2.3 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32
2.3.1 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2
2.3.2 确定调查目的33
2.3.3 制定调查组织实施计划33
2.3.4 拟定调查提纲和调查表34
2.4 统计调查问卷的设计35
2.4.1 问卷的基本结构35
2.4.2 问卷的主要类型36
2.4.3 问题顺序的设计36
2.4.4 回答项目的设计36
2.4.5 提问项目的设计38
思考与练习39
第3章 数据整理和描述40
3.1 数据整理的概述40
3.1.1 数据整理的含义和作用40
3.1.2 数据整理的内容和步骤40
3.2 数据分组42
3.2.1 数据分组的含义42
3.2.2 数据分组的作用43
3.2.3 数据分组的类型44
3.2.4 数据分组标志的选择45
3.2.5 数据分组的方法46
3.3 分布数列49
3.3.1 分布数列的概念49
3.3.2 分布数列的种类50
3.3.3 分布数列的编制51
3.4 数据描述55
3.4.1 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定义55
3.4.2 统计表的结构55
3.4.3 统计表的种类56
3.4.4 统计表的编制原则58
3.4.5 常见的统计图及其绘制原则60
思考与练习64
第4章 综合指标分析方法66
4.1 相对指标66
4.1.1 相对指标的含义和表现形式66
4.1.2 相对指标的作用67
4.1.3 相对指标的分类及计算方法67
4.1.4 相对指标的应用原则72
4.2 总量指标73
4.2.1 总量指标的含义和作用73
4.2.2 总量指标的分类73
4.2.3 总量指标的计算75
4.3 平均指标75
4.3.1 平均指标的含义和作用75
4.3.2 平均指标的计算76
4.3.3 平均指标的应用原则87
4.4 标志变异指标88
4.4.1 标志变异指标的含义和作用88
4.4.2 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及应用89
思考与练习95
第5章 抽样推断与检验98
5.1 抽样推断与抽样设计98
5.1.1 抽样推断与抽样设计的概念98
5.1.2 统计量与总体参数100
5.1.3 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101
5.1.4 简单随机抽样(SRS)101
5.1.5 类型抽样102
5.1.6 等距抽样102
5.1.7 整群抽样103
5.2 抽样优良性的准则104
5.2.1 抽样误差的概念104
5.2.2 抽样平均误差104
5.2.3 抽样误差范围及其可靠程度106
5.2.4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107
5.2.5 必要抽样单位数的确定108
5.3 参数估计109
5.3.1 参数的点估计109
5.3.2 参数的区间估计111
5.4 假设检验116
5.4.1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116
5.4.2 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119
5.4.3 总体成数的假设检验121
5.4.4 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122
思考与练习122
第6章 指数分析123
6.1 指数的概述123
6.1.1 指数的概念123
6.1.2 指数的类型123
6.1.3 指数的作用124
6.2 综合指数125
6.2.1 简单综合指数125
6.2.2 加权综合指数126
6.3 平均数指数129
6.3.1 作为综合指数变形的平均数指数129
6.3.2 固定权数的平均数指数131
6.4 因素分析132
6.4.1 总量指标因素分析132
6.4.2 平均指标因素分析135
6.5 指数数列137
6.5.1 变换指数数列基期138
6.5.2 连接指数数列138
6.6 几种常用指数的计算140
6.6.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40
6.6.2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42
6.6.3 股票价格指数142
6.6.4 工业生产指数144
思考与练习145
第7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147
7.1 相关关系分析概述147
7.1.1 相关关系的特点147
7.1.2 相关关系的种类148
7.1.3 相关分析的作用和步骤149
7.1.4 相关表和相关图149
7.2 一元线性相关分析151
7.2.1 一元线性相关分析的特点151
7.2.2 积差法相关系数的计算151
7.2.3 一元线性相关系数的应用153
7.3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154
7.3.1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特点154
7.3.2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155
7.3.3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检验156
7.3.4 估计标准误差159
7.4 多元线性回归及一元非线性回归159
7.4.1 多元线性回归159
7.4.2 一元非线性回归162
思考与练习164
第8章 时间序列分析168
8.1 时间序列的分析指标168
8.1.1 时间序列的概念和种类168
8.1.2 编制时间序列的原则169
8.1.3 时间序列的分析指标170
8.2 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的测算184
8.2.1 影响时间序列变化的因素184
8.2.2 长期趋势的测定分析185
8.3 时间序列的季节变动分析192
8.3.1 季节变动的概念192
8.3.2 季节变动的测定193
思考与练习198
第9章 统计综合分析与评价200
9.1 统计综合分析的概述200
9.1.1 统计综合分析的意义和特点200
9.1.2 统计综合分析的基本过程202
9.1.3 统计综合分析报告203
9.2 统计综合评价方法206
9.2.1 统计综合评价的意义206
9.2.2 统计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207
9.2.3 统计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208
思考与练习210
第10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指标212
10.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述212
10.1.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作用和地位212
10.1.2 建立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必要性214
10.1.3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结构215
10.1.4 世界上两大核算体系的形成和发展221
10.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经济指标222
10.2.1 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总收入222
10.2.2 总产出、中间投入和增加值225
10.2.3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和国民可支配净收入226
10.2.4 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生产净收入227
10.2.5 固定资产损耗、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227
10.2.6 总储蓄和净储蓄228
10.2.7 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228
10.3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常用的分析指标229
10.3.1 收入分配分析指标229
10.3.2 国民生产分析指标231
10.3.3 最终消费和投资分析指标232
思考与练习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