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层执法办案精解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基层执法办案精解
  • 孙百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
  • ISBN:978780215420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29页
  • 主题词:行政执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层执法办案精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执法主体类3

1.在一起诉讼案中,我们答辩称依照“三定方案”履行职责,但法院和当事人说这不是法定职责的依据。工商部门的“三定方案”是否属于法定职责3

2.国务院对国家工商总局的“三定方案”(国办发[2008]88号)中有“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一词。流通领域指的是什么?商品质量指的又是什么4

3.国务院对国家工商总局的“三定方案”(国办发[2008]88号)中有“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一词。流通环节指的是什么?与流通领域有什么区别5

4.国务院对质检总局的“三定方案”(国发[2008]11号)里的“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中,生产加工环节指的是什么?它与生产领域有什么区别7

5.工商部门对兽药、饲料、烟花爆竹等是否有管辖权9

6.某公司因违反了烟草专卖规定,被烟草专卖局被吊销了《烟草专卖许可证》,许可证被吊销后,该公司未按规定办理营业执照变更手续,工商部门也未告知变更经营范围,请问,工商部门可以依照《烟草专卖法》处理吗11

7.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废止后,市场上销售非法出版物的违法行为,工商部门是否有权查处12

8.外资登记事项的监管权下放到工商所符合法律规定吗14

9.作为工商部门能不能根据“三定方案”的规定,使用《农药管理条例》有关经营者的管理条款和罚则呢16

10.工商部门对合同违法行为的管辖权18

第2篇 办案程序类23

11.是不是在处罚决定做出后必须在七日内将决定书送达当事人23

12.如何理解工商总局第28号令中的“未能及时移送并已作出行政处罚的涉嫌犯罪案件”24

13.工商总局第28号令修改草拟《行政处罚决定书》为草拟《行政处罚建议书》。那么,《行政处罚建议书》的内容结构如何?是否类似于《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制作《行政处罚建议书》的意义是什么27

14.超出案件办理期限作出的行政处罚是否有效28

15.再问关于《行政处罚建议书》30

16.机关负责人在《行政处罚有关事项审批表》中批准行政处罚建议的日期是否必须与《行政处罚告知书》或者《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的落款日期一致?同样,机关负责人在《行政处罚决定审批表》中批准处罚决定的日期是否必须与《行政处罚决定书》的落款日期一致31

17.机关负责人批准处罚建议的意见应该写在哪里32

18.一个案件两份现场笔录的效力34

19.再谈如何写好说理式行政处罚决定书35

20.当事人放弃陈述申辩权能否即时下达处罚决定书37

21.再谈“同一个违法行为”39

22.实施“责令暂停销售”措施时须注意的问题43

23.当事人拒绝在有关材料上签章时保证证明效力的方法44

24.临时指定检查人员是否合法46

25.案件调查终结报告的撰写要点47

26.对举报不予立案是否构成行政不作为49

27.如何申请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53

28.行政处罚案件在调查结束后应做哪些重点工作54

29.在一般的商品销售案件中,违法经营额=已经销售的商品数量×销售单价+没有销售的商品数量×进货单价,这么计算违法经营额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在一般的商品销售案件中,又该如何计算违法经营额56

30.违反产品质量规定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的计算及问题57

31.侵犯知识产权非法经营额的计算60

32.在一般的商品生产案件中,违法经营额=已经出厂的产成品的销售数量×销售单价+原材料的购进数量×原材料的购进单价,这么计算违法经营额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在一般的商品生产案件中,又该如何计算违法经营额61

33.要注意行政处罚案件在调查结束后的审批程序62

34.违法经营额和案值是同一个概念吗?两者之间能否画等号64

35.互联网上网违法服务中违法经营额的计算65

36.以工商所名义实施的行政处罚权66

37.对工商所处罚权限的限制68

38.工商所可依据哪些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工商所名义”对“个体工商户”进行行政处罚69

39.在什么情况下能够用“工商所名义”对“企业”进行行政处罚70

40.在行政处罚简易程序中,一份完整的行政处罚案卷,都可能用到哪些文书71

41.对无人认领财物的理解和有关案件的处理71

42.查案中,发现没有明确权属的涉案财物如何处理73

43.以“工商所名义”处罚和以“工商局名义”处罚这两者和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之间有什么联系吗74

