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领导理论与实务 品德教育与伦理教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领导理论与实务 品德教育与伦理教育](https://www.shukui.net/cover/49/33827845.jpg)
- 杨政学编著 著
- 出版社: 新文京开发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986236265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55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领导理论与实务 品德教育与伦理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PART 1 理念篇4
Chapter 01领导由管理谈起4
1.1管理由承担开始4
1.1.1管理要由承担开始4
1.1.2承担是看见一切「都是我」5
1.1.3要先承担才会有能力6
1.1.4承担才有能力去管理6
1.2要能对人与事承担7
1.2.1才华是对事的磨练结果7
1.2.2要能事多且都能无漏7
1.2.3才德兼备是对人与事的承担8
1.2.4事情容易而人员不好管理9
1.2.5德性不好无法让人为你卖命9
1.3做好管理与经营10
1.3.1成为好的管理者10
1.3.2建立体制让人可以成为11
1.3.3由生意人来到慈善家12
1.3.4将才德透过机制留在组织12
1.3.5要有精准的企业定位13
1.4领导是造境的智慧14
1.4.1领导是一种造境的工作14
1.4.2人的有为还是要合於道15
1.4.3赢家是化做让人成长的环境15
1.4.4承担的终点是「环境」16
1.5成为好的领导者17
1.5.1领导者要做到信与服17
1.5.2领导者关心人的智慧18
1.5.3所有决定要以慧命为重18
1.5.4领导者要有造境的智慧18
1.5.5领导有方叫做有智慧19
Chapter 02 管理与领导26
2.1管理的意涵26
2.1.1管理是什么26
2.1.2管理的工作27
2.1.3管理者角色的研究27
2.2领导的意涵29
2.2.1领导是什么29
2.2.2领导的发展30
2.2.3领导与领导力31
2.2.4领导者与权力32
2.3管理与领导不同33
2.3.1管理与领导33
2.3.2管理者与领导者34
2.3.3成为真诚领导者35
2.3.4管理与领导的差异35
2.4领导的突破性思维38
2.4.1突破与创新38
2.4.2分析型管理38
2.4.3诠释型管理39
2.5领导者情绪智商40
2.5.1情绪智商的意涵40
2.5.2要有高的情绪智商42
2.5.3如何改造情绪智商42
2.6领导角色与理论发展44
2.6.1领导的功能44
2.6.2领导的角色45
2.6.3领导发展概况47
PART 2 学理篇56
Chapter 03传统领导理论56
3.1特质途径56
3.1.1特质途径的研究56
3.1.2领导者特质57
3.1.3领导特征理论58
3.1.4成功领导者特质60
3.2领导行为理论61
3.2.1领导行为61
3.2.2单构面的领导风格62
3.2.3双构面的领导风格64
3.3费德勒权变模式68
3.4路径目标模式69
3.5荷费与布兰查模式71
3.6情境权变理论评析73
Chapter 04近代领导理论78
4.1魅力式领导78
4.1.1理论主要论述78
4.1.2相关研究及论点79
4.1.3魅力式领导特质81
4.1.4魅力式领导缺点82
4.2转型式领导83
4.2.1理论主要论述83
4.2.2相关研究及要点83
4.2.3转型式领导特质84
4.2.4转型领导异於魅力领导85
4.3交易式领导86
4.3.1理论主要论述86
4.3.2相关研究及要点86
4.3.3交易式领导特质87
4.4服务式领导87
4.4.1理论主要论述87
4.4.2服务式领导的原则88
4.4.3服务式领导的技巧90
4.4.4服务式领导的特质91
4.5愿景式领导91
4.5.1理论主要论述91
4.5.2相关研究及要点92
4.5.3愿景式领导特质93
4.6近代领导理论评析93
4.6.1近代领导理论的比较93
4.6.2近代领导理论特质95
4.6.3组织文化与领导类型96
Chapter 05新兴领导学说102
5.1如何成功领导102
5.1.1成功领导者特质102
5.1.2成功领导者行为103
5.1.3成功领导者情绪韧性104
5.1.4成功领导原则与重点104
5.2领导方式与黄金法则105
5.2.1领导方式与特性105
5.2.2好领导者特质107
5.2.3优秀领导者特质107
5.2.4领导黄金法则108
5.3领导风格的演进109
5.3.1领导者的困境109
5.3.2领导风格与权力110
5.3.3新的领导风格111
5.3.4领导者的省思112
5.4第五级领导与领导法则112
