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摩擦学与耐磨性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摩擦学与耐磨性设计
  • 惠文华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234463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606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62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摩擦学与耐磨性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摩擦表面特性与表面接触1

第一节 固体表面的几何特性1

一、常用的几个表面粗糙度参数2

二、承载面积曲线4

第二节 固体表面的物理机械特性9

一、表面层硬度和应力9

二、表面层的组织变化12

三、表面层的缺陷12

第三节 固体表面的化学特性15

一、表面偏聚15

二、表面吸附与化学反应25

三、罗斯柯依与里宾德尔效应31

第四节 固体表面的接触35

一、接触力学35

二、接触面积46

三、粗糙表面的接触48

第二章 摩擦61

第一节 摩擦的分类61

第二节 摩擦理论63

一、早期的摩擦理论63

二、焊合、剪切及犁削理论65

三、粘-滑现象的原理68

四、摩擦的能量理论69

第三节 滑动摩擦72

一、滑动摩擦机理72

二、刚体在弹性体上滑动74

三、刚体在刚体上滑动77

第四节 滚动摩擦83

一、滚动摩擦机理83

二、刚体在弹性体上滚动87

第五节 摩擦系数的测量及影响因素91

一、摩擦系数的测量91

二、摩擦系数的影响因素93

第六节 摩擦引起的各种效应99

一、温度效应99

二、冶金效应101

三、化学效应103

第三章 金属的磨损106

第一节 摩损的定义和类型106

一、磨损的定义106

二、磨损的分类107

三、轻微磨损与严重磨损111

四、防止严重磨损的可靠性设计113

第二节 疲劳磨损114

一、疲劳磨损的定义和特征114

二、疲劳磨损的损坏形式116

三、剥层与擦伤124

第三节 粘着磨损141

一、粘着磨损的定义和特点141

二、粘着磨损的分类142

三、粘着磨损方式的表达式144

四、研究粘着磨损的意义147

五、粘着磨损的模型148

六、粘着磨损的主要理论155

第四节 磨料磨损165

一、磨料磨损的特点与定义165

二、磨料磨损的分类166

三、磨料磨损的基本原理169

第五节 腐蚀磨损182

一、腐蚀对磨损的影响182

二、磨损对腐蚀的影响182

三、电化学腐蚀磨损185

四、腐蚀磨损的影响因素187

第六节 冲蚀磨损与微动磨损190

一、冲蚀磨损190

二、微动磨损198

第四章 润滑理论205

第一节 润滑基础205

一、润滑剂205

二、润滑油的粘度206

三、润滑脂的性质208

第二节 液体动压润滑211

一、Navier-Stoke方程211

二、Reynold方程216

三、动压油膜的承载机理220

四、理想径向轴承232

五、无限短轴承247

第三节 液体静压润滑251

一、液体静压润滑简介251

二、流量255

三、主要参数和基本公式261

四、径向油垫265

五、平面油垫281

第四节 弹性流体动压润滑284

一、弹性流体动压润滑机理285

二、线接触弹性流动压润滑的基本方程287

三、恒粘—刚性线接触润滑—Martin解291

四、压粘—刚性线接触润滑-Gatcombe解296

第五节 边界润滑298

一、边界膜的形成300

二、边界膜的性能301

三、影响边界膜摩擦磨损特性的因素303

第六节 固体润滑308

一、固体润滑的基本概念308

二、实现固体润滑的方法309

三、常用固体润滑材料310

第五章 摩擦磨损试验、检测与计算313

第一节 摩擦磨损试验313

一、摩擦磨损试验的意义313

二、实验室磨损试验的要点314

三、实验室磨损试验机316

第二节 磨损检测325

一、测定方法327

二、磨损的定量评定333

三、磨损表面的形态分析335

四、磨损状态的检测337

第三节 磨损计算338

一、磨损计算的特点339

二、磨损计算过程的特性339

三、磨损的能量计算方法342

第六章 耐磨性设计与研究346

第一节 耐磨性设计的意义346

第二节 耐磨性设计的性质与发展347

第三节 固体表面性质及影响因素348

一、几何性质的影响348

二、物理性质的影响351

第四节 磨损的影响因素352

一、工作变量对磨损的影响352

二、压强或接触面积356

三、表面形状356

四、装配对中357

五、表面温度与冷却能力357

六、运动与滑动量控制358

第五节 磨损的预测与计算358

一、常用磨损预测方法358

二、磨损预测与设计举例366

第六节 润滑与润滑设计368

一、液体动压润滑368

二、弹性液体动压润滑369

三、流体静压润滑370

四、流体润滑的最小膜厚限371

五、润滑剂的选择373

六、建立边界保护膜380

第七节 材料的选择与表面强化382

一、耐磨材料选择383

二、常用材料的性质386

三、材料的表面强化398

第八节 抗磨损设计的系统分析方法和磨损零件的失效分析408

一、抗磨损设计的系统分析方法408

二、磨损零件的失效分析426

第七章 化学和电化学法表面薄膜强化440

第一节 槽镀440

一、金属电沉积的定义440

二、槽镀的应用442

第二节 化学镀444

一、定义与特点444

二、化学镀镍的应用445

第三节 复合镀445

第四节 转化处理446

第五节 刷镀448

一、刷镀的优缺点448

二、刷镀的基本原理452

三、影响镀层性能的因素478

四、一种新的精加工技术-精密刷镀Ni-Fe-W-P合金499

第八章 超硬化合物表面覆层处理及其它530

第一节 表面处理的标记符号530

第二节 表面热处理533

一、火焰加热表面淬火533

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534

第三节 表面化学热处理536

一、钢的渗碳536

二、钢的氮化540

三、钢的碳氮共渗541

四、钢的渗硫542

五、钢的渗硼543

第四节 热喷涂544

一、氧—乙炔火焰喷涂与喷熔544

二、等离子喷涂545

三、等离子弧粉末堆焊551

四、其它喷涂技术553

第五节 超硬化合物表面覆层处理555

一、化学气相沉积555

二、物理气相沉积558

三、TD处理569

第六节 离子注入表面强化处理573

一、离子注入的基本原理574

二、离子注入表面强化处理575

第七节 高能量密度表面热处理581

一、激光淬火(激光相变硬化)581

二、激光表面熔融处理(LSM)585

三、激光合金化585

四、激光熔覆586

五、其它高密度能量表面强化技术588

第八节 涂装592

一、涂装方法592

二、润滑、耐磨涂料598

第九节 表面技术的选择600

一、工件的工作条件601

二、基体材料及其热处理工艺602

三、可行性和成本602

热门推荐