44.关于一事不再罚75

45.这样处罚合理吗76

46.一节能灯抽检案,抽检基数10只,2只送检,2只留样备检。检验报告出来前,该节能灯已销售完。请问,计算货值金额时,是按照10只来计算,还是按照6只(除开送检和留样)来计算77

47.如何理解办案中的首次向案件当事人收集调取证据的“首次”78

48.责令改正是否也必须告知当事人救济权80

49.下达了听证告证书,是按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认定和处罚的,现在,我们发现应当使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来处罚,我们应当采取什么办法来挽回定性不准的失误,以不至于造成案件败诉81

50.当事人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经营爆竹如何查处84

51.涉嫌犯罪需要移送的法律依据86

52.销售金额达5万元是否移交公安机关87

53.我们在调查某公司违法行为时,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因故不能接受我局的询问和调查。该单位派来一位职工接受询问,该职工所持授权委托书应该以该公司名义出具还是以法定代表人名义出具89

54.关于《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规定的“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的理解94

55.依法处罚和作出处罚决定后执行困难是两个问题,应当分开对待96

第3篇 法条适用类99

56.《食品安全法》出台后,与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之间是什么适用关系99

57.食品安全法律规范很多,行政处罚中如何适用99

58.国务院503号令第五条的适用(一)100

59.国务院503号令第五条的适用(二)102

60.国务院503号令第五条的适用(三)103

61.2008年11月2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37号公布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违法所得认定办法》第十条中规定:“本办法适用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非法所得’的认定……”总局这么规定,是不是就意味着“违法所得”和“非法所得”是同一个概念呢?如果不是,“违法所得”和“非法所得”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105

62.《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的《特别规定》在索要检验报告上表述不同,如何理解106

63.在巡查时发现一个体户其经营的产品包装袋上标有QS认证标志,而经查实,该产品是无须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因此可以认定,该标志是虚构的。但问题是该标志不是该个体户自己印制上的,能否适用《产品质量法》第三十八条“销售者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进行认定107

64.是否只有食品才使用QS标志108

65.关于无照从事房地产开发案件的法律适用109

66.取得名称预先核准后一年提交登记申请,取得公司营业执照。在这期间,该公司生产汽车制动器并销售112

67.对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违规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塑料购物袋的行为,应用《产品质量法》哪条来定性和处罚呢114

68.适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还是《公司法》116

69.对销售未加贴(印)合格塑料购物袋产品标志的塑料购物袋行为的法律适用119

70.某驾驶员培训公司为了方便本公司车辆加油,在本公司院内设置加油机设备和油罐,大量储存汽油并且只对内部车辆加油(不对外经营)。工商机关是否可以对该公司上述行为依据《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进行查处121

71.我辖区有一酒厂,根据群众举报,(已举报到政府主要领导处,已作批示,明确要工商查处)此厂家涉嫌制售假“剑南春”、“口子”牌注册商标白酒,请问此案如何查处,根据哪部法律处罚,如何定性123

72.二手车交易129

73.对超过标注使用日期的化妆品如何适用法律130

第4篇 案件定性类135

74.危险化学品企业试生产是否无照经营135

75.股东在验资后注册前抽走资金应如何定性140

76.中介公司垫资是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还是抽逃出资145

77.某分公司商业贿赂(事实已清楚),但现在该分公司已注销,原分公司负责人又办了一家分公司,而新办的分公司与原分公司及其母公司无任何关系,是另一家公司的分公司,但新分公司从事的业务与已注销的分公司业务一样。此案件的处罚对象应是谁147

