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报刊发行体制变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报刊发行体制变迁研究
  • 武志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08698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03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报刊发行-体制-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报刊发行体制变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宋代至清末传统报刊发行体制与发行业态1

1.1宋、元、明代传统报刊发行管理与发行状况2

1.1.1宋代报刊发行2

1.1.2元代报刊发行6

1.1.3明代报刊发行7

1.2清代传统官方报刊发行11

1.2.1规定发行责任机构11

1.2.2对非正式文本的禁止12

1.2.3扩大邸报发行的建议和举措13

1.3清代传统民间报刊发行14

1.4小结22

第二章 清末近代化报刊发行体制与发行业态29

2.1清末涉及报刊发行的法律法规与发行管理机构32

2.1.1《大清印刷物件专律》32

2.1.2《大清报律》34

2.1.3《钦定报律》38

2.1.4清末报刊发行管理的责任机构39

2.2清末官报的派销39

2.2.1清末官府力量介入发行背景39

2.2.2派销成为官报发行的主要方式41

2.3清末民间近代化报刊发行47

2.3.1上海民办报刊发行状况48

2.3.2福州、厦门、杭州及承德等地区民办报刊发行状况51

2.3.3民间报刊的“搭便车”销行54

2.4清末邮政与报刊发行58

2.5清末的禁售、禁邮与禁阅61

2.5.1禁止售卖61

2.5.2禁止邮递63

2.5.3禁止购阅64

2.6小结66

第三章 民国时期报刊发行体制与发行业态71

3.1民国时期报刊发行法律法规及管理机构74

3.1.1 1912年《民国暂行报律》74

3.1.2 1914年《报纸条例》75

3.1.3 1914年《出版法》79

3.1.4 1930年《出版法》和1931年《出版法施行细则》82

3.1.5 1937年《出版法》87

3.1.6 1943年《新闻记者法》94

3.1.7报刊发行管理机构94

3.2民国时期邮政法律法规94

3.2.1 1934年《邮局代订刊物简章》95

3.2.2 1935年《邮政法》97

3.2.3《中华邮政新闻纸章程总则》97

3.3报刊邮政发行资费变化与发行实绩98

3.4报刊社发行部门机构设置与发行模式100

3.4.1报刊社发行机构设置101

3.4.2报刊社发行模式及推销手段103

3.4.3报差的管理与工作状况111

3.5社会发行组织的组成形态与运作方式112

3.5.1历史悠久的派报业112

3.5.2公司化发行实体的运营120

3.6国统区中国共产党报刊发行121

3.6.1《上海报》和《红旗日报》121

3.6.2《向导》123

3.6.3《新华日报》124

3.6.4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报刊发行思想与策略127

3.6.5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报刊发行机构131

3.7民国报刊发行查禁132

3.8小结133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报刊发行体制与发行业态139

4.1“邮发合一”体制确立的历史过程141

4.1.1借鉴苏联报刊发行体制142

4.1.2承继战争时期党报党刊发行模式147

4.2中共中央和政府的报刊发行基本方针163

4.2.1统一、分工与计划化163

4.2.2计划发行和预订制度165

4.3“邮发合一”主要政策规范166

4.4“邮发合一”体制下邮政权责及运作179

4.4.1邮政全面管控报刊发行业务179

4.4.2邮政建设和管理全国书报发行网185

4.4.3邮政发起各种发行竞赛活动186

4.5“邮发合一”体制架构中报刊社的权责及运行189

4.5.1报刊发行唯有邮局一条通道可供选择189

4.5.2报刊社通过邮发合同确立与邮局的发行业务关系190

4.5.3报刊社借助邮政系统扩大发行提升发行数量192

4.5.4报刊发行服从于新闻出版管理机构对发行数量、价格的规定196

4.5.5报刊社严重依赖党团组织和行政力量进行发行198

4.5.6报刊社对发行环节的工作难以措手204

4.6“邮发合一”体制制约下的报刊业生态206