5.4.1第五级领导人特质112
5.4.2第五级领导特性112
5.4.3领导者的执行参与113
5.4.4领导21法则114
5.5不同文化下的领导115
5.5.1文化与组织沟通115
5.5.2文化与领导者115
5.5.3文化与员工116
5.5.4文化与领导职能117
5.5.5文化与组织118
5.6知识经济下的领导119
5.6.1非正统的领导119
5.6.2企业型领导120
5.6.3催化领导121
5.6.4分配领导121
5.6.5女性领导122
5.6.6伦理领导与道德领导123
PART 3 工具篇130
Chapter 06人际沟通与关系130
6.1人际沟通的意涵130
6.1.1什么是人际沟通130
6.1.2人际沟通的概念130
6.1.3人际沟通的了解131
6.2沟通运作与倾听132
6.2.1沟通的模式132
6.2.2如何有效的倾听133
6.2.3如何真诚倾听135
6.2.4确切表达自我137
6.3沟通特质与技巧138
6.3.1人际沟通的特质138
6.3.2人际沟通的技巧139
6.3.3与人连结的特质140
6.4人际关系的意涵140
6.4.1什么是人际关系140
6.4.2人际关系的概念141
6.4.3人际关系的了解142
6.5人际关系的运作143
6.5.1关系的生命周期143
6.5.2关系形成分析模式143
6.5.3关系让人可以完成144
6.5.4感谢让人际更圆融145
6.6人际关系的本质146
6.6.1亲密程度与自我表露146
6.6.2亲密程度与自我开放146
6.6.3亲密程度与社会渗透147
Chapter 07人际影响与领导协商152
7.1影响圈与关切圈152
7.2人际影响的类型154
7.2.1主导式:型A154
7.2.2合夥式:型B155
7.2.3尊重式:型C157
7.2.4协商式:型D158
7.2.5退让式:型E160
7.3有效回应与宽广视野161
7.3.1回应的念头与情境161
7.3.2要回应而不批评162
7.3.3如何进行有效回应162
7.3.4要有宽广的视野163
7.4有效协商与类型检视164
7.4.1有效的协商者164
7.4.2新式的现代协商165
7.4.3协商类型的自我检视165
7.5领导协商的类型167
7.5.1 A类型协商者167
7.5.2 B类型协商者168
7.5.3 C类型协商者168
7.5.4 D类型协商者169
7.6协商语言与冲突应对170
7.6.1语言问题与调整170
7.6.2冲突型态与应对170
Chapter 08激励理论与实务176
8.1激励系统与理论176
8.1.1激励系统三个要素176
8.1.2激励理论三种模式177
8.2内容模式178
8.2.1需求层级理论178
8.2.2X理论与Y理论180
8.2.3两因素理论180
8.2.4 ERG需求理论182
8.2.5目标设定理论182
8.3过程模式183
8.3.1期望理论183
8.3.2公平理论185
8.4强化模式186
8.5基本模式与整合187
8.5.1基本模式187
8.5.2整合模式187
8.6激励实务与应用188
8.6.1领导者如何进行激励188
8.6.2实务作法与措施189
8.7激励语言与表达类型190
8.7.1领导者激励语言190
8.7.2激励语言的表达190
8.7.3前提假设与类型191
8.7.4激励语言应用范例192
8.7.5言语激励的迷思193
PART 4 品格篇202
Chapter 09伦理领导与经营伦理202
9.1伦理领导意涵202
9.1.1什么是伦理领导202
9.1.2伦理领导的内容202
9.1.3伦理领导的组织203
9.2领导权力与伦理守则204
9.2.1领导的权利204
9.2.2领导原则与技能205
9.2.3制定伦理守则206
9.2.4善用政府法规207
9.3建立经营伦理208
9.3.1经营伦理的重视208
9.3.2经营伦理的重建209
9.4公司治理与伦理211
9.4.1公司治理的概念211
9.4.2如何强化公司治理213
9.4.3公司治理的落实215
9.4.4企业社会信任度低216
9.5伦理领导相关议题217
9.5.1个人价值与企业伦理217
9.5.2伦理领导议题218
9.5.3企业的劳雇伦理219
Chapter 10品德教章扎根与推行226
10.1品德教育意涵226
10.1.1品德教育的省思226
10.1.2品德教育的内涵227
10.1.3品德教育的定位228
10.1.4学生缺乏伦理解困能力228
10.2企业伦理意涵230
10.2.1什么是企业伦理230
10.2.2企业伦理的界定231
10.2.3企业伦理的范围232
10.3企业伦理教育的推行234
10.3.1企业伦理教育的目标234
10.3.2企业伦理教育的扎根234
10.3.3企业伦理教育的施行235
10.3.4企业伦理教育的教学237
10.4伦理判断的案例操演238
10.4.1亚瑟·安德森伦理判断模式238
10.4.2教学案例演示与操作241
10.5品德教育扎根与推行245