78.对超过保质期的商品如何适用法律比较恰当148

79.三个自然人合伙以其中一人注册一个体工商户,开一家超市。如果这个个体户有违法行为,三个自然人是共同主体吗149

80.出租营业执照的认定150

81.篡改营业执照复印件的定性152

82.工厂销售的法律适用154

83.如何理解《产品质量法》所称的产品156

84.加工承揽行为是否违法158

85.对销售伪劣产品的调查处理161

86.对虚假宣传,是适用广告法还是反不正当竞争法,违法主体是经销商还是厂商164

87.淘汰产品是否属于刑法中的伪劣产品167

第5篇 企业登记类173

88.《企业年度检验办法》第十九条第一款与《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三)项、《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关于罚款的规定不一致,该如何处理。前者的规定是并处罚款,后两者的规定是可以处罚款173

89.许可意见和许可证件的区别175

90.催检公告必须写明30天的补检权利,不能写成少于30天的依据177

91.《企业年度检验办法》为什么不能作为吊销处罚的依据?是因为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原则吗178

92.为什么可以批量立案,但不能批量吊销179

93.对《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四十条的理解179

94.如何在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表述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181

95.分公司可以下设分公司吗?如果分公司下面要设置机构,怎么设立,相关法律依据是什么185

96.驾驶员培训机构是否需要工商登记186

97.一个公司有多个办事机构所在地,如何确定公司住所186

98.行政许可中如何确定利害关系人187

99.在企业年检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后置许可证件有审查义务吗189

100.注册资本和企业资产191

101.启动行政许可撤回的要件194

102.如何理解公司法第二十二条196

103.公司登记机关如何协助法院强制执行股权转让197

104.在企业名称登记管理中对“同一行业”的认定201

105.如何理解公司的注册资本中货币资本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30%203

106.如何填写经营范围204

107.如何分析企业经营范围表述的法律界限206

108.食品流通相关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的核定209

109.企业预先填写的经营范围不符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应如何处理210

110.一企业年检时送来的资产负债表上显示已经资不抵债,资产总额二百四十万,负债总额二百八十万,对这样的企业我们能通过年检吗,如果不能,有什么法律依据吗212

111.对已经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能否恢复经营资格?我们没有找到相关法律依据。我们市局发过一个操作规程,如果能恢复,程序怎么走213

112.登记机关在什么条件或情况下,启动实质审查程序,法定条件如何理解和具体运用215

113.设立登记时工作人员疏忽导致存在问题怎么办218

114.股权出资的法律依据是什么219

115.如何理解股权出资220

116.替代出资的权利问题222

117.什么是用作出资的股权的权属和权能224

118.公司设立时,设立董事会的,是否一定要设监事会,设立执行董事的,是否只能设一位监事225

119.关于公司住所问题227

120.再谈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的区别228

121.出资问题232

122.该不该按照甲乙的要求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234

123.如果该公司另有一个章程,并且法院判决该公司的另一个(该章程没有在工商登记时提交)章程有效,工商部门如何处理?例如涉及法定代表人的变更236

124.年检中发现企业的土地使用权证书到期237

125.股权出资登记管理办法为什么对股权出资实际缴纳期限作了严格规定239

第6篇 农民专业合作社243

126.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否不是营利性243

127.农民专业合作社既然是法人,那么成员认缴的出资是不是法人财产?合作社是否应该享有法人财产权243

128.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账户是什么,该账户有什么作用245

129.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是否可以其饲养的牲畜、家禽、自己居住的房屋、自有的宅基地作价出资248

第7篇 无照经营类253

130.是无照经营,还是逾期年检253

131.经营范围涉及了前置审批项目,当事人也已经办理了经营前置审批项目所需的许可证件和批准文件,但是在注册登记的时候当事人并没有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出示上述许可证件和批准文件254

132.六个合伙人无照经营,法律适用和当事人256

133.有关无照经营及超范围经营的定性处罚问题,是否有如下四点259

134.是不是满足了相应条件,就可以“以工商所名义”适用“听证程序”对自然人进行行政处罚?还是说“以工商所名义”进行行政处罚的时候只能适用“简易程序”或“一般程序”这两种行政处罚程序?而不能“以工商所名义”适用“听证程序”进行行政处罚?当然,吊销企业或者个体户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只能“以工商局名义”按照“听证程序”作出261