4.6.1报刊业整体影响力大幅提升206

4.6.2报刊的发行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208

4.6.3报纸发行范围行政属地化209

4.6.4报刊社本身的发行功能基本丧失210

4.6.5报刊发行工作政治任务化211

4.6.6邮局长期垄断导致发行服务质量、效率低下214

4.7“文革”时期的报刊发行216

4.8小结217

第五章 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报刊发行体制与发行业态222

5.1规范报刊发行的新闻出版法规和规定224

5.1.1报刊与报刊发行的定义225

5.1.2报刊发行的宗旨、规则227

5.1.3报刊发行管理机关228

5.1.4报刊创办及发行许可规定230

5.1.5特殊出版物发行规定236

5.1.6发行委托制度及发行企业规范237

5.1.7发行市场规定238

5.1.8发行违规的罚则240

5.2规范报刊发行的邮政法律法规242

5.3报刊发行多渠道架构的形成:邮发的变革243

5.4报刊发行多渠道架构的形成:自办发行的兴起252

5.4.1《洛阳日报》、《南方日报》自办发行:完全自办型发行模式252

5.4.2《扬子晚报》自办发行:自主借力型发行模式259

5.5报刊发行多渠道架构的形成:社会发行实体的出现与发展262

5.5.1社会专业发行实体的出现和壮大263

5.5.2报刊发行零售终端报刊亭大幅扩张267

5.5.3民营公司争取邮发报刊征订权失败的一个案例269

5.6摊派发行状况与遏制措施270

5.6.1摊派的基本状况270

5.6.2报刊摊派发行的方式272

5.6.3报刊摊派发行的危害273

5.6.4民众对摊派发行的反映274

5.6.5对报刊摊派发行的遏制275

5.7全国报纸自办发行协会的成立与作为277

5.8小结280

第六章 台湾地区报刊发行体制与发行业态演变287

6.1 1949年以前报纸发行历史简略回顾287

6.2 20世纪下半叶报纸发行体制与发行业态演进289

6.2.1新闻思想之演进289

6.2.2报禁时期(1949年~1987年)的发行体制与发行业态291

6.2.3报禁解除至出版法废止期间(1988年~1999年)的发行体制与发行业态302

6.2.4出版法废止之后的发行体制与发行业态(1999年~2000年)309

6.2.5报纸家数与百户居民拥有报纸份数变化310

6.2.6报纸发行体制演进的动力与机制311

6.3期刊发行320

6.4报刊发行量稽核机制的建立与运行321

6.5小结324

第七章 香港、澳门地区报刊发行体制与发行业态演变327

7.1香港报刊发行体制与发行业态演变327

7.1.1法律法规327

7.1.2发行业态328

7.1.3报刊发行量稽核与市场调查331

7.2澳门报刊发行体制与发行业态演变333

7.3小结334

结论336

1中国报刊发行体制与发行业态的变迁轨迹336

1.1宋代至清末传统报刊封建主义君主专断型发行体制与发行业态336

1.2清末近代化报刊封建主义法治型发行体制与发行业态337

1.3民国时期资本主义法治型报刊发行体制与发行业态339

1.4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文化大革命”结束社会主义计划型报刊发行体制与发行业态340

1.5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社会主义初级法治型报刊发行体制与发行业态341

1.6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报刊发行体制与发行业态嬗变343

2中国报刊发行体制变迁的基本规律344

2.1报刊发行体制变迁的主要动力源于统治阶层对主流话语权的管控344

2.2政治制度、政治路线强制报刊发行体制变迁346

2.3政治制度、政治路线决定报刊发行体制样态349

3报刊发行体制变革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351

3.1主流话语传播因素351

3.2发行市场良性发展因素353

4报刊发行体制变迁历史的现实启示354

4.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354

4.2实现报刊发行量稽核机制有效运行355

4.3构建报刊发行人才培养及专业技术职称体系358

4.4加强报刊发行行业协会建设360

4.5大力治理摊派发行361

附录1大事系年363

中国报刊发行体制与业态变迁大事系年363

附录2参考和征引文献385

主要参考和征引文献385

后记4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