10.5.1品德教育的扎根245
10.5.2品德教育的推行246
Chapter 11生命教育与修炼250
11.1生命的修炼之旅250
11.1.1活得更好的修炼250
11.1.2修炼内涵的重点251
11.1.3人生五部曲修炼253
11.1.4修炼内涵的论述253
11.2成为别人的需要255
11.2.1看见别人需要255
11.2.2学习与改变255
11.2.3觉察与情感255
11.2.4效率与自我256
11.2.5修正与动机256
11.2.6影响与教育257
11.3成为更好的自己257
11.3.1要让自己更好257
11.3.2接受与付出257
11.3.3父母与子女258
11.3.4对待与金钱258
11.3.5财富与智慧258
11.3.6跟随与成功259
11.4成为无为的环境259
11.4.1英雄来到赢家259
11.4.2人际与沟通260
11.4.3关系与交换260
11.4.4舍得与团队260
11.4.5组织与效能261
11.4.6管理与领导261
11.5成为老天的工具262
11.5.1愿意助人成为262
11.5.2思想与观照262
11.5.3念头与身体262
11.5.4疾病与转念263
11.5.5健康与快乐263
11.5.6愿意与助人264
11.6生命圆满的到来264
11.6.1就看要不要:放下选择、圆满想要264
11.6.2究竟会不会:让它发生、亲身体会265
11.6.3认为是不是:一切认为、是不了解265
11.6.4到底有没有:不是到底、是不愿意266
11.6.5最后在不在:付出关心、永远都在266
PART5 实务篇274
Chapter 12志工领导与服务学习274
12.1志工服务与参与动机274
12.1.1志工领导的缘起274
12.1.2志工的特性275
12.1.3志工参与动机275
12.2志工类型与志工领导276
12.2.1志工工作类型276
12.2.2组织领导行为277
12.2.3志工的领导279
12.2.4领导志工团队策略279
12.3服务学习意涵与特质280
12.3.1服务学习的发展280
12.3.2服务学习的定义281
12.3.3服务学习的精神282
12.3.4服务学习的特质282
12.3.5服务学习的定位283
12.4课程的服务学习284
12.4.1学生缺乏伦理解困能力284
12.4.2课程的服务学习内涵285
12.4.3服务学习的课程特性286
12.5服务学习的教与学288
12.5.1为何要教企业伦理288
12.5.2企业伦理的教学概念289
12.5.3企业伦理的教学设计290
12.5.4课程服务学习心得291
Chapter 13非营利组织领导296
13.1领导的研究设计296
13.1.1研究背景296
13.1.2研究目的297
13.1.3研究方法297
13.1.4研究步骤298
13.1.5研究范围及对象298
13.2研究议题与文献299
13.2.1研究议题299
13.2.2领导的意涵299
13.2.3相关研究文献300
13.3领导实务模式建构301
13.3.1命题建立301
13.3.2问卷设计303
13.3.3实务模式架构304
13.4问卷调查分析305
13.4.1次数分配分析306
13.4.2满意度分析307
13.4.3关连性分析310
13.4.4卡方检定310
13.5命题验证与个案分析313
13.5.1实务命题验证313
13.5.2阳光基金会领导实务分析314
13.5.3伊甸基金会领导实务分析315
13.5.4个案比较分析317
13.6研究结论与建议319
13.6.1研究结论319
13.6.2研究建议320
Chapter 14社会责任与公民责任324
14.1企业社会责任学理324
14.1.1概念发展发展背景324
14.1.2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325
14.1.3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论325
14.1.4企业社会表现模式328
14.2企业社会责任推行329
14.2.1企业社会责任的类型329
14.2.2为何推动企业社会责任331
14.3三重基线与永续经营333
14.3.1三重基线与企业社会责任333
14.3.2三重基线企业内涵334
14.3.3永续经营新理念336
14.4企业公民价值339
14.4.1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339
14.4.2企业的公民价值340
14.4.3公民价值与商业利益340
14.4.4全新典范的到来341
14.5企业公民责任342
14.5.1另一种企业领导方式342
14.5.2迈向世界标准342
14.5.3企业公益内部化343
14.5.4企业公益与商机344
14.5.5企业公益也须国际化344
参考文献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