135.有执照但超核准的经营范围经营前置许可项目行为如何适用法律262

136.我局巡查时发现李某无照经营饮料,于是对该批饮料进行了扣留,后对当事人发出《询问通知书》,要求其到我局进行询问了解情况,但当事人态度极度不配合,多次催促仍不理会,并对我执法人员明确表态,宁愿不要该批被扣留的饮料,也不愿到我局接受处罚,这种情况在基层最常见,很令人头痛。我们该怎么做263

137.一无照经营案,我们对其场所进行了现场检查,并制作了《现场笔录》,现场暂扣了当事人的物品,但事后通知当事人来询问时,其拒绝前来,使案件一度处于瘫痪状态,像这种情况,办案单位应该如何操作?扣留的物品应如何处理264

138.处罚决定下达后,我们才去没收财物,涉案的物品基本上已是不知去向,甚至是人去楼空,导致处罚决定成为一纸空文265

139.工商部门查到无前置许可的无照经营之后,是否需要通报有关部门267

140.有一个公司2007年开发了一栋综合楼,2007年10月份竣工但没有销售出去,2008年初该公司将此“综合楼”资产全部纳入固定资产账户,并开始销售,截至2009年8月我局查处时商服楼18户全部售出。该案件我局定性为无照从事房地产开发,该公司辩称其销售的是固定资产,根本谈不上无照经营268

第8篇 产品食品类271

141.什么是食品流通环节271

142.怎样看待权威检测结论不一致273

143.各级工商部门食品监管的职责谁来确定274

144.食品监管的抽样程序274

145.工商局发布消费警示是否越权277

146.食品抽样的复检程序280

147.如何完整理解工商部门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281

148.食品检验结果是否要告知、告知谁、什么时候告知283

149.一般商品如何进行抽样取证284

150.强制性认证的依据287

151.对于冒用认证标志的违法行为,工商部门能否处罚289

152.对于未经认证的违法行为,工商部门能否适用《认证认可条例》第六十七条的处罚规定290

153.QS标志是认证标志吗292

154.食品上没有标明QS标志,但有检验报告,工商部门能否查处经营户销售的食品292

155.标签违法能否适用《产品质量法》295

156.有个个体户的生产许可证是2009年9月20日领取的,在生产食品过程中,其将生产许可证编码和QS标志标注在2009年9月8日,这种行为是冒用还是伪造?对于销售商工商如何定性处罚297

157.大包装的食品换成小包装的食品,生产日期应该打大包装的生产日期还是打现在的包装日期。如大米,食用油等298

158.食品小作坊和工业生产许可证301

159.我们最近邀请省级质量检验机构对辖区销售的一些食用油进行抽检,检验结果判定为不合格,我们能否以这份检验报告为依据对其他经营者销售同种商品同批次的行为进行查处306

160.海口农夫山泉饮料事件引起很多争论,有的说工商部门拿到检验报告就立即对辖区的该商品进行下架处理就不妥,因为没有过异议期,或被检方要求复检结果还没出来,这样做对商家构成侵害,要是这样,发生突发食品事件时,要等过了异议期或复检后,怎能减轻事件危害后果呢307

161.《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九条和第十三条308

162.《食品安全法》第五条第三款中上级政府所属部门在下级行政区域设置的机构,可否理解为我们这样的垂直管理部门311

163.食品安全法中有的表述为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的表述为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如食品安全法第十二条、第三十一条,可否理解为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特指国家局312

164.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九条第一、二款中有两种表述,即食品经营者和食品经营企业,可否理解为所有的经营者要查验、经营企业要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312

165.工商部门能否对食品标签含有虚假与夸大内容的的销售者适用食品安全法定性处罚313

166.进口酒的法律适用318

167.《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五条要求食品经营者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和台账制度,但在《食品安全法》中强调食品经营者只履行进货查验义务,食品经营企业才建立记录制度,并要求记录保存2年。是执行《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只对食品企业做要求呢?还是把《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作为《食品安全法》的补充,把所有的食品经营者都纳入进来呢319

