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原分子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高原分子医学
  • 李文华,刘忠,袁东亚主编;孙芳云,张敏,朱敏侠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08684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93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06页
  • 主题词:高原医学:分子生物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原分子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2 高原缺氧对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5

2.1 高原缺氧对细胞结构、功能代谢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5

2.1.1 高原缺氧对细胞分子结构的影响5

2.1.2 高原缺氧对细胞功能代谢的影响11

2.1.3 缺氧性细胞损伤13

2.2 高原缺氧时细胞反应的改变及其分子机制18

2.2.1 氧感受和氧感受器18

2.2.2 不同细胞的氧感受途径19

2.2.3 缺氧信号转导通路20

2.2.4 缺氧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22

2.2.5 缺氧对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23

2.2.6 缺氧与细胞凋亡26

3 高原缺氧的神经内分泌调节28

3.1 主要神经内分泌器官29

3.1.1 下丘脑的组成及其功能29

3.1.2 垂体的组成及其功能30

3.2 高原缺氧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主要调节机制30

3.2.1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30

3.2.2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31

3.2.3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33

3.3 急慢性高原病的发病机制及其预防35

3.3.1 急性高原病35

3.3.2 慢性高原病37

4 高原缺氧与分子免疫学39

4.1 低氧环境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39

4.2 低氧环境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40

4.2.1 低氧环境影响免疫细胞分泌炎症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40

4.2.2 淋巴细胞膜K(v)通道在低氧免疫及适应中的作用42

4.2.3 缺氧环境对免疫细胞分化、凋亡的影响44

4.2.4 低氧环境对免疫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44

4.3 高原缺氧的免疫损伤机制45

4.4 长期驻不同海拔高原对官兵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45

4.5 模拟高原环境下大脑皮质及血-脑屏障的病理变化与AQP4的相关性实验研究46

4.6 低氧应激肽结构分析及与高原病相关性研究47

4.7 缺血/低氧预适应研究48

4.8 低氧暴露对细胞内感受器的影响48

4.9 健康青年急进高原后凝血纤溶系统变化的研究50

5 高原缺氧与氧自由基52

5.1 自由基和OFR概况52

5.1.1 自由基52

5.1.2 氧化应激与OFR53

5.2 OFR的损伤机制55

5.2.1 生物膜的损伤55

5.2.2 蛋白质的损伤55

5.2.3 DNA和线粒体的损伤56

5.2.4 细胞信号系统紊乱56

5.2.5 细胞凋亡57

5.3 OFR清除剂57

5.3.1 酶类57

5.3.2 维生素类59

5.3.3 微量元素类59

5.3.4 多肽类60

5.3.5 中药60

5.3.6 藏药60

5.4 高原缺氧与OFR的关系61

5.4.1 高原环境中OFR增多的可能机制61

5.4.2 细胞凋亡可能是引起高原病的最终环节62

5.4.3 OFR增多引起高原病的可能机制63

5.5 防治66

5.6 展望66

6 高原缺氧对基因表达和基因调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68

6.1 基因表达及其调控68

6.1.1 基因组的复杂性68

6.1.2 基因表达的一般特点69

6.1.3 基因表达调控70

6.1.4 真核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71

6.2 机体缺氧时主要基因的调控变化及其影响71

6.2.1 低氧诱导因子-172

6.2.2 促红细胞生成素75

6.2.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76

6.2.4 酪氨酸羟化酶77

6.2.5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77

6.2.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78

6.2.7 热休克蛋白-7079

6.2.8 葡萄糖转运蛋白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380

6.2.9 肠三叶因子81

6.2.10 其他基因的调控作用81

6.3 高原适应及主要高原病相关基因调控研究83

6.3.1 主要高原病的相关基因调控研究84

6.3.2 西藏高原适应特有基因88

6.3.3 其他高原病相关基因的研究91

6.4 高原缺氧环境下线粒体的变化及其作用93

6.4.1 线粒体的变化93

6.4.2 线粒体的作用93

7 高原缺氧与衰老96

7.1 寿命96

7.1.1 组织细胞分类96

7.1.2 寿命的推算方法97

7.2 衰老98

7.2.1 衰老的概念98

7.2.2 衰老的分类98

7.2.3 衰老的特征99

7.2.4 衰老机制的研究100

7.3 高原环境与衰老116

8 高原缺氧与细胞凋亡119

8.1 细胞凋亡的概念及主要特征119

8.1.1 细胞凋亡的概念119

8.1.2 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区别120

8.1.3 细胞凋亡的主要特征120

8.1.4 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124

8.2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125

8.2.1 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125

8.2.2 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130

8.3 高原环境导致的细胞凋亡及其相关疾病137

8.3.1 缺氧导致的细胞凋亡137

8.3.2 紫外线照射诱导的细胞凋亡及相关疾病143

9 高原缺氧与运动医学148

9.1 高原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149

9.1.1 高原气候特点149

9.1.2 高原缺氧对机体的影响150

9.2 高原训练的成效150

9.3 高原运动应激的生物学基础151

9.3.1 呼吸系统的高原应激反应152

9.3.2 心血管系统的高原应激反应153

9.3.3 血液系统的高原应激反应154

9.3.4 内分泌系统的高原应激反应156

9.4 高原训练适应度的生物学基础157

9.4.1 呼吸系统对高原训练的适应158

9.4.2 心血管系统对高原训练的适应158

9.4.3 血液系统对高原训练的适应160

9.4.4 骨骼肌系统对高原训练的适应161

9.5 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163

9.6 传统医学在高原训练中的应用164

10 高原病分子药理学166

10.1 概述166

10.2 AMS的药物治疗166

10.2.1 单种化学药167

10.2.2 化学药复方制剂170

10.2.3 单味中药171

10.2.4 中药复方制剂172

10.2.5 藏药复方制剂174

10.2.6 其他藏成药175

10.3 CMS的药物等治疗方法175

10.3.1 静脉放血疗法176

10.3.2 治疗性单采红细胞术176

10.3.3 血液等容稀释疗法176

10.3.4 高压氧治疗176

10.3.5 药物治疗176

10.4 防治高原病的几种代表药物作用研究177

10.4.1 乙酰唑胺预防AMS的分子研究177

10.4.2 红景天对AMS的预防作用研究179

参考文献1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