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计算机基础 面向应用思维的解析方法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大学计算机基础 面向应用思维的解析方法 第2版
  • 沈军,翟玉庆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32653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115MB
  • 文件页数:284页
  • 主题词:电子计算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学计算机基础 面向应用思维的解析方法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人机关系1

1.1 计算机的诞生1

1.2 人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2

1.2.1 计算机结构的抽象视图2

1.2.2 人与计算机的关系及其剖析2

1.2.3 使用计算机的特殊性3

1.3 软件及其使用本质4

1.3.1 三大逻辑体系及其思维特征4

1.3.2 软件使用的本质5

1.4 本章小结6

习题6

第2章 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7

2.1 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7

2.2 系统软件中的资源管理8

2.2.1 文件9

2.2.2 目录12

2.2.3 路径20

2.2.4 文件标识符21

2.3 交互式交流方法的内涵23

2.3.1 命令式交互方式24

2.3.2 菜单式交互方式30

2.4 系统软件交互式使用应用模式36

2.4.1 自然界面的模拟36

2.4.2 个性化需求的体现38

2.4.3 操作模式的建立38

2.4.4 向导机制的引入39

2.4.5 树型结构组织和管理思想无处不在39

2.4.6 网络世界的融合40

2.4.7 信息共享机制的实现40

2.5 应用软件交互式使用应用模式40

2.5.1 应用软件的启动与退出41

2.5.2 应用软件与其处理对象的关系42

2.5.3 应用软件的基本使用过程43

2.6 本章小结45

习题46

第3章 程序方式使用计算机48

3.1 程序式使用方式解析48

3.2 程序的本质49

3.2.1 程序与程序设计49

3.2.2 递归思维的简单解析49

3.2.3 基本逻辑控制规则及其组合50

3.3 程序构造的基本方法51

3.3.1 数据组织51

3.3.2 算法56

3.3.3 数据组织+数据处理65

3.4 程序设计的三个要素65

3.4.1 程序设计语言65

3.4.2 程序设计环境71

3.4.3 程序设计基本模式与建构72

3.5 软件和软件工程77

3.5.1 软件与软件工程的关系77

3.5.2 软件开发模型78

3.5.3 软件开发方法80

3.5.4 文档编制85

3.6 本章小结86

习题87

第4章 认识计算机及其社会89

4.1 现代数字电子计算机系统的数学基础90

4.1.1 什么是数90

4.1.2 数的表示方法——进位计数制90

4.1.3 二进制及其基本运算91

4.1.4 其他进位计数制92

4.1.5 不同进制计数法之间的相互转换93

4.1.6 布尔代数及其基本运算96

4.1.7 二进制与布尔代数的关系99

4.2 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表示与基本计算99

4.2.1 常用二进制位串编码单位100

4.2.2 数值的表示与基本计算101

4.2.3 文字符号的表示与基本计算114

4.2.4 图像的表示与基本计算119

4.2.5 声音的表示与运算120

4.2.6 条件的表示与基本计算122

4.3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122

4.3.1 计算机器的发展122

4.3.2 冯·诺依曼计算机器的基本结构123

4.3.3 现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128

4.3.4 抽象计算与图灵机模型162

4.3.5 对计算机系统基本结构的进一步认识163

4.4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166

4.4.1 程序是如何执行的166

4.4.2 如何构造处理问题的程序175

4.4.3 大型程序的构造178

4.4.4 微型计算机系统工作过程解析178

4.4.5 对计算机系统基本工作原理的进一步认识180

4.5 认识计算机社会181

4.5.1 建立计算机社会——计算机网络基础181

4.5.2 使计算机社会丰富多彩——多媒体技术基础222

4.5.3 管理计算机社会的信息资源——数据库技术基础227

4.5.4 构建和谐的计算机社会——信息安全基础234

4.5.5 生活在计算机社会——信息社会239

4.6 本章小结240

习题242

第5章 深入认识计算机248

5.1 计算机与计算248

5.1.1 计算机不仅是实现“计算”248

5.1.2 计算机的本质还是“计算”248

5.1.3 计算的历史249

5.1.4 计算的限制250

5.2 计算原理250

5.2.1 计算与函数251

5.2.2 算法与可计算性251

5.2.3 抽象计算与图灵机251

5.2.4 P与NP问题252

5.2.5 计算原理253

5.3 算法设计策略与现代算法253

5.3.1 算法设计策略253

5.3.2 算法设计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保证254

5.3.3 现代算法255

5.4 本章小结257

习题258

第6章 展望计算机的未来259

6.1 新型计算机259

6.1.1 光计算机259

6.1.2 量子计算机260

6.1.3 生物计算机260

6.1.4 化学计算机261

6.1.5 可穿戴式计算机261

6.1.6 并行计算机262

6.2 虚拟现实技术263

6.2.1 虚拟现实的有关技术特征及构成263

6.2.2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264

6.2.3 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展望265

6.3 普适计算266

6.4 人工智能技术267

6.4.1 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268

6.4.2 机器人能否超过人?271

6.4.3 人工智能的未来展望272

6.5 本章小结272

习题273

参考文献2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