168.对《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五十五条的理解321

169.化妆品的生产关系比较复杂,如何确定化妆品的生产厂地址是合法的323

170.销售的复合包装袋上没有生产厂家的标注,应如何适用法律324

171.什么是经营?没有发生交易行为,能不能算作经营327

172.能否用一个零售商品的抽检报告来认定向其供货(同一批次产品)的批发商销售的同一批次所有产品均为不合格329

173.销售超过保质期的农药如何处理331

174.保健食品是否由工商机关核发《食品流通许可证》,还是由食药监部门核发《药品经营许可证》332

175.面包店、蛋糕店、烤鸭店是否由工商机关核发《食品流通许可证》,还是由食药监部门核发《餐饮服务许可证》333

176.工商部门对食用农产品的监管职责334

第9篇 商标类343

177.注册商标的使用343

178.行政执法机关能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相关内容认定当事人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能否在认定侵权行为的同时,根据商标法及实施条例给予当事人行政处罚344

179.商评委受理争议商标,工商部门应当中止查办案件吗346

180.异议商标的有关问题347

181.在未注册商标旁边标注R,但没有在R上标注○,能够不能算冒充注册商标349

182.已经核实存在属于冒充注册商标的情况下,非法经营额怎么计算?是只计算该冒充商标产品的销售额,还是连未销售(如:仓存产品)的该冒充注册商标产品一并计算在内?有什么依据吗350

183.我所查处一家饮料厂侵犯娃哈哈注册商标专用权案,是办案人员在市场巡查时在饮料厂发现的。根据国务院关于分段监管的规定,工商监管流通环节,生产加工环节属于质监部门。根据这一规定,工商查处本案是否超越职权?怎样查处生产加工环节的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才不构成越权办案?如果根据群众举报,能否直接到生产企业查处商标侵权行为?如果在流通环节发现商标侵权商品,可否追查到生产企业并对其查处351

184.如何理解《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第一款(二)项的“故意”352

185.对侵犯知识产权的产品,如何计算价格354

186.驰名商标人民法院认定和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的对比355

187.在行政指导中,许多企业都在询问驰名商标,如何解释358

188.“BSH”商标是A企业的服务商标。某加油站未经A企业许可在自己的加油站的广告牌上使用了“BSH”商标,期间销售额达400万元。该商标侵权案的非法经营额如何计算?该案的当事人是否涉嫌构成犯罪359

第10篇 反垄断类363

189.什么是正当理由363

190.反垄断的管辖权364

191.某市客运行业为了统一经营管理、统一客运价格、统一盈利分配,通过签订协议的形式,操纵客运市场(由某市到某市的线路),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366

192.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的管辖367

193.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管辖368

第11篇 不正当竞争类371

194.三类商业贿赂行为的情节区分371

195.商业贿赂行为的本质特征和构成要件372

196.商业贿赂行为的目的373

197.某个体户对六七家供应商收取陈列费,交了陈列费的供应商能在较好的位置摆放商品,每月视位置的情况收300至400元陈列费,一个月结算一次,从货款中扣除,能构成商业贿赂吗374

198.几种商业贿赂行为的界限375

199.如何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四)项“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的表述”376

第12篇 个体工商户管理类381

200.个体工商户逾期不验照是否无照经营381

201.个体工商户登记时是否必须要起一个名称382

202.外国城市名称是否可以作为字号383

203.个体户逾期不验照,依法应该是收缴,但业务口没操作程序,想走吊销程序,可以吗384

204.个体户营业执照超过有效期后能否处罚386

205.对个体户逾期不验照能进行罚款的处罚吗387

206.个体户超范围经营的问题。对个体户超范围经营需要前置许可审批手续的案件,是不是一定要依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四条第一款第(五)项来定性,能否适用《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389

207.个体户能否经营农药390

第13篇 诉讼、复议、证据等问题395

208.举报人对执法机关告知他的举报不构成案件不服,申请复议,执法机关的告知是否属于可提起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举报人能否就不满意的答复提起行政复议395

209.当事人拒不配合,在下达《限期提供证据通知书》后,才勉强提供一份说明,但该说明在数量上较模糊。此种情况下如何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十九条397

210.对工商部门作出的责令改正行为,工商部门是否要为此承担责任399

211.工商部门在处理其申诉举报中的不作为或作为中的不规范,导致的行政复议案件急剧增加400

212.此案如何认定证据的关